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都行

Whatever Works,纽约遇到爱,总之得就得,只管有用,管用就行,行得通就行

主演:拉里·大卫,派翠西娅·克拉克森,亨利·卡维尔,埃文·蕾切尔·伍德,莱勒·坎诺斯,亚当·布鲁克斯,迈克尔·麦基恩,克利福德·李·迪克森,尤隆达·罗斯,卡罗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怎样都行》剧照

《怎样都行》剧情介绍

怎样都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芝加哥大学毕业的物理学家鲍里斯(拉里•戴维 Larry David 饰)自认天才,对世界及人性均极度悲观,在莫名其妙与妻子分手后跳楼自杀未遂,辞去工作搬到纽约曼哈顿城中,靠教小孩象棋为生。某晚在家门口发现了从密西西比州离家出走的天真少女美乐蒂(埃文•雷切尔•伍德 Evan Rachel Wood 饰)。美乐蒂请求鲍里斯收留,极不情愿的鲍里斯只答应让她暂住一晚,却没想到美乐蒂不仅对他的天才极度尊敬,在同龄朋友面前大加赞扬,并对自己渐生爱意。尽管有着四十多岁的年龄差异,二人仍决定结婚。不久美乐蒂的母亲玛丽埃塔(帕特里西娅•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饰)被丈夫抛弃后从密西西比来访,与鲍里斯的朋友凯文(亚当•布鲁克斯 Adam Brooks 饰)一见钟情。凯文帮助玛丽埃塔成为了摄影师,但对鲍里斯不满的玛丽埃塔却想尽办法拆散他与美乐蒂……...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落地,请开手机明星伙伴第七季沧海渔生快乐的暴力团转地球明天之前消消气第八季一代跤王银角森林第一季掠骨者生活就是家传闻中的陈芊芊东西宫略全世界都不如你蜂巢决战豪门3:金钱的代价毒液2十一月的罪行龙族少年世界奇妙物语05秋之特別篇把关者们图书馆战争她自林中来吾妻在上为了谁的炼金术师钢之炼金术师完结篇复仇者斯卡午夜火车超级动作杀手寓言足球流氓泰坦第一季

《怎样都行》长篇影评

 1 ) 盐渍腌橄榄

玩遍欧洲的间歇,伍迪·艾伦这老家伙又跑回了纽约大本营,再次唠唠叨叨啰里啰嗦弄出一部《怎么都行》。

老头子自己不演了,但是找拉里·戴维捉刀主人公鲍里斯,神态语气和那一付自以为是的神经质德性都如出一辙。

这位鲍里斯据说几乎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自视天才傲慢无礼,对人性极度悲观,对生活丧失兴趣,好好的日子不过,一把年纪了跟老婆离婚,自杀未遂,从郊区搬到曼哈顿城里与一帮老家伙们无所事事,以斗嘴为乐,平时靠在公园教小孩下国际象棋为生。

就是这么个又臭又硬的老头子,偏偏在门口“拣”了个从密西西比离家出走的天真少女美乐蒂(Evan Rachael Wood)。

这一老一少,梨花海棠,美女野兽,考虑到伍迪艾伦自己沸沸扬扬的不伦恋史,后面情节不难猜想。

但故事并不停留于此。

御用女配Patricia Clarkson饰演的美乐蒂之母玛丽埃塔当然要出场,从家庭主妇到艺术家,从保守南方信徒到无所禁忌的一后两王三人行,真不知道这是情节需要呢,还是根本老伍迪自己的性幻想。

但情节在一部典型的伍迪·艾伦电影中从来都是对话的陪衬与辅助。

《怎么都行》最令人叫绝的当然还是伍迪借鲍里斯说出来的那些嘲讽、揶揄、侮辱、挖苦,从电影本身到宗教信仰,从人性龌龊一路骂到随机运气。

当鲍里斯在公园木椅上絮叨凭什么开车要驾照、做饭要厨师证、老师要教师证,偏偏父母生孩子养孩子不用执照时,我再也忍不住边拍手边笑,恨不得大叫:我早就说过一样的话嘛!

