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婆婆说,她的一辈子很苦,丈夫去世,儿子早逝,所以她只有在吃巧克力时才会感到幸福。
2.鱼仔在得知自己不得不引产做电疗时,撕心裂肺对一件头说,我不要。
不仅是崩溃更是从心底的绝望。
3.鱼仔和一件头因为疑似病例而被隔离。
晚上俩人隔空对话,真正诠释了何谓无声胜有声。
张开手掌彼此触碰,掌心写着大小平安,温馨而美好。
4.一件头对欲想跳楼自杀的患者说,只要活着,就有一切的可能性。
5.洋葱头说虽然我的好朋友很多,可我一个都不愿失去他们。
我承认我泪点很低。
虽然这些桥段被批煽情,刻意,只会讲道理....然而这不就是它美好的地方?
一个team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无论成败与否都给彼此支撑力。
虽然生老病死不可预测,但至少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竭尽全力与死神进行拉锯战。
每个实习医生都从迷茫、不以为然、应付,到逐渐的明白生命的真谛、聆听患者的喜怒哀乐... ....他们在成长,我们也在收获。
On Call 系列的优点是,情节紧凑,感情戏份相对较少。
每个人的性格都很丰富,独立主线清晰明了。
看似单独的故事,讲述同一个道理。
更难得的是,主角性格并不完美。
鱼仔倔强,一件头固执,美雪强势,洋葱玩世不恭... ...没有谁带领谁,谁拯救谁。
每个人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每个人都从错误中回头重来。
于是我知道,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更要有承担一往无前后果的勇气。
也许我们从出生开始,便是场做选择题的征途。
我们与朋友,同事,因为相同的选择认识相处。
于是一起寻找答案,并在下一个岔口分别。
所以,没有人能独自生存,却也没有人能依附他人生存。
一部好剧并不用故弄玄虚,结局反转数次。
也不用恢宏壮观,让场面盛满整个屏幕。
更不用故意虐心,从头死到尾。
通过平常人,平常事,平常的喜怒哀乐传递着乐观、积极。
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依然相信真心,真情。
这便足矣,足够让我有信心去创造明天的一切。
=====================================================在澳洲学医的同学说,这部剧的医疗拍摄比较专业,很多知识讲述精简准确却不晦涩。
也不知道为什么点开短评都是一星两星。
所以,我承认我泪点低。
期待已久的on call 36小时2终于开播了,每天来记录一下对剧集的理解和感受。
Ep01.这一集里讲的病人是喜欢吃巧克力的梅婆婆,她因为要做手术,被要求禁食,但是她觉得能够吃到巧克力就没有遗憾了。
因为她的人生经过很多苦难,而她觉得吃巧克力很甜。
可是梅婆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厄运的手掌,抢救失败了。
一件头在梅婆婆过世之后说的那些话也值得反思,他说:原来人的情绪就像细菌一样,一个人不开心,很快就会感染身边其他人,大家想一想,梅婆婆几十岁了,经历过无数风浪,当中一定会有开心,有不开心,有苦,有甜,但是到最后她最记挂的是吃巧克力。
为什么我们不学学她,做人简单一点,只记住开心的时间,幸福的事情,或者身边一些爱护自己的人,这样不就够了。
p.s. 梅婆婆的湖北方言吐槽无力,虽然听着很难受,不过不影响剧集。
--鱼仔抢救在旅途中发生意外的黄太太叶美,叶美与她的老公黄先生内地来港,而黄先生被确诊感染了H5N1,叶美有被感染的最大嫌疑,鱼仔在为叶美做手术的过程中被告知叶美也许感染了H5N1,可还是责无旁贷的为叶美迎接了新生命。
医院决定要对接触过叶美的人进行隔离,甚至于她的主诊医生。
鱼仔不幸遭到了隔离。
这里有两段比较感动到我的。
第一段是一件头第二次来看被隔离的鱼仔,他隔着玻璃用手写板跟鱼仔无声地交流,先是告诉鱼仔最新情况,再问鱼仔过的怎么样。
——“张学友”——“是什么”——“BB名”——“张无忌”——“张无忌?
