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类恶搞,强制搞笑的影片,还是有点抵触的。
但是看着看着又觉得影片有反转,有主线,并不是一般的让人毫无头绪。
想起星爷的电影,一开始也是无人能懂,但是若干年之后,又被人奉为经典,让无数人回忆、模仿,并传颂。
我想一部电影让人一次观感的不适,并不代表这不是一部好电影,可能是对电影的创作背景和寓意不甚了解的缘故!
不过电影还有不少地方让人难忘,包括特技的骇人,包括平行宇宙的惊喜……
看了豆瓣上的影片,不得不佩服很多文笔优美意境深远的观者们的想象力与我望尘莫及的领悟能力,恍然间有种中小学语文考试时,遇到最让人抓狂的那类“请说明一下此处作者想要表达的心情”企图从自我去剖析对方心态的题型的即时感。
其实这部片子的初衷很简单,没有所谓的隐喻或潜伏线,没有所谓精神病人的妄想与狂想——“兼任主演和制片人的保罗·吉亚玛提表示制作本片的初衷是想制造面对怪物时的恐惧瞬间。
编剧兼导演丹·卡斯卡拉里则透露影片缘自一份来自亚马逊的邮件,邮件向喜欢僵尸片的他推荐了本片的同名原著小说。
”(引号内为当时影讯介绍,亦非本人擅自揣测,网上可以搜到本片编创人员的相关原话)。
说到底,其实这就是一部北美分级为R级的限制级另类恐怖搞怪喜剧——就像片名一样,john死不死已经无所谓了,只是一个无厘头恶搞而已。
不过抛却戏谑的心态,当初看完此片时,我也是云里雾里,本着这么多年义务制教育所形成的教条性思维,也怀疑是不是自己悟性不够定力不足所以才造成自己看不懂的结果。
于是也很认真的看了一遍“13cm”和“我服了”两位的推荐影评。
个人觉得,真的是认真用心在写而且写得不错,至少在某一层面上拓展了我思维的另一个方向性。
再次向2位表达一下谢意,虽然我们最终观点不一样。
也正是豆瓣这个包容畅所欲言的环境,才能让不同想法不同思维方式的人更平等自由的交流吧当然,这也是题外话了。
这个剧在我看来就是讲两个有特殊能力的人,消灭异类,拯救世界的故事。
他们的特殊能力来源于soy source,就是酱油,跟中国用的酱油长得一样,可能源于作者对中国人吃这种黑呼呼东西的惊奇。
故事分为,第一节杀女鬼,被marconi远程杀死;第二节,消灭白色虫子,有个世界在100天之内被这种虫子消灭了;第三节,阻止korrok的平行宇宙入侵他们的宇宙;第四节,招记者想告知人们世界真相,记者被杀;第五节,打球时穿越到5189年的一个面临毁灭等待救世主的世界;这些事情他们两个包括Marconi都经常处理,习以为常,正常人却一无所知。
John最后死在未来的一次事件中。
有趣的地方:1.对于人可以预知,比如做梦预知雷的到来,很多人有类似体验。
2.初始状态+运动规律=确定的演变。
认为事物的运行,包括人的行为早在最初宇宙形成的一刻被决定了。
3. 人的肢体不只是物质存在也是精神存在体。
4. 人类在特殊状态下看到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约翰最后死了》,在2013年10月回上海的火车上看完了这部电影。
连中文片名也只能照办英文名字,可见连翻译的人也没看懂这部电影在讲些什么。
尽管电影的名字中有John,但是第一视觉,或者说是第一主角却是David,他和John是两个类似驱魔师的人,但也是两个生活混乱,神经质的两个人。
整部电影你不知道它的基调,到底是喜剧,还是悬疑,还是魔幻,还是恐怖,以至于你不知道影片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最近都看的是这种不知所云,却又评分不低的电影,难道我的品位已经老了么?
