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
Le grand chariot,大篷车,破碎的月亮,The Plough
导演:菲利普·加瑞尔
主演:路易·加瑞尔,艾斯特·加瑞尔,弗朗辛·贝尔热,奥雷利安·雷克因,阿斯玛·梅萨乌丁,达米安·蒙金,莉娜·加瑞尔,玛蒂尔德·韦尔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在巴黎经营传统木偶剧院的一家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立场,但父亲与祖母的相继过世,让年轻一代开始思考自己应何去何从。这部家庭小品的灵感源自法国电影大师菲利普·加瑞尔父亲的真人真事,导演的三个子女在片中同台贡献了精彩表演。影片叙事沉稳却不失温馨幽默,消解了死亡主题带来的压抑,三代人的情感羁绊也从微观上反映出法国社会文..详细 >
#BJIFF2023# 整个故事稍微有点沉闷,老一代的离去加上家族产业随时代没落,每个人需要在多变的生活中重新寻找自己的方向与定位。
依然小巧玲珑、朴实自然、轻快诙谐,加瑞尔太稳了,他只要出手就不可能不好看,虽然这远不是他最好的电影,但一定是感情最浓厚、最真挚,也是最私人的作品了。加瑞尔第一次动员他的孩子们齐上阵,在这个工匠精神渐逝的年代,在这个心浮气躁的年代,加瑞尔无比率真的述说着那个古老又永不过时的主题,家是永远的避风港。年老的生命与世长辞,新的生命呱呱坠地,这一次加瑞尔重新拾起了久别的色彩,去绘制家族的、行业的精神遗志。这个柏林最佳导演奖其实和去年颁给德尼的性质是一样的,它仍被当成了敬老奖,卡洛领导的柏林电影节为了吸纳并留住加瑞尔这种宝藏老导演也是不遗余力啊。@Berlinale73
一如既往地好,数度落泪,一个分明陈旧且自溺的故事现出了轻盈又神圣的质感。未经雕琢的剧本却显然拍到了许多事物连接间的罅隙,且具有如今稀缺的,不带编码,以其所是直视世界的美德。加瑞尔在亲情和爱情的交织选择上总是相当有趣,后者似乎常常是前者逝去或迷惑中用以撒野的替代品。虽然仅是几笔画就,不知道下次看到这样简单又珍贵的电影会是几时。
木偶戏家族如何维持和拯救式微消亡中的传统技艺,融合了左翼对宗教政治与文化的思辨,一个悲情沉重的主题却以一种轻巧愉快、轻盈自然的法式喜剧呈现,显然导演就不想以严肃的视角切入。谁说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就一定要被拯救,个体的兴趣爱好和意志同样值得被尊重,更何况一切事物终将会找到出路。
真的太臭了,弥漫了白人直男老去的臭味。被历史和家族狠狠攥着的女性,轻易逃走的男性,但是这个男的最后还要回来炫耀自己有钱又出名。随意辞去工作的男的,女朋友受的苦是一个晚上睡不着觉就cover掉了?死了的老东西最后还要回来托个梦以为就能万事大吉了吗?为什么总有电影创造者,流连于自己创作的空洞虚假的精致影像里,对当下世界发生的一切充耳不闻。这些顺直老白男2023年依然在产出这种自我催眠的电影,只想捂住口鼻
家族散落,艺无所依,北斗七星,各自为栖。
路易老公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BJIFF/小西天流动的叙事会归于无意义吗 妄图寻找意义还不如继续做梦
86/100 #BJIFF2023# 大部分依旧轻盈自在,相对快速的节奏下,演员的状态精确而绝不过度。一开始便要指出木偶戏、表演与电影本体的关联性,以及政治性,在后半段也增加一些非日常感。无疑,这部电影是展示加瑞尔父子本色的电影,其讲述的当然可以是后新浪潮导演加瑞尔自己的故事,在面对戈达尔等上一辈新浪潮导演逝去的情况下所袒露的这一代人的鲜活状态,有时面对必然的迷失,但并非绝望。
#13th BJIFF 07 @万达木偶戏串联起的一个大家庭,法国中产背景催生下的标准产物,大量的对话却又感觉好安静,什么都发生了又感觉什么都没有发生,比较普通的一部。
#BJIFF01 补标,虽然观感一般,但是还有点想二刷
BJIFF 13th @小西天 静不下心来看的话,没办法体会传统迟缓的叙事美感。或许想表达传统文化随时代而消散?(这也不是什么新议题)我看到的是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与谁一见钟情/大发雷霆。
+力度比以往松驰许多,随之而来的即风格的转变:跟随木偶脚步,悄然串联家庭。Philippe Garrel老矣。
脆弱的、传统的又何尝只有木偶戏
老加瑞尔救我一命!愿你永永远远都能如此;暴风雨毁了一切!她消失在树丛里 但你知道她来了
6.5/10 #RDV 2023 at filmlinc 关于某个世界/体系崩坏的预演/寓言的冷酷展开,借用家庭/木偶剧院的舞台作为隐喻,糅合了英雄主义的衰退与左派斗争的迷失/瓦解,而年轻一代则在承继与私人所求中迷茫踌躇,甚至疯狂。那些温情的插曲,瞬间的面孔侧写,木偶戏与雷暴都算是难得的亮点,但加瑞尔依旧被深埋于那些已丧失魅力的法式情节剧传统:徒有姿态的人物,同场景内突兀的镜头调度,已令人发笑的“感情”/“滥情”叙事,将那些哀愁与迟暮所淡化,或驱散。加瑞尔的笔触在当下已然显得笨拙,甚至于吃力。而关于未来的可能,加瑞尔只能匆忙地用一抹老套的重逢来达成并不可能存在的理解或疗愈,使得前述所有可能的批判都沦为自哀自叹。反而是最终女儿从手偶剧转为提线木偶剧的“背叛”更为真实。
换伴关系在影院内数度引发笑声,表达了观众对这种流动性礼貌的拒绝。加瑞尔在谈过时之事,然而过时正是一种勇敢。Peter身上有左翼最后的疯狂,却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幸好,他不是孤身一人。
3.5 加瑞尔一家齐上阵 两个妹妹好美啊 所有小情调都显得出导演想表现的苍老 木偶戏完全简单的喻指法国电影 加瑞尔作为后新浪潮作者 开始担忧法国电影也会被一场暴雨覆灭 事实上是这样的
温柔、平淡,呈现一种包含了血缘内外的稳定情感纽带,加瑞尔已然不去追求抓马的戏剧冲突。还挺想看他一个系统全面的导演展。
好像那场雷雨,将一些踟蹰不前的人,推向不得不走去的地方。一部由家庭木偶剧团的败落衍生出来的关于传统去与留的现实问题。当代社会,本原与个人欲求对立,“背叛”和温情并存。正如片名所说,一辆巨大的战车碾压过时光的长河,留下历史的或悲或喜的轧痕,这一切不会停滞也无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