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

One Day,真爱挑日子(台),情约1天(港),一年恋一天,一天的恋人,年年有今日,每年今日

主演:安妮·海瑟薇,吉姆·斯特吉斯,汤姆·米森,朱迪·惠特克,蒂姆·凯,拉菲·斯波,约瑟芬·德·拉·波美,派翠西娅·克拉克森,肯·斯托特,海达·里德,阿曼达·费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一天》剧照

一天 剧照 NO.1一天 剧照 NO.2一天 剧照 NO.3一天 剧照 NO.4一天 剧照 NO.5一天 剧照 NO.6一天 剧照 NO.13一天 剧照 NO.14一天 剧照 NO.15一天 剧照 NO.16一天 剧照 NO.17一天 剧照 NO.18一天 剧照 NO.19一天 剧照 NO.20

《一天》剧情介绍

一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88年7月15日,一所大学为毕业生的狂热所充盈。籍着这股躁动,轻浮的德克斯特(吉姆·斯特吉斯 Jim Sturgess 饰)穿过层层人墙,寻找可以与之共度这最后狂欢与浪漫之夜的尤物。他将目光锁定在艾玛(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饰)的身上,一个来自普 通工薪家庭的聪慧女孩。然而短短的交流过后,他们之间什么也没发生,却又注定改变了彼此的一生。在之后的岁月里,两人以友人知己的身份时聚时散,彼此分享着人生的苦辣酸甜和各种感悟。德克斯特经历着事业和婚姻的起落,艾玛品味着底层人生的辛酸。他们是远在天边心也紧紧相连的知己,是深锁心中最为笃真却相隔最远的爱恋…… 本片根据英国作家大卫·尼克尔斯(David Nicholls)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D4DJFirstMix假面骑士令和初代110米栏的天空新结婚时代濑户的花嫁仁怪物弹珠第三季排球少年第四季留级之王2环大西洋72个危险居住地爱情枪手其实我是菩提才华横溢恶灵交响曲宇宙之门战将周希汉圣诞寻伴第一季谍战马德拉斯恶灵再临甘古拜·卡蒂娅瓦迪六龙飞天猜猜我是谁柏林1936小巷人家虽说是未成年,但可不是小孩哟姿态第三季地狱通话女人一辈子荔枝树下热烈岛

《一天》长篇影评

 1 ) 灵魂知己不是一般人玩儿得起

你们所谓的灵魂知己,我更愿意称之为聊天情人。

在一个女人长久而温情的单身岁月里,他英俊,性感,幽默,勾起她的小崇拜却又不给予她大的承诺。

有亲切感,不畏惧也不尴尬赤裸相对,互相在心里有一片位置却不参与各自的生活。

他们倾诉生活里的困苦,抚慰各自的伤痛。

那一点点的感情,对于我而言,只是可控或是不可控的感觉而已。

可控,便成了知己。

不可控,摈弃万难也会在一起。

在群里有姑娘说,她是圈子里唯一一个看过这部电影之后骂娘的人,说尼玛这不就是炮友关系,搞这么温情干什么,她身边的姑娘却是一个一个擦着眼泪说滚滚滚你不懂爱情。

爱情在这两个对立党派的理念里,不过是“得到的才是爱情?

还是得不到的才是爱情?

”这样的区别。

她一直没有找到心中所爱——不,是一直没有找到心中更爱。

而他玩世不恭,丧母,孤独,和不爱的女人结婚,得女,离婚,落魄。

然后再看到她,短发,明媚,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妒忌,这样有点点可爱的个性,在她看来却成为了再次重逢的可能。

生活中你也许真的会碰到这样的男人。

对于爱情他似乎没有专一的可能,女人走马灯似的换,但是他也不完全抛弃你。

他一直在路上,你陪着他也好不陪着他也好,守候着他也好放弃了他也好,他只是那样,和你隔着平行线的距离。

他也结婚,却绝对不是你。

这样的男人是午夜的taxi,游走于灯红酒绿之间,但是,他不是不困也不是不累,只是偶有一天他停下来,坐上车的那个女人刚好成了他的依靠,无论是以情感之名,还是以金钱之名。

你错过来还是没错过,与他而言,都不是非你不可的心态。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初恋的节目。

一个台湾的嘉宾说,破镜重圆通常只出现在一种情况,就是这两个人都生活得不如意,面对强大而痛楚的生活,他们觉得再次牵手,抵御平淡和无趣的日子也许比一个人走下去要活得好一些。

我是赞同这个观念的,如果其中一人,生活得那样那样地好,生活温热,家庭幸福,还有他钟爱的小女儿,他是断然不会放弃这一切来重新成全初恋的感觉。

有些情人之间的感情,只存在于远距离的张望,时间距离的纠葛,他们没有办法想象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另外一人静默无声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

用那样烟火的方式实现幸福,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事情。

你说他们之间有爱情吗,当然有。

不然,何以有泪水,有心痛,有纠缠。

而如今这世道,爱情虽然着实万能,这两个字可以被小三用来逼退找上门来的大婆。

这两个字可以用前女友拿来作为分家产的工具。

可是无论它如何万能,都没有办法敌过锅碗瓢盆的生活。

生活轨迹是比爱情更令人无法放弃和抵御的事情。

如果我们的男主角依然事业风生水起,老婆优雅多金,女儿乖巧可爱,他是不是会重新来成全她的一帘幽梦?

你期待着一个男人抛开内心给你看内心戏,或是牺牲他现有的生活来配合你长久的独角戏,是非常非常奢望的事情。

所以为了成全女人,我们才有了电影。

     我相信一个男人愿意把这样的一个女人留在生活里,可以聊天,可以做爱。

他们是和我们不同的物种,对于他们而言,理智是一种天性。

即使成全某段爱情,他们也不完全放弃生活,他们把爱情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平等的名义。

而女人不同,她们往往奋不顾身,破釜沉舟,天崩地裂,用爱情来征服生活。

这便是为什么男人以爱情之名来成全一个女人的生活,往往还凑合,女人放弃生活来成全一个男人的爱情,往往有点儿悲剧。

     可是姑娘们还是问:如果既不是灵魂知己也不是炮友还是相爱呢?

那只能恭喜你姑娘,你找到了一种叫做丈夫的东西。

相比起丈夫,灵魂知己这玩意儿更加高端,更加要求生活的武器装备精良,更加要求女人的内心坚韧,所以,情商低等级的玩家还是先练练级。

毕竟,生活强大到你不可想象,几年过后,你终于和我一样,怀抱着一颗极大的诚意去努力生活,比起追寻有着同样爱情感觉的灵魂知己,你更愿认真寻觅一个同样也不讨厌吃榴莲的人。

即使你找到,也是因为他先是生活伴侣也是灵魂知己,而不是因为他是灵魂知己就当他是生活伴侣。

伴侣这个词,比知己更加来得艰难。

没有灵魂知己的日子,你渐渐活得很满意。

这个词,是少女幻想的水晶球,而不是师奶炖肉的平底锅。

不要以灵魂知己的名义,去等不该等的人,去蹉跎不该蹉跎的青春。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比爱情这种东西,更值得感动。

 2 ) 动人的不是爱情,是两个交错的人生

如果在对的时间遇上一部对的电影,便会深深地刻下烙印,难以磨灭。

电影强大的感性力量,从内心唤起愤慨与惋惜,失望与希望,带给世间最令人心碎的遗憾和惆怅。

伴随着岁月无可奈何的流逝,将一对“傲慢与偏见”的男女写得如此动容。

想起当年陈可辛讲解《甜蜜蜜》,最后一幕黎小军和李翘在电视机前停住脚步,唏嘘一笑。

他们没有在一起,就像许多年前在火车上擦肩而过,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

我个人更崇尚这样的结局,一瞬间的空白,留下沉甸甸的回忆。

《杀人回忆》永恒的未解之谜,真实又无奈。

《熔炉》最后一句台词是“他们依然抗争着”,比除恶扬善大团圆的结局更发人深省又束手无策。

《迷雾》雾散了,用智慧汗水拼出路的英雄生不如死,安于现状懦弱等死的人得救了,以前我和同学还说这是史上最贱结局,可恰恰反思,主角真的是英雄吗?