”鱼仔做出了才不要的表情。
——“张飞”——鱼仔更用力挥手说不要不要,“如果是女孩呢”——一件头的表情说这个也有,“张曼玉”——“我喜欢啊,好啊好啊”鱼仔作出拍手的表情笑着说。
——“……”——“没有了吗”——“我走了……等你回来”第二段是片尾一件头再去看鱼仔,为她准备了蛋糕,蛋糕上写着“庆祝鱼仔怀孕60天”。
并点上了蜡烛,让她许愿。
她马上许愿说,希望大小平安。
张开眼看到贴在玻璃上一件头的手心里写着“大小平安”。
正是因为被隔离开的距离,才让这种心有灵犀显得更加温暖可贵吧。
1. 女主小鱼,第一部就是星型瘤,第二部复发,流产保命;2. 男主一根筋,因为过于担心女主得了焦虑症,最后一集来一场车祸,头部和心胸部都受伤有淤血,最后靠着信念活下来了;3. 男主妈妈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开始藏着掖着,还以为是什么绝症,结果就是老年病,最后靠着信念玩魔方,超牛来着;4. 男主干兄弟男护士小益,得了肾病,以为要换肾,结果幸亏病理科的小鱼仔细发现只是肿瘤,不用换肾;5. 女主小鱼的保姆幺姐,继续老年痴呆,主打让男女主再结一次婚;6. 新来的医生吴启华,有血癌,不肯看病,要女儿病好了才肯去看。
这个我看是有大病,老婆死了,接受不了扔下女儿跑了,大家竟然都觉得情有可原???
Excuse me?7. 吴启华的好兄弟,富二代咖啡老板,突然得了脑瘤,然后得到心仪的女孩moon;8. 新医生芊儿为失踪的未婚夫养便宜儿子,儿子小星肝有病,唯一的方法就是换肝,可惜老爸死了,亲生妈妈怕影响现在的家庭死都不肯捐肝,结果因为简直不敢置信的巧合,现老公是被前老公救的,前老公想来做好事给小星捐肝,然后兜兜转转亲生妈妈还是捐肝,然后还想把儿子小星带回去养。
这个妈妈从怕新老公有意见放任儿子死到最后想把儿子带回来养,心态变化太大了吧,这完全两个人吧9. 女主妈妈舞蹈教室里有个男孩跟女主一样的病,跳完舞,再手术,然后轮椅上继续跳,确实蛮励志的,但很假;10. 女主妈妈舞蹈教室另一个女孩,刚好是女主妹妹男友ben的前任,因为孟乔森病,给自己搞出各种病,为了吸引别人的关注,这样的人还能跳舞,奇怪,不是应该天天医院躺着吗?
11. 车车,本剧唯一小天使。
也是唯一一个不治去世的,虽然花了整整两集篇幅来描述,第一次知道还有生命礼赞这种仪式,我可以认为是给自己的死前追悼会。
虽然确实很矫情,车车美好的简直不是人。
本来想给2星的,其中一颗给车车,但是第一部我就给了2星,这部无论如何比第一部差了好几个等级。
贯穿全剧的守护天使以及无脸人,让我觉得整部剧就好像在过家家。
这一部和第一部很不一样,看第一部的时候,更多的是大家努力学习温书当个好医生,而这一部更多的是讲那些剧中人的生活。
其实很喜欢第一部的那种氛围,还有片头曲。
看第二部的时候,真的很感慨,尤其是向芊儿对子辉的执念,担心他离开她和别人在一起,但还是坚定地等着他,后来知道他已经死去后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哭,意识到自己永远失去了这个人。
没有任何征兆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其实心里并没有多少感同身受的感觉,也并没有觉得特别感动,但是眼泪就这么流下来了。
可能,还是想到了当时的自己吧,那个时候,意识到你是真的离开我了,那种撕心裂肺的无力感,唯一不同的是,子辉到死都是爱着向芊儿的,而我甚至都不敢相信你喜欢过我。
其实我们更像阿婷对洋葱吧,明明洋葱不喜欢阿婷,阿婷的坚持只能被看作死缠烂打,当时我对你而言,也是这样吧。
后来睡着了,梦到我有一个很爱的人,很受伤地爱过,但是却想不起来你的名字,要很费力地想,才能想起你的名字,我在想,到底是我已经放下你了,还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勾起了往日的伤痛,只想把以前的事沉埋心底不再想起?