这些愤青言论,从一代讲到下一代,很多并谈不上新颖原创——实际上,《怎么都行》充斥了伍迪·艾伦旧作的影子,鲍里斯在2009年说出来的这些愤世嫉俗的言论跟伍迪自60年代以来对婚姻、家庭、爱情、性、政府、政治、运动等社会生活的一切嘲讽别无两样,玛丽埃塔的三人行《午夜巴塞罗那》就玩过,运气决定一切的论调是《赛末点》的中心思想,而精虫灌脑不顾后果的行为在《性爱宝典》中早就被大笑特笑过了。

但成功的是这一切竟被系统性的总结到一部电影中去:老少恋、三人恋、同性恋,一切不合理的匪夷所思的疯狂元素汇聚一堂,混乱无序中唯一适用的原则只有一条:Whatever Works,怎么得劲怎么来,去他的传统,去他的宗教,去他的秩序,只要你自己高兴,怎么都行。

不仅如此,主人公鲍里斯还“打破第四面墙”,直接向观众陈述。

这种手法当然屡见不鲜,但与鲍里斯的“天才”论调结合到一起依然极令人会心。

整部电影中鲍里斯是唯一一个看到“第四面墙”后风景的人物,这与他打破秩序生活在“盒子”外的人生态度不谋而合。

其实要仔细分析,这部《怎么都行》到底表达了什么,总结了什么,都乏善可陈——并无什么新鲜事,也没什么新风格。

但它却极令人难忘,好像伍迪·艾伦半个世纪的人生理念艺术风格对话味道都浸溺其中了,沉甸甸苦哈哈一枚盐渍腌橄榄,够人慢慢嚼上好一阵子。

 2 ) trivia

-When Melody and Marietta are at the wax museum, they see a wax figure of Donald Trump near the figures of Ronald Reagan and George W. Bush. Donald Trump would later become a Republican president, announcing his candidacy years after this film was released.

 3 ) 伍迪的老年危机

伍迪·艾伦真的是老了。

看看剧情吧:一个21岁风华正茂的大姑娘爱上一个愤世嫉俗还瘸腿的糟老头还主动要求结婚?

老年人的性幻想。

当然,这也有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依据。

一个智力上过于突出的人往往因为过于敏感而在精神上很不安,一个单纯平和的年轻女子正是最好的缓和药剂。

她爱上的是他的无以伦比的天才智慧?

她最后爱上英俊帅小伙,正是因为在他的启蒙之下脑子变灵光了?

老年人在外表和精力上都不如年轻人了,看来只有智慧可以炫耀一下。

不奇怪,伍迪的电影没有不关于“危机”的。

年轻时候有不能接受现实的“青年危机”,人到中年时有人际关系的“中年危机”,现在七老八十了,该轮到“老年危机”了。

在“诚实袒露自我”这一点上,伍迪·艾伦堪称楷模。

不光只是这些。

那60年代开始就没换过的黑场字幕加黑胶唱片音乐的开场方式,交响乐的配乐。

女主角一定要爱看黑白老电影,并且在男主角的引导下开始听古典音乐。

还有,里面没有一个人使用电脑甚至手机,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女主角的父母找她那么困难。

还用写信?

没人用E-mail吗?

当然,还有大家一目了然的,打上“伍迪·艾伦”标记的东西。

男主角一开场出现在咖啡馆跟人讨论哲学问题,满嘴学术词汇——拜托,伍迪,你自己数过多少次在自己的电影里用了这个开头吗?

还有,接下来,男主角马上对着镜头直接对观众说话了。

从《安妮·霍尔》开始,伍迪开创了这个影史上堪称经典的手法。

当时,面对镜头说话的是满头黑发的愤怒小青年伍迪·艾伦,可现在则是满头银发一脸褶子的大卫·戴维。

过去的先锋到如今已经是老掉牙的戏法,今昔对比,很难不让人产生“流光易逝”的感叹啊。

伍迪·艾伦的电影里经常会出现一个愤世嫉俗的天才,他充满了不安全感,怀疑生活的意义,并且很难相处,但却总有美丽的女人爱上他。

算起来,从“英国三部曲”到《午夜巴塞罗那》,这样直接代表伍迪的人物一直在各种人物内心徘徊,很有几年没有显露真身了,到了《怎样都行》,伍迪还是憋不住要把自己推到前台,对着观众说教一番,同一番理论唠叨了几十年,也就是因为你是伍迪·艾伦,观众才不嫌烦。