像《心慌方》里狂妄自大的昆廷,这是人类悲哀的自嘲。

爱玛莫利身上能看到许多人的影子。

一副近视眼镜、政治文化衫、手里握着英语历史双学位证书。

平凡、有梦想的普通女孩,也有小女孩的心思,一年前的舞会上有了自己暗恋的男生——德克斯特梅休,一个浅薄、自恋却不失幽默英俊潇洒的花花公子,偏偏对这个角色恨不起来。

就像《那些年》,成长最痛苦的事就是同龄的女孩总比男孩成熟一些。

所以我会一再包容。

他也想成功,让父母为他骄傲,想光鲜体面,不被任何麻烦纠缠。

就像班里最差的学生也想好好学习,可他本身慵懒、顽劣、喜欢逃避。

就是这样性格迥异,甚至党派和信仰都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看似两条平行线,不该有交集。

1988年毕业那个夜里,两人相遇了。

可这次短暂邂逅却深深地刻入了彼此的生命。

二十年,德克斯特经历了事业的大起大落、母亲的病逝和婚姻的离散。

爱玛也尝尽了底层小人物的辛酸。

他们焦灼、倾诉、挂念、幻想、安慰、伤害、总在最需要彼此的时刻一再错过。

(此处略去两千字,我原来写了很多。。

)2004年圣威史逊节,天上淅淅沥沥下着小雨。

像往常一样游泳,然后骑车去见德克斯特。

隐约觉得什么东西在左边掠过,身体突然变轻,脸贴着地,本能的去找车,却忽然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似乎很害怕,到底怎么了,德克斯特一定着急了。。。

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德克斯特拿着手机,在咖啡厅的玻璃门前向外张望。

他不知道我在哪里,他会着急的。。。。

然后所想,所感消失了爱玛梅休死了书中把爱玛的死亡写的如此平静,也正是这平静文字令人惶恐、措手不及、令人窒息的痛,整个天空都塌了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为什么大卫尼克森会让艾玛这个人物死呢,二十多年像一场梦,是远远超过肉体精神层面的柏拉图式爱情。

可这种理想状态的爱是不存在的,没有王子公主一辈子幸福甜蜜,生活中只有柴米油盐。

婚后会分歧会吵架,理想主义一点点变质。

像红玫瑰,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则有恃无恐。

爱玛不会永远静静的站着、默默付出。

德克斯特顽劣的个性又可以坚持多久。

人性本身的自私尽显无疑,选择悲剧,完全是内心对爱单纯的信仰,作者苦心经营的柏拉图式爱情最终会败于世俗。

也只有死亡才能通向永恒。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最干净的爱,最悲痛结局。

相遇不晚为何匆匆,一曲高歌千行泪,情在荡气回肠中。

结尾闪回我最喜欢,二十岁的爱玛和德克斯特朝山下跑去,一路青春飞扬。

同一个镜头四十多岁已两鬓斑白的中年男人带着女儿上山,女儿说着爱玛一样的话。

他望着二十岁的自己,画面定格,已成永恒。

二十多年,时过境迁,山还是那座山,你给了我生命中最美的记忆。

分手时“祝你一生好运”。

转身的那一刻,华灯初上。。。

我们不知道未来会什么样,只是我爱你,一生都不会变。

影片动人的不是爱情,是两个交错的人生。

彼此放任,又相知相守。

没有伟大的人物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

只有两个自私的男女,源自生活,是你,也是我,在不经意间点亮了彼此过去的誓言像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终究是阵烟,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及远去的笑声,再次见面的我们又经历了多少路程。

生命与告别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

 3 ) 当伴侣给不了你情绪支持,就去看电影吧。

今天再次看电影《One day》,才看出这部电影讲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人生的起伏,事业有高低,爱情和婚姻以及育儿的一些新的思考。

伴侣对这类电影不感冒,看到一半就去跟朋友赴约了。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大学时,11年前暗恋一个留美的学生,他推荐我看的这部电影,我因为女主角最后的结局,把这部电影视作烂尾片。

这里要剧透了,不好意思。

人怎么可以死呢?

尤其是好不容易得到爱情后,一切不应该是朝着完美的大结局走吗?

如果生活不是越来越好,会突然戛然而止,那么我的努力争取又有什么意义呢?

殊不知,爱情如果跟功利心绑在一起,就是一种灾难。

《One day》里两个主角,都曾因为生活压力,而选择一个能在经济上有所帮助的伴侣,后都发现搭伙过日子,都会被岁月无情的剥夺当初将就的理由。

大学的我,是功利性爆棚的时代,那时候看这部电影,我的功利心本能排斥着这部没有“好结果”的电影。

当时所有的努力都是为找一份好工作,也想出国留学,更希望能通过写小说,一夜成名。

反正做什么事情,都因为有“功利”二字推着自己往前冲,充满了劲头。

这份功利,还融进了我的交友目的。

本部电影也讨论了友情,顺便提几句友情的感悟。

大学我想多交当地的朋友,很想跟杭州室友搞好关系,因为以后想在杭州立足。

这种功利性交友,急需要扎根一座城市的交友模式,建立有效社交的想法一致延续到海外生活。

殊不知,我们的功利心根本跑不过生活的变数。

那些为了“交往“而”交往“的朋友都不是靠性格互相吸引来的,自然会散,因为不是一路人,就算打过招呼也会转脸就忘。

如果异性朋友,多年后,转脸还忘不了的,或许跟男主女主一样,可能是爱情。

交友跟爱情是通的,都要看缘分,看是否合得来,他们真是不应该是为了“互相帮助,有利益共享”而出发的。

我总是不敢深思,和伴侣在一起,多是因爱情还是因为他的经济条件,想到这点,都会吓出一身冷汗。

何时起,自己的爱情观不再是那么单纯的因为他好看,他打篮球很帅,在一起有共同的爱好,互相吸引而在一起。

我的爱情观变了,变成了,他对我好,在一起踏实,有安全感,所以我们在一起。

但是你说,既然不那么喜欢,那就分开。

还没到要分手的阶段,但确实也没有到认准对方,死死咬住不放开对方的阶段。

也会设想分开后的场景,在日常里如果自己出现极黏人的状态时,做出一个脑海中的分手练习,想象我们已经分手了,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我还是要单独做很多其他的事情,生活里的难题和压力都是要自己面对。

他的存在,并没有影响我成为我想成为的人,我只是在懊恼自己对生活的抗压力和成长速度。

为什么会有这样“变态”的分手演练,因为不想太依赖一个人,每一次太依赖,总是把期待值拔的太高,最后导致期待落空。

也常怀疑,如果跟一个人在最好的青春在一起,分手后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

怎么会一场空呢?