如果可以,想回到过去,逆转每一个带你离开我的瞬间。
Do.Lok和芊儿时隔多年还是很好嗑,14集之后直接B站看cut了,13年播的时候就已经疯狂嗑CP,没想到9年后再嗑一次哈哈哈哈,虽然他们真的在一起的理由好牵强,一个冇左老婆一个冇左男朋友,俾个机会大家做大家噶替代品bushi,没事你有你做替代品我有我嗑你cp,从外界起哄绯闻男女朋友到替代到互相救赎再到互相守护,大家相互扶持,有困难一切去面对解决,理智但又有点点理想主义,这种氛围把握的恰恰好,可能一开始芊儿睡街,洛文笙就感受到是同类人了吧,同类相吸才对她格外的关注和帮助总体来说,有点失望,一个病例讲4.5集水时长,看到14集终于顶不住了,车车的叔叔那个故事又长又臭,主线就是宣扬爱宣扬守护彼此,受不了那么理想主义,第二部不如改名叫全员生病用爱感化;救命我心目中的鱼仔和一件头的婚后生活不是这样的,不是担心这担心那把自己弄成重度焦虑。。。
和Ⅰ比起来做手术的情节更多而且更专业,但是感情线都不太顺利,小鱼和一根筋的感情是主线,但是他俩的感情太纠结了,明明都结婚了,就好好的在一起,就算是一根筋关心自己关心到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手术也不能顺利完成,也不至于和他分开冷静那么绝情,看着真的很不爽,还有袁伟豪和黄智雯的感情也是,中间还插了个前女友。
剧中几乎所有出现的角色都有病,各式各样的病。
虽然一直暗示车车有病,可能命不久矣,不过她的死真的太突然太不合情理了,而且就算她人真的好的不得了,也不至于最后临死的时候还把所有东西都给人,现实生活中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人吧?
人都死了,洋葱还在家里种花,要是十年前的剧情都觉得假,更别说是现在了。
整体来说基本也是去看帅哥的吧,马国明、罗仲谦、袁伟豪都很帅的男星。
如果一定要给分数的话,满分100分,只打30分给如此卖力演出的马国明和依旧正常善良的美雪,如果说还有一点点On Call的影子,也就只剩这两个人物能让我重拾当初对On Call的喜爱。
On Call1讲的是一班医生的故事,讲的更多的是医生这个职业,我认为这才是这部剧叫做On Call的意义。
在On Call 1 中,每个医生人物都是有梦想的,剧集很细腻且轻松地讲述了这班医生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去拯救病人。
尽管其中一定要有TVB既定的男女主角间错综复杂的loveline,但我们不难在剧中看到编剧对医生病患关系的态度和对生死规则的态度。
那时候的On Call让我感叹原来马国明可以这么帅气,也让我认识了黄智雯,她诠释的美雪是全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
可喜的是,On Call2并没有换掉第一部里的演员,一件头还是一件头,美雪依旧动人的美丽。
可悲的是,小鱼变得莫名其妙,还多了个吴启华这条线,不仅掩盖了小鱼和一件头的故事情节,更几乎抢去了美雪所有的戏份。
On Call2 根本不应该叫On Call,应该叫精神综合分裂症患者的各种疾病形态表现。
在这部电视剧里,几乎每个医生都有些奇怪的病,而且都是致死的病,更奇怪的是,身为医生,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治疗,这部剧的态度从开始就打了全港医院一记大耳光。
如果看到这里你都不甘心,没关系,编剧大人竟然还让这些患了绝症的大医生们集体康复了,这样算不算劲爆?
算不算狗血?