何况这回用了大卫·戴维来代替本人,更是无言地提醒观众:我们的伍迪已经老得无法亲自出演了。

可是,尽管这一套老戏法又一次出现在我们疲倦的眼前,我们还是爱伍迪,因为他总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瓶子来装那点旧酒。

一个巧妙的创意点,是他每次都能成功抓住观众的原因。

上回是两个美女美女与西班牙帅哥的浪漫邂逅,这次则是“小姑娘爱上老大爷”的公开意淫。

好吧,我们承认你是天才,尽管你还是那个高IQ低EQ的聪明人,只会在电影里逃避琐碎的现实。

只有你,我们才会买这么一部老套电影的账,赏脸看一下。

 4 ) 『情深所至,男女消失,攻守当道』

1. 按柏拉图《盛宴》中阿里斯托芬的说法,远古神话世界有三种人:“古时候,世界不是有男和女,而是由男男、男女、女女构成的。

就是说,一个人用的是今天两个人的材料。

大家对此心满意足,相安无事地生活。

岂料,神用利刃将所有人一劈两半,劈得利利索索。

结果,世上只有男和女,为了寻找本应有的另一半,人们开始左顾右盼,惶惶不可终日。

”情深所至,一切回归神话,男女消失,攻守当道。

2. 《whatever works》里的鲍里斯也许深受此道,所以当20岁的少女埃文找上门来试图跨越四十岁的障碍携手前行的时候,鲍里斯怎么都行;所以当埃文的母亲找上门来被这对老夫少妻吓晕之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迅雷之势和鲍里斯的两只老友一起幸福3P的时候,鲍里斯怎么都行;所以当埃文的老爸寻亲被3P雷晕之后嘴念着圣经去酒吧消愁却和一个男同搞上之后,鲍里斯怎么都行;所以当埃文厌烦了和天才生活一起一边自怨自艾一边为小三找伟哥一边无辜的去找鲍里斯坦诚的时候,鲍里斯怎么都行。

这个世界会好吗?

鲍里斯在结尾给出了答案:“我刚好讨厌新年的庆典,每个人都渴望快乐,试图用一些可怜琐碎的方法去庆祝,庆祝什么?

庆祝离坟墓又近了一步?

那就是为什么我不能说太多。

不管你可以获取或给予多少爱,不管你可以获取或提供多少幸福,每一种优雅的临时举措,怎么都行。

还有不要自欺欺人,这一点都不取决于人类的聪明才智,比你聪明的要多,你大部分的生活靠的是运气。

上帝,你知道你父亲的一个精子的几率吗?

数十亿中的一个寻找一个卵子创造你?

不要去想了,否则你就要恐慌了...3. 经典攻守对白:——你遇到别人了?

——嗯哼——你想我们像你妈那样来个三人行?

——鲍里斯,当我们相遇时,我还非常年轻——你仍然非常年轻——但是,但是我长大了,我长大了很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是的,这是事实,我一直对你惊人的无知十分有耐心——不管任何事情你仍然可以依靠我,我只是,我想我已经在一个非常让人吃惊的年纪了,我也,我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你不需要说得很好——我希望这样——我完全能够理解,真的,这并没有违背我的信念,爱情的关系总是短暂的——即使他们是对的,我也不认为这是真的,——真的?

你有自己的看法了?

——就如一对情侣,你知道,他们感情不是很深厚,但,生活虽然残酷,可我想去参与这个世界,我甚至想念人类,甚至是白痴和傻逼,因为我真不认为他们不好,我想他们只是害怕——我认为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鲍里斯......——我真的这样认为的,我是个见解深刻和敏感的对人类状态具有敏感把握的灵魂,不可避免的,你最终会对这种不相称感到厌倦,和伟大一起生活是不容易的,即便是智力正常的人——你心烦了,我不指望你能理解,你怎么能?