最后剧透一下,其实John没死,死的是一条狗,或者是其实你看到最后,已经不在乎John死不死了,你只希望这部电影快点儿结束。
Cult电影的魅力很独特,好多人对于cult电影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血腥,情色,暴力等直接刺激元素上,他们最容易忽视的,也是cult电影的精髓,那就是内涵以及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如果说正常的电影都喜欢用常规的套路去讨论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的话,那么cult电影也会跟你这样讨论,不过,它所用的方式却不很正常,甚至可以说很不正常。
这一点就是cult电影让人着迷的地方,反常规。
比如说要讲道理,常规电影中讲道理的一般都是正常人,哲人或者是长者等等有社会阅历的人。
但是cult电影中,为你讲道理的却不是这些人,甚至可以不是人,他们也不会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他们的道理甚至可以没有道理等等。
这些电影往往给人的感觉很刺激,远比一般电影的逻辑叙事更飘逸,因此,近年来随着多元化的电影产业不断地发展,很多人对于cult电影有了新的认识。
因此,cult电影也成了年轻人标榜自己的一种发泄方式。
当然,说了这么多,今天就给大家推荐这部cult电影,这是一部非常cult的cult电影,本身的归类上没什么出奇的,真正让人觉得意外的就是本片所开设的脑洞。
脑洞大开就是说的跟本片一样天马行空的电影,况且本片的创意还是很不错的,且有一定的哲理在里面。
《最后约翰死了》,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平平无奇,实际上,这个片名是最容易欺骗观众的。
真正当你看完了本片之后,才会觉得当初你错过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是来源于糟糕的片名或者是译名。
本片有多天马行空,看看剧情你就知道了。
故事来源于一场嗑药事故,年轻人所在的街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毒品,这种毒品致幻效果太过于出类拔萃,以至于很多人在吸食了之后,眼前就会浮现出来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于是,一个废柴便开始与这种毒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废柴的朋友首先出现了幻觉,于是打电话给废宅。
废宅过去后,他找到了朋友,但是却无意之间接触到了该类毒品。
于是,奇幻的故事发生了。
因为此时此刻,外星人也在入侵地球。
而废宅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天选之子。
于是,废宅开挂了,但他没有成为人生赢家,而是成为了一个非常滑稽的英雄人物。
他带着朋友和一条狗开始了征途。
表面上看,这部电影的故事比片名要更加的平平无奇,但实际上,这部电影本身的故事发展或者说是展现形式却非常的精彩以及多样。
这些都是让人非常吃惊以及赞叹的地方。
同时,本片给予观众的除了视觉刺激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外,还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比如说开始的时候,用斧子砍倒僵尸的问题上,砍了一次,斧头柄坏了,商店为我换了一个新的斧头柄,后来再砍一次,斧头坏了,商店又为我换了一把新的斧头,反复几次后,最终砍死僵尸的还是原来的斧头吗?
本片对于这个问题,给出的是一种永无休止的套娃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经典的。
有兴趣的话,你可以仔细地发掘本片中的这些小细节,然后一定会看到无穷的魅力的。
脑洞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在本片的作用下,发挥出来了一种更加让人意犹未尽的作用。
从开始的时候看到一种奇幻的现象,到后来的直接跟外星人对话,本片呈现给我们的总是一种意外的刺激,看上去平平无奇,实际上却不止一次地击碎了我们脑海中对于一般事物的认知。
但是这种认知也是在一定的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细心观察中得来的。
比如说,本片中看到怪物的时候,需要你集中注意力后,将余光扫一下才能发现。
这一点是不是像极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疑神疑鬼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看到的灵异。
不经意之间你会看到这种现象,然而当你认真去看的时候,却看不到。
这就是细心观察生活的结果。
很多时候,cult电影,带给我们的都是一种非常刺激的享受,比如说脑洞,比如说激烈刺激的台词等等,这些刺激细想一下,就是那些在生活中一直被你忽略的细节。
Cult电影导演做的就是将这些小细节组合在一起的事情。
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个电影中好像有一段故事,你自己曾经也经历过,或者是你也想要经历过等等。
这就是cult电影本身的魅力所在,集合很多人脑海中的天马行空的创意,然后变成影像展示出来,而且这一切看上去还是那么的有趣,并不象是一个段子集,这就是cult电影,一个剑走偏锋的艺术形式。
以上,这就是我想要的奇幻电影,非同一般的电影。
……你好,再见
这个片子我看的是yyets上的99分钟版本 下载纯粹是看到上了推榜纯粹是给它的片名给吸引了。
话说回来,片名叫约翰终于死了,但是影片里面他最后又没有死,这就说明整个片子是不存在什么合理性的,而且片子里面有个很大元素就是嗑药戴夫也好约翰也好甚至是那个yoyo的贾斯汀都是磕了药,我觉得导演在这里就是在暗示这片子你要么就带着磕了药看片的心理,要么你就准备着看着看着有嗑药的感觉(本人中场实在顶不住,爬上床睡了觉,一直觉得是这个片子真的有嗑药的效果)片子里面有n多元素 其他的影评也有说到,不过真正留下印象的,莫过于开头那个女的说自己家里有男朋友鬼魂,然后两个男主角下了地下室后惊醒各自描述的女孩外形并不一样才恍然大悟是个套镜头一切女的就坐在楼梯那,这个环节的的确确让被缓慢节奏拖得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我醒了一下。
这其实有牵涉了一个问题我觉得也是影片挺强调的一个想法,就是,你相信你所看见的么?