我真是后悔为何要期盼这么久这部On Call,伤透了一个对TVB还有最后一丝情谊的观众。
先说小鱼这条线,在第一部里,我对鱼仔的印象还是她是一个多么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的医生,那时的她对任何事情都很执着,尽管倔强,却那么惹人喜爱。
所以即使有那么美丽善良的美雪,也不能阻止一件头被这个执着的小鱼给吸引。
那时的小鱼还是一个医生,而到了On Call 2 里,鱼仔变成了一个女人,完全抹掉了小鱼身为医生的魅力,她变得那么奇怪,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儿,但还是觉得不舒服,杨怡的演技绝对没问题,但是小鱼太糟糕,无论是她的遭遇还是她的选择,都让我觉得糟糕。
再说美雪这条线,在我印象里,美雪并不应该是个过于严厉的师傅。
美雪在第一部里是在跟小鱼和一件学习的,小鱼和一件都不是脸谱化的严厉老师,所以美雪更没理由对她自己的学生那么严厉。
看前几集,弱弱的小女生被美雪骂的大气都不敢出时,我不禁深深的怀疑,美雪是不是得罪了编剧,才导致她被黑成这样,戏份少的可怜不说了,还变成了恨不得万人烦的人物。
不过小小的庆幸一下,美雪躲过了各种疾病的诱惑,能在On Call 2 里演一个不苦情、不被各种奇葩疾病困扰、不靠战胜病魔搏出位的的角色真是太不容易了。
为我的美雪加分,不做作、正直善良、不因私人情感影响医生态度,这样的医生才是On Call本应给我们展示的香港新时代的好医生。
最后来讲我们又爱又恨的“程至美”,哦不!
是洛医生。
洛医生这条线在我眼中可谓是全剧的一大败笔。
我们姑且可以理解TVB为了搏高收视而加入让观众似曾相识的这个人物。
然而,他和他哪里相似呢?
这显然是编剧大人头脑太过简单所疏忽掉的致命问题。
“程至美”为何为万千观众所喜爱,因为他太过完美,有这么一个男人,他长得帅,又不花心,有分医生这么正直的职业,并且还是个好医生,这样的男人,当然是万千女人心目中的理想情人,是她们对未来夫婿的美好幻想,所以“程至美”成功了。
一个角色的成功在于他的丰富,而非他的遭遇。
对比来看看我们洛医生的人物特点,洛医生除了一张脸还保留了“程至美”的美色,可谓是一无是处啊。
有这么一个男人,他一开始就患有绝症而拒绝治疗,他逃避为自己的女友做手术,他不敢认自己的亲生女儿,他跟比自己小了20岁的女人搭讪。。。
这么一个男人,除了这张脸,我想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女人应该都会退避三舍。
编剧是想重拾“程至美”的成功没错,但是不是太过欠考虑了,洛医生应该不是一个反面典型,但是,他给我的感觉是这般的无奈和失望。
现在我看on call2都是直接跳过洛医生的部分,我舍得看不到吴启华那张帅气的脸,但不舍得每次看都联想到那个让我着迷的“程至美”。
最后,小小的吐槽一下朱千雪,她长得实在不是美女的类型吧,需要花这么多经历去捧么?
在我看来黄智雯和杨怡都比她有魅力,而且演技更没的说,怎么就被个名不见经不转的朱千雪占了那么多戏份啊,不公平!
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我真的宁愿没看过on call 2,on call的热情与正常都已不在了,俗、烂、病是第二部的所有特点,可惜了吴启华,编剧是不是都嫉妒长得帅的男人,所以让吴启华去演洛医生,让吴卓羲去演金水哥。
医患剧精彩的可以不只是看俊男靓女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但至少医生得正常啊,这医生都个个有问题了,让病人可怎么活啊。
自从鱼仔的星形细胞瘤再度作祟,就看见鱼仔和一件头之间的感情与日俱损。
焦虑和愤怒这二者分别寄居在两个人的身上,一时之间谁也无从妥协。
眼看着一份本来好端端的感情,日复一日的在一厢情愿的无微不至和毫无转圜的多管闲事的矛盾冲突下,成为令人揪心的局面。
我同情鱼仔,因为她的病,令她不能做想做的事儿,放弃自己的亲生骨肉。
诚如鱼仔所言,即使亲密如一件头,她的丈夫,也无从体会她身心在此间所受的苦痛。
我也同情一件头,我知道一个人惯于背负责任和担当身边人的一切,却要他对自己老婆的恶疾看得云淡风轻,这不是简单的不懂放手或过于执着的二元问题,它等同于是要一个人推翻之前几十年的存在状态。
这事儿有多难?
