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带着观众的热烈期许,《重案六组》维持着风光仙气走到第四部,遥记《重案3》的结尾,杨震一桌子的热饭好菜把看似无所不能的季洁拉下了神坛。
夜幕下的城市璀璨、平静,马拉松似的季阳恋终于在《重案3》里对影迷有了一个交代,宣告这个故事的完美ENDING,而100集这个数字也算讨巧,图个圆圆满满。
所以这《重案4》怎么看都觉得多少有点像计划外的超生产物。
但是没想到这种买三赠一,回馈影迷的方式大大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很难想象一部跨度长达十二年的电视剧,至今仍然拥有如此众多的影迷。
可往往惯例总是用来被打破,《重案六组4》在十二年后仍然收拾不俗。
稍早前在河南电视剧频道、天津影视剧频道和黑龙江影视频道等多家卫视火热轮播拿下2.0的平均收视后,《重案六组4》又将于1月23日强势回归北京卫视,再掀春节档收视狂潮。
从已播出的三地收视调查来看,《重案4》的收视率依然名列前茅。
此次在《重案六组4》中,全新构架的卧底桐林一角相较前三部而言,其人物角色和剧情关系的复杂性更胜以往。
身兼制片人的王茜感慨此次力邀邢岷山加盟的正确,而收看过该片的观众在网络上也表示邢岷山用其特有的表演爆发力和恰到好处的分寸感,细致入微的拿捏出人物角色亦正亦邪的特质,让人看后欲罢不能。
十二年过去,那些追着《重案》从少女变少妇,正太变黎叔的实例不在少数,很多人说看《重案》的原因很简单,它轻松又不失节奏感、紧张又不会让人喘不过气,不折不扣的属于下饭宝典剧集。
除了主演一水都是实力派,特邀阵容那也是高级豪华配置,就连路过露脸打酱油的群众演员也都是精挑细选,让观众印象深刻,赞不绝口。
当然作为一个甲子的十二,也可以当做一个轮回,这是终点,同样是驶向下一个目的的起点。
《重案六组》拍到第四部,也就剩下个老郑和季洁了。
老郑呢,越来越官腔,季洁依然那么感性,但办案能力明显提升。
新来的佟林呢,是个人物,很有想法,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可以独当一面,但是在中国,这种“独当一面”是不可以的。
他强大的外表包裹着一颗软弱的心。
不过还是很喜欢这种男人的,很爷们。
大斌子是典型的富二代,但不靠家里,自己勇于追求自己的事业,也很不错。
王勇很哥们儿,是个难得的好兄弟。
韩丽啊,就是个打酱油的,给微博、索尼爱立信、天涯做完广告就飘走了。
结局有点让人失望,死了那么多人,付出那么多辛苦,竟然没有抓到头目。
一个刑事案件,最终没有抓到幕后黑手,结果以经济案件的罪名抓了“嫌疑头目”,有点讽刺。
剧集里面的广告植入太多,有些很自然的就植进去了,但有些过于生硬,比如工行手机缴费、易付宝、天涯等,像郎酒啊、那些汽车啊、甚至是iphone手机,我都可以接受,还算贴近生活的,最起码让人看起来不反感。
对于广告,观众现在是“万箭穿心,习惯就好”了,但也不能再在箭头上抹盐啊,尤其对于比较喜欢的剧,因为期望高,所以要求高吧。
我不爱看中国电视剧,也不怎么欣赏它们,每年播出的电视剧太滥太俗,总是觉得它们的情节太拖沓,剧本太空泛,有时演员演得也不够真实。
但是,我一直很珍惜《重案六组》这个系列,它可以说是在浩浩如烟的电视剧中独树一帜。
《重案六组第四部》(以下简称《重四》)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看过之后,心中颇有些想法要一吐为快。
首先说说本剧的意义与价值,积极深刻的意义和独一无二的价值是延续并超越了前几部的。
徐导的作品一直以节奏明快、悬念迭起而著称,《重案六组》更是将此特点发挥到极致。
纵览影视界,很少有涉案剧是采用这样的模式,一集两案子,又有条主线贯穿全剧。
这不仅一反中国电视剧情节太拖沓的常态,精彩复杂的案件剧情、细腻动人的情感线路更是将这一类的电视剧带到了一个新台阶。
个人认为,这一系列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真实,而徐导将其在重四中的运用愈发如鱼得水。
为了演好这个剧,演员们真枪实弹地去体验生活,参与蹲守、搜查、甚至是抓捕等各种行动,以保证给观众们一个不折不扣的六组。
不仅如此,大部分的剧情都取材于真实案例,形成对当下社会的映射,无疑地,这是普法的最佳途径,也是本剧最大的积极意义所在。
不同于日本的推理剧,本剧剧情的精彩之处不在推理,而在讲述“情”与“理”的关系。
案子并不复杂,没有过多地纠结于对作案手法、犯案过程的分析,一切走的是常规程序,查监控录像,访目击者,追踪相关人员……但就是在这些单调枯燥的程序中,扑朔迷离的案子得以“拨开云雾见月明”。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重四》中一例垃圾场抛尸案,六组成员们了无头绪,连最基本的尸源都不知道,但是通过大量的搜寻工作和下发的协查通告,终于是将案子破,解决得非常漂亮。