那些一起度过的时光,在岁月记忆的滤镜下,还是会变得闪光。

即便是那些不愉快的日子,也会在分手后,成为一个人生活的动力。

因为知道,与不爱的人在一起,日子会更不开心,分开反而是对各自的尊重。

因为在一起努力过,不合适就是不合适。

如果分手能遇到更合适的人,真是幸运,自然会更珍惜。

这次再看这部影片的原因是因为看了《看电影了没》的推荐,得知故事女主也是一个在大城市里希望通过努力,实现写作梦想的人。

为了写作梦想,做服务生,做老师,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实现了梦想,得到了自己久违的爱情,多像是成年人的童话故事啊。

最近我的写作停了下来,因为情绪不佳,总是能找很多让自己焦虑的事情,论文,期末考试,新工作的同事关系和来回交通,甚至半夜说梦话的邻居都会成为自己闷闷不乐许久的心结。

我停了写作,因为我的功利心告诉我,我靠写作,撑不起自己要的生活,写作也许就将成为我一个情绪疏导的发泄口而已了。

我没有什么写作的天赋,那些写的东西不过是东一棒子,西一榔头的自说自话而已。

最近我也删了些朋友,也停了很多社交。

因为功利心让我失望的发现,那些朋友,不会在我需要帮忙的给予帮助,也有很多不靠谱,经常迟到和失联。

现在缓过来后,再看那种功利心的交友,真是幼稚。

朋友的功能有千万种,有些朋友能给予情绪支持,有些朋友能给你分析问题,有些朋友就是朋友圈点赞的,何必那么较真呢?

期间也经历过情绪低谷,所以看到电影里男主落魄的时光,竟然有共鸣到一边抹泪一边鼓掌。

是啊,事业有起色的时候,人最容易看不起别人,反而会出现和好友、恋人出现分歧的时刻。

当事业进入低潮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多么的不堪一击,那些人前光鲜的掌声,声色犬马,夜夜笙歌的夜晚,终有落幕的一刻。

电影里,男主因为女主的离开,变得消沉,在酒吧里闹事被打伤,他躺在前妻家前,前妻送男主回家的车上,女儿在后座把有血渍的父亲的手从身上移开,抱紧了怀里的小兔子玩具。

男主侧躺在车后座,感受到女儿的嫌弃,憋着哭的场景,是整部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场景。

当父亲狼狈到让自己女儿都嫌弃时,真的是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了吧。

电影里男主跟女主在一起,互相能给予对方很多情绪支持,对着电话厅,能讲很多很多的话。

这是让我很羡慕的部分。

伴侣不擅长表达情绪,每次跟他表达一些情绪,得不到想要的共鸣,真是让人偶尔会失落。

但是生活已经教会了我,完全满意的生活跟完美的伴侣一样,是不存在的。

情绪支持对于情绪化的我来说是很重要的。

但是如果伴侣给予不了,就要自己从其他的途径获得,也尝试从固定的朋友那里索取,发现自己的对于外界的情绪支持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上瘾的地步。

认识到这一点后,写作的功利心反而减轻一点,因为我写作的大部分目的是为了情绪的输出。

写作是节省部分看心理医生的费用,以及给自己一个专心时间段,整理自己的思考,减轻自己任性,跟男友哭闹索取关注的次数,也减轻了无法找到情绪极度共鸣朋友的失落,更是让生活的压力,有一个泄洪的沟渠。

生活的一些磨练,原本以为会没有痕迹。

今晚竟然从看电影,而且是重看一部电影里得到启发:啊哈,之前觉得没有力量的电影,11年后再看,竟然有这样奇妙的共鸣。

那些暗黑失眠辗转的夜晚,那些空虚迷茫的时刻,向我展示了生活华丽的背后。

那些隐忍与失去,那些怅然若失,那些以为得到了就会幸福的传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故事。

记得,这本童话书再难都要含泪读下去的,你要相信,就算结局不算圆满,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会被翻篇,翻过去了,新故事就开始了。

 4 ) 拥有,是失去的开始

每个女人的暗恋都是波澜起伏的个人史诗。

如果你还没看过[One Day],喏,看没看到屏幕右上角的小叉叉,请在三秒内自动点击,因为以下全是剧透(是真的透哦)。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这个故事——一个女孩用了十多年时间等男孩长大,后来她死了。

很多人看这部片子大概都是被这张海报骗进的,色调渲染得满眼全是浪漫,惹得姑娘们一阵小鹿乱撞式的骚动,可结尾却是虐心的阴阳两隔。

不过用悲情牌拔高立意非但失效不说,影片上映之后的评分差不多都快成了导演的人生污点,不说IMDB上5.9的评分让它与《分手信》这样的烂俗爱情片举案齐眉,就连豆瓣上也是排山倒海令人发指的两星三星。

等看到“如果影片有海报的一半好看,我的票价也就值了”的评价,我彻底将其打入了烂片的队伍。

能用代入感去看爱情片的实在不多,尤其是小鸡电影和文艺到死的爱情片,以至于常常被一颗冷眼旁观的心左右,忙不迭东指指西戳戳。

谁知抱着看烂片的期待,我居然没出息地哭了个稀里哗啦。

跟《莎莫的500天》的灵活叙事相比,《一天》这样20年平铺直叙下来的电影好像实在太没创意,对不少人来说这整一个PPT流水账。

其实每年里讲一天的故事本身就是小说的一个创意,让你用所得的完整感觉来填满你所看到的不完整。

除了顺着时间一路走下来,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方法能讲这样一段爱情,它包含更多的是岁月对情感的浸染,弄不懂前因后果,便无从感受时光可以怎样改变一个人。

你在20、30、40岁时候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可能你这一刻想到的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在许多年后你常会骂道“死鬼,怎么还不回家”。

We could just be friends.这句话,只是Dexter掩饰尴尬的托词,就像被追求的一方,往往送出“我们还是做朋友吧”的好人卡。

不过也因为披上了朋友这层马甲,Emma和他才有勇气面对彼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友谊。

有些人会问“他们为什么不早在一起”,似乎只有早在一起,就能略微扳回短暂美好的遗憾。

但如果真这样,早就没有后来。

幸亏那一夜Dexter被老唱机的音乐搞到性致全无,否则酒后乱性中醒来他会在慌乱中逃走连个号码都不会留。

幸亏Dexter的父母提早到来,否则两人的露水情缘很快会因为他的厌弃而结束。

幸亏,他们之间什么也没有发生。

然而在Dexter身上也隐藏着善良敏感的一面,看着Emma从兴奋转为黯然的眼神,他半点没犹豫地选择留下,拥着她讲起这一天——圣斯韦辛(St.Swithin Day)的由来。

I think we’d want different things. And I don’t think I’m ready.或许又印证了女孩根本无需做主动表白的一方,你心里绽放的小礼花,暗恋的人大约早已尽收眼底。

不给出回应的原因再简单不过,只不过不表白可以让他继续装傻下去。

当然,Dexter不是对Emma没感觉,谁能说手指轻抚脖颈时没有动过心?

在泳池嬉戏时没有动过情?

暧昧时不时飘荡在空气中,只是两个人都理性地避让着,努力划清着界限。

或许他们忌惮的是失去,失去友情的保护色。

Soulmate简直是一个可恨的诅咒,但归根结底是两个人的性格背景南辕北辙。

Dexter出生于富裕优渥的家庭,成长在开放关爱环境下的他,敢于冒险和寻求刺激,自信的魅力让他唾手可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就如简介里说的,世界就像他的游乐场。

而Emma只是来自普通工薪阶层的女孩,生活对她来说要艰难得多。

也只有Dex这样养尊处优的文艺青年才会鼓励她写作,而她为生计不得不和奶酪味、脏盘子为伴。

不安全感形成了她小心谨慎的个性,也使她难以摆脱自卑的困扰。

即使Dexter发自真心赞美她,她也会用问号表示质疑。

面对心爱的人,她的第一反应是用“ridiculous”否定这份情感,仿佛连这种爱慕都是对他生活的侵入。

明明想和他在一起,但不敢奢望他们能够在一起。

就像和他约定做朋友时,她怕他因为那一晚的内疚而施舍给她假仁假义,故意违心违愿地说自己可没想过要他寄来明信片。

她没自信和他走到一起,他也没自信能爱她长久。

确切的说,那时的Dex对任何女人都无法长情。

一番峰回路转的表露,其实暗示的是“要是你不介意我就可以和你玩玩”,尽管他明白Emma不是那种愿意随便的女孩。

她是那种爱上了就认定对方是唯一的人,和这样的姑娘在一起简直是要了花花公子的命,而他还要享受“sex sex sex”的浪荡不羁。

爱情有其独占性,而友情却有着无比宽泛的包容,不会被义务承诺捆绑。

既然我们现在的关系很舒适,我也不会因此牺牲掉“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乐子,又何必为了一时冲动去破坏它?

