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悲惨世界的剧情音乐看一遍以后就能牢牢印在脑海,这部戏的音乐看第一遍以后我一首都记不住,没什么特点,但是多刷几遍以后才慢慢品味出音乐的魅力,开始朗朗上口,欲罢不能。
而剧情方面 却是没的挑剔,格外地动人。
我一个大男人看到Bui Doi那里就泪奔了,最后结局沉重得让我很想抽烟。
标题是西贡小姐,故事内容其实是那个年代下南越人和美国大兵的普遍故事。
Kim的爱情,是当时战争大背景下的缩影。
这部戏不是爱情剧,不是爱情剧,不是爱情剧!
男主Chris对于Kim来说不光是对有正义感,懂得尊重与呵护的白马王子的爱情,更是自己和儿子的希望!
而纯洁,受过苦的Kim对于Chris来说,是能激发出作为美国大兵的自己,心中那被现实麻木,埋没,却没有泯灭的淳朴与善良,以及正义感和责任感 (至少他是真的想做好事的)的救赎对象,让他终于觉得来越南是能做一点有意义正能量的事;在我看来,本剧是类似渴望那样的社会伦理剧,主题描述的是战争下的小人物,描述的是战争对小人物的影响,以及战争的代价,主题是也是反战。
剧里面每个人物都做了当时他们立场上能做的最好的或者他们觉得最合理选择。
因此每个角色的言语和行为,都能被理解。
也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做了对的事,最后的悲剧结局才冤孽,才那么无解,才让人叹息。
看完剧以后我对美军vs越共的越南战争又有了新的感触。
想想看,中共对国民党,不也是北越对南越的关系?
在一边看来共产党代表的是进步,是解放,是让人民站起来的光明力量,另一边看来却是共产,是是压迫,是掠夺,是未知的恐惧。
难怪对岸的民众会对大陆政权如此的戒备和抵触。
但是真实的共产党到底是善还是恶?
大陆在红色旗帜下到底是崛起了,越南在越共体制下也过得不差,但不可否认百姓都在建国初期付出了惨重代价。
而当年逃到海外的难民,现在看来生活得也就那样。
台湾更是现在成笑话了。
我在澳大利亚,当年越南来的难民当时在社会底层,现在还是在底层;英语差,穷人多,窝在越南社区出不去,然后这里成长的越南少年很多人产生身份认同迷失,成为社会问题。
所以在战争里,到底哪方是善,哪方是恶?
哪方是对,哪方是错?
真的不是脸谱化非黑即白能说清楚的。
我问我自己。
如果我在当时的南越,或者解放(沦陷)前的南京,我是逃还是不逃?
我逃了以后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不逃的话又会怎么样?
我说不上来,我不会知道怎么抉择。
从剧中我只看到了战争的悲哀。
愿世上不再有战争,不再有让人无力的悲剧。
2021年8月16日更新:昨天是阿富汗喀布尔沦陷/和平解放日,今天的新闻是在阿富汗有民众轻吻塔利班,而美国大使馆 又 开枪打死了5名想挤进撤离飞机的阿富汗人…我又刷了2遍西贡小姐,又看哭了。
但愿阿富汗没有Bui Doi,没有阿富汗小姐。
但愿美军及其联盟退伍老兵能少一点PTSD,但愿美国政府能吸取教训;但愿阿富汗人民继往开来,创造和平幸福稳定繁荣的生活。
但愿祖国和平统一。
我觉得那些说这部音乐剧丑化越南、矮化女性、种族歧视的太玻璃心了——东南亚本来就是白人后花园,现在也一样,看看泰国,甚至看看韩国。
我们有这么强的自尊心是因为中国的国力国运让我们有自尊的底气,九年义务教育培养的三观还算正派,但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何况这部剧的背景是越战尾声。
而且这部剧本来就基于一些史实——勋伯格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越南女人在机场送别孩子去美国的照片,这个孩子去美国见他父亲,他父亲就是前美国军人——所以勋伯格写了这部剧。
一个失去了所有亲人、沦为妓女的越南年轻女孩Kim,爱上了她的(我的理解是第一个)客人美国大兵Chris,虽然美军这个群体是侵略者,但Chris个人对Kim是有同情和爱的,她精神和肉体都很依赖他,爱上他怎么就“越奸”了?
什么都要上纲上线?
共情一下就这么难?
