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场 小爱情 一次医疗床上的探索 一次战火线边的激情 两个年龄段的爱情 引出了一场战役 为了爱可以回到地狱般的战场 爱情的伟大胜过了战争的摧毁 爱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想起来西游记 唐僧去西天取的就是这个么 那不应该让个和尚去啊
下了一个6点多G的版本,本想这是一部很大场面,打得很激烈的电影。
谁知道,这样的战争片又一次让我失望了。
现在很多的战争片,已经不再关注于战争本身,背后的爱情故事,往往成为故事的主线。
真的很不能想象电影中的爱情。
才认识那么一段时间,就愿意为她而奔赴那个原本极度厌倦的战场吗?
在别人激战中,两人也能在旁边“激战”吗?
明知道这样会死去,还冲上去救她的弟弟吗?
我对这样的爱情很迷惑,有可能吗?
现实很残酷,至少这样的爱情不会发生在现在的社会里面。
是现在的人自私,还是当年的人伟大呢?
女主角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一次心动就能让她堕入爱河。
因为心动了,所以为之付出,真的是这样吗?
电影里面有很多不逻辑的地方,战场前期的描绘也还欠缺。
不过,我对这部电影评价还是推荐。
1、人性的渲染。
战场上渲染人性,最大的鲜明对比。
当双方指挥官点头示意的那一刻,停火的那一刻,人性受到了最大的渲染。
原来战场上还能讲人性,很难得。
就如在非自由的国度里坚持讲求自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2、片尾的那一片碑,不仅让人再度感叹战争的无情。
一战本身就不光彩,但是当中有多少人无辜受害,又有多少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战争离我们的生活可能很遥远,然而正是这样,我们更加需要好好地珍惜现在难能可贵的日子。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战,帕斯尚尔战役。
这不是战争片。
也有枪战、炮火轰鸣、肉搏厮杀和断臂残肢,但却是地地道道爱情片,准确的说是以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影片。
战场上时间停滞的那一刻。
David的十字被缚造型太过于巧合,但当中士负伤后跪在跟前的时候,镜头拉远给了一个远景镜头,我才知道这是导演刻意安排的一个象征。
但却说不好内涵,也许是对影片所隐含的深层矛盾的思考——厌战与为国而战。
从个体的角度,战争是残酷的;从全局的角度,为国而战是义不容辞的,这是影片的主要矛盾。
个人也非常赞许中士与德军士官的眼神交流和点头的那一段,那是男人与男人的无声的交流,是暂时放下国籍与敌意的“纯粹的人”的交流,这使得战场上停火了一小会儿,天忽然晴了,还有忽现的蓝天下的鹰隼。
这片子很美,特别是山坡上那一段,远处的河流、进出的草地、油画般的画质,阳光下男人和女人金黄色的轮廓。
女主角很美,是那种移动的美,是那种用相机和用DV会拍出不同效果的类型的人,也可以叫做气质,或是风情。
关于ML的桥段,大家通常把这个词英译后然后简化,称作“ML”,也许是直接道出会显得太“白”了,也或者是易于引起遐想。
但这样的ML镜头,很自然很纯洁,几乎任何人都可以直视它并称呼它“情色片段”。
我想起好像是叫做《情色电影》的那个搞笑片子,一整部的唧唧歪歪,却在高潮处安排了一段充满爱意的纯真“ML”。
这里的更美,sarah的撤步、半转身、回头、一个多余的小动作,然后是表情至上...中士注定会战死沙场,这是战争的残酷。
在矛盾中徘徊了一整部电影后,导演在片后的字幕介绍了战争的概况,也给出了导演心中的答案,先是厌战,然后是为国而战,最后是为有意义的战争而战。
片尾曲绝佳,sarah的作品。
影片的场景布置很不错,战争场面逼真,在后方也有不少场景的选择很不错,特别是最后一大片墓碑和山坡顶上的黑马,很写意的感觉。
我给4星。