I love you, Dexter, so much.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男人只会变老,不会长大——虽是一句戏言,却真切勾勒出男人在处事上的一种任性心态,像孩子就不用负责任不用被束缚,被宠坏的人顺风顺水倒也罢了,稍不遂意就容易搞砸一切,以为通过放纵就可以麻痹脆弱的神经。

而看似柔柔弱弱的女子在逆境面前反而变得更强大更有韧性,就像Emma懂得了如何脚踏实地去生活,她当了老师,接受了新男友,日子不算如意但也渐渐走上正轨。

Dexter却在名利场上彻底迷失了自己,哪怕心里万般牵挂着母亲,他还是选择《侏罗纪公园》的首映放弃了与母亲共处的最后时光。

犯浑的他不知道,这个女孩默默地守在电视机前看着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哪怕他主持得多烂多浅薄。

他不知道,她满心欢喜精心打扮等待他们的重聚,换来的是对她的奚落她有多受伤。

他不知道,是怎样隐忍的爱,才会让她决意离开之前还为这个刺痛她的男人送去一个道别的心碎拥抱。

I tought I got rid of you.如果不是因为那次决裂,或许Dexter和Emma可以少绕一个圈子。

步入人生低谷的Dexter终于意识到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他只能把可以停靠的港湾当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时Sylvie恰巧出现了,等他和Emma在好友婚礼相遇只能互相感叹见不逢时。

不过这一段交集的空白也让Emma下定决心去实现隐藏多年的梦想——写书。

若干年后,当Emma在塞纳河边一路追来、拥入Dexter的怀抱,你真想拍桌子大喊“凭什么”,凭什么最后主动的还是她,这个人不仅深深伤害过她不说,见了面还嫉妒地对她男友评头论足。

原本想告诉对方“没了你我很好”,却依旧败在那个一脸颓丧的离婚男受上。

但,我们不过是局外人。

她冷静告诉自己他现在不过是一个“想找个肩膀睡觉”的寂寞男人,甚至故意带他去见新男友引他不快,可15年的感情不是可以轻易就能一笔勾销的。

或许报复成功了,让他带着满心的懊悔离开巴黎,而结果却是对她情感的违背和内心的惩罚。

为了忘记一个深爱的男人,和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蹉跎岁月,这样的经历一次就够了。

I used to hate you,too. I’m sorry but…because, she lit up with you. She made you decent. And then in return you made her so happy, so happy.还是Emma前男友Ian道出了他们两人爱情的真相,是Emma让他蜕变为真正的男人,而任何男人都取代不了Dexter在她心中的地位。

每个人渴望寻找的另一半似乎都是理想中的自己——和你相像,又恰巧有自己所缺失的东西。

这种结构就像Dex脚踝上文的太极阴阳——“the perfect union of opposites”,柔软而严密地贴合在一起,或许那就是所谓的“complete”。

只有Dex的洒脱狂放才能激发Emma心底的反叛和激情,他了解她最缺的是什么,而不是其他人眼里含糊不清的还不错的姑娘。

反过来,而Emma也知道在关键时刻如何安慰这个老男孩,她会为他母亲送去精心挑选的礼物,而他的前女友只会在尴尬的时刻掉头就走。

两人在幽默上的默契(看糟糕的翻译体会无能啊,只能倒回去一帧帧看英文字幕),也是Dex那些金发大波的女朋友们无法接壤的。

那个点亮你生命的人,是否已经出现在了你的世界里?

这个问题有时想想真可怕。

有人把[One Day]看作是一部备胎的转正史,一个女人等待男人那么久,直到男人某日幡然醒悟才意识到身边的幸福。

这样的爱情未免太不值太不对等,于是急急忙忙为女主角贴上备胎的标签,好像这样才能展现自己的旁观者清。

既然是备胎,必定有利用和依附的关系。

现实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太多犯贱的例子,A无条件地付出,B想着别人却又依旧向他发出暧昧不明的信息;C在D身上花了无数血汗钱,得到的只是D傲慢的奚落。

没主心骨的备胎们非但没成全爱心的伟大,反而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用备胎形容一段18年的感情,是不是太轻贱了点?

其实有Emma这样执念的,远远比我们这些习惯犬儒的眼打量周遭的一切来得勇敢。

“上床这么纯洁的事,别让爱情给玷污了”,相对于爱的虚无缥缈或是吃力不讨好,倒不如性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且无需承诺的捆绑。

好莱坞更是紧抓流行趋势地接连带来三部以炮友为起点的电影。

有时我们过度美化了一些东西,以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是得到的快乐,以为把爱情剥掉层虚伪的皮,自己就不会再痛了。

但说实话吧亲,人心都是肉长了,你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刀枪不入。

即使那些以床为始的爱情片最终也是为了使你相信睡也能睡出真爱的。

刚追完《我可能不会爱你》,同样是友情和爱情的各种纠结。

剧中反复引用《收信快乐》里的“拥有,是失去的开始”,或许可以诠释爱着却又蹒跚不前的困局。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相信男女之间有纯友谊(你想象一下你能否把同性的亲昵套在异性好友身上),因为除了泛泛之交,剩下的大概只有两人都有对方无法接受的地方,所以根本不会跨进爱情这道坎。

不过对这种暧昧的“好朋友”说法,我倒是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如果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为了维系彼此之间微妙的关系,自愿站在好朋友的位置,关心但又不打扰对方的生活,当那人有了幸福归宿便默默送上祝福,强颜欢笑拍一下肩膀说Never mind,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天哪,这真是无法克制自己的伟大。

 5 ) 这真是一场浩大的暗恋。

很久没有被这样小清新类型的文艺爱情片打动过了,昨晚看完以后去洗了个脸,擦干了眼泪却还是觉得思维持续陷在情节里。

对于一个业余影迷来说,没法用专业性理性角度来看片,加上没有看过原著,所以很纯粹的觉得一部影片能真正感动到我那就是成功的。

不管被豆瓣的影评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备用胎被扶正的故事,还是说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友情等等等等。

我还是为这一场等待了十五年的爱情所深切的动容,当然整部片子的很棒的OST和很美的取景都给了情节很大的渲染。

我敢说这是很多女孩子年少时都有过的情怀和冲动,喜欢上一位帅气又性感的万人迷。

就像电影里的Dexter一样,他换女朋友换的勤快,说话风趣又幽默,Emma就像很多少女一样在自己的大学时代遇到了这么一位花花公子,偷偷地暗恋着。

毕业典礼上,两人阴差阳错的差一点便发生关系。

喝的醉醺醺的Dexter甚至都不知道Emma的名字,但是对于这个女孩来说,心里却像放了烟火一样绚烂。

正是因为这两个人并没有发展成炮友关系,所以这一场关系等了15年才得以挑明。

Dexter花心,爱玩,因为那一夜的关系和Emma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他吊儿郎当的过日子,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跟哪个对上眼的女孩上床便上床。

Emma却窝在一家伦敦的餐馆里,头发整日沾着厨房的油烟味和刺鼻的奶酪味。

Emma老老实实,循规蹈矩地过着她的日子,等着她可以出头的那一天。

Dexter受不了Emma这样的生活,他带她出去旅行,玩世不恭的性格在Emma面前展露无遗,他一路上不停的挑逗Emma,甚至引诱她带她去裸泳,当他在湖里对Emma说出那一句“我一直想着你,想着我和你……“一句话勾起了多少Emma的情愫,女孩甚至有了告白的冲动,可是他接着说”我的意思是说……我对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女孩的眼眸一下子黯淡了,神情一下子恍惚到不知该如何收场。