——相信我,如果我能够理解量子理论,我当然能够理解精神指挥棒的思维过程——鲍里斯......——没关系——我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的,我真的预见了,宇宙都会有尽头,我们何尝不是呢?

4. 找着神用利刃劈之前的本应有的另一半,概率也许比你爸爸数十亿的精子找你妈妈的卵子还要小.

 5 ) 听伍迪说评书

伍迪•艾伦的片子总是让人看不腻,为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讲故事。

哪怕永远是男女和死亡那点事。

你看,在最近这些年里,他给我们讲了一个穷小子攀上富家女然后出轨然后杀死小三儿的故事;讲了美少女学生邂逅富家帅哥,为探案险些成为连环杀手刀下冤魂的故事;讲了新婚少妇在巴塞罗那出轨最后玩起三人行的故事;讲了兄弟二人因为赌钱负债,变成了买凶杀人的凶手的故事;这一次,《怎样都好》则是一个南方无知少女恋上乖僻的老教授,以及她老实虔诚的父母如何变身3P狂人和男同的故事……看到了么?

所有这些故事都有着最世俗最吸引人的内容:出轨、3P、杀人、诈骗、老少恋……改改标题就是新浪或者天涯的万人口水帖。

有恶毒点的甚至说:这故事不就是西方版的杨教授与翁女士么?

纯属意淫而已。

然而,实际看过去,伍迪•艾伦的片子里其实没有任何色情、暴力的直接描绘,很多冲着“内容”去看《午夜巴塞罗那》的观众都感到非常失望。

别的文艺片导演来拍老少恋,一定是深挖狠掏,上升到欲望、青春、死之恐惧与爱之快乐、虚无等等玄妙唬人的高度。

但在伍迪这里,对不起,统统没有——你什么时候听到过说评书的大谈拯救、灵魂、存在?

不,他们只会在关键时候给出两句恰中肯綮的点评。

出色的说书人都是翻过筋斗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宠辱不惊。

伍迪•艾伦正是如此,他感兴趣的不是八卦式的性、谋杀等行为本身,而是这样做的人,他们的思想,他们身上的因果。

这是一个狡黠的窥视者,等着人们去犯下荒唐的错误、罪行,他好赶快去拿过来把玩一番,然后做成玩偶,抖动着丝线,叫卖着“快来看快来看”,乐趣不仅在跳动的玩偶,也在看着玩偶的你脸上的表情。

伍迪•艾伦的电影有时会让我想起希腊戏剧或者莎士比亚,除了没有他们宏大的追问和大段诗意的独白——在他的“都市通俗道德剧”中,这些变成了冷言冷语的唠叨讥讽:别光顾着看戏,你不也是戏里的一份子么。

故此,当很多导演都面临着创作低谷、商业妥协、风格变化等等问题时,伍迪•艾伦却如同纽约的说书人,稳坐路边,滔滔不绝。

感谢上帝,只要他说,怎样都好!

 6 ) 猥琐又自大的中产白男啊

所有的装扮都是自画像,伍迪艾伦连装扮都懒得,他所有的电影都是以他自己为主角。

很讨厌他的自大高傲,看了这部片子更讨厌他了。

他就是男主角,主角讽刺大众和女主角的时候,说的都是伍迪艾伦的心里话,他自诩天才,对这个世界充满了蔑视和鄙夷,认为其他的人类都在拉低他的水平,将人类推向灭亡,而特别善良的他经愿意降低身段,倾听愚蠢又思维缓慢的人们的话,人类啊快点跪下感恩吧在男女主角结婚前,男主角看着女主角说了一通非常像他自己的话,然后感叹道人生的神奇,完全不相关的人们也能相遇。

他的眼神中透出的是成就感和满足,看着这个低智商没脑子的白痴竟然有样学样的把他的理论学的很不错,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

