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六分的豆瓣评分我还是很不理解,可能是豆瓣的受众还是太年轻了吧。
这虽然是个有无数bug的翻拍剧,但是一群老戏骨的演技和故事传递的真情足以弥补这些bug。
我可能还没有剧中这些主人公这样老,但是却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了现在的妈妈和三十多年后的我。
我也有一群相依相伴二十多年的闺蜜,只是这几年人生际遇各不相同,走着走着就散了,记得上个月和曾经最好的闺蜜大吵一架,我们三观不同了,无法达成共识,在一起如鲠在喉,最后无奈的约定今后不再见面,也许老了可以再见,也许经过更长的岁月更多的磨砺,我们才能放下中年危机中的种种功利和浮华,在更多的沉淀中彼此坦然面对,不再有那么多的挑剔和不屑。
许多苦情戏一定有个恶婆婆或者顽固不化的妈妈,但生活里的大多家长最后都会慢慢支持孩子的选择,这是爱的妥协。
宋丹丹即便一万个不喜欢恐婚的张若昀,但也会说最大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意过人生。
这种成全是一种很难用文字来表达的包容,是完全牺牲自己的祝福。
有友情、有亲情、有爱情,每一面都能照射出生活本身的样子,我们都在极力挣扎,逃不过生老病死,却想活得更加自如一点、更加开心一点。
这是老阿姨看《亲爱的她们》的感触,犹如一杯热咖啡,苦苦的,但回甘香浓。
像极了真实的生活,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却又过得有滋味。
刚看前几集:1.许建设是bug么?
砸电视的冲动都有 如此没有素质 如此自我为中心 如此脑残 如此看不懂眼色 🤬2.许佳楠 懦弱到爆表 3.卫华演啥都有家有儿女的围裙妈妈的即视感 肢体 眼神都有这样的感觉 围裙妈妈的台词琐碎 太碎 细碎细碎的 4.嘉一的左右脸看着不一样呢 还有嘴也怪怪的5.何安宁咋有张不开嘴说话的感觉呢6.这几个阿姨住的都很好 大 house~
国产剧近段时间来一直播放的剧,充斥着浮躁与浅显的青春。
这部剧出来时,我眼前一亮。
这部剧讲的不再是年轻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反而是步入中年的男女生活中的琐事。
当然,这部剧也是具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宋丹丹所演角色的一些剧情,还有张若昀扮演的角色突然的短腿……短腿这个真的很突兀啊,我到现在整部剧别的不说,短腿那一节记忆深刻。
但是平心而论,整部戏的演技还是不错的,服化道也不错。
但总的来说,这部剧我很满意,最起码彰显了国剧新的类型。
希望国剧可以越来越来越好。
亲爱的她们 (2017)6.32017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 崔亮 / 宋丹丹 张若昀
其实看第一集开头的时候,觉得有马卫华这么个母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掌握女儿的事情,不过看到后面她给员工送礼物的时候,我发现她其实也就是个把母爱无线放大的普通母亲罢了。
第二个出现的是一个企图自尽的女士——颜舜华,她看起来似乎是有些抑郁,因而要自杀,可惜最后被送到了警察局。
其实剧情里面的人物设定还算不错,就是有些地方不太贴合实际。
特别是马卫华的女儿,为了去见男朋友,而不顾工作还没受到责罚那个地方……不过具体如何还要看之后的剧情,先来个三星保底。
终于看到这种不是坏人为了坏而坏,好人无条件好的的剧了,这才真正反映了,现在老去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现状,不像是大部分伦理剧中老人什么都不懂,只明白柴米油盐,她们也有时尚和情趣。
而且她们对待儿女婚姻的看法都是包容和理解的,没有那么多的铜臭味和对奋斗的蔑视,这才是符合现在这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的剧,不是那种为了吸引眼球无脑表现贫富差距的剧,这也更加坚信了我以前一直相信的,大部分日子都是充满阳光的
看这部剧的时候就在不断的问自己,当我年过半百的时候还有闺蜜在旁边守护吗?
答案很遗憾,就算是现在,组建了各自小家庭之后就鲜少联络了,所以就格外的被她们这份情感深深的感动了。
虽然人物设置没有普遍性,但具有一定广泛性,涵盖了如今社会上或者说是将来的社会上会越来越多出现的人物状态和社会现象。
有张若昀的演出,就不得不赞一下他的演技👍
首先,舜华这个角色,中国大妈里有这么神神道道的吗?
即使有也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
做为一个有孩子的妈妈,居然什么都不会。
更不要说年轻的时候居然跟个台湾帅哥就好了的剧情,台湾帅哥事隔几十年追到大陆来,他没有孩子吗?
他当年对谁都不动心,单单对大陆女学生有了感情还回味一辈子,中间都没有联系?
如果我没有看过原版本,如果我没有那么执着地把这部原版放入我的最佳韩剧前三位,仅次于1988和信号难分伯仲,我很多次庆幸我没有错过这部如晚霞般绚丽温暖的虽然和我的年龄不大相符的以一群老年人的生活为色调的品质佳作。
每一个角色都是那么深入人心独一无二,而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他(她)的这群可爱有时候胜似亲人的朋友们,看完此剧仅仅20集,我很羡慕这些老家伙们,他他们相互鼓励相互依偎彼此信任活得活色生香活在当下。
这部韩剧温暖厚重生活气息在点点滴滴中浸润每个人的心灵。
而我们的翻拍做一些减法就好了
国产剧老套路永远走不出,刻意精致的环境,刻意精致的人物,刻意精致的台词,刻意的想要接地气。
人物缺乏灵魂,和每一个家庭剧里的妈妈都相似,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我的野蛮老妈这类剧一个路数,永远的逗闷子,抖机灵的家长里短,就像宋丹丹老师自己说过的那样,激动的台词激动着说,吵架的台词吵架着说,催婚的台词催婚着说,并不是所有催婚都是一个套路的好吗?