最后Kim自杀是为了不拖累孩子,也是为了让Chris永远记住她,当然更是作者为了悲壮的戏剧效果。
我认为这部音乐剧的故事设定是合理的,至于每个人怎么理解、往哪个方向思考是个人的事情,你可以咒骂Chris的虚伪自私,你可以指责Kim幼稚恋爱脑,你可以感叹战争的残酷无情,你可以批判资本主义的糜烂堕落……是抬高美国人还是讽刺美国人这些都是个人主观理解,音乐剧只是讲了这个故事。
音乐方面,旋律是舒服的,But,BTW,again,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the best!SorryJon Jon Briones演得太好了,太贴角色了,一个身高1米65的男演员,能把一个唯利是图的“老鸨”角色演得这么有魅力,让人念念不忘,太厉害了!
《This is the Hour》那段宏大悠扬的主旋律总觉得特别熟悉,想了很久,应该是像Beyond《情人》前奏。
看了之后我倒是get了Kim坚守的那个梦,虽然世界、她的“丈夫”、皮条客都对她撒谎,但她没有欺骗自己的心。
即使是错付,但是在贫民窟站起来开枪我真是被震撼到了……比起蝴蝶夫人可以说是一种形象的转变,从纯洁的单一形象到坚强站起来反抗,但还是没有摆脱受苦的殉道者形象(老基督教文化了这是)。
Kim被清算也正是战后那些被外国入侵过国土的国家的失足妇女基本盘吧,管你是被迫还是如何,冠上个荡妇头衔游街枪毙完事。
需要的时候让女人出去卖淫养家,回头把你打死正好换个新奴隶压迫,嘻嘻。
工程师的定位是个滑稽角色,很多讽刺”美国梦“、人性的点都在这了——开头的西贡和曼谷,他没有变,这里什么都没变。
虽然不太喜欢这种总是有有色人种扮演的滑稽角色(而且这还配上傅满洲胡),但似乎在这部剧里设计一个白人滑稽皮条客也不会很恰当。
Kris老懦弱白男了,他就是被讽刺对象,当然也是目标受众“反思者”的写照:优越的条件可以让他自己的创伤被抚平,忘却被留下、还困在原地的受难者。
虽然能看出剧的目的是讽刺美国的搅屎棍行为,但也不难看出是以白人本位去“反思”、去“感动”,目标受众并非我这样的黄皮猴子。
表哥我是真没看明白为什么有人同情,包办婚姻来找“媳妇”,人不喜欢你硬要纠缠这叫做“痴情”?
我愿称之为这是《今日说法》“一男子跟踪求爱不得十刀捅死女子”越南ver.高高在上来施舍,强迫别人,最后要杀了人儿子,然后“我爱你啊!
”。
他和Kris是渣这个字的两面哦,那些夸“伟光正”的人我只能理解为老沙文主义or绿帽恐惧症患者日常发病。
作为音乐剧音乐还可以,歌还不错,但感觉有点太过卖弄色情,剧本写的讽刺水平实在是低水准。
女主因为家乡被美国大兵摧毁了沦为性奴,然后爱上美国大兵,拒绝了“解放者”的爱情,最终为了奔向美国杀死“解放者”的故事么?
摧毁女主家乡导致女主沦落的是帝国主义,女主最终还是在资本主义的泰国继续操着皮肉生意沦落风尘,最终为了“美国梦”献祭自己,这不是那啥症么?
这tm被榨的一滴油都不剩啊,不得不佩服资本主义体系的效率。
推荐:勋伯格音乐剧《西贡小姐》25周年表演,我看的是在伦敦的复排版录像完整。
虽然不能现场观看,当剧组谢幕,我放下手机,站在窗前,看着就像专门为我此刻复杂的心情而下的一场大雨。
想着剧里那些战争时代的迷茫,乱世里人们的挣扎和妥协,有的人执念致死,有的人向生活求和∑……终了,一段乱世爱情[爱情] 最终只是一个女人相信誓言的执念,而发誓的人已经开始新的生活,终究这场凄凉讲述的爱情,在步入新生活那个人的世界里,变成一场笑话。
始终,如樊登领读的一本书,婚姻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事,我想爱情,梦想,亦是!
愿,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在亘古不变的那种薄情的时光,用最温柔的方式深情的活着!