冷静如一件头也会大失方寸,失去理智出手伤人。
关心则乱。
这是太紧张一个人时最令人无措的结果。
被关心的人也许觉得窒息,但关心的人又何尝没有压力。
我并不觉得鱼仔选择的疏远和指责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治愈一件头的焦虑症。
事实上任何一种心理疾病,恐怕都难以得益于身边人的强硬和对抗态度。
谁爱谁多一点,谁就迁就谁多一点。
以对方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存在。
这是对其实毫无对错可言的态度分歧唯一的解决途径。
爱确实挺伟大。
其伟大之处不在于无私付出了多少,因为这种付出并非总受到欢迎;也因为这种付出难逃被某些人视为自我感动的廉价筹码。
但仍旧肯定爱之伟大,是在于,付出的一切都甘之如饴。
一如“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总说多情总被无情苦。
深情又何尝不为有情苦。
这次看on call 2,很多时候有穿越回妙手仁心的错觉,但一回过神才发现只有洛医生,没有程志美;只有病理科医生,没有给人家切脑子的Paul;只有个莫名其妙的朱千雪,没有Jacky,没有程志美。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吴启华一个人在那儿撑场面,有种说不出来的落寞。
回想当年的妙手仁心,第一部的林保怡、马浚伟、蔡少芬,第二部的邵美琪、陈豪、蒙嘉慧,第三部的黎姿、吴美珩,这些人大多都离开TVB了。
这部剧里,唯有个打酱油的曹永廉偶尔冒个头;程志美,你寂寞吗!?
看了这么多部TVB,这部《on call 36小时》是我印象最深的电视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心血来潮,又重新看多一次,这一次的感受挺多的,但是两部的话,第二部不够第一部好看。
第一部讲的是成长,到第二部讲的是人物的情绪多点,例如一件头如何如何失落,就特写,一定要表现出泪眼婆娑的样子,里面不是肿瘤就是肿瘤,医疗剧都是这么拍的?
其实我想问主人公是谁...当然,还有一些触动人心的,像车车,鱼仔这类的,知道自己随时会死,但她不会像大多数人不能接受,反而更加珍惜,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来过,才不会留下遗憾。
“把不好的变成好的”是我所记得她说的话。
笑(yao)屎(tu)了
时隔10年再演医生,吴启华还是那么帅啊!!!!><仿佛阿Paul又站在面前的样子……当年的程医生是永远的梦中情人啊嘤嘤><
一就看不下去了,二就更别提了!
编剧写剧情完全不走大脑,没想到港剧竟然落至集集鸡汤、煽情令人作呕的地步,杨怡,不续约是对的,北上吧!
Tvb現在連這麼好的陣容都無法挽留觀眾的眼睛了。。。
基本上剧里每个人要不是有病就是会出事儿。。。真是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的!!!
5集弃剧。大篇渲染母爱和无论如何都不能堕胎之类的,还有“真爱”,说教意味太强了。。。TVB真的是越来越糟糕。
正在追,主要没别的看了。
"你究竟還需要多少個奇蹟才肯相信 你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有健康 有呼吸 有心跳 看得到日出日落 聽得到風聲海浪 已經是上天給你最大的恩賜"
主题曲才是最重要的
初看,开始被鸡汤教恶心到了。。。编剧你一定要拉回来拉回来。。。。//拉不回来了。。
第二部过分的榨取角色的观众缘往往会适得其反,主角变配角,配角窜升主角- -!剧情除了最后几集拖沓缓慢,编剧你加进去的那些冲突有经过脑子么,对于发展剧情有作吗?总体2颗半.PS:吴启华的医生袍look依旧帅气
的确不如一。无还是那么charming啊哈哈哈哈
预订四星!必须给力!
实在搞不懂小鱼和一件头吵架的点到底在哪里。。岑丽香的演技实在是。。
比第一部差远了,吴启华是唯一动力
职业剧的节奏一如既往的紧张严肃,不时穿插轻松活泼,各种正能量信念什么的。可是绕不出的怪圈就是什么主题都一定跟各位角色脱不了干系,于是这剧里主角都很惨的,各种伤病.....延续了第一部的精彩,也延续了TVB的恶习....
以后骂人可以文雅点,直接说“一件头”=“你全家都有病”!!!全剧有病系列!!!
和医生有关的人不是病了就是死了。
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