像这样的案子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不在少数,观众们由此能感知到破案的艰难。
《重四》折射出的破案哲理是,破案并非需要聪明绝顶的头脑,日剧里的探长那都是百年得一见的天才,除却准确的推理之外,破案更多时候是需要耐心和细致,那才是刑警工作最真实的一面。
对工作的热情,对真相的理智,本剧揭示了“情”“理”结合的价值,也成就了它的自身价值。
再者说说本剧的创新之处。
要说《重四》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的创新,针对前三部有了重大的突破。
从第二部到第三部之间有一个跳跃,那是时间上自然形成的。
时隔五六年,时代在进步,科技的发展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办案方式的转变直接提高了办案效率;而另一方面,案犯采用高新技术作案也使得公安方面工作受阻。
但是,时隔仅三年的两部剧依旧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出自于整个剧组的努力。
一言以蔽之,这个努力成果是 “文章合为时而著”。
本剧的突破并非牵制于这个时代,而是反作用于这个时代,做出了多项的转变。
最先引人注目的是,本剧的风格从原来的紧张氛围中解脱出来,更为轻松而真实,荷枪实弹的场景少了,家长里短的案子多了,而演员们的表演也越发自然,工作中的严谨和生活中的诙谐相得益彰。
其次令人感慨的是,本剧被打上了许多时代的烙印,剧情中提及了许多社会热点,又对此表达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
比如,关于女孩受虐致死的案子,季洁提到中国在监管家庭暴力和儿童受虐方面存在空白。
再比如,季洁和佟林曾就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过讨论,唤起人们对此事的关注,这样的方式是感性的,也是有效的。
与此同时,为了契合这些热点话题编剧也费了大量的心思。
网络直播自杀案反映出“温室里的花朵”最极端的悲剧,房屋爆炸案直面教育不均衡和房价飞涨的两大问题,利用网络作案在本剧中更是屡见不鲜,足以引起观众们们的警觉。
这些特点大大提高了案子的可信度,增加了本剧的时代感,令《重四》不至于沦落为一个空泛的、纯为娱乐的涉案剧。
此外,较之前几部,更换的演员少了,可依旧令观众感到陌生,或者说是新鲜。
季洁不仅从外貌上发生改变,行为处事上的风格也变了。
了解演员王茜的影迷都会发现,时至今日,季洁这个形象才算真正地与王茜融为一体。
季洁从一个干练爽利的女警逐步走向成熟和坚韧,已婚的她办事更加稳重,更加善解人意。
这或许就是警与民之间的“鱼水情”的基础。
毋宁说,季洁的整体改变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突破。
而男主角佟林,又给我们展现了男警察不一样的一面。
他机警而不失稳重,理智不失感性。
特情队出身的他给了六组带来新鲜的血液,办起案子除却必要的程序之外,又打开了新思路。
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演员邢岷山将一个事业与家庭并重的男人演得非常到位。
曾经有刑警说,“干我们这一行的,最欠的就是家里人”。
不论是佟林对沈耀东的那番话,还是火车站上的那次家人相聚,还有最后他和儿子的那通电话,都是一个战斗在一线的刑警在家庭上的情感补白。
这些桥段,在感动之外,亦是本剧对警察这一行的全面剖析。
还有就是三个小警员,各有千秋。
王勇和周志斌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志同道合, 却又在家庭背景上有着天壤之别。
本剧对他们生活环境上做了补充,这一点很值得玩味。
一个“富二代”,一个“穷二代”,两人却为何是殊途同归?
在当下人们眼中,“富二代”、“官二代”这样的名词多少有些消极,这正说明了,世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能力和品格。
周志斌就是这样一个正面的例子。
而王勇这个角色又是很好地保留了“穷二代”身上的品格——孝顺,踏实,正直。
两相结合,这就是当代年轻人身上散发出的朝气和活力。
很多人不喜欢韩丽,觉得她娇气且莽撞。
可是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呢?