一.先是碎碎念●我不了解越战的历史。
但是从开头始就强烈觉得这是个男权社会下男性视角的故事。
(因此没看完就查了下影评,看到果然有人骂直男癌,我也就心平了些)但是我最近正好在看讲述旧时代的书,所以没有生气,继续看下去了。
●我只想说,女的是真他妈的惨。
战争年代下尤惨。
(f**k)●女主说她看到家人的惨死与逃亡时。
我有些奇怪她的心理:亲眼所见敌人带来的伤害,然后还能直接跟敌方一个大兵一见钟情……???
这心理也是挺奇特的😳。
●看到中间,我屡次对女主的os:“what's wrong with you……”。
看到结尾女主站在高处,男主和妻子商量着两人的未来。
女主再次唱起她对他的爱意,我的os:“what is fucking wrong with you?
”😂●看到回忆里男主在人群中逃亡时对女主的追寻时,还是有些动容的。
(这个剧情和画面比较有感)最起码知道他还努力过。
(在此之前我一直用嘲讽的笑容看着他🙂)●看到男主的妻子的哭着的独唱,我无奈的os:“it's just a man.”╮( ̄ー ̄)╭(一个男人而已,不至于吧)●女主的言行和思想有些像“智障”(不是在骂人,是表达贬义。
不针对演员),不知道她有没有受过教育读没读过书。
●女主最后的自杀老早就预见到了。
她这种心性的人,(在那种情况下)只有死路一条。
●不知道是不是真实事件改编。
感觉还挺像真事改编的。
带着现实主义的角度去看,还挺有现实意义。
所以抛开所谓三观,是个挺好的剧。
●最后总结:感觉像看了部电视剧。
服化道舞台种种各方面都很用心了。
官摄和剪辑也直接剪成电影的感觉。
二.其实这剧现实意义挺强的。
以下是对其现实意义的阐释:●男主。
男主在战争的混沌中突然有了一丝清醒,造成了他更加的痛苦。
于是肮脏与痛苦中,他看到了纯洁的女主。
于是他被她吸引了,在一起了。
但是这不是爱(这也是看到后面才发现的),这是他抓住的能拯救自己的稻草,能让他在乱世之中唯一感到的一点星光,这是能缓解他战争创伤中的一点吗啡。
这是在那个疯狂的、已经失去文明的恶心乱世中的一点慰藉。
所以他抓住了它,只为减轻自己的痛苦。
这不叫爱。
这是狂乱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而人类也很傻逼,总是喜欢给这样的东西冠名为“爱”。
那时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自己。
他跟回美国后的妻子才是爱。
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互相了解的,交心的,爱。
那是他在肮脏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回到洁净的文明世界后,重新恢复人类意识:遇到的感情、产生的爱。
那才是他真正自主意识下选择的爱。
所以别给人类挑战,它真的经不起。
●女主。
那个时代的越南应该挺落后的吧,印象中现在的越南也挺落后,就不用说那会儿了。
女主是典型旧时代下的女性——有奴性的女性(剧中基本出场的女性都有奴性,这也是让人看的不爽的原因)。
一个连独立的自我都没有的人,能说她遇到的是爱吗?
换句话说,她真的懂爱吗?
顺带一提,其实人类好像狗啊。
要说奴性的话,其实大部分人类都有奴性,低层对高层,底层对权威……卑躬屈膝恬不知耻的谄媚之态应有尽有。
剧中女主对男主,皮条客男人对金钱和美国……(但是以上这两者奴性不一样,不能同一而论。
旧时代女性是被男权欺压导致,和人类自己卑躬屈膝地谄媚上层的性质远不一样。
换句话说,那些狗腿的人是自愿的、是他本来就那德行,骨子里就那样。
而旧时女性却是硬生生被凄惨打压下来的。
我也尤为不能容忍女性被男权的打压和因此的自我矮化。
)●皮条客坏人。
其实在最后有揭露他的一些生活深层原因和他变成现在这幅模样的原因。
他在剧中,不管给他的配乐和场景怎样带感,我都不会对他有好感。
因为他是个不尊重女性,不把人当人的人。
他的道德感极致缺失,并且没有怜悯和同情,更指不上同理心。
而最后他两三句回忆就道出了一些黑深残的背后原因:他成长成现在这幅龌龊黑心的样子,是因为他的家庭。
他的父亲的恶心,他父亲恶心导致的对母亲的残忍与迫害,最后幼小的他亲自参与了对他母亲的迫害与更深一步堕落——最后成长为了一个没有心的人。
这是直接从上一代亲身教育中流下来的。
这还只是一个小家庭。
放大了整个社会不知道是怎样。
这整个社会,都很恶心啊。
●皮条客坏人最后唱的美国梦。
他唱的越高兴,歌词越高扬,舞台越奢华美丽,越是纸醉金迷……就反之让人心里越不舒服。
这里是对当时那个年代美国的反讽。
(他想当然的唱着对美国梦的期待时,我想着他有没有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
(当然,他肯定没看过,我这里只是吐槽)●最后的悲剧。
女主的性格和个人经历,必定是死。
这整个所有人搅在一起的悲剧的直接原因,其实是战争。
所以这是一整个的,大的悲剧。
——嗯,时隔一年多后,知晓了一点关于当时的历史。
这他大爷的!