他们的结合一点也不莫名其妙,而是一场妻子的养成,当一个懵懂的没有什么自身认同的女孩被打造成了老头子想要的样子时,就是可以采摘的时候了。

让我想到了高晓松骄傲的说,我老婆的世界观、他爱听的音乐,都是我培养的。

影片中男主的确也有一些改变,片中的人物说女孩是他生活的动力,他很需要她,男主自己也说离开了女主会不知怎么办才好,但我并不认为男主是为了女主而改变,这分明是巨人俯下身与凡人打成一片。

在男女主结婚了之后,他们相处是的描写非常少,男主陪女主买菜、骑车、吃她做的饭,男主在享受着免费的服务的同时,用一种看宠物的眼神看着对方。

我不太明白伍迪艾伦到底是想说什么,自大如他,虽然在结尾安排了一个圆满的,每个人都找到幸福的结局,但我并不认为他在传播爱情传播美,床照一个童话故事般的结局。

我认为,他在嘲讽了一大通平凡又无能的世人之后,耸耸肩说,无所谓啦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操蛋,随便怎么样活下去就行,反正你们那么低级又弱智的动物也改变不了什么,还不如及时行乐呢。

影片片除了发泄似的,抡圆了胳膊抽保守派的嘴巴之外,没有任何讲理的部分。

天性被压抑所以就要释放,得不到满足就发疯似的放飞自我,而人物的心中的挣扎却完全没有描写,在导演眼里保守派们信仰与欲望的挣扎就是自找苦吃,他们的愚蠢导致了他们的痛苦,根本不值得同情。

感觉,我渐渐的理解了人们说自由派虚伪的原因了:以自己的认知为真理,虽然不像保守派一样憎恶异见者,却也根本不把他们当人而是发自内醒的鄙视又可怜着他们。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种紧紧握着自己的特权,认为自己可以俯瞰众生的猥琐男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好莱坞抛弃。

很难,因为好莱坞幕后的人们也都是这样的,但好在韦恩斯坦倒了,事情总是算在改变吧

 7 ) Woody Allen还行吧

最近接连看了一些Woody Allen的电影:《怎样都行》《安妮·霍尔》《纽约的一个雨天》。

原来还看过《赛末点》,那是几年前高中的时候了。

其实《怎样都行》第一次是高中毕业的暑假看的,那段时间看《西部世界》,感觉Evan Rachel Wood长得极美,于是几乎把她的电影全都看了。

《怎样都行》《安妮霍尔》《纽约的一个雨天》,风格都极其相似,几乎都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话痨男主,一个老头,一个中年人,一个年轻人。

毫无疑问,他们不是Woody Allen自己演的,就是Woody Allen的化身。

背景都是在纽约,Woody Allen的故乡。

我常常把大导演之间进行比较。

对于我而言,我喜欢历史,文化,看电影对于我来讲是一个了结学习历史文化的过程。

因此我最喜欢看的电影,一般是历史片,或者反映现实生活的。

科幻片有的我也喜欢看,但必须是有深度的,比如Ridley Scott,他擅长拍科幻片《普罗米修斯》《异形》《银翼杀手》,也擅长拍史诗片《天国王朝》《角斗士》《出埃及记》,都是我喜欢的。

科幻片如果上升到哲学,审美,思辨的层次,还是很棒的。

其实那些东西讨论的也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哲学命题,关于自身和宇宙的思考,比如《圣经》《弗兰肯斯坦的恶魔》之类的。

按照我的标准,李安则是最好的导演,主要在于他对中西方文化都十分精通,各种类型的电影都能拿的来。

也许西方导演里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拍了《末代皇帝》的贝托鲁奇。

武侠,科幻,历史,悬疑,家庭,情色,李安都能拿的来。

清朝中叶的西域江南和北京城,90年代的台北,18世纪的英格兰,70代年初的美国,伊拉克战争,南北战争,抗日战争,他都能涉及到。

想必这要做巨大的工作,大量的阅读历史,文献,资料,文学相关的作品,否则很难做到细节如此考究。

李安电影的跨度真是太大了。

在我眼里Woody Allen就是完全的相反面。

李安几乎每部电影都寻求突破,无论在技术上,题材上,精益求精,十年磨一剑,几年才能出一个作品;Woody Allen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

