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境之兽》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非的故事,主角小男孩阿古是一个非洲“好家庭里的好男孩”,母亲勤劳工作,养育四个孩子,父亲是一名教师,哥哥是一个喜欢音乐和舞蹈的时尚青年。
一家人生活在战争的缓冲地带,虽然时局动乱不堪,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孩子们向他们向难民区的士兵兜售一个看不了的电视,他们叫它“想象电视”,电视屏幕已经没了,孩子从屏幕框中钻出来,笑出一口大白牙,他们说这是3D模式。
孩子们此时的天真与日后的残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争的恐怖让人细思极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正如阿古所说“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而且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短暂的和平很快就被打破了。
为了保护阿古,父亲和哥哥在战乱中丧生,阿古侥幸逃过一劫。
才出虎穴,又入狼窝。
劫后余生的阿古无意间加入了一个游击队。
团队头目由著名黑人影星伊德瑞斯·艾尔巴饰演,他狡猾而奸诈,冷静而残忍。
善用语言给手下洗脑,通过不停地训话与命令,培养下属对他的绝对忠诚。
他让这群孩子相信自己是正义的,告诉孩子们跟着自己战斗,不是无谓的牺牲,而是有为了收获,为了正义,为了保护他们自己。
用宗教仪式让士兵相信自己是无敌的,以让他们在战场上可以更好地冲锋,充当炮灰。
当然最重要的,要献上投名状。
杀了人,不仅可以锻炼胆量,也意味着再也无法回头了。
就是这样一个虚伪的战争贩子,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也不过是政治家手中的一颗棋子,直到最后弹尽粮绝,众叛亲离,他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本性,选择了一个执迷不悟的道路。
他利用了这群孩子们的“单纯无知”,易于控制,容易训练的特点,将他们培养成如死士一般杀人机器。
吸毒,嫖妓,杀人,抢劫,这些罪恶的词汇成了这群孩子们的日常。
杀人对他们来说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根本不需要思考。
电影里有三场令人如坐针毡的血腥杀戮。
第一场,主角阿谷的村庄被政府军扫荡,阿谷和父兄以及村民们躲在一个小杂货铺里,却还是被政府军发现。
尽管村民们都一再强调自己不是士兵,却还是被当做敌人。
机枪扫射而过,一排跪着的村民倒下。
阿谷和哥哥逃到水沟里,又眼睁睁看着哥哥被追来的机枪打死。
第二场,阿谷成为游击部队中的小士兵,部队埋伏在一座桥下,先头士兵用炮弹炸毁了迎面而来的车辆,并抓到了一个俘虏。
俘虏表示自己只是工程系的大学生,前来修桥。
但NDF的指挥官坚持他就是敌人,并要求阿谷把他当做杀父仇人。
阿谷最后向俘虏的头顶狠狠劈了一刀。
第三场,游击部队占领了一个村庄,在一栋房子里抓到了一个带着女婴的妇女。
年纪稍大的士兵强奸了妇女,年纪小的则在一边猛踢女婴。
阿谷目睹一切后,将妇女一枪爆头。
正如片名《Beasts of No Nation》,当国家陷入无组织无理性的混乱,当国家不再存在,人民都被逼成了凶残嗜血的野兽。
整体上《无境之兽》不功不过。
题材和表达上并无新意,视觉上也缺乏冲击力,遗憾后半段有点拖沓与牵强,军阀间的谈判与政治斗争,主角最后的立场动摇,国际维和部队快马杀到,这些细节都强弩出光明和谐的基调。
电影聚焦大时代背景里小人物的挣扎,导演凯瑞·福永故事叙述和人物塑造精彩,场景调度、运镜方面也都延续了《真探》的上佳水平。
但《无境之兽》还是一部剑走偏锋的诚意佳作。
尽管到处都是反战者,可战争永远打着“正义、自由、神圣”等洗脑旗号,在人类世界从未停息。
在枪林弹雨中成年人尚无能力自保,无辜儿童呢?
如临深渊!