可是又是谁在给Emma擦防晒霜的时候不小心泄露了自己的悸动不安,某些莫名的感情在悄无声息的滋生着。

Dexter事业风生水起,当起了电视主持人。

戴着面具生活,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甚至神志都很少有清楚的时候。

Emma却还是那个安于本分的女孩子,交了一个喜欢她很久的男朋友,她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找个能喜欢她的就足够了,只要能结束她这一场对Dexter的单恋。

Dexter和Emma因为人生际遇的差别变得越来越疏远,从原来每年7月15日见一次,到了隔了几年才可以见一面。

可是见面得到的却是一场伤心,Dexter像嗑药了一样恍恍惚惚,在吃饭的时候频繁上厕所,甚至当着Emma的面还忍不住和周围的女孩调情。

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场相聚之上。

没有哪个女人面对心上人能承受得了这样一场空欢喜,她精心打扮和万分期待却换来他这样的态度,她无法面对一个面目全非的Dexter,他最后求她原谅自己,不要走。

她对他说“我很爱你,非常非常爱你,只是我再也不喜欢你了。

”他大概也不知道她说的那句我爱你是肺腑之言。

然后又是几年,Emma和男朋友分手,他们在同学的婚礼上见面。

Dexter事业跌落谷底,带着未婚妻来见她,相谈几句后,两人都是满目的思念。

Dexter带着Emma来到楼顶,夜晚的风景极美,一个吻也照亮了这两人心中心照不宣的躁动。

Dexter的老婆有了外遇,孩子判给了妈妈。

正值人生底谷的他来到巴黎找到已经成为作家的Emma,试图想要挑明他俩这隔了十五年没有挑开的一层纱。

可是Emma说她有了男朋友,他心灰意冷的准备离开,然后几乎就是所有爱情片里最俗套的情节,女主角改变心意,抛弃男友,投向Dexter的怀抱。

她说“如果你这是跟我耍什么手段的话,我就杀了你!

”看到这里心里真的还是很温暖幸福的,心想这样千篇一律的镜头,故意煽情的音乐都不知道见识了多少遍,却还是该死的湿了眼角。

从1988年到2003年,整整十五年,这真的是一场浩大的暗恋,我无法想象一个女孩可以爱着自己最好的朋友,一直这样在他身边,和他牵手,拥抱,甚至接吻,却一直没有告诉他,她爱着他那么多年,还为他写了那些小诗。

Emma太能隐忍,以为自己会等到放手的那一天。

可是,等了十五年,这一天还是没等到。

可是仅仅只拥有了3年的爱情最后因为一场车祸结束,Emma死了。

生前想和Dexter生个小孩的心愿也一直没有实现。

故事的最后一直放到2011年的7月15号,Dexter已经是两鬓发白的中年人,带着女儿来到他和Emma第一次约会的山丘,故事线最后一下子又闪回1988年7月16号那一天,他和Emma的约定。

我比较相信导演这样叙述的顺序必定是为了赚取观众的眼泪。

很三俗的手法却也很三俗的感动到了我。

电影演到Dexter失去Emma后和自己的父亲在家吃晚饭的时候,老父亲说的那一句”你要这样一直生活下去,就好像Emma还在你身边一样。

”然后他又说了一句“如果你不能,那我是怎么又活了这十个年头?

”那时Dexter妈妈已经去世了十年。

影片对于男主角的性格转变做了比较多的描写,从一开始极不靠谱的多情张狂的浪子形象到最后变成了一往情深,脚踏实地的中年父亲。

想一想这个男人这么多年来经历了这么多,感情和事业的失败,这些巨大的挫折和打击足以磨平十几年前那个浮躁狂妄的Dexter。

说实话,影片本身真正感动到我的并不是这俩人爱情,而是这20多年,两个人的人生际遇和态度的变化,我每每看到那个时间表往后又推了一年或两年,两人又发生了些变化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么多年后的我们又会是怎么样。

我们会经历迷茫期,会等着事业出头,会结婚,会生子,会有事业高峰期,很可能也会出轨,失业,离婚,经历丧亲之痛。

这一切我都觉得像在昭示着人生中很可能会出现的种种。

二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把人的一生以80年画成句点来算,人生的四分之一却可以发生这么多奇妙跌宕的事情,足以改变我们的一生。

没有人可以预言我们未来都会发生些什么,你是成功还是失败,人生中的每一年,每一个月,甚至每一个分钟都可能会发生巨大的转折。

就像Emma在1988年7月16号在山顶上和Dexter说“我才不会嫁给你,想要给你生个孩子呢。

”而却在2003年的7月15号的下午仅仅花了几十分钟的时间便决定好和这个男人长相厮守。

我不确定Emma的初恋是不是Dexter,可是Dexter一定是她这辈子第一个爱的人。

这让我想起最近在读The notebook里面的一句话:My daddy used to tell me that the first time you fall in love, it changes your life forever, and no matter how hard you try, the feelin' never goes away.

 6 ) One Day 说爱你

大多数爱情电影对感情的处理都过于简单,爱或者不爱,付出和被感动,相似的人物性格设定,共同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然而,你我都知道,真实的爱情故事远不是这样。

而《一天》是一个跳出俗窠的电影。

整部电影主要描述了从1988年7月15到2008年7月15日在两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更直白点说,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一生的痴恋。

中间穿插一些回忆,有些碎片化,有些平淡。

想要刺激可以看《敢死队》《碟中谍》《007》,对于这部电影,我却认为这是最好的叙事。

两个本没有太多交集的人,在绵延二十年的时间里却藕断丝连的联系,除了这种串起时间点的表达,还有什么方式能更加集中和戏剧化?

虽然很多影视作品称颂的都是男人的长情,但女人很多时候对爱的隐忍比男人更加深厚绵长。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男人的宿命是在世界和自己爱的女人之间寻找平衡,而女人的宿命是找到一个男人然后将自己的世界拱手让出。

我不是歧视女性,反而是赞颂她们在爱情中的坚贞。

电光火石间迸发的似火爱情自然让人艳羡,但随岁月如水悠长了一世的感情又何其让人嗟叹。

徐志摩在《忘了自己》里写到,“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里,遇到你。

”以这句诗的世界观来说,大龄单身女青年虽然过得独立自由又率性,但不能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遇到自己最爱的哪个人,终究是一种遗憾。

比如一朵花,在盛放时无人欣赏。

而爱玛遇到了。

他英俊,性感,幽默,多金;而她年轻,美丽,聪明,独立。

这个故事无论在当时结果如何,都应当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年轻本身就是用来挥霍和纵情享用的。

阴错阳差的,那天什么也没有发生,这也让一场相遇超脱了性,而向爱发展。

暂时的曲折,却是为了更久的余味。

海瑟薇有非常棒的演技,无论是被婉拒时床尾那黯然的表情,街上偶遇他父母的尴尬,还是转身离去时脸上漾开的微笑,都精确而传神。

从电影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了她是这样一个姑娘,聪明,独立,好强,但是骨子里又是那样的敏感和柔情。

在最开始的时候,她应该就知道了这个男人对她的好感远不及她对他,但她并没有选择切断联系这种最好的方法,而是选择与他做朋友,一辈子的好朋友。

对一个人爱到一定程度,便愿意以朋友的身份在他身边。

这是很多悲剧的肇始,我一直都不相信分手的恋人能成为好友,若非是双方都有感情,便是一人爱的太深。

姑娘,你若以为爱是自尊,是你不爱我,我宁愿忍痛离去,是你心里只能有我一个人,绝不做你的退而求其次,那么你还不够爱。

当你真的足够爱一个人,你愿意以一种最低的姿态,最云淡风轻方式留在他身边,什么也不为,只求成为他生命里最微弱的存在。

在此,我奉劝那些分手或单恋未遂的姑娘,如果确认对方对自己已无或并无感情,不如尽早离开,朋友这种慢性毒药,只会让你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我不相信爱玛一开始就那么爱吉姆,但日久天长又何不能愁刻骨铭心。