个人认为,这个角色最大的亮点在于她演绎出了一个年轻女孩成长的心路历程。
从一个为爱疯狂的“小三”,到后来握着手机沉默走开,韩丽在各方面的帮助下,和自身的领悟之中,意识到了婚姻和爱情的本质区别——责任。
爱一个人很容易,也很幸福,但是爱错了,那便是一场灾难。
或许《非诚勿扰2》中的那句话是对的,“婚姻就是一个错误,好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总之,《重四》在人物设定更加丰富鲜活了,和全新的剧情风格两相呼应。
此外,我想就本剧的情感线索谈些个人看法。
有人说,杨季恋的走向是一个卖点,而我不敢苟同。
不是因为这段爱情不美好,而是过度关注它就本末倒置了。
因为这个系列就属于刑侦涉案类,适当加一些情感在其中不过像是菜肴里加一些作料,调剂作用而已。
所以,若是因为本剧中没有王茜和丁志诚的对手戏、 没有提及季洁的婚后生活而对本剧充满了失望,我想,这没有必要,也不应该。
诚然,季洁和杨震的爱情含蓄而动人,但《重四》毕竟不是言情剧、或者家庭伦理剧,《重案六组》这个系列的着眼点本就不在于此。
最后,我依旧期待这个系列能够继续下去,带给我们更棒的案子。
我从本剧中已然看到了曙光,紧凑,精彩,动人,深刻,《重四》既是一个新的平台,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也希望借由这个系列,中国涉案剧能创出自己的天地来!
重案六组系列一直都是yyds,虽然有时剧情有点bug,但是相对而言这部剧很值得观看了,不过这剧最大的败笔就是那个叫什么警花韩丽的,人设真的太让人讨厌了,非但不接地气还有点公主病,就是没有公主命,呵呵,相对而言还是喜欢第三季的孟佳,人设很讨喜,性格是那种大大咧咧特别平易近人的,话说为啥要换人啊,如果还是原班人马的话这剧可能会评分会更高吧,反正有韩丽的剧情基本都跳过,看着没意思,说一句个人感受韩丽演员演技有点尴尬,接不住戏。
没日没夜地看,今儿终于是完完整整补完了1-4部《重案六组》。
其实想说的能说的挺多,不过现在格外想聊聊四部六组的男一号,闲来无事做了个简单排行,纯个人向,不喜勿入,欢迎探讨。
个人意见(再次强调):综合素质那得是陶非第一,军转干出身,政/治觉悟高,论勇敢裸身会绑匪,论武那身体力行扑在最前格斗擒拿、飞起一脚踹门就数他次数最多,论谋能短信试探季洁安危,至于人格魅力/领导能力么,从“叛徒”转为“头儿”和大家打成一片能服众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智商我个人认为是大曾,大曾这身材体型儿指望他动手是没戏了,全仗着脑子好使,什么案子到了他手底下肯定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也因此重案1的案子是我觉着最有意思能看进去的,它不掺杂任何水分,例如感情线啊演员颜值,基本是一概没有,只有案子、案子、案子。
2、3案子还差点儿意思,节奏没把握好,有时候破案过程看得人捉急。
(第四部佟组实在太bug不参与此项排行);颜值那得在杨哥和佟组中抉择,如果只看第一眼那也许是佟林,这位叔叔确实五官美貌没得说,还自带苏撩气场,且发际线貌似是历代组长里最安全的……但杨哥胜在年轻有活力,特飒,大长腿瞩目,和我们组宠季洁同志最登对儿,总之各有千秋;(——这里插一句,要论整个重案系列的颜值巅峰,那毫无疑问是1里的严大队by孙淳,不接受异议。
严大队整个一睫毛精,那叫一清秀美貌,坐那儿,也不开口说话,一手指间夹着烟就那么看着你,嘿,能把人眼睛都看直,嘴里直流哈喇子……别说重案系列了,我觉着淳叔的颜值巅峰都得是严队这个角色,太绝了。
)时髦值,佟林当仁不让NO.1,第四部编剧脑子有坑,把他写得那叫一逼格高,什么不动声色提点季洁啊(我都知道我就是不说给你点儿线索自己琢磨去吧),人在爆炸案这边还能远程监控那边枪击案啊,亦正亦邪,神通广大,一个手机就能carry全场,黑白两道通吃,连郑队都要让他三分,整个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加上杰克苏光环加身,日常又苏又撩,先不说什么陈雪薛晓琪,就说季洁吧,明明各自都有对象了可俩人互动还是萌出一脸血,动不动就是凑脸前啊搂肩膀,要我说人杨震都没跟季洁距离这么近过!