如果说李安的作品是用心雕琢的油画杰作,Woody Allen的电影就如同小品大杂烩一样。

2000之后他确实到了罗马,巴黎,巴塞罗那,伦敦,但还是几乎差不多的剧情。

就我看的这三部电影,都是大量的俏皮段子大杂烩。

有的话说的也确实搞笑,也确实引人深思,而且不得不说,很有纽约的地域特色,但是不停地堆砌也会使人生厌。

 8 ) 唯一确定的是无时无刻的变化

我真的很爱伍迪·艾伦这个唠叨的疯老头。

他的喜剧是诙谐戏虐的,是来自生活的,在我看来他是敢想敢做的导演,他的喜剧点在于把人们幻想的又或者很平常的事放在荧幕上用戏剧般的方式讲述,其中参杂了生活的智慧。

虽然是个唠叨的导演,但是他所想表现的并不是靠大段的独白展现而是剧情,慢慢的把他想展现的放在你眼前,他的内心他的想法他的爱情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虽然很多时候所展现的表面观点是悲观的愤世嫉俗的,但我却觉得他是一个乐观的人,又或者他和我们一样是个又悲观又乐观的人,怎样都好。

这部剧讽刺了生活、宗教、不可变的信仰,以及以表面对任何事下的定论。

剧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综合体,相信事物的巧合、不确定性和万事的变化,却是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和生活方式才会心安的男主;来自南方小镇,对一切充满新鲜、可吸纳包容任何事物的女主却在一开始爱上了愤世嫉俗有智慧而顽固的男主;当然事情不会那么平顺,因为丈夫与闺蜜劈腿而被分手,传统的宗教信徒,对性只能称为忍受的女主的母亲到了这里,却成为了性开放的情欲艺术家;在为这些感慨的时候女主的父亲来了一个更顽固的宗教信徒,央求女主母亲复合,却在酒吧邂逅了gay,而彻底打开心扉承认了自己的性取向;从前对爱情坚信不移的女主也邂逅了另一位年轻的男演员而坠入爱河。

我觉得最妙的是最后男主第二次跳楼压在了一位正在遛狗的女人身上,男主毫发无损,而这次厌恶人类、相信变化无常的男主遇到的是灵媒。

剧中越是对自己信仰深信不疑的人,他们的反差也就越大,最后抛弃所谓的信仰,我觉得是他们跟随他们所在的环境去压抑自己信奉上帝,虔诚祷告,但是他们连为何这样做也不清楚,这样所谓的虔诚是最容易动摇的。

可以把他理解成对宗教和人糊里糊涂信仰的讽刺,也可以是对世事无常带来的美妙赞美。

所以活在当下便是常态,变化也才是最稳定的常态,我们所唯一确定的就是无时无刻的变化。

我将来要做什么工作?

会变成什么样子?

未来十年在哪里生活?

他以后还会和我在一起么?

我怎么知道呢?

明天太阳会不会升起我都那么不确定呢。

跟着心走吧

 9 ) Woody可别太快撒手人寰阿

在我收藏dvd生涯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woody Allen还没有死。

其他大导演大部分死的死退休的退休,所以可以很轻松的把它们所以经典作品收齐。

但是woody老是不死,而且还倚老卖老每年继续拍一部片子,最让人无奈的是丫居然还拍得都很经典,去年居然还凭借午夜巴萨罗纳获了一堆奖。

所以多次碟商引诱我买一套woody全集我都拒绝了。

因为我感觉这厮还挺能活的,而且也挺能拍,估计还会出不少精品。

当然他的每部作品基本上都不错。

最新的这部自然也是。

请出了和他一样神经质的的Larry David出演绝对是最好的替身。

也许woody确实也老了。

本片结构上非常反好莱坞,第一组镜头就直接把目光直视观众,把梦境破坏,告诉你的生活和电影里一样无聊。

或者明白告诉你, 你丫花了20美金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本身就是脑子进水了。

人生只要活着就是一种幸运,所以别太强求完美, 怎样都行,whatever works.你强求完美最后只能自杀,但是Larry自杀两会都没死成,反而被社会再次接纳,最后的大结局也就够cliche的,不过也许这就是生活,生活本来就是cliche。

Woody更多地去考虑人生了,那么他确实也老了,不过不像伯格曼那么早衰,老早就去考虑死亡和死神相见的主体(《第七封印》)。

只能继续等woody拍片了!