还敢拍出来……美国人好有脸啊!
还敢这么yy?
这就相当于……日本拍了部剧,剧里演:侵华日军在中国遇到了一个刚被日军杀了全家的女孩,然后这个被日本人杀了全家的女孩喜欢上了来打他们的侵华日本人……米国人是真的有脸,嗯。
看完觉得五味杂陈。
西贡的角色、唱段我都非常喜欢。
看完的第一刻觉得 我不喜欢这个故事 对kim太不公平 凭什么要夺走她的一切 但是仔细想,Kim又能别的选择吗?
Chris身边已经没有她的位置 作为贝度的Tam留在她身边几乎是没有未来的(因为长着敌人的面孔,贝度在本国会受到国民歧视 只能处在社会最底层) 很多人说同样是悲剧 魅影比西贡更有魅力,其实我感觉它们没什么可比性,魅影的设定比较drama 是让你猜不到结局的类型。
而了解到美越战争的背景,以及战争结束后贝度们的处境我才意识到,西贡基于时代的设定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是HE了。
战争的创伤会停留在多少代人的身上?
只能说chris是个普通的,善良的美国大兵,可惜kim却一个坚韧的非凡的天使了吧。
西贡小姐的故事不是爱情悲剧,是每个人都执念太深的悲剧。
克里斯执着于在荒诞战争里的寻找存在的意义,金执着于她理想中的爱情,工程师执着于他的美国梦,艾伦执着于她的婚姻,岁执着于过往时光留下的承诺,到头来只有约翰一个人有勇气面对现实。
一帮美国大兵在夜总会里醉生梦死。
在国内的时候,他们无力抵抗国家机器的碾压,征召入伍,远赴重洋,打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在越南,他们也感受不到自己的牺牲和奋斗有什么切实的意义,人人都知道西贡要陷落了,此时此刻也只是在做最后的无畏挣扎。
你的世界毫无意义的时候,你也很难得再掀起什么水花活出什么人样了。
克里斯的境遇和本质上和其他的大兵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大家惯用的买醉方式他已经厌烦了而已,就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烟火”了,非要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这场荒诞战争里有意义的存在。
他的证明方式就是自己可以从欢场上拯救一个少不更事,受人欺凌的女孩子。
要说克里斯对金爱得有多深,恐怕没有多深吧,他爱的是自己在战争中的理想。
无依无靠,身陷欢场的金在夜总会里用凄凉的歌声坚定地唱到,“我不止你们眼前所见,我怀揣着无数梦想”。
是啊,疯狂堕落、战火弥漫的西贡,一个少不更事的乡下姑娘,在这个堕落疯狂的风月场,却相信自己有更大的能量,相信自己还有梦想,怎么能不触动同样为环境所困,想找寻出路的克里斯呢?
然而与金一夜欢愉之后,克里斯的第一反应也不过是质问上帝,“这里本来没什么好留恋的,为什么让我度过一个这样的夜晚……为什么是我……我帮不了她……西贡在堕落……但如今我走的时候却会记得她”。
克里斯内心深处清楚得很,他碰到的金其实只是压抑西贡服役生活中的一首插曲。
只是金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时,克里斯觉得自己可以证明,那个曾经觉得“我麻木不仁”、“电视里的(越战)新闻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的迷茫美国士兵能找到一点真切的存在感。
通过与金建立起的爱情和婚姻,通过给一个在战争中毫无庇护的女孩一个避风港,来证明这场残酷无意义的战争里,自己还是能做点什么的。
不幸的是,“做点什么”只能在战争这个特殊的场景下存在。
战争结束,回国之后的克里斯常常在梦中呼唤金,他呼唤的是真爱吗?
