小黄狗的窝

Die Höhle des gelben Hundes,蒙古的小黄狗,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

主演:Babbayar Batchuluun,Nansal Batchuluun,Nansalmaa Batchuluun,Buyandulam Daramdadi,Batchuluun Urjindorj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蒙古语言:蒙古语年份:2005

《小黄狗的窝》剧照

《小黄狗的窝》剧情介绍

小黄狗的窝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蒙古小女孩娜莎(Nansal Batchuluun 饰)在石洞里捡到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白狗,她将这个小家伙带回了蒙古包。但是父亲(Batchuluun Urjindorj 饰)却认为小狗曾和野狼生活在一起,必然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娜莎不顾家人的反对,将小白狗偷偷藏起来。直到某一天,小白狗改变了家人们的看法…… 本片荣获2005年布拉索夫国际电影节大奖、2006年德国电影节最佳青少年影片金奖、2005年汉普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海星奖、2005年慕尼黑电影节观众奖和导演奖、2005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特别提及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巡演转学生喜剧天王职场小烈第五季武林:唐门秘毒男女之间的友情存在吗?(不,不存在!!)五月的声音莫丽·哈特莉的驱魔传说的拳头矶部矶兵卫物语~浮世多辛苦~心跳主播迷魂劫宇宙战舰大和号2205新的旅程后章我亲爱的小淘气少年法庭丘比特远征神话任务:群鸦盛宴第一季三千大佬运河迷踪我来自北京之福从天降飞扬的青春重返1993爸爸好奇怪樱花大战OVA3神崎堇引退纪念兽拳战队激气连者特别DVDgyungyun!拳圣大运动会红蜘蛛5:本能诱惑离开HEARTATTACK武当龙影朵儿的战争女医明妃传情人们

《小黄狗的窝》长篇影评

 1 ) 异域风情的人性美

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当然,以中国现今的华丽大制作来说,这是一部低成本的电影。

情节不夸张不刺激,却透漏出一丝温馨,时不时带来一点会心的微笑。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间的一些蒙古牧民生活细节,也长了不少见识,增添了对大草原的一丝向往。

当然,也涉及到城市化,以及牧民生活变迁的主题。

中国,真正的帐篷式牧民应该更少了。

外蒙古面临同样的变化,虽然不是主题,也透漏出创作者的一丝担忧。

教育子女的方式令我感叹,那么人性化,甚至没有依据呵斥,一直是向朋友间的交谈,而且,把米针尖、啃手掌两个简单的通过故事说出朴素真理让人久久难忘。

这时看的第一部外蒙古的影片,亚洲电影风格的多元化对亚洲电影的整体促进非常有益。

希望蒙古电影一路走好。

 2 ) 小黄狗的窝

第一次看蒙古电影,平淡而悠闲的草原生活,很适合我现在的心情。

有了小孩之后,再看电影中的小孩,就会有格外亲切的感觉。

片中的三个小孩,由大至小,一个照顾一个,可爱极了。

真是幸福,独生子女再没机会享受到这样的兄弟姐妹之情了。

草原上的民族自然要不断地迁移啦,又到了一年迁徙的时候了,装好全部的家当,向新的地点出发!

雅虎的工作辞掉了,即将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啦,这种感觉真好。

我原来以为每一项工作对于我来说好像大学的课程一样,过一段时间一定要结掉它,现在感觉并不是工作的问题,而是我自己就像游牧民族那样,必须不断地迁徙吧。

影片里的一家人,告别原来的居住地前有很庄重的祷告仪式,感谢草原收留了他们。

回想起来,也很感激雅虎中国这个环境呢,在这里结识了很多的良师益友,帮助我成长,给予我考验,和我一起携手度过难关。

收获真是一言难尽,日后细说吧。

 3 ) 敏感的心才会让自己触动

很巧合,我刚在豆瓣上发现《小黄狗的窝》,央视电影频道昨天就放了。

这部片子很缓慢,很扎实,很平和,最后,还有点淡淡的忧伤。

由此可见,它是一部很典型的文艺片。

影片中的一家子就是一家子,不是职业演员,所以,影片透出的和大草原高度和谐的情景是自然流露,并非导演调动有方。

故事很简单:8、9岁的娜莎捡了一条黑白相间的小狗(不是黄狗),但爸爸担心小狗曾经和狼生活在一起而让他们的羊群遭殃,所以坚持让娜莎扔掉,搬家时,娜莎1岁多的弟弟走丢了,小狗保护了弟弟,赢得了爸爸的认可。