另外片名的正宗翻译应该为爱咋咋地!

I just watched the new Woody Allen & Larry David movie--Whatever Works.All I want to say is that I just want Woody to live longer and keep his one-year-one-moive pace for another 10 years.It's hard to imagine this man is 73 years old now and still make those excellent movies every year. Sure Michalengelo Antonioni is still making movies at the age of 92, but he is either the codirector or only directing the short films like Eros(2004).Plus he only shot one movei in 7-8 years. I adore Woody's energy,even though he still looks like an impotent scholar.Woody Allen is the only shame I have in my 10 years DVD scavenging experience.It's easy to get a whole collection of Hitchcock, Bergman,Stanley Kubrick and even oliver stone. But Woody Allen with his 45 and increasing movies are not easy to collect. I refused 4 times to buy the box set of Woody Allen DVD box, for I know this old man is going to have some new surprise. Well, Whatever Works is definitely a surprise. Even though the moive is about Life-is -Cliche and the ending is unbearable cliche, it is still freshy. I don't want to ruin it by telling details to the one who haven't watched it.It's now in my top 3 Woody Allen movie list, probably better than Annie Hall, Manhatton,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and Everything You Need Know About Sex.

 10 ) whatever

电影中的怎样都行,到了生活中可不一定行的通。

现在看电影越来越费劲了,不知道是因为环境,还是因为心境,总看不下去,撑都撑不住,allen这片也一样,加上今天下午的一个隔断,也算是分三次才看完。

影片的前三十分钟,剪辑完全不像后面那般流畅,很多剪辑点非常硬,过渡的也不是很舒服;一如男一号,自负狂妄,跟谁说话都像吵架,连小孩子都不放过,这样的个体很容易被孤立出来,这决不是因为之前离婚跳搂造成的。

人格的缺陷不会因为家庭,时代而发生任何改变!

三十到六十分钟,调子,感觉,节奏都好了很多,故事本身的延展性已经能弥补之前技术上的所有缺陷。

其实做电影对allen来说应该是件很轻松的事,老头毕竟年龄大了,出点问题谁都能原谅,再盖以固执,偏執 ,或者个人风格强调一下,也就过去了,可在这三十分钟内我们不得不感叹allen驾御电影的能力,他可以使重复的桥段变的异同寻常,也可以让刻意安排的局面变的可以接受,更可以让我们这些观众容忍一个老人的絮叨,当我从这种絮叨中发现自己的影子的时候,很失落,有的时候我真的就是这个样子,我自己都开始厌烦我自己。

六十分钟之后到结尾,是allen完全展现其水准的三十分钟,当所有的不可能都成了可能大家以为就此结束之时,不但巧妙的运用分镜头告诉我们为什么能变成最终这个结果的同时,还精心安排了一场群戏。

所有当事人共处一室,相谈甚欢,我真的被感动了,这一刻无关乎爱,性,自私,贪婪,更无非道德,伦理,忠贞,坚守,这一切不是因为怎样都行,只因为片中那句话"无论你得到或是给予了什么样的快乐,不要欺骗你自己,这完全取决于自己……. "只因只有一个自己,自己也只能活这一次!

PS:allen这次选择回到new york,我想也只有在NY这个城市出现这样的故事才让人明白为什么《我爱你,纽约》什么里面可以充斥略多一点性场面和暧昧了!