总之一句话,就问论时髦谁比得过他吧;——哟,这么一比下来,怎么觉着杨哥有点逊色啊……(抱头逃窜,边逃边呐喊——)——并!
没!
有!
我们杨哥那也是智勇双全能文能武有勇有谋还有颜值,每一项单拎出来都绝对不差,只不过他不能把好处便宜全包了吧——历任组长里,就数他是人生赢家,最大的“好处”都让他给占咯——流水的组长铁打的季洁,能把六组组宠征服的也就杨震一人了,以至于3里虽是客串却反客为主,弹幕里每集都在关心这集有杨哥吗,但凡有他出场那就是满屏的表白加cp粉,4里人压根儿没出现,可无论是弹幕还是季洁的性格里都时时有着杨哥的影子……当然,我也不是说杨震除了感情线其他都不好,只是四部各有特色,2确实互动戏份比较多,杨季两人特有火花,这是他的优势。
在我看来,就案件和破案过程而言,2确实没有1那么精彩,相对比较中规中矩,因此也就需要男主的个人魅力相应地占比更大。
但这种魅力又和大曾不一样,大曾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塑造了一个非常立体接地气儿的老刑警的形象(我是真喜欢大曾这角色啊,李诚儒演得太特么好了,把人演活了),这种魅力是和破案本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了会破案可以说他嘛也没有。
而杨震这个人物,他年轻瘦削,英俊飒爽,酒红T恤大长腿,正经中不时带点痞气,既能独当一面,又偶尔有着无法很好自控的、可以说是脆弱的一面(被枪指脑袋后向季洁坦陈害怕和季洁化妆钓凶手他连续爆了几次粗);和季洁之间,除了正常的同事情还总捎带了那么点儿莫名的情愫(尽管演员本人不承认)。
他当然会破案,可即使脱离了案子,杨震也是一个招女性观众待见的角色。
2的案件不算特别出彩,那么这一部分的缺憾就被这个角色身上的个人魅力给弥补,这没什么好指摘的。
换句话说,他杨震要是样样儿都拔尖儿,那其他几位组长干嘛使的啊,拿什么吸引观众?
喝西北风去?
说了这么多,其实四位组长都特棒,人品、个性、能力、个人魅力没有不出色的,我都挺喜欢……当然啦,就私心来说,帅还是咱杨哥最帅,甜还是我们杨季最甜,嗯。
我不爱看中国电视剧,也不怎么欣赏它们,每年播出的电视剧太滥太俗,总是觉得它们的情节太拖沓,剧本太空泛,有时演员演得也不够真实。
但是,我一直很珍惜《重案六组》这个系列,它可以说是在浩浩如烟的电视剧中独树一帜。
《重案六组第四部》(以下简称《重四》)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看过之后,心中颇有些想法要一吐为快。
首先说说本剧的意义与价值,积极深刻的意义和独一无二的价值是延续并超越了前几部的。
徐导的作品一直以节奏明快、悬念迭起而著称,《重案六组》更是将此特点发挥到极致。
纵览影视界,很少有涉案剧是采用这样的模式,一集两案子,又有条主线贯穿全剧。
这不仅一反中国电视剧情节太拖沓的常态,精彩复杂的案件剧情、细腻动人的情感线路更是将这一类的电视剧带到了一个新台阶。
个人认为,这一系列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真实,而徐导将其在重四中的运用愈发如鱼得水。
为了演好这个剧,演员们真枪实弹地去体验生活,参与蹲守、搜查、甚至是抓捕等各种行动,以保证给观众们一个不折不扣的六组。
不仅如此,大部分的剧情都取材于真实案例,形成对当下社会的映射,无疑地,这是普法的最佳途径,也是本剧最大的积极意义所在。
不同于日本的推理剧,本剧剧情的精彩之处不在推理,而在讲述“情”与“理”的关系。
案子并不复杂,没有过多地纠结于对作案手法、犯案过程的分析,一切走的是常规程序,查监控录像,访目击者,追踪相关人员……但就是在这些单调枯燥的程序中,扑朔迷离的案子得以“拨开云雾见月明”。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重四》中一例垃圾场抛尸案,六组成员们了无头绪,连最基本的尸源都不知道,但是通过大量的搜寻工作和下发的协查通告,终于是将案子破,解决得非常漂亮。
像这样的案子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不在少数,观众们由此能感知到破案的艰难。
《重四》折射出的破案哲理是,破案并非需要聪明绝顶的头脑,日剧里的探长那都是百年得一见的天才,除却准确的推理之外,破案更多时候是需要耐心和细致,那才是刑警工作最真实的一面。
对工作的热情,对真相的理智,本剧揭示了“情”“理”结合的价值,也成就了它的自身价值。
再者说说本剧的创新之处。
要说《重四》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的创新,针对前三部有了重大的突破。
从第二部到第三部之间有一个跳跃,那是时间上自然形成的。
时隔五六年,时代在进步,科技的发展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办案方式的转变直接提高了办案效率;而另一方面,案犯采用高新技术作案也使得公安方面工作受阻。