第二个并不关这个片子的元素而是一个小细节,在这个我觉得是喜剧恐怖片里,男猪脚的女朋友手是没了的也就是个残疾,但到了最后,是他女朋友用虚幻的手(具体看电影,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开了那个大门,怎么说呢,我看到这里心是暖了一下的,总觉得导演这里安排的好温情第三个是最后,就是那个记者原来是男猪脚招魂回来的,这点其实挺老套的悬疑剧手法了,而且情节也一下弄乱了,也算是一个败笔吧,毕竟这个片子我觉得是不适合你去想来想去的,最后这么一下费脑的,实在是没那个心思慢慢去琢磨。
以上是看完整个片子半小时吃了个饭写下来的,屌丝一个的看法,总的来说吧,这个片子就适合过过眼,没什么必要去思考影片所交代打的四维穿越部落社会之类,导演有太多的东西想说了,最后弄出这么一个大杂烩,看完乐呵一个就过了。
在看打鬼王的时候,我就对丹.卡斯卡拉里小小的着迷了一把,他用不羁的品位、无限的想像来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同时把满满的乐趣带给观众,在《约翰最后死了》里,他随心所欲的将多个时空多个情境编织在一起,别人连看都觉得费劲,他却玩的不亦乐乎,有些电影看不懂却没人敢吭声,可怜的cult电影看不懂就成了众矢之的,连单纯的刺激都不能享受的人,活着得多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就要用它来猎奇。
自认阅妖怪无数的我,在看到冰柜里的冻肉冻香肠冻排骨码成的妖怪时,眼球还是差点掉到了地上,如今还愿意捣鼓这些恶心玩意儿的人不多了,你只能翻翻老片,吸吸腌臜气,以慰藉自己精神的欲求不满,不过奇观到此为止,之后虽然屡有怪物放出,但仅造型来讲,有点乏善可陈,都是科幻和恐怖的老噱头,利用余光看物的诡异感,迫使巨大蜘蛛怪现身也算惊心动魄。
这部电影似乎还涉及点东方禅学跟超现实,约翰蛊惑大卫逃离审讯室,镜中的警卫凭空消失,约翰的说辞让我顿时有种色即是空的感觉,你看见了其实也没看见,眼前有也是没有,镜子本身就是个异空间,之后的跑出门即是跃进另外的平行空间,一切障碍得以消除,老警卫的那条胳膊肯定是落在某个空间了,而胡子变成鸟、门把手变成xx则有超现实的感觉,只是门把手粗鲁卖笑,胡子轻巧空灵。
变戏法的牙买加人玄乎地点出了电影主题,时间是海,空间是烟,而思绪是会飞的蛇,能穿梭于各种可能性之间。
你不能直着看这部电影,你得绕着看。
思绪,以脑电波的形式随意发散,接收者因此能够洞悉发出者的所有思维,昏迷中的约翰释放脑电波,也即魂魄离体,无论是破掉的手机还是热狗不过是个媒介,此时约翰之魂紧随大卫,随后附身于狗,再然后,当狗触碰约翰的手,魂魄回归,约翰醒了,有着东方鬼谈色彩,但以戏谑的方式,消解了诡秘气氛。
思绪的发出者与接收者不限于人类,所以电视机接收到某段思绪,提前预演了枪杀一幕,而大卫也赶在子弹袭身前的时间间隙里瞬间穿越,玩了次蝴蝶效应,保住了命。
原作者很钟情中式文化,笔名叫王大卫,也是主角的名字,喜欢泡在中式餐馆,电影中神乎其神的毒液就是酱油,注射酱油就可以连通N界之门,随意穿梭,包括地狱,鬼魂无实体,可由想像造其形,每个人看到的必不同,《美国恐怖故事》第一季有类似桥段,鬼魂女佣的不同实体,男人眼中是撩人美色,女人眼里却成了枯槁老妇,这就是鬼相由心生,记者便是这种产物,大卫中断想像,他就嗖的一下没影了,但魂应该还在那里。