故事没什么特别,导演没什么特别,编剧、摄影都没什么特别。

就是辽阔草原上普通牧民的普通生活让人触动。

其实,所有普通人的生活都会让人触动,我们缺少的,只是敏感的能够去发现的心。

 4 ) 蒙古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

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

蒙古国可耕地较少,大部分国土被草原覆盖。

蒙古国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工业以肉、乳、皮革等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畜牧业是蒙传统的经济部门,也是蒙国民经济的基础,素有“畜牧业王国”之称,主要饲养羊、牛、马、骆驼。

农业以种植麦类、蔬菜、薯类和饲料作物为主。

经济对外援依赖较强。

蒙古国实行国家普及免费普通教育制。

详情请看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2%99%E5%8F%A4%E5%9B%BD/209648?fr=aladdin&fromid=12000925&fromtitle=%E8%92%99%E5%8F%A4

 5 ) 极力推荐

一直偏好这类电影,介于纪录片和剧情片之间,质朴的描述生活.这部电影是我在同类片子中看到的最好的一个.并且始终贯穿着生存的智慧.关于剧情,豆瓣的评论已经很多了.再补充一下,这部电影之所以那么有质感,很大程度上是出色音效的功劳.还有几段音乐也好,最后那段呼麦和马头琴一齐响起的时候,我无可救药的被触动了.

 6 ) 漂泊还是安定

好朋友给了我20几张他最近喜欢的碟片,我这样一张一张的看着,最后一张是《小黄狗的窝》。

观赏10几分钟后,我已经被震撼地五体投地,然后才想起朋友曾经给我大力推荐过该片,他说,该片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影片资料】《小黄狗的窝(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2005蒙古/德国蒙古女导演: 琵亚芭苏伦·戴娃(Byambasuren Davaa) 奖项:戛纳金棕榈狗狗奖最佳影片,德国慕尼黑国际影展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纽约汉普敦国际影展金海星奖。

《小黄狗的窝》用一种及其平淡而又真实的视角,展示了蒙古大草原上牧民乌察禄一家的生活影片。

草原上不断有人搬到城里,遗弃了他们最忠实的伙伴--狗,而那些被遗弃的狗有些便与狼群混在一起,专门攻击羊群,但片中的狗是个例外,在乌察禄的小儿子面临危险时,它表现出色,最终赢得男主人的信任。

千万注意,不要以为该片是反映狗的片子,片中是有些狗的镜头,但大部分的时候象是一个记录片。

内容上很象央视十套里面栏目《讲述》,但经过导演戴娃的处理,不管你在看此片时周边环境如何嘈杂,不管你当时的心情如何,只要耐心看10几分钟,就会很快融入到电影剧情中。

镜头很干净,风景很优美,一个半小时缓慢地描写了蒙古一家人的普通生活场景:挤牛奶,小孩玩耍,放牧,去城里卖东西,剥羊皮,做衣服,孩子去城里读书回来,收起蒙古包搬家等等。

无论何时瞄一眼,都是一张草原风光明信片。

如此朴实,如此美丽,如此纯净,如此哲理,我找不到什么电影能与之媲美,硬要凑个数,我只能想到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

在观看电影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朋友为什么说该片改变了他的世界观。

任何电影都会有铺陈的矛盾与主线,该片也不例外。

如此温情,如此俊美,但我能感知到观看过程中的心灵沉重,或者说是有淡淡的哀愁。

最初我给自己的解释是,可能是一种乡愁,可能是一种想逃避城市生活回归草原的心态,但,后来在最近热播的《神雕侠侣》中我找到了答案。

杨过想离开古墓去看外面的世界,而小龙女却只想着和过儿在古墓中终老。

改变我朋友的什么世界观?