但是,时隔仅三年的两部剧依旧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出自于整个剧组的努力。
一言以蔽之,这个努力成果是 “文章合为时而著”。
本剧的突破并非牵制于这个时代,而是反作用于这个时代,做出了多项的转变。
最先引人注目的是,本剧的风格从原来的紧张氛围中解脱出来,更为轻松而真实,荷枪实弹的场景少了,家长里短的案子多了,而演员们的表演也越发自然,工作中的严谨和生活中的诙谐相得益彰。
其次令人感慨的是,本剧被打上了许多时代的烙印,剧情中提及了许多社会热点,又对此表达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
比如,关于女孩受虐致死的案子,季洁提到中国在监管家庭暴力和儿童受虐方面存在空白。
再比如,季洁和佟林曾就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过讨论,唤起人们对此事的关注,这样的方式是感性的,也是有效的。
与此同时,为了契合这些热点话题编剧也费了大量的心思。
网络直播自杀案反映出“温室里的花朵”最极端的悲剧,房屋爆炸案直面教育不均衡和房价飞涨的两大问题,利用网络作案在本剧中更是屡见不鲜,足以引起观众们们的警觉。
这些特点大大提高了案子的可信度,增加了本剧的时代感,令《重四》不至于沦落为一个空泛的、纯为娱乐的涉案剧。
此外,较之前几部,更换的演员少了,可依旧令观众感到陌生,或者说是新鲜。
季洁不仅从外貌上发生改变,行为处事上的风格也变了。
了解演员王茜的影迷都会发现,时至今日,季洁这个形象才算真正地与王茜融为一体。
季洁从一个干练爽利的女警逐步走向成熟和坚韧,已婚的她办事更加稳重,更加善解人意。
这或许就是警与民之间的“鱼水情”的基础。
毋宁说,季洁的整体改变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突破。
而男主角佟林,又给我们展现了男警察不一样的一面。
他机警而不失稳重,理智不失感性。
特情队出身的他给了六组带来新鲜的血液,办起案子除却必要的程序之外,又打开了新思路。
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演员邢岷山将一个事业与家庭并重的男人演得非常到位。
曾经有刑警说,“干我们这一行的,最欠的就是家里人”。
不论是佟林对沈耀东的那番话,还是火车站上的那次家人相聚,还有最后他和儿子的那通电话,都是一个战斗在一线的刑警在家庭上的情感补白。
这些桥段,在感动之外,亦是本剧对警察这一行的全面剖析。
还有就是三个小警员,各有千秋。
王勇和周志斌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志同道合, 却又在家庭背景上有着天壤之别。
本剧对他们生活环境上做了补充,这一点很值得玩味。
一个“富二代”,一个“穷二代”,两人却为何是殊途同归?
在当下人们眼中,“富二代”、“官二代”这样的名词多少有些消极,这正说明了,世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能力和品格。
周志斌就是这样一个正面的例子。
而王勇这个角色又是很好地保留了“穷二代”身上的品格——孝顺,踏实,正直。
两相结合,这就是当代年轻人身上散发出的朝气和活力。
很多人不喜欢韩丽,觉得她娇气且莽撞。
可是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呢?
个人认为,这个角色最大的亮点在于她演绎出了一个年轻女孩成长的心路历程。
从一个为爱疯狂的“小三”,到后来握着手机沉默走开,韩丽在各方面的帮助下,和自身的领悟之中,意识到了婚姻和爱情的本质区别——责任。
爱一个人很容易,也很幸福,但是爱错了,那便是一场灾难。
或许《非诚勿扰2》中的那句话是对的,“婚姻就是一个错误,好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总之,《重四》在人物设定更加丰富鲜活了,和全新的剧情风格两相呼应。
此外,我想就本剧的情感线索谈些个人看法。
有人说,杨季恋的走向是一个卖点,而我不敢苟同。
不是因为这段爱情不美好,而是过度关注它就本末倒置了。
因为这个系列就属于刑侦涉案类,适当加一些情感在其中不过像是菜肴里加一些作料,调剂作用而已。
所以,若是因为本剧中没有王茜和丁志诚的对手戏、 没有提及季洁的婚后生活而对本剧充满了失望,我想,这没有必要,也不应该。
诚然,季洁和杨震的爱情含蓄而动人,但《重四》毕竟不是言情剧、或者家庭伦理剧,《重案六组》这个系列的着眼点本就不在于此。
最后,我依旧期待这个系列能够继续下去,带给我们更棒的案子。
我从本剧中已然看到了曙光,紧凑,精彩,动人,深刻,《重四》既是一个新的平台,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也希望借由这个系列,中国涉案剧能创出自己的天地来!