幼小生命变为屠杀机器,厌倦野兽般的杀戮与逃亡,在荒蛮残暴下越发迷茫。
网飞现在在我们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公司,本来只是从事在线视频观看和蓝光影碟租赁的业务,通过20多年的发展拓宽,现在的网飞已经拥有了独立制作电影和电视剧集的强大实力。
在网络上可以轻松搜索到网飞出品制作的高分电影,按照我们国内的习惯性分类来看,这些电影与我们的“网大”非常的相似,但是网飞的很多“网大”却拥有大场面和大明星,与那些进入院线的大片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在2015年的时候,网飞推出了一部名为《无境之兽》的影片,这部影片上映之后好评度很高,并且还在威尼斯电影节和华盛顿影评人协会上斩获了奖项,但是这部影片却在网飞的高分电影排行榜中不容易看到。
《无境之兽》改编自同名著作,全片以广袤的非洲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战火纷飞的故事。
影片从开篇就直接切入主题,从非洲的某战乱区为故事的起点,由于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发生了激烈冲突,致使影片中的小主人公阿古家破人亡,首先是与自己的母亲分离,后来就是自己的父亲和哥哥惨死在叛军枪下。
侥幸逃脱的阿古被一支武装收编,这支打着正义旗帜的武装实则也是与那些叛军无异,同样是冷酷嗜血残杀平民,并且强迫儿童做童子军。
为了增强统治能力,这支武装的指挥官打着高尚和正义的幌子,用看似充满正能量的言语来给队员激烈洗脑,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不过最终他的谎言被揭穿,阿古也放下了枪,决定在没有战乱纷扰的和平区回归正常的童年生活。
影片的画面感非常的真实,并且对阿古的心理变化描述非常详细,从最初的快乐儿童到杀人的童子军,再到回归和平生活,这期间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来做诠释,事实证明饰演阿古的小演员亚伯拉罕·阿塔哈虽然年纪小,但是演技一点都不弱,非常的出彩。
影片的结尾处,阿古面对收容所的女护工时有一段内心的独白,大意是别看他年纪小,但是他已经是老人了,他眼中的女护工就是一个小女孩,他已经是亲身经历了战争和杀戮的人,而对面的女护工根本体会不到战争是什么。
这段独白说出了阿古的心声,也表达出了影片的主题,反战的思维是非常强烈的,一个孩子会有如此想法,看起来非常的可怕,实则却是受到了罪恶的战争的严重伤害,而阿古飞身跑进海水中玩耍,也正是说明了阿古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更是将和平的钟声敲得更响。
《无境之兽》这部影片并不适合全员观看,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群体,并且部分观众会因为影片题材的残酷性而错过了这部用心之作,遗憾的是直接导致这部成本600万美元的影片,最终全球票房仅有9万美元!
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从商业角度来讲,影片有战争场面,但是不够宏大;演员们的表现都不错,真实感强烈,但却缺少大牌,知名度最高的也就是饰演指挥官的伊德里斯·艾尔巴。
从内涵的方面来说网飞肯定是以这部影片为亮点的,但是从票房收益方面来说,也恐怕是网飞一个不愿提及的痛点。
【END】
昨晚匆匆看完,甚是震撼。
对于我们尚未接触和了解的世界,我们是如此的无知。
电影讲诉了一个小男孩在战争过程中经历着变态成长的过程。
主人公(阿古)家境良好,父亲是当地人人尊敬的教师,母亲则深爱着他,他有着幸福的家庭,爱他的兄弟姐妹。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却打破了这幸福平静的一幕。
由于战争,他与深爱的母亲分离,父亲和哥哥都在战争中被射杀,自己在逃跑的过程中无意中闯入了反政府武装部队,也由此开启了新的人生。
主人公阿古被抓住后,生命危在旦夕,幸好指挥官经过,救下了他。