你爱我,我爱你是世上最完美的爱情,你爱我我不爱你,次之,最痛苦的是,我爱你,你不再爱我,而最最悲哀的是我爱你,你有点喜欢我。

如果我爱你,你不再爱我,不过是曾经如此,以后不再的遗憾,接受之后,不过是18个月的生理习惯期;而我爱你,你有点喜欢我却可能是一辈子的牵绊,前者总不甘放弃而后者总不能给予。

如同身上的顽疾,不要性命也无法根治。

为了不让对方起疑,你只能将海一样汹涌的爱伪装的湖水一样平静,将每一个饱含深情的句子打磨的漫不经心。

而你不知道,假装不在乎你是这个世界最痛苦的事。

此后的岁月里,他们各自经历生活和爱情,或得意,或失意,但每年都会在7月15日这天联系。

这部电影的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将吉姆作为一个男性的代表,刻画的非常真实。

他并不是一个爱爱玛却花了20年才觉醒的人,他的确开始不怎么喜欢她,他身边有太多的女人。

他每一个都喜欢,连酒吧里偶然遇到的也不放过。

即使结婚生子,他依然跟女儿介绍那些他拥有过的女人,他以此为荣。

很多人在评论里把海瑟薇比作吉姆的灵魂伴侣,而其他的女人都是肉欲。

其实大可不必,如果这样的话,岂不说明soulmate用了20年才打败sexmate。

爱情不是soulmate和sexmate这样的清白对立,它有很多中间环节,如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

吉姆就是一个花心的人,对于他来说,more is better。

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忠贞不移是最好的爱情,但悲哀的是,爱玛是。

至于爱玛和Dex为何最后会走到一起,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各自都过得不如意。

尤其对于Dex来说,这个所占的成分更多。

与妻子离婚,事业无成,而爱玛是这么多年以来唯一一直默默陪在他身边的人,事实上,到这个时候,dex自己应该也搞不懂对爱玛到底是爱还是依赖。

爱玛虽然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但是那个人的确并不足以击败曾经dex在他心中的位置。

Dex说的对,你好歹找个帅点的!

如果爱玛找到一个dex2.0,那么她肯定不会执迷不悟,可惜她没有。

第一个男友,性格懦弱,长相愚笨,简直是dex的反义词,无非通过对比让自己更喜欢dex,而之后的这个依然如此。

爱情不过是你在一个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快乐,并且穷其一生去追寻这种快乐。

解药就是找到一个能超越他的人,而爱玛没有。

她前男友在dex面前的吐槽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在你面前,她才是鲜活的”。

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就是那句经典的话,她伤心的跑出去,又不甘心的跑回来拥抱着dex,满眼泪痕的说:“I love you dexter so much,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

”(这句话也在风暴里出现了,远没有此处来的恰如其分)是受到怎样的伤害才能让一个姑娘对你说出这样的句子?

我想很多人身边可能都有这样一个以朋友之名默默爱着自己的人,但并不知道。

有一天,他或她突然对你说,我曾经那么那么爱你,但是我现在不爱了。

被无知无觉爱过的你,会是怎样的怅然若失还是无所谓呢?

只可惜,一个人苦苦坚守了几十年的爱与不爱,可能对于另一个人,都没有任何关系。

痴情和无情都无错,错只错在他不喜欢你。

还记得dex告诉爱玛他要结婚时,爱玛落寞的样子,整个城市的霓虹都照不亮她暗淡的眼睛。

天大的委屈无人诉说,心心念念的人就在身边却又那么遥远。

那样极致的痛苦下还要伪装成快乐的样子,拼命的撑住却还是在拥抱时泪如雨下。

影片的结尾是个被反转的happyending,爱玛死在去见dex的路上。

他们最终还是无法相守,可是对于爱玛来说,她已经获得这一辈子的极致快乐了。

Dex带着女儿来到他们之前到过的山坡上,这里依然有大片的草地和呼啸的风。

Dex告诉女儿,爱玛曾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女儿问,现在呢?

dex说,当然是你了。

爱玛你看,这个男人懂得关于爱最深的道理。

你一辈子可以爱很多人,也不一定非要排序,只需要记得每次都另起一行。

 7 ) 《一天》:对不起,我爱你,再见

文/ 时漆对比《不求回报》、《爱情与灵药》、《朋友也上床》这三部表面激情而内附纯情的炮友电影,个人觉得《爱情与灵药》要更胜一筹。

除了一丁点对安妮·海瑟薇的偏袒之外,更多的还是基于故事本身的冲击力和她对电影的付出。

个人的确很喜欢安妮·海瑟薇,尽管她没有斯嘉丽·约翰逊那样傲人的胸部,也没有阿曼达·塞弗里德那般丝滑的皮肤,更没有米拉·乔沃维奇如此诱人的红唇,但她那精致温情的双眼是谁也无法比拟的。

在这部影片《一天》中,更是能让我们感觉到,完全是在跟着她的眼神而肆意游弋,并在每一年的7月15号那天驻足停留。

导演罗勒·莎菲之前的作品《成长教育》,旨在探讨女孩成长过程中所可能会经历的一种特殊状况。

在婚姻、爱情、成长、前途这几个关键元素上,做足了功课,最终所能带给观众的释然,也不是非要凭借电影,我们才能豁然开朗的。

事实上,许多问题,我们都能给自己一个妥善的答案。

只不过,付诸于行动之后,往往还是会跟随欲望前行,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自酿的苦果了。

从本质上来讲,《一天》所描摹的人生难题,与《成长教育》是相通的。

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青年,在毕业那晚偶遇交集,风流倜傥的Dexter,流水“例行公事”,却发现了与往常全然不同的感觉;表面婉约,内心狂放的Emma,实则早已对其一见倾心。

每年的7月15日,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却是他们约定,不论怎样都要联系并hanging out的那一天。

影片的剧情便是跟随着时间的印迹,一次365页地翻日历,永远定格在同一天里。

看上去,倒有点牛郎织女的意味。

简单地说,影片就是在探讨Soul Mate(灵魂伴侣)。

这般可遇而不可求的情感关系,比之红颜知己、蓝颜知己要复杂地多。

不用羡慕也更不用去寻觅自己的Soul Mate,因为基本上这组词汇就是跟“痛苦”、“纠结”、“相爱而不能相守”、“老死不相往来”等境地配套而存在的。

一旦你不知不觉遇到了Soul Mate,大多数情况下,便是由开场的激动欣喜,到中场的痛不欲生,最终以茫然失措而画上省略号。

套用到影片的具体剧情,Soul Mate的爱情三部走便是:“对不起”,“我爱你”,“再见”……影片中的男主角Dexter,正如其名字的发音很接近“dick”,整一个狂妄自我、心高气傲、享乐拜金的纨绔子弟。

为此,固然他有Emma这么一个完美的Soul Mate,但他全然不懂得去呵护经营。

只是把Emma当做一个可以随时停靠的避风港,累了就倚靠,烦了就倾述,倦了就束之高阁。

寻思起来,Emma更像是他的私人日记本,只不过记录的都是虚空寂寞冷。

影片设置出Ian这么一个小丑,委实过于艺术化了。

不外乎就是为了突出Emma有多么爱Dexter,而即便Dexter再怎样不可理喻,也总比Ian要优秀得多。

其实,Soul Mate的定义就是坚不可摧、忠贞不渝的,哪怕是乔治·克鲁尼也迷不住Emma。

罗勒·莎菲的这番用心,实在是赤裸裸的残忍,立志成为喜剧演员的Ian到头来还是悲剧演的成功。

这同时也告诫我们,千万别踌躇于Soul Mate之间,后果将不堪设想。

反过来,Dexter的“临时伴侣”Suki就聪慧多了,不由分说地先走一步,既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也顺应了上天的安排。