翻拍没什么,但是翻拍你就逃不了被比较。
无法彻底改剧本的情况,想要引用原来剧情无可厚非,但是转承启合这么生硬,第一集要自杀了看着真的尴尬,拍遗照也是突兀的就冒出来,不交代前因后果,不阐述心路变化,不表达这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所以只是去拍个艺术照?
不是放个当你老了别人就要感动的,老演员的演技绝对是在线的,可是编剧导演的技能点真的是欠点火候,这么棒的本子硬是搬回老的家庭剧套路。
是的,要贴合生活要接中国地气,但是并不意味着要失去原有的价值取向和内核,失去原有对人物的刻画,这个剧宋丹丹老师还是宋丹丹老师,其他老师也是他们原来剧里的样子,为什么就不能吸取人家的点子,根据各个演员各自的特点重新编写符合中国现实的剧情?
就比如朱茵老师扮演的要自杀的奶奶,为什么不就根据他原来的戏剧形象,写成一个有点自私,有点势力,有点占小便宜,但是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绝对第一时间站出来的角色,他可能不讲对错只是支持朋友,但就是着力于他这种纯粹的话,他之前的占小便宜也可以变成可爱,从而引出他其实带点悲伤的过去(个人瞎想,只是举例子)。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批评,这个片子原版《我亲爱的朋友们》豆瓣9.5,年度第一剧,在韩国也是第一次触碰的题材,轰动一时,就是因为原版太好了,才让人对中国版特别期待,现在大家对各种剧情老套真的审美疲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这么热捧琅琊榜,人民的名义,我们想看到不同想看到精致,这部剧如果剧情能再深入一点,细腻一点,深刻一点,以小见大一点,他会更棒,现在只能说他是一部合格的国产家庭剧。
一手好牌打的稀碎。
还有实事求是一点,你没看过原版没关系,你说各人有爱好无所谓,但是面对碾压的现实就勇敢承认,确实比不过,就像韩国翻拍步步惊心,烂的没话说,韩国观众到媒体一致承认不行就是不行。
我们的好片子很多很多,走向共和,大宅门,武林外传,潜伏,红色,不是我们不行,我们很行,可是这次真的没怎么行,就这样,欢迎讨论,哦对了,有一个东西很多人真的不知道,叫弹幕礼仪,各大网站学了弹幕功能,为什么不学学指导一下弹幕礼仪。
想给三星但是觉得对不起她们的演技,编剧真心差。
最后比较比较海报,其实很多问题也就很明显了。
暖情上线?
我真看不到暖。
改成一星,剧情越来越差,还有很多没有看过原版的来评论两部都看过来认真讨论的人是棒粉,逻辑感人。
唉……天差地别……
脑残……一群巨婴,人物没有自我和灵魂
连剧都要走翻拍路线,编剧们也开始偷懒了
不违和,叔叔阿姨们的表演可看。
其实拍的挺好的,有些地方很感人,害怕父母变老,害怕自己变老。 姥姥最后说:人生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能跟电视里演的这么惬意美好,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
忍不了,太差。不和原版韩剧比也只能两星,和原版比的话我一星也不给。宋丹丹演什么都一股欠了吧唧的街道二大妈气息,角色一点儿质感也没有。整体上也就秦汉和朱茵可以看一下,真算有个演员的样子。
挺喜欢看这类生活剧的。居中的几个妈妈挺好,只是宋丹丹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吧,不管演啥都是这样吧,至少电视剧里是这样子的格式化。
很羡慕她们能当一辈子的闺蜜。年度赚我眼泪最多的剧。
陪老妈看的,虽然各种狗血,但是关注这个年龄的题材还是挺少见的,看看生活,挺好挺暖
吃饭时候陪家人看。秦汉老了,比年轻时候帅了man了,反倒不那么油腻了,他要是早点这么老,我当年就不至于烦他了。
两剧连着播的就都看了,不过我比较喜欢姜妍另外演的那一部
老演员无限点赞 姜妍这脸蛋和以前不一样了吧 还有这扯淡的何安宁 小公主舜华阿姨 儒雅宋大叔和大王 好的不能再好的惠贞阿姨 刀子嘴豆腐心的宋丹丹(总是这类角色)故事很感人 但确实有槽点
陪老妈看的。没看过韩版,但觉得剧中不老戏骨飙台词还是不错的,不少场景和台词确实打动我了,关于生老病死和亲情间的理所当然值得深思
陪母上大人看的,好歹是坚持下来了
喜欢张若昀 宋丹丹
陪爹妈看。中年玛丽苏神剧!
又有爱又有趣~一群老戏骨阿姨活久见聚在一个剧里~好幸福又有剧看了~
还是不要翻拍韩国日本拍过的电视剧了吧
先不说剧情怎样,但演员的阵容及演技表现力就难以与原版媲美。毕竟原版的成功除了故事,还有赖于一群演员自然有感染力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