时空本无界,来去亦自由,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纷争在所难免,异度空间的妖魔鬼怪即将肆虐,战胜了一个克拉克,还会有千千万万个克拉克站起来,大卫和约翰的打鬼之路漫漫,其修远矣。
(部分内容用维度来解释,感觉更简单,更好理解。
注射酱油,应该能达到6维,大概导演认为中国的佛即是6维。
)
这片子我反复看了三遍,约翰貌似在警察局时就真的死掉了,后来的约翰看起来是David用意念制作出来的,所以约翰在片头地下室里描述姑娘长相时,David意识到约翰描述的人跟他用意念造出来的姑娘是不一样的。
马库斯搞不好也是David造出来的。。。
还有很多地方没琢磨明白,比如杀记者的人似乎是David,酱油不希望David在清醒时暴露自己?
这是原因么?
再比如约翰貌似穿行了整个时间,穿着医院服装被绑架到卡车上时,他指出亚裔小伙子“还没死掉”。
这片子时间和空间设定很诡异,值得琢磨。
创意还行,但各种零星新意混杂在一起,不成体系,也没法自圆其说。
比如让他们通灵的黑色物质Soy souce 从哪里来的?
他们在时间顺序上的逆回是如何的原理?
一个个体如何以两种方式在同一时间存在?
等等,都没法解决。
勉强看看吧。
他们的平行时空倒是蛮有意思的。
另外,既然叫约翰最后死了,那么好歹告诉我们不是男主角的约翰是在哪个最后死掉了好么?
片子很烂...完全和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不在一个层次.恶搞不像恶搞,特效不像特效,即使是无厘头也没有无厘头的效果.就是讲的两2B青年靠磕药拯救世界的调调.难道导演想讽刺美国如今的大麻管制政策?说白了,这片子是来秀下限的...节操掉一地啊!!!就连<热浴盆时光机>都比这电影有内涵.
这是故意的
???
奇葩电影,无力吐槽
一般
翻译肯定有问题,有好多双关都翻成另外的意思 = = 有点儿黑色幽默。救世狗好喜欢,是金毛。对了,那个drug叫做酱油 XDD 我家酱油很厉害呢!
整部电影看似有一条明确主线,但实则一盘散沙,看似充满哲理,实则逻辑混乱,看似cult+脑残,却使人欲罢不能。
充满着想象力 以及恶念
时间是海,空间是烟,而思绪是会飞的蛇,能穿梭于各种可能性之间。
烂片!鉴定完毕。
应该是恐怖片中的emo,或者post hardcore...太他妈飞了,不知道在说什么屌。喜欢这只狗(。
又一部geek cult~不过明明是喜剧片好不好
根据David Wong的小所改编,就是那里主角的名字。拼贴作品:黑色幽默、恐怖、科幻、喜剧、悬疑,再加点嗑药幻觉,乱码七糟的弄出这么一个恶趣味的东西。很喜欢这种玩出来的东西,虽然有点乱,但新鲜与不同却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不知所云
大麻吸多了? 还是迷幻剂或者可卡因?
John jumps in as Wang.
还不够光怪陆离
磕了药一般天马行空
不明觉厉。
好看
诡异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