《怎样都行》短评

貌似男人离婚了就会变成gay,mary & max如此,这部片子也是如此

4分钟前
  • 平日
  • 力荐

干净又犀利。但再想想,又觉得很市侩。

6分钟前
  • 無患子
  • 较差

我讨厌新年庆典每个人都拼死欢乐用那些卑微的方式庆祝着庆祝什么? 庆祝离死又更近了一步吗?这就是为什么我屡说不爽的原因,无论你能得到或给予怎样的爱,无论你能得到或给予怎样的幸福,无论道德标准如何,怎么样都行不要欺骗你自己 ,这对你的人性的独创性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8分钟前
  • pazuzu
  • 力荐

伍迪通过拉里·戴维之口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恶意”,金句频出的小老头打破第四面墙试图和观众建立联系,whatever works的态度就像纽约这座城市一样既能包容同性恋又能接受三人行,当然爱情从来不是永恒的,但是管他呢。

9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看完这部老头强力进入最喜欢的十大导演之裂 故事开始就煞有介事引用《现代启示录》里科茨那句 horror!到最后面对镜头和观众交流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呢 从头癫到尾 我直接被那几段借量子力学超弦理论波粒二象以及海森堡理论等搞段子打败了 螺旋状编剧方式像极了科恩兄弟 真的很想把这种结构画图出来

13分钟前
  • xjc_jovi
  • 推荐

把一切看得太透彻并不能让我们爱上这个世界。结局需要搞这么大团圆嘛?我以为到鲍里斯跳窗就好了。。。好吧,爱能进退如此自如也只有在这样喋喋不休的喜剧中罢了。

17分钟前
  • ailuo
  • 还行

老头子长得像总督, 其他的不想评论.

19分钟前
  • 琴萧一曲
  • 较差

oh these high IQ left wing Jews in show biz in New York

24分钟前
  • zoevisceration
  • 较差

youdianfanzhezhongtebieyouzhidejiakong

25分钟前
  • Sid
  • 较差

ten woody allen will be enough to make the whole world upside down.

30分钟前
  • 熊阿猫猫猫猫
  • 推荐

伍迪艾伦和杨振宁合体了。看到老男人搂着绝色的马子,真让人抓狂。人家才是萝莉控,我是什么嘛,呜呜呜,我是箩筐控。

34分钟前
  • 叶子风
  • 还行

虽然现在我们站在一起,其实我们已经在已不可估量的速度在分散。连宇宙都在瓦解,我们怎么会不分离?

36分钟前
  • aluuuuuuuuuuuu
  • 力荐

如果说后来的伍迪有改拍风光片的嫌疑,那么这部《怎样都行》大概是近年来最具备小老头话唠风格的回归,片中那个讲话刻薄,又愤又悲生命无意义论的Boris就是活脱脱的伍迪艾伦附身,小心眼老头还不忘借着电影《飘》讽刺上一个见异思迁的缪斯斯嘉丽·约翰逊!生命无意义,是的,碰巧我也是个悲观主义患者

41分钟前
  • 大米
  • 推荐

bro think he's Chen-Ning Yang

43分钟前
  • 阿拉比卡日晒豆
  • 很差

90 不在单一处引人发笑 但看起来很开心的喜剧 伍迪艾伦的电影中话痨真是处处可见。。

47分钟前
  • 慢点儿
  • 推荐

又是一个看似什么都讲其实什么都没讲的片子。什么东西都是浅尝辄止,话痨身份定义偏差的另类角色不是很喜欢。转折也没什么新颖之处,还的几个角色聊聊天全靠回忆弄一点生硬的转折,以证伍迪阿伦自己觉得享受当下的忘却思考的态度正确

49分钟前
  • 4u
  • 较差

伍迪又回复到本来面目了,这回他又在讲他自己了~絮絮叨叨的吐槽什么的最过瘾了,最近肿么总看话唠式电影。。。

50分钟前
  • Cherry Chi
  • 推荐

烂片啊,烂剧本+烂演技+烂结局+多有重复,伍迪自己演可能还好一些,唯一看点是妹子...

55分钟前
  • 风之子
  • 较差

老欢乐老讽刺的~~~woody allen还蛮会自嘲的,这老少配搭的估摸他自己后来都看得别扭。最后那段gay自发历程笑死我了,“你妈妈是女的吧”相当欢乐。

57分钟前
  • 画瞳
  • 力荐

Boris is kinda like woody himself, and woody's always a great story teller.like a mentor, gives me so much food 4 thought.

58分钟前
  • Ji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