(指挥官在看过他的手后,说他的手像婴儿一样,由此指挥官判断出他家境不错,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后留在身边可能大有用处,而自己身边的大力神没文化,自然也就比不上阿古)从此阿古便加入了这一支部队。
指挥官在丛林深处一直给“士兵”们洗脑,放大他们的仇恨,利用他们残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自己卖命。
直到有一天,他们在一座桥附近拦截了几辆汽车,抓获了一名自称是来自首都大学的工程专业奉命来修桥的学生,并命令阿古杀掉这个学生,阿古不敢,可要是不服从自己可能会被杀死,指挥官一直在旁边煽风点火,以激起阿古心中的仇恨,阿古最后极不情愿的做了,之后大力神走上来动作熟练的又补上一刀,阿古这时像发了疯似的一直砍向那个学生,阿古心中的恶魔第一次被激发出来。
在那个教育及其落后的地区,大学生可以说是高级知识分子了,可指挥官不重视人才,一味的杀戮,包括平民,这也为日后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指挥官放大并利用人们心中的仇恨,杀掉所有平民,抢虐财产,强奸民妇,包括疯女子。
阿古心中住着一只恶魔,它一直吞噬着阿古的正义,但偶尔正义也会反击下,这一幕在阿古射杀了正在被“士兵”们强奸的疯女子,及时清除了疯女子的痛苦。
或许,最大的善良在于及时帮助别人脱离苦海,包括死亡。
之后,指挥官得到最高指挥官的指令,前往最高指挥官所在地,却一直回避见他,这是在考验他。
指挥官自诩为将军,狂妄自大,当别人冷落甚至玩弄他时,他怎可服气。
最后,最高指挥官接见了他,降了他的职,让2IC掌管部队,之前许诺的将军一职也就没了着落,指挥官终于明白:最可怕的不是军队,而是政治,玩弄人的政治。
最高指挥官完美的利用了指挥官的性格弱点,但同时又担心他功高震主,所以降他的职。
一天晚上,他们在丛林休息时,遭到政府军攻击,死伤众多,他们被迫撤退。
在撤退过程中,大力神因伤势过重而死,阿古伤心欲绝。
阿古越来越多的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厌倦,身边朋友以及之前父亲、兄弟的死亡,使他对战争深恶痛绝。
后来他们弹尽粮绝,“军队”发生骚乱,众人离去,指挥官以为阿古会一直留在他身边,转身却发现,只剩自己一人。
指挥官最终被众人抛弃,被最高指挥官抛弃,被战争抛弃!
这场战争中,没有人获胜,指挥官上面总是有先利用他的最高指挥官,所谓的军队毫无信任可言,充满了猜忌。
这不是一场关于武器和人力的战争,而是关于心魔的。
众人的心为战争所累,每天做着不得己的事情,而他们的愿望,只是希望战争停止,有一个安定的家园。
电影末尾,阿古望着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在海边嬉戏,心中感概万千:虽然自己被迫经历千难万险,阅尽千山万水,可自己希望的只是能简单安定的活着!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可若是群众为政治家所利用,他们便会成为一切罪恶的根本。
终止战争的根本方法不是双方某方的获胜或另一方的彻底失败,而是众人控制好自己的心,别让它成为吞噬一切的野兽!
1.来路要正,要和敌人有仇,比如男孩家人给对方杀了,就能招2.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新来的兵军事训练为辅,政治教育为主。
要告诉他政治诉求,为何我们是正义的3.部队大家庭的凝聚力很重要,要教育士兵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要告诉士兵战斗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革命不是贫穷,不是牺牲,不是毁灭。
革命是收获,是胜利,是保卫自己,是追求美好的明天4.当然这些都是虚的,那么我们就用宗教虚到底吧。