这一点,也是影片浓厚修饰的表现。

凭什么在Emma功成名就之后,她就能毫不犹豫地舍身放弃眼前的幸福,而回头跟背离自己的男人牵手。

这个男人,曾经不断地直接或间接伤害着自己,折磨着自己。

他甚至能够嘲讽出,“Those who can,do and those can’t , teach .”(有能力的人,自然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没有能力的人,就去当老师)。

这一切的是非缘由,如果艺术给不了我们信服的答案,那就相信这就是Soul Mate的伟大所在吧。

Emma的形象,在整部片子里就一直在被拔高,而且从没有介绍她的家庭情况,甚至连仅有室友都是轻描淡写的。

这就让观众对她所处的环境,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不知道她的那份隐忍与善良是怎样形成的。

没有背景的虚化人物形象,自然异常完美无瑕。

修饰起来会很美,但绝对不能美过头。

这也是影片的一大遗憾。

当然,现实中的这类女性可能有很多,尽管绝大多数都是自己给自己下的定义。

为此,出现类似“每个女孩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等的美好论断,就不足为奇了。

Dexter和Emma的人生轨迹是全然不同的,Dexter把整个人生都当做舞台,戴上奢华虚伪的面具,觥筹交错之间其实就是行尸走肉,没有真情实感来支撑的所谓爱情,是会随时崩塌的。

Emma则是尽可能地为Dexter封闭自己的感情生活,一会儿认命,一会儿不甘,坎坎坷坷的前行却是脚踏实地。

Dexter一面透支自己的生活,一面到Emma跟前寻找慰藉,索取生活的动力。

他只顾自己一个劲地走,因为他知道,Emma会在任何一个站点为他停留。

编剧对于女性的偏颇,实在是“令人发指”。

Soul Mate的神奇之处在于,只有处于双方二人世界的时候,两人才能够展现最真实的自我。

正所谓,有你,我才是真实的。

所以,就算Dexter各种混蛋,到头来面对Emma,他还是会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影片沿着他的“对不起”,走了长长的一段自我救赎的路程。

当所有虚幻的一切抛弃他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一句早该念出的台词“我爱你”。

可惜造化弄人,上天对Soul Mate羡慕妒忌恨。

双方挣扎了许久,浑身是伤,最终换来的只是个荒诞的,让人无法释怀的“再见”。

影片采取的是最直接的再见形式,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意外的“再见”就五花八门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断的擦肩而过中嚷嚷着要寻找怎样怎样的爱情。

《一天》则告诉我们,别被表象蒙蔽了双眼。

因为事实上,恰恰是爱情在寻找我们。

而且,一旦被爱情锁定了目标,就再也别想逃脱了。

 8 ) 蘑菇蘑菇,不会开花,先生先生你还爱她吗

《蘑菇蘑菇,不会开花,先生先生你还爱她吗》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 哽咽的时候是不是很难受   章鱼有三颗心脏 心痛的时候是不是很疼   乌鸦可以学人说话 尴尬的时候会不会假装咳嗽   骆驼有长长的睫毛 想哭的时候能不能说是眼睛进了沙   蛇没有宽宽的肩膀 他累的时候给不了能够依靠的温暖   小强有两个大脑 孤单的时候会不会一起想着谁我没有长长的脖子 却哽咽的说不出话   我没有三颗心脏 体会不到无法忍受的痛再多三倍   我假装咳嗽 假装被沙子迷了眼 你也没有看我一眼   是因为我太弱小 没有很可靠的肩膀么   无时无刻的清澈想念 一定比两个大脑一起想你还多吧  壁虎有一条会断的尾巴 逃跑时候是欺骗对方还是伤害自己 你渐行渐远难道自己就不伤么鱼没有眼睑 害怕的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 可我闭上眼睛还是能清楚的看到可怕的真相蜉蝣只能活很短 可能一辈子都来不及和暗恋的那个人说一些想说的话   我又能活多久 时间会不会给我可以开口的勇气  水母死后会变成水,不留痕迹就像从没有出现过一样我把人生看做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 便不会频频回首   你呢?你会不会忽然地出现 在旧时光的风景里 成为珍藏一生的美丽我达不到你的那些预期和希望 先生 你还会爱我吗我成不了你心爱的类型和模样 先生 你还会爱我吗P.S:在豆瓣上看到这首很小清新的诗,很是喜欢,每句话都可以诠释出一个故事。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冷浪漫,用理性去解释感性,常常莫名其妙的被戳中泪点。

我们说,我长大了,不是你爱的样子,到底是什么在作怪?

我是该这样继续肆无忌惮的成长还是畏畏缩缩雕塑成你喜欢的模样?

改变往往伴随着疼痛,压抑的人无所适从。

真爱,是爱一个人一成不变的真实,还是爱她修剪的没有瑕疵的灵魂?

我们放了太多希望在未来,希望自己不会后悔,希望自己不会频频回首,究竟怎样才能让人没有退路的勇往直前?

我们都曾回头看过自己走过的路,过去一望无际,仿佛依然可以承载我们现在的决定。

但是真正转身回去,苍茫变成了苍凉,草原变成了错综复杂的小路,原来往回走和往前走都是一样艰难。

昨晚半夜还是爬起来看完了One Day,有影评人说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备胎的成长史,我讨厌这样断章取义的定义,影片的最后Dex望着Emma渐渐走远的背影,眼睛里闪烁着和Emma一样的光芒。

如果电影在2003年结束多好,十几年的不离不弃彼此终于有了开口的勇气,不再逃避,不再躲闪,不再顾虑,从最好的朋友变成了最完美的爱人。

可是故事偏偏不像童话,编剧非要我们在看完电影之后得出一个残酷的结论:走的最急的,永远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有网友纠结这个电影到底是在讲友情还是讲爱情,其实看到最后一个镜头真相就大白了。

他们放纵着彼此的生活,只是陪伴。

Dex说,我需要找个人倾诉,不是别人,必须是你。

他们理智的站在彼此的对面,倾听,倾诉,用友情掩饰爱情,直到生活退去浮华,露出原来的本质,别人所不屑的,却是对方一直珍惜的,最初的样子。

爱情不仅是一种积累,也是感觉里的命中注定。

有些人,注定要相遇,注定要在一起。

时光不会让他们错过太多,因为彼此一直都在。

推荐音乐:OneRepublic Good Life

 9 ) ONE DAY

我很少在看电影之前去看影评。

我以为这是个平淡加点小清新的爱情片。

浪漫却又历经磨难,老套的桥段加上养眼的男女主角,然后是个HAPPY ENDING。

听人说就是无数个备胎血泪史中修得正果的一个,以为就是励志为爱坚持和永不言弃的热血故事。

原来我错了。

高潮是女主死了,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游了泳,打电话给男主,说很爱他,就像过去20多年来每一次说爱他的时候一样真挚,然后骑个脚踏车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死了。

那一刻我吓到了,比《死神来了5》里面任何一个血腥的镜头都让我害怕和恐惧。

她熬了20年,熬了整整20年才等到他事业低落,离婚自由,才等到他说想和她一辈子在一起,才等到他说想娶她想喝她有一个属于他们的孩子。

然后,一切还未开始,就结束了。

她在等待中坚守着这份爱,直到她哭着对他说,你知道我是怎么过的吗,你知道我是如何每天和一个不爱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吗,我爱你,那么多。

女主的执着是放在内心深处的,当每一次男主低落难过人生挫折才想起她的时候,女主都会默默的在身边,直到他容光焕发的离开,心理多么扭曲的姑凉。

你爱就爱吧还写下来,这不被人发现在日记本里永远的7月15日和永远的“好朋友”。

这三个字是人渣男主对两人的定义,你敢再人渣一点吗?!