大致看了一下几篇评论,感觉鸭梨山大啊。。
但是还是得表一表个人的一些浅显的观点,仅供大家浏览。
先表明一下个人观点吧:重案第四部整体感觉是没有以前的好看,我只看了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看的不多,所有,我这个以前仅以第一部作为参考吧。
谁让咱看的少呢。
具体的论据为以下几点:一、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巨制,我国知名品牌贯穿始终,是什么大家都应该多少知道一些,暂且不表;二、我认为编剧编的不甚妥当,而且其中不乏“精彩”之处,印象深一些的就有这么一句“葛雄扎XXX了一下”?
这些靓丽的台词不由得我们不报一些怀疑就是编剧的小学语文是什么老师教的了,难道不应该是“葛雄扎了XXX一下”嚒?
三、咱们可歌可敬的佟大组长,这部片不多的新面孔之一,而且是重头戏主演,戏份很重啊。
但是,咱们都看看这位被某些网友戏称的“中国福尔摩斯”都做了些啥:①其中一集,他击毙了重大犯罪嫌疑人“赵鹏”,他的举动是这样的,进门之后看到“赵鹏”举枪指着他的“老情人”问话,随后佟大组长二话不说,掏枪怒射,击毙“赵鹏”,中断了当时唯一的线索,之后放走“老情儿”,挪动尸体,设计出正当防卫的假现场。
可笑的是,听到枪响的组员进来之后,竟然默认了佟大组长的举动,并且协助他隐瞒的事实的真相。
可笑的警校优秀毕业生啊(按正常的思维,能够进刑侦系统的警校毕业生都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人民的“守护神”!
②随后的一集中,在大家正在完成包围圈的情况下,孤单英雄,咱们的佟大组长出现了,二话不说,再次一枪击毙了重大嫌疑人“葛雄”,使唯一线索再次中断,致使被他用来做饵的那个女孩在孤独无助的情况下爬行了两公里,最后因失血过多儿死亡。
可笑的事情又出现了,当时只有一声枪响,但是佟大组出来之后微微一笑,颇为自豪的道“一枪爆头,一枪心脏”,您的枪法是有多出神入化啊,能从头部到心脏去,这不由的使我想起经典小品组合“陈佩斯与朱时茂”多年前的一个小品。。
更搞笑的在后边,可敬的郑支队居然欣慰的笑了。。
说我这儿我有点儿糊涂了,难道你们的初衷不是要通过这个“葛雄”查找到那个可怜女孩儿的下落嚒?
难道仅仅是为了击毙他而来的??
四、最最可笑的是,以上种种,都是在重案组中众人(郑支队、季姐、王勇)知道咱们的佟大组长与案件重要嫌疑人“陈雪”关系不一般的情况下发生的,在一般人的正常理解下或者说警察系统的正规程序当中,涉案的警察不应该回避嚒?
在以前几部当中咱们遇事果断的季姐和与属下打成一片但断案思路清晰、赏罚分明的郑支队去哪里了。。?