用上宗教仪式,再加上大麻叶子,然后来一场用空包弹玩的刀枪不入的神话仪式,士兵的勇气就出来了5.投名状是重要的,不但杀了对方的人你没法回头了,而且锻炼的胆量,这才敢把枪交到他手里这样,一个合格的战士就培养出来了,军事技能多杀几个人就练出来了,重要的是在政治,人情,财富,宗教和毒品的配合下,战士的忠贞和勇猛是不成问题了
观看《无境之兽》的时候,总是想着《上帝之城》,同样是从少儿的眼睛来看社会的动荡与残酷,感谢《真探》的导演福永和他的团队历尽千辛万苦为我们带来的这部佳作,拍摄过程中,福永感染了寄生虫病,剧组里也是险象环生。
影片的开始,导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返璞归真的画面,虽然内战的阴云笼罩,但人们满怀希望的生活着,孩子们更是无忧无虑的玩闹,可是我们知道战火就要来了,尤其是这种表面的祥和达到了高潮,人们在教堂里虔诚的祈祷和吟唱时,我似乎听到了炮弹的呼啸,可是福永没有如我所料,他还要安排一场离别,然而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影片的前半部分强烈的震撼了我,有时候我都不忍再看,虽然结尾是我希望的那样,但不得不说,这样的选择使得影片的故事性太强,极大的削弱了它的力度。
小演员的表演惊为天人,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表演的痕迹,如果我有奥斯卡的投票权,一定投给他,只是希望拍摄之后福永能够及时给他心理辅导和人生指导。
一部好片,推荐,慎看
刚巧最近在看《乌合之众》,书中所写的很多问题在这部影片中都有体现。
一群人被聚集在一起,不断的灌输概念,洗脑,使得他们充满了狂热。
看完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个是阿古第一次杀人,阿古从刚开始的恐惧拒绝杀人,为了让他动手,指挥官在旁边不断的怂恿他,一遍遍重复他父亲被杀的事情,利用仇恨来控制阿古的理智。
阿古对指挥官不过是一个捡来的士兵,他所说的这些应该对其他人也都说过,用仇恨将他们凝聚在一起,然后说我们是一个家庭,我们是在为家人复仇。
可他根本就没有将他们当做家人,打骂凌辱,这都是常见的事情,他们如果威胁到他的权利,只有死。
就像2IC,很清楚的知道指挥官的人品,他是一个逐利的人,他口中所说的理想信念正义,都是一个说辞,用来骗人的而已。
从指挥官来揭露战争被美化的过程,正义的战争,残暴的凶徒都可能是利益的争斗。
第二个是阿古最后的离开,指挥官从诧异到落寞的眼神,他错估了人心,他以为阿古只是一个孩子,他没有想过战争让阿古成长,他用很短的时间成为一个内心苍凉的人,渴望能够回到和平。
为权利杀死2IC不仅仅使得他和原首领对立,更使得他在部下心中的形象发生变化,阿古相信他们的正义,他相信洗脑的话,可当他看到指挥官的自私又将他拖入无止境的战争,终于厌恶。
对于指挥官,阿古的恨应该比敬仰多吧,毕竟指挥官曾经那样对待他。
大力神,他是儿童军中最典型的,是一个没有主角光环的阿古。
战争将他的家园摧毁,被指挥官收编,阿古经历的一切他都曾经经历过,他保留了孩子的纯真,愿意去帮助阿古,给他衣物,和他做游戏。
他在战争中没有选择,无论指挥官做什么决定他都只有遵从的份,这就是一个普通士兵,到最后战死,无人掩埋尸体。
这才是一个非洲少年兵的一生,现实悲惨。
没有希望没有光环。
影片里最动人的是他想提醒阿古指挥官的房间,提醒阿古会被指挥官责罚但还是提醒阿古,可惜阿古没有明白他的意思。
神说我赐予你食物,赐予你活着的权利。
成为我的子民,你就得效忠于我,听命于我!
我今时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子民!
电影里的当权者都有无数个理由给你洗脑!
把你变成战争机器,成为他们获得权利和欲望的一颗棋子。
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今时今日的世界局势!
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远离战争!
远离意识形态的斗争!
请问。。。
《无境之兽》主角小男孩从命本地势力反抗政府军,后来任命占据村落屠杀平民。
为什么这一段在男孩随军进入村落外围时,男孩左顾右盼,看见身边的战友都变成犹如“恶魔”“原始人”的造型,画面色调也逐渐化为红色调?