爱滚床单的男主和一爱就成永恒的女主是悲催三流爱情小说的两个主要因素,要么极度洒脱要么一生执着,你对人家姑凉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想干嘛干嘛,人家姑凉精心准备无比期待的三年见一次还被你随意应付,你说人家容易吗。

你娶富家千金组建家庭信誓旦旦对妻子说这就是我一普通朋友,其实你想说缩写的PY吧,其实你潜台词是想说炮友吧,然后人家姑凉终于名成利就,完成了做儿童作家的心愿,又找了个称心如意的法国人,你一离异失业的中年男子开始不爽了,才一句话,姑凉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飞了现男友扑进你怀里,做备胎的孩纸真心的让人又爱又恨又怜悯。

第一晚后男主说我们做好朋友吧,好朋友这三个字何时被拿来做激情退去后的开场白了,女主背过身去脸色落寞的说好,你看,这种时候你丫就该狠命抽他几巴掌然后骂句脏话闪人,那么此后你还有机会放低此人开始新的美丽人生,若你错失了最初这个机会,那么就注定你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这一辈子都难逃厄运了。

最可怕的不仅是他用好朋友来牵制你,最阴险的是哭着和你说我爱你,但是。。

巴拉巴拉。。

使你觉得不放过他是莫大的愧疚,于是给他自由的同时还给了他以后随时想回头勾搭你的权利和借口。

可这又不算个悲剧,当男主和前妻所生的女儿一起攀爬当初他和女主爬过的山头,小孩纸问你想念她吗,男主说,当然了。

那一刻洗尽铅华的男主真的很迷人。

只可惜,爱了他一生的人再也看不到了。

如果生命只有那么短,为什么要绕这么一大个圈,浪费了20多年来每一次的7月15日,莫非是为了成就更好的我,莫非是为了证明苦恋我的你。

女主曾心痛不已的说我很爱你,但不会再爱了。

此时背景音乐应该是林宥嘉的《说谎》吧。

ONE DAY,我再也不会静心等候,不会为你的快乐而快乐,不会为你的低落而难过,再也不会无论和谁在一起都可以为了你放弃,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可以为了你而转移,再也不会任你用言语和行为来伤害我,却不撤离不放弃,因为,我死了。

 10 ) 吊丝的救赎

你是否期待自己家世富裕?

你是否期待自己樣貌英俊?

你是否期待自己一毕业就環遊世界?

你是否期待自己女友常換炮友不斷?

你是否期待自己跌落谷底的時候,仍有不離不棄的备胎等待你去找他,随时为你甩开现男友?

你是否期待无论自己是离异、育有一女、有吸毒史、快40岁在同学的小龙虾餐馆帮厨,仍有气质貌美、身材保持完好、有正当工作的旧相识想要给你再生个孩子?

你是否期待有个兼具性感身材、美丽脸庞、智慧灵魂的女炮友愿意苦等你20年?

你是否期待?

你是否期待?

你是否期待这样戏剧化的美妙人生?

那你点开我就对了。

没错,我就是能同时捏住你双肩用力摇晃且腾出双手左右开弓大力抽你耳光对你大喊“醒醒吧!

该搬砖了!

”的超能吊丝救星!

难道你还没发现,你不是高富帅德克斯特,你是吊丝兰吗?

没错,名字都这么吊丝!

你的命运就是,就算对快餐店的服务员一见钟情也追不到她,追到了也对你爱搭不理,理你了也仍在给看不上她的高副帅写情诗,看高富帅的倒霉深夜秀也不喜欢你的搞笑表演,买了房也被赶出去,跟人求婚被拒绝,高富帅就算颓废也帅到爆炸,就算在饭店洗碗你的女神还是不离不弃,你就算拖家带口仍然20年一个吊丝样,发型都没换。

最后,不得不承认,你的女神是别人的女吊丝,你的梦想遥不可及你毫无天赋。

你只配找一份可以糊口的差事,娶一个只有背影的妻子,生两个小吊丝,过完不咸不淡的一生。

‘没错,人生,就是这么残酷。

醒醒吧,死吊丝!

该搬砖了!

《一天》短评

《当哈利遇到莎莉》后发展的有几种结局,一是像这个虽然在一起却天意弄人死了一个。二是《炮友》《爱情与灵药》炮友终成眷侣。再者是《那些年》不会在一起。

5分钟前
  • 七十三
  • 较差

人生就是不断地错过与相遇,与永远分离……

6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我超討厭這女豬!眼睛嘴巴好Q大!

8分钟前
  • (H)
  • 还行

为啥叫one day?

13分钟前
  • DirtyCAT
  • 还行

错过了、可能真的要等下辈子了。。

17分钟前
  • 蓝以沫
  • 推荐

支离破碎,一路虐。

20分钟前
  • Lena
  • 较差

1.如果影片有海报的一半好看,我的票价也就值了. 2.海瑟薇就这样脱习惯了,唯一好看的也就是她的裸体了. 3.看完<午夜巴黎>再看本片,就知道了不是人人都可以文艺的.

21分钟前
  • Fantasy
  • 很差

戏不好,是我偏心。每个画面里安妮海瑟薇的假笑,都想擦掉,人人都缺一个熊朋友,把你按在肩膀说:别笑了,没事没事,我在。 哪怕不远千里。

26分钟前
  • 阿闪
  • 推荐

如果我说无感 会不会是我真的麻木了

31分钟前
  • bamboo
  • 还行

太文艺

34分钟前
  • 弦卷 鸭鸭
  • 推荐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32212/ 海瑟薇太美,时间难以计量,悲剧发生得太迅速。

35分钟前
  • 小鹿
  • 力荐

Dex的事业和婚姻都不如意的时候,Emma鼓励他,并给他希望和平静的生活。这是一个现实的浪漫爱情故事。

40分钟前
  • godzilla
  • 推荐

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时间飞逝也无法让人忘怀相遇的那天,而以后的日子,我们都曾过着自己不想过的生活,也经历着那些不爱的人,即使相知相伴,也未必会圆满。生活或许就如同流水账一般,可电影如此的话就不那么有趣了,俊男美女外,影片的调调是我喜欢的~

41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还行

女备胎的伟大成长记。电影明显渲染的不够 看起来就是想是联播的20张PPT。书好看多了。

45分钟前
  • 旺仔小馒头
  • 较差

看的时候一头雾水,应该是记录的每一年同一天发生的事情吧,挺感慨的。现在记得的几个镜头是,裸泳还有某个不可描述的画面😄

48分钟前
  • 扌丁月佥
  • 还行

看了几十分钟就看不下去

49分钟前
  • 玉面小白菜
  • 较差

不需要承担恋人应有的责任和承诺,当然可以爱得云淡风轻——以最好朋友之名,阿门。蛋疼之作。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玩结构只玩出了叙事的碎片和情绪的断点,故事本身更乏善可陈。没那么爱就别装深情了,风光时声色犬马,落魄时才想起备胎,既侮辱了友情又侮辱了爱情。结局更是一坨,如果被创死的是男主,女主领悟到二十年岁月之蹉跎,收拾收拾过上了更好的人生,我还能高看两眼。

58分钟前
  • 浆糊片子
  • 还行

高白美的屌丝啊

1小时前
  • zzzzz
  • 还行

十几年的备胎何必呢!

1小时前
  • 俞鹅宝没余额宝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