难怪之前因为所谓的查案搞得酩酊大醉的佟大组长在之后的抓捕现场撒酒风,引得局长大怒爆出“脱官衣走人”这句话的这件事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五、综合以上几点,咱们的佟大组长,我认为真的不如以前的“大曾”等经典形象,他的孤单英雄形象没有树立起来,倒是多了几分卤的成分在里面,其实卤莽跟勇敢(有种)之间只是一线之隔,这个在经典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当中又明确的表现(五毒教那集)。
与其叫“佟林”还不如叫“卤二木”,又卤、又二、又木(喝酒喝的)。。。
不知道怎么的,以前电视种播完每集重案之后,每每听到那个经典片尾曲“点点星光闪动着。。。
”,我的心情都是很激动的,总是感觉到一种沉冤得雪、伸张正义的酣畅淋漓的感觉,但是,现在没有了。。。
《重案六组》陪伴了咱们这么多年,但是现在却不得不说一句心里话:“没有出Ⅴ的必要了。
”
有时候我们怀念的,可能不仅仅是一部剧,或许还有我们追剧时的青春,有我们自己对于岁月的怀念。
但是同样不可否认,一部好的剧,确实能让我们的过往岁月,增色不少。
作为一个只看过《重案六组》34,正在补2的人,谈及最喜欢第四部,这样的判断可能不太准确。
但是我确实很喜欢第四部。
坦白的说,纵观国产电视剧系列,一部电视剧,能拍到第四部还能给观众惊喜的,确实不多。
有前面3部精彩的铺垫,我一直不太喜欢变化,打破形成的已有认知往往令人排斥,但是不变吧,还是会有人喷的。
这一部的主人公,佟林,其实是一个几乎完全不同于前面几部的主人公。
因为在前面6集的基础上,他身上有太多谜团,甚至一度让人怀疑他是正是邪。
事实上,他亦正亦邪。
佟林不是一个朴实善良的人,喜欢,或者说习惯于欺骗和谎言,这当然和她以前的职业卧底有关系。
记得有一集他说,做卧底的,只信自己的上线。
所以谁都不信,这样的工作方式,一度让六组的人对这个空的顶头上司没有办法接受,这种同志之间的不信任感,让人如芒在背。
没办法,有时候你气愤,他设局玩了所有人,总是自己搞小动作天天和谢局咬耳朵,但有时候你看到他蹲在墙角吃饭,你听到他讲述牺牲的战友的故事,看到他对着一棵树拜上几拜送兄弟一程,还是会觉得心疼和无奈——这就是他,一个浮上来的卧底,身份的改变,习惯的改变,是要一点点来的。
但坦白的讲,越是这样,我个人越喜欢这个人物,人总是会喜欢新东西,中规中矩的行处事方式偶尔也会让人厌倦。
第四部的主案件本身就很独特,涉及的都是行业大亨,有头有脸有背景的人,各种复杂关系,谁怕你个小警察?
于是我们看到老郑会来事了,佟林要借助各种关系了。
看到他和黑白两道通的大佬陈雪的互动,像朋友像敌人,互相利用各取所需,或许还有点真感情和惺惺相惜;看到他和薛晓琪的交往,利用又担心,我觉得很有趣,甚至还有点感动。
佟林当然没有那么白,因为以前的他获取信息就是千回百转的,靠自己,靠周旋,靠那些真真假假。
可是无法否认,佟林这个人,越是这样,越有魅力。
他本身应该是很有义气的,不然连环杀手张竟民因为他被抓,虽然感叹“你这个人太阴险”,但是后来还是愿意“帮他收拾一个人”,他当然怀疑自己能否减刑,但是还是愿意做了。
佟林会为了薛晓琪的遇难恼火自责,会为了自己的家人位置被暴露和陈雪吵架,火车站和妻儿告别那一幕看一次我泪眼婆娑,当然也可以一转身见着陈雪的面陪着笑一声声的叫着陈雪“姐”。
其实直到最后,佟林身上,陈雪身上,还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决,而锦绣地一案,涉事人员各种死亡后,这桩大案并没有大快人心,不甘不愿的收尾了,让人感叹还是没有尽兴。
我还是常常时不时憧憬着、构想着六组的未来,想象着佟林和陈雪的过去,傻傻的等着杨季的孩子……于是随着导演的去世,这些悬念也终于留在我们各自的心中。
皆是我曾途径路,不过两鬓雪与霜。
此十年,彼十年啊
《重案六组》系列我是追着看了四部的,可以说是我喜欢的类型。
比起第二部和第三部那两部相对平庸的续集,个人觉得这部还是值得一提的,首先是来了个极具个性的新组长,有点那种神探的味道了,其次是案件的密度也高得多。
虽然每个案子没有那么悬念丛生,但却胜在生活气息很浓,没有那些个豪言壮语,让人感觉像是身边的事情。
本部里的新面孔佟林是我喜欢的那种警察类型,有点儿玩世不恭,做事手法也不是完全循规蹈矩,但看问题却很一针见血,处理问题也非常果断和独到,并且在和一些黑道人物或是处于灰色地带的人物交往时能出淤泥而不染,冷静但也很有血性,可以说这个组长是四部里最有性格的一位。
细查了一下,这个演员叫邢岷山,别看他现在演的是成熟老男人,以前居然还演过俊俏小生,当年内地知名的武侠剧《白眉大侠》里那个白玉堂的儿子白云瑞就是他演的,还真是既不起来了,不过相对于那个角色,这个超级警察要有味道得多啊。
从小看到大的刑侦剧,在心里还是很有感情的,特别是季洁一出来,还有片尾曲一响起,真心勾起了很多童年记忆。
看4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这种怀旧吧。
不知道是自己看片水准提高了还是这一部看得比较认真,在重温经典的同时,也揪出了许多片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首先在剧情节奏上,重案六组一直以快节奏、高效率的破案速度著称,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案件一个接一个,让人越看越想看。
重案4在节奏设置上总感觉显得有些生硬。
总是有两个案件同时发生,然后分两组破案,两个案件同时侦破。
就是感觉过渡衔接得不够自然,有时候一个案件生生切到另一个案件着实让人有些不爽。
其次,总感觉案件侦破有些避重就轻的感觉。
比如一个人死了,查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很多疑点,让观众对凶手更加期待……最后凶手是个流窜作案的抢劫犯……顿时觉得极其没劲啊!!