死去的父亲曾告诉主角男孩——所经历的遭遇皆是上帝在测试你。
受命运的推动,男孩落入了本地防御的反政府军的民间势力。
翌日与其它孩童玩耍的单纯小男孩,接受“锻造”成为杀人如麻的侩子手。
原先以反抗政府军保卫家园为命,后来却大肆破坏村落占据土地并屠杀平民。
其实男孩与战友都成为了恶魔,是战争与命运所迫的阶下囚,全然不知自己所行之事是否对错,只有盲目听从军令和成就更多的荣耀,如同残忍单一的“红色”。
最后与孤儿院与老师的谈话更让人落涕余行,经历过战争的男孩相比老师更处在对人生经验更老练成熟的人,经历过严酷战争生死的视界,是没有经历战争的人难以体会的…
真像一群猩猩野兽,通过宗教迷信和不断洗脑欺骗培养忠诚和残忍,骗洗礼后手下刀枪不入,还有人吸毒,指挥官阿古让小孩手下做性奴,指挥官叫见人就杀平民也杀,阿古就是其一,渐渐被血腥迷惑,忘记自己家人就是被人杀死。
非洲战争片老是看到日本的皮卡当做战车,中国汽车产商也要加紧占领非洲市场啊。
指挥官因为头领不遵守诺言他当将军夺他权把权力给指挥官手下二把手,他设计杀了二把手反叛头领但被围剿没子弹想挖黄金,新二把手反抗他,带大家都去投降。
然后联合国军队收留了他们,但有两个大点的孩子受不了这么安逸的生活想继续战斗,脑子已经坏了结局只是惨死。
阿古他们都留下来了,幸运
4星,作为反战电影,本片已经十分具有意义。
战争对人类的残害触目惊心。
但影片的内容跟片名相比还是差了一点。
No Nation直面翻译就是“没有国家”的意思,没有国家民族的猛兽,他们的战斗毫无意义,屠杀自己的人民同族已经没有了理由,只为了像猛兽夺食一般,没了人性,没了思想,没了未来,没有了明天。
不太好看
依旧是西方悲天悯人的视角,战争这种拍烂的东西对于成熟的流水线来说,弄成不差的主旋律电影是没什么难度的,他也没什么高度可言,与其讲高度,还不如让联合国多花点银子。小男孩的演技很不错。
叙事平稳,传统且主流,感觉太符合学院口味了。以小男孩的视角来看待战争,本以为可以看到的更多。片子质量是好的,不过稍显冗长了些,中段的几处长镜头是华彩段落。
故事并无新意 摄影上佳 节奏拖沓
金球奖提名,另外获得了33个各大影展的奖项,和53个各种获奖提名。真的不是浪得虚名的。豆瓣和IMDB,近9万人次的评分,总计都在7.7/10以上。
导演太帅了我一直默默关注他
很好地诠释了一个观点,英语再烂也要自信地多说多用。。。
让我想起陈丹青讲千里江山图
就是没吹得那么神
问题还是出在剧作上,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或许本可以有更多东西,但还是流亡,被征兵,屠杀,再屠杀... 没有新意的时候,也很难让人情感代入了。原著竟是一部虚构小说,这大概就是解释了。不过纯当个故事看看也可以吧,毕竟拍摄方面还是不错的,福永还亲自掌镜。
非洲儿童军队战争时期经历的残酷,镜头和表演都不错,可能会获奖
想看这本书
叙事手法...古典【 最后自白点题 有几个长镜头暴虐到令人痛苦
正在看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比较之下,感觉影片许多地方煽情得过分!
比较写实。混乱残酷的战争,一切变得无可挽救。
国家还是安定好啊 孩子才幸福
后半部分有些莫名其妙,阿古的角色从天真的少年,到经历战争,家人四散,爷爷父亲哥哥相继被枪杀,小小年纪见证死亡,就是预示一个人的真正成年。他听了父亲的忠告,奔向丛林。成为兽。为了生存,就得适应丛林法则,遵循食物链的规律,也必然付出惨烈的代价。后半段关于食物链的故事没有深入,倒是结尾与开头又呼应上了。阿古不愿意告诉老师他成为兽的那段丛林史,过于血腥,过于黑暗。他选择成为一个正常的小孩,试着回归正常世界。战争能把人变成兽,新-=冠或许也能。
简介倒是挺吸引人的。什么内战,童子军,游击队,洗脑,残杀,强奸,娈童之类的。最后着重描写了战争带给主角的心灵创伤。然而类似这种题材的电影看过一些,所以好多情节不出所料,情节太缓慢,太拖沓,看的很累,总在暂停,分三天看完了。推荐去看无主之城吧。
反映现实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题材讨巧,野心很大,可惜导演能力有限,生生拍成了电视剧,直接被《上帝之城》秒成了渣。而普遍赞扬的主演男孩,其实和《菲利普船长》中海盗还是有不小差距的。(Netflix和HBO比还是差了几个档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