其实很简单,就是选择简单的安定,还是选择去远方的流浪。

好朋友对人生有这样的感悟,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活着,第二经历,第三自由,朋友现在决定选择自由。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流淌着象蒙古人血液中的那种流浪基因,这种基因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大多数人的现实生活是平淡的,平淡的想不出今天和昨天有什么区别,或者今天和去年的今天有什么区别。

生活的本身也是简单的,在外部世界的一些诱惑出现后,我们的内心可能会失去一些平衡,于是有了《中国国家地理》卖地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要每年有那么几天融进大自然的怀抱。

我很喜欢电影里一组镜头,电影里不厌其烦的花了不少时间,详细刻画了一个蒙古包拆卸和装车的过程,只要愿意,5分钟的时间,一个蒙古家庭的所有家当都可以放在牛车上,然后再换一个地方。

   如此简单,如此方便的迁徙,让我在思考,一个人需要怎样的流浪和漂泊的锤炼,才可以这么熟练的面对永远无法预知的前路,像我等已经习惯于安定,习惯于知道明天要发生什么的人们,相比起来,显得多么的渺小。

朋友的世界观改变,不仅是要多融入自然怀抱,他想走地更远。

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们做了我们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于是他们引来我们钦佩的眼神,和日常生活的谈资。

还有一些人更是做了我们想都没想到的事情,他们则是在创造传奇。

我清楚的知道我朋友性格里的东西,而且也相信他这样想了,他就会去做。

祝福他!

本文最后想讲述片中两段非常经典的对白。

1、 你不能看见什么都要。

娜莎在帮母亲割奶酪时问母亲,“你们为什么不要它。

” “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咬不到。

”母亲让娜莎将手掌伸平用嘴巴咬掌心。

娜莎努力咬,“还是咬不到。

” “近在眼前的东西都会咬不到,你不能看见什么都要。

” 2、 要再转世为人就是这么难,所以人的生命才这么宝贵 老婆婆把娜莎带到米缸前一手拿针,一手抓起米往针尖上撒。

如是几遍,老婆婆将针递给娜莎,“有米粒站在针尖上就告诉我。

” 娜莎学着老婆婆的样子将米撒向针尖,几遍后笑着说,“那是不可能的啦。

” “要再转世为人就是这么难,所以人的生命才这么宝贵。

” 最近一直在寻找导演戴娃另一部比较出名的片子《骆驼骆驼不要哭》,想来这个草原长大,在德国受过专业教育的女导演不会让我失望。

 

 7 ) 窝阔台的歌

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躺的一张床边有个柱子,柱子上贴着张电影的海报,电影名《窝阔台唱歌》。

这是一个启示。

也许若干年后真有这么一部电影问世,将会是我拍的。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第二个儿子,蒙古国第二任大汗。

蒙古,与我有不解之缘。

我确实某一次长途开车,狂听蒙古、图瓦的原生音乐,入了迷,产生了拍一部蒙古题材电影的想法。

电影里主角们都是蒙古人,完全讲蒙古语。

我要用我这汉人之手,拍出最纯正的蒙古味道。

当时产生这想法时还意淫着,这个电影,得去欧洲的电影节上拿个奖。

具体的就不说了。

是我个人的创作秘密。

梦醒之后,花了点时间研究已有的蒙古题材影像作品。

找出几部口碑还不错的来。

蒙古国女导演比亚姆巴苏伦·达娃《小黄狗的窝》就是其中一部。

还有其他几部,也在寻找资源,慢慢下载,慢慢看。

这个片子90分钟影像,真是平淡如水。

就是一家依旧住在蒙古包里的六口人的日常生活流水帐。

三个几岁的孩童,一个老奶奶,一对年轻夫妻。

和一条从附近山洞捡来的小狗。

全片几无矛盾冲突。

唯一矛盾点是父亲对女儿捡来的小狗的不喜欢与排斥。

片尾,小狗正如所料地救了其中一个孩子,父亲也正如所料地接受了这条狗在这个家庭中的存在。

真是俗套得可以。

但这个片的价值,就在于用近乎纪录片的方式,展示了21世纪背景下,即将消逝的游牧生存方式。

我知道,如今在我国的内蒙古,牧民早已住进了楼房,不以蒙古包为生活场所。

对蒙古国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但应该相差不会太大。

这种延续了上千年的古朴生活方式,已被现代工业文明侵蚀殆尽。

所以此片的任务是,以一家人在蒙古包里的居住、生活以及最后的迁移,来作一首游牧文明的挽歌。

我躺在床上,有时专注,有时随意,有时分心,让这90分钟在我面前流淌而过。

对于热爱自然,热爱纯朴简单的生活方式的观众,这个片还是值得一看的。

也许是都市病和失眠症的一剂小小药方。

 8 ) 针尖上的来生

其实印象最深的还是影片里的小女孩在一场大雨后被老奶奶收留,小女孩问起关于来生的问题,那个老奶奶没有说什么,只是抓了一把米,拿起一棵针,将所有的米洒下来,然后问小姑娘:这么多的米,有一颗立在针尖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你的来生还是人的可能性就像针尖上的米粒一般