编剧这样完全不符合观众期待啊!!
再次,结局的确是很令人蛋疼有木有!!
其他的我都可以接受,对付滴水不漏的陈雪最后竟然是无奈之下用经济问题来把她捕了……真心太让人憋屈了,难道电视剧最后不应该是打个漂亮的胜仗,坏人绳之以法的嘛!!
还有啊,这么不清不楚就结局了啊,佟林和陈雪的关系总要交代一下吧,他们什么时候认识的,到底有什么交情,为什么陈雪对他那么好啊……总不能这样不清不楚就完了吧!!
好吧,其实很多剧情都还有不清不楚的地方……好吧,广告我就不想说了,商业社会,可以理解……只是不要那么生硬了拜托,易宝支付!!
郎酒!!
还是喜欢季洁,又感性又果敢,破案能力相当强啊。
佟林嘛,我一直怀疑他是内奸来着的,对他保留意见= =韩丽挺漂亮的,就是感觉花瓶了点。
当然,还是最爱有型的富二代大斌童鞋虽然有着种种硬伤,在国产剧里面还算比较值得看的了。
佟林个人专场吧?小时候一直以为这些都是大女主季洁的剧。。佟林两次煽情都莫名其妙,儿子在火车站叫不出爸爸,击毙犯人前接儿子电话。。以前只顾看剧情了,重刷了一遍之后发现很多剧情都很奇怪。比如老是有给大斌相亲的环节,可能为了提现警察不易?那韩丽爱上有夫之妇是干嘛?。还不如王勇和大斌之间的基情有意思。。不过佟林好帅。。。忍不住yy他卧底期间和陈雪的过去orz
往往越演越差,基本还不错。
这个剧总能看到,有些集看过好多遍,但就是没看过开头和结局[捂脸]
弱智、无脑、煽情、嘴臭、中二病。
这季喜欢邢岷山
案子都不错,又换演员了有点儿不想接受
感觉比前几部剧情都要紧凑好看啊,为什么评价这么低?
看到新男主装杯就烦 看不下 弃
女主一般
没有李诚儒的重案六组看不下去。1集弃
这是我认为最好的一季
我擦,这什么玩意啊,看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群众演员做作的表演+几个主角稀烂的演戏,啊。。。。。。看的人真蛋疼
我觉得重案六组这个电视剧拍的挺好的,案件的侦破条理很清晰,每个演员的演技也很自然,把这个电视的几部都追着看了,而且百看不厌!
强行案件合集…差不多一集两个案件,必须得死一两个人!太为了破案而拍了,而主线一直扭扭捏捏,最后几句话就交代了… 还有必须吐槽的是女主的打扮,很多时候穿成逛农场大妈那样能追凶?
挺逗的,弹幕加分好评
不成,看不下去了…
贯穿全剧的陈雪,查不到任何证据最后无可奈何耍起了流氓,查她八年前和人搞了个诈骗,所以抓起来两年。看了季洁出了口气的高兴样,不得不说这是种悲哀,又是非常现实。警察绝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破案的,有些一手遮天的案子警察也是无可奈何。这恐怕也是这片子高分的原因吧,本来我只想给2星,就是因为上面原因的另外看法,所以给了3星。PS:女二太敷衍了,演着演着就滚了,还滚的很彻底。
结尾垃圾了。。。
剧情还是可以,演员换的让人措手不及,丁志诚跟季洁的感情戏也是若即若离,不知道为什么要换了男主演。邢岷山远不如丁志诚演技了。有点小失望。女配也换了,不如前几部。
佟林很像福山雅治大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