恐怕不是吧。
他执着的是自己在战争中未完成的理想,是那个在战争中试图拯救一个女孩,来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意义的理想。
不幸的是撤退时他错过了带着金一起走的机会,克里斯的梦和他梦中的金,投射的就是这个破灭的理想。
和平年代的克里斯,甚至一时无法接受,金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他不知道如何安置这个孩子,他更不知道如何安置金的爱。
他的反应和选择一点也不出人意料,因为他所执着的理想,是在战争中拯救一个受伤害的人,在与现任妻子谈话的过程中,他说“从她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了痛苦……所以我想拯救她,保护她”,所以说到底,克里斯追求的是一个在战争中证明自己有存在意义的执念,爱情只不过是他的具体实施措施罢了。
在得知金于战争中存活下来,他的理想就实现了。
虽然金是靠自己的坚韧活下来的,克里斯却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克里斯理想之外的事情——金的爱情,金给他生下的儿子,本质上都并非他的追求,他自然不知道如何应对。
片尾,金的死又唤起了克里斯的无限悲伤,因为克里斯所执着的那个理想——拯救金这个在战争里饱受磨难的灵魂——最终还是破灭了。
说得更悲哀一点,克里斯从头到尾追逐的都是自己的理想,金是他战争时代的理想。
妻子艾伦是他和平年代的理想,他对艾伦说“很多人回来之后没办法过上正常的生活,而我有了你”,这也是他为什么战后决定不再接受金的原因。
可悲的是克里斯只能播种理想,却无力去实现理想,或者去承担因此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
和克里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战友约翰。
开篇在夜总会疯狂花天酒地的约翰,比其他人都更有勇气面对现实。
和所有人一样,约翰知道战争是一滩泥淖,这样混乱的境遇里,没什么比在夜总会夜夜笙歌更能打发难熬的日子。
和克里斯不一样,他没有执念,有的只是对现实清醒的认识,约翰“曾经以为,等自己回家,便会毫不在乎”,当他意识到”那段日子会成为生命里永恒记忆“的时候,他决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在战争年月里出生的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参战士兵和当地妇女生育的孩子。
约翰在战争时期的挥霍、癫狂与空洞是真的,约翰在战后担负起的责任也是真的。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克里斯,无法面对战争的残酷,所以执着于在无谓的战争中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他的执念却只是执念,是自己为自己编织的梦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
金和她的表哥岁执着的都是爱情,当他们发现物是人非的时候,也就是理想破灭的时候;艾伦的执念就是她的婚姻,她相信有一天,自己可以“拥有完整的克里斯“,也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可以找到力量让克里斯自由”,最终她还是让克里斯在金和自己之间做出选择;工程师的执念就是美国梦,这可literally是一场梦,美国白日梦,所有的期盼都是工程师脑中的臆想,既然是臆想,没有实现途径才是正常的。
除了勇敢面对现实而获得救赎的约翰。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执念付出了代价,这出悲剧不是西贡小姐苦侯爱情却不得的悲剧,是每个人身陷执念却无法自拔的悲剧。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越南南北大战末期,北越对南越发起猛烈进攻,尽管有美军支持,南越还是节节败退,傀儡政权朝不保夕。
女主Kim失去双亲之后沦为妓女,第一次接客时就和美国大兵Chris一见钟情。
Chris问天问大地还是劝自己接受了宿命的爱情,在战争环境下原本迷失自我的大兵不合时宜地陷入热恋。
美军随时准备着撤退,Chris也下定决心带Kim一起回国,无奈造化弄人,撤退前夕被困在使馆的Chris无论如何都无法与Kim取得联系,直升机起飞之际仍然在探出身张望,却连离别的话也无处诉说。