 9 ) 无题

晚上回到住处, 由于室友不在, 无法进到卧室, 只好在客厅看电视. 正好碰上6套放映小黄狗的窝. 前两周刚看过哭泣的骆驼, 于是就坚持看了下去.影片中的小狗很是特别, 白色的毛, 脸的中有一道黑色.可能是中文配音的缘故, 感觉蒙古人的日常对话很是有趣, 都是"什么还好吧的句式", 比如牲畜还好吧, 打猎好好吧.有些惊讶, 娜莎那么小可以一个人去骑马放牧.同时大人们的意见总是那么惊人的一致, 小时候我前方百计的去养鸽子, 但总是被妈妈, 被祖父阻挠, 比如鸽子不像鸡, 可以下蛋, 比如鸽子会拉屎到邻居家晾晒的衣服上....

 10 ) 小黄狗的窝

一些亚洲导演,为我所不喜,但我又不得不关注他们。

小黄狗的窝,她那个女导演,也是其中之一。

想通过平易之事,来表现宏大的文化变迁,多数力不从心。

这个也差不多,也是其中之一。

我有她的《骆驼的眼泪》,我还没有看。

我希望现在不看它,若她再拍多几部,那时我会拿出来看。

原因,不知道。

因为是我在看电影。

我也希望导演都可以不为荧幕做电影,那样电影就真正的有生命力了。

像书法一样的,电影,若像书法一样,真令人憧憬。

《小黄狗的窝》短评

草原生活的纪录片,片子里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05年的外蒙古,狼是越来越多了。

7分钟前
  • 麻子
  • 还行

娃太可爱了!

10分钟前
  • shouzhong
  • 推荐

狗入狼群,不要选举。消灭电子狗,统一草原。

12分钟前
  • 弹涂鱼
  • 较差

我想真挚质朴的情感会让繁复日子越来越简单有意思吧…

15分钟前
  • 阢陧
  • 推荐

2022,标记第1051部

20分钟前
  • 师子毛
  • 还行

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误区,在于单纯以进步/落后,文明/野蛮,富足/贫困等二分法来分析世界,这样的自信固然给社会了文明史的辉煌,但也会渐渐演变成一种难以根除的自恋和偏执!

24分钟前
  • 海北
  • 推荐

一只不同于敖犬品种的狗子,如同现代生活侵入不同种族的传统生活

27分钟前
  • 今天下雨了吗
  • 还行

近在眼前的手心都咬不到,人不能看见什么都要。转世为人如针尖站米这么难,所以人的生命才如此宝贵。影片将杭盖草原一家人的生活如诗般地低声吟诵,全家转场、姐姐骑马、妹妹颜值、小弟弟的萌都令人倾倒。这片05年5月上映,拿奖已是06年。而宁浩的绿草地是在05年2月德国首映,所以不存在抄袭!

31分钟前
  • Eigagann🇨🇳
  • 力荐

辽阔的草原,最让人伤感

32分钟前
  • 排山倒海
  • 力荐

导师Catherine推荐

33分钟前
  • 法布街24号
  • 推荐

上好的纪录片

34分钟前
  • AP
  • 推荐

原生态得近似纪录片

39分钟前
  • 孝宸
  • 还行

多么熟悉的场景

41分钟前
  • 奇拉
  • 力荐

好清新的画面

43分钟前
  • 沁沁
  • 力荐

很简单的故事,有一些雕琢的痕迹,但因为发生在草原上,便也觉得挺好看。

48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还行

很舒服的电影

49分钟前
  • 未生
  • 推荐

没看下去

51分钟前
  • 姜小白
  • 很差

导演用朴实无华的拍摄手法,记录了草原上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

54分钟前
  • 风吹耳朵
  • 推荐

不懂,氛围喜欢,小女孩和老奶奶对谈那里,很淳朴的感觉很喜欢。小女孩可爱

59分钟前
  • Gonzo
  • 还行

牧羊人的哲理

1小时前
  • 佟小里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