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
Samsara,转生幻梦(台)
导演:路易斯·帕提诺
主演:Amid Keomany,Toumor Xiong,Simone Milavanh,Mariam Vuaa Mtego,Juwairiya Idrisa Uwesu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老挝语,斯瓦西里语年份:2023
简介:年轻人阿米德(阿米德柯曼尼Amid Keomany饰)正在照顾一位即将离世的老妇阿梦(席梦娜米拉万Simone Milavanh饰),他随身带着〈西藏度亡经〉,为她朗读典籍中生死奥秘,帮助她能顺利往生。阿梦的人生即将灭熄,阿米德的成年生活才正要开始,他乘着小舟顺着湄公河划行,遇到年少僧人毕恩(熊图莫Toumor ..详细 >
也太阿彼察邦了吧!本以为是东南亚本土导演,还嘀咕果然哪里都一样,有导演在国际上火了之后,本土会出现大量模仿者,一看竟然是欧洲人,想了想好像更合理了。
可别轮回了,赶紧毁灭吧
叠化 轮回 灵魂在世
老挝与坦桑尼亚,不同的信仰,一个有河流一个有大海,用一段暗色链接,闪回的色彩,好喜欢这个电影的色彩,好喜欢Neema这只小羊。这个关于轮回的讨论太符合我的兴趣点了。Cinematheque.
73届柏林奇遇单元评委特别奖。万物世间轮回,超越地域、超越宗教、超越物种。很玄妙的主题,很独特的视听呈现,很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如果在影院看一定很有趣。
万物皆有灵,出家之前可以看一下这部电影!不太适合在家里看,适合去影院观看!
非常吃惊,怎么会是一个西班牙导演拍出来的作品
能用表现主义讲述一个万物有灵的故事吗?那大概是不行的,象征和神秘全然是虚实两个不同领域的暧昧形式。红月的导演退步了,他明明有链接两者的天赋,但这部电影里的具象掩盖了超验。
很不错,语言很激进, 电影(或艺术)本身就是现实的模拟。思路实则与2001有异曲同工。
用的大概是“阿宝”滤镜,突出青色、橙色。就当是去东南亚和非洲简单走了两步,但是不大理解为什么这片子会这么高的分,呵呵
佛系活,随机转,我要这铁棒有何用?
4.5 每年奇遇出大神片,今年就是它了。帕提诺试图将人与环境、精神与现实、此刻与彼时、现世与往生、传统和现代、天然与人造、佛教和伊斯兰种种不同的范畴全都联系在一起,也许只是借用了一个转世轮回的东方概念,其实还是从自己西方人的视点切入,开了一个上天入地的全球化脑洞。重叠交错的声画色彩之旅,一部只属于影院(狭义)的电影。
画面是好看的
中间那段惊悚频闪建议游乐园鬼屋引进,声场挺吓人。至于主题?除了理念先行,没啥出彩的。
说是轮回,完全拍给评委看的,两个故事都是说第三世界,这个灵魂投胎真是投到导演心底的鸡贼上了
神奇,震撼到在轮回的时候掉眼泪,至于是被感动的还是生理眼泪,不清楚。
中间有15分钟的时间,千万别以为放映设备出问题了。那是在轮回……
5# 仍有炫美的叠印 低机位环摇 中景凝视 以纯粹诗歌-美术为逻辑的联觉式剪辑 这些都是喜爱帕提诺的观众并不陌生的 这次还加入了更丰沛的视听 由“太初惊雷-虚冥长雨”所发端的一系列听觉渡舟 只是 这一切谨小的美都被几乎无知觉的外来凝视摧毁了 一边是桑给巴尔的女人们操着斯瓦希里语说今年仍然很穷 另一边是老挝的青年在病榻前为老妪念诵度亡经 这其间仅有“轮回”一折勾连 而不幸的是 轮回恰巧是题眼和最令人瞩目的关键词 于是 随着时间 镜头无论再怎么停留在水藻-泥滩-失落的地平线上 声音再怎么连缀鸡啼-波纹-濯足的女孩 影像的力度也已骤然逝去|映前和帕提诺打招呼 他说 希望你喜欢啊 我说 终于可以在院线看到这一部了 期待 映后我却不敢告诉他 这两小时恐怕只能唬一唬西方观众罢 /Golem+导演映后
投胎也去不到好地方
很像一个生怕作文跑题而三句不离题眼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有点文采但没任何可能性,趣味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