三年过去,Chris早已遇到了包容他治愈他的女生,但在午夜梦回时分还会想起Kim,甚至脑补过他和Kim的孩子。
他不知道的是,Kim真的生下了他的孩子,带着孩子在贫民窟躲躲藏藏,依靠曾经的美好回忆、对他的思念、对他会来接自己的期望以及对孩子的母爱,支撑着活下去。
最后等来Chris早已另娶的消息,Kim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在将孩子托付给Chris夫妇、即将与Chris久别重逢的时候,她选择用三年前Chris留给她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命为孩子打开美利坚的大门,永远留在Chris的心里。
这部剧被吐槽最多的是痴情亚女为爱苦等负心白男的三观。
我倒是认为,这个故事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非常真实,并且BE得合情合理。
娃娃亲表哥看似有情有义,实则是个偏执狂,得不到的就要毁掉,Kim不接受他的追求,他就编排Kim 利用职权指挥士兵殴打恐吓Kim,还想要消灭Kim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的存在是对他的侮辱。
令我比较失望的是,Kim为了保护孩子杀死表哥以后偷渡泰国,又继续重操旧业出卖肉体。
养活自己的方式过于局限了,即便是在那个年代。
没看出Chris渣,每一个选择都能理解,真的爱过也真的有了新的生活,愿意负责但不能抛弃现在的爱人。
工程师,全剧唯一专注搞事业,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开场的妓院也是很丰富的群像,从初见的不友好到遭遇冲突时的保护再到婚礼时的羡慕祝福,人物塑造我很喜欢,the movie in my mind很好听。
黑人朋友John的唱段也好听,但后知后觉对贝度群体的善心人设有点割裂,美利坚就是这么虚伪吧,挺讽刺的。
女主因为家乡被美国大兵摧毁了沦为性奴,然后爱上美国大兵,拒绝了“解放者”的爱情,最终为了奔向美国杀死“解放者”的故事么?
摧毁女主家乡导致女主沦落的是帝国主义,女主最终还是在资本主义的泰国继续操着皮肉生意沦落风尘,最终为了“美国梦”献祭自己,这不是那啥症么?
这tm被榨的一滴油都不剩啊,不得不佩服资本主义体系的效率。
可笑的美国救世主视角
音乐8分,剧情1分
感觉为东方主义和本质化东方女性提供了良好模版
破三观,破剧情,凭什么东方女性就要忠贞不渝爱上一个有妇之夫的白人男?为他生,为他死,为他煎熬一辈子,都啥年代了,还搞这种黄热病?为了一个白人男,还生了一个孩子,脑子有病吧?露水姻缘,当断则断,这不就是欧美男人对东方女性妥妥的臆想?这也太看不起我们东方女性了叭,滚,别来拈惹我们东方女性,我们是有独立思想的。
分割的爱,不分割的美国梦
记不住里面任何一首歌,就觉得胖女孩的胳膊记忆犹新
白人自我想象成上帝
白人giegie快来草了我!
拍摄制作牛逼!主题太虚假,就工程师是个人!
美国人的救世主形象真是连爱情都要践踏一遍。
你不要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就是自high
丑国狗屎
一星扣给价值观,音乐剧的音乐我很喜欢,不喜欢越南妓女跟美国大兵的故事……你换个视角想想日本人跟中国人的故事那多恶心啊
十分的失望,无论是剧情还是旋律都很糟糕。很难想象一场音乐剧听下来记不住任何旋律。中文互联网可别再说四大音乐剧了
论质量,演员的唱功,engineer的演技,豪华的舞台使之不愧为上乘,但入选四大音乐剧还是有点水,剧情是硬伤啊;论三观真是让人看了不舒服。而且美帝的自吹自擂和花式黑越南真的恶心
黄丝爱上白人侵略者,还为白男杀了保家卫国的同族表哥,还为了不影响白男夫妻而自杀成全他们,三观极其不正,创作者不是种族主义我都不信
五星级制作,engineer这个角色太亮眼,唱的那曲美国梦太销魂,演表哥的韩国人唱功也不错。可惜这部剧的价值观太狭隘,充满了美国式英雄主义和对东方的意淫,好像全世界都等着他们解救似的,金宁可不要命也要让儿子去美国,否则就是没出路没前途,美国人也太自作多情了吧。
第一次看音乐剧。人物很脸谱化,情绪由歌声表现,显得单薄。
看不进去的音乐剧
无法接受这个故事的三观, 他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 而她不过是他生命中的一段历程, 背景要是换成1949上海的话, 估计要被中国群众强烈抗议了~ 因为无法融入剧情想必影响了我的体验, 看完后第一感觉是凭啥这能当四大啊~ 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