演员的表演都算上乘,全片看完后,虽然没有太多亮点可以指出,但要找出些缺点或是可以改进的地方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刚想感叹唇红齿白绿瞳德军美少年,男主就和善地笑了笑,然后直接一把刀插进了眉心…傻逼中二自以为是的弟弟简直毁了我的观影体验。
风景很美,战争场面逼真写实一看就经费足。
第一次看有直接战争场面的电影,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相当震撼加一星。
傻逼弟弟影响心情减一星。
男女主颜值加一星。
Social要考这个减一星。
老实说,最先吸引我的是海报让我情愿相信这是一部纯粹的战争影片但还是成为了战争大背景下的一部卓绝爱恋抑或,还有关于战争并由之引发的道德上的思考终于还是落了俗套但这是我喜欢的俗套,让人感动的俗套背景是一战的帕斯尚尔战役双方的主力是英国和德国,当然还有加拿大用持续时间4个月,双方共伤亡近60万士兵的数据足够说明战役的残酷主角迈克尔,就是一名饱受战争摧残并为之困扰不能自拔的士兵幸运地是,他在医院遇上了莎拉,一位在他心目中纯洁如天使的女子就算她来自不同的国度,就算她深受吗啡的折磨本来,他可以远离战场,可以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偶像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奔赴前线虽然,他们会发现,战争远非想象的那样而仅仅是一个剥夺生命和理想的巨大泥淖小时候看电影,总把是非对错,孰好孰坏分的过于明晰也许,战争仅仅是用最直白的方式定义着死亡死亡,绝望,无助的哀嚎痛苦,悔恨,期待着救赎承诺让他义无反顾那一刻,战场上罕见的安宁,上空万里无云哪怕是以命相搏的双方,也报以颔首肩负十字架,他走完了自己的救赎之路一再描述着记忆中的那张照片,他忘记了疼痛,死在爱人怀中是的,他说过,不管以什么方式,都会回到她身边有趣的是,身为该片的导演格罗斯亲自担纲主演迈克尔这个角色也许,他和我一样,对这个角色,喜欢得不行,哈哈还有,片尾曲我很喜欢,是能让人静静地等待字幕放完的那种Sarah Slean 《After The War》
2星,我要求比較高,所以不要浪費生命去看此片。
故事背景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1917年7月31日爆发一直持续到11月6日的帕斯尚爾戰役。
在線觀看:http://www.dnvod.tv/Movie/Readyplay.aspx?id=NdfTV7WpAEE%3d此片,故事結構非常非常鬆散,情節慢看得我不耐煩,一堆奇奇怪怪的配角似乎要塑造什麼卻什麼也沒塑造成,劇情不具備說服力,比如男主愛上女主,女主弟弟上前線之類。
主題方面也不懂導演想表達什麼,反戰?
愛情?
救贖?
然後主角最後死了,好唐突。
給3星就算了,真不懂有人會給4星。
http://axinlove.com/2009/01/passchendaele/《Passchendaele[帕斯尚尔战役]》小故事、大场面by @xinl.ve 090129开篇明意:本片可看可不看。
喜欢战争场景,希望作为观影中的调剂,可以一看,但是在战争故事的方面,叙说的并不完全,电影主题也并不完整,称不上佳作,因此可以不看。
开头和结束时的字幕交待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拿大作为英联邦国家之一参加战争,在只有极小的人口基数的情况,牺牲了大批的加拿大人。
电影宏观的主题:探求战争对国家和家庭带来的伤害,也简单带到了外族移民(以德国移民后裔为例)在战争的确定身份的问题。
微观,或者说具体的故事:因伤已经从战场退下来的士兵Michael Dunne(导演、编剧Paul Gross的亲自出演),为了保护心上人的弟弟,不得不重灰战场的经过。
在没有可以快速推进的机械化武器的情况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成堑壕战和绞肉机的战争,实属正常。
导演对于这种人头堆砌的铁血场景,花了不菲的成本,电影序曲时的废墟里数人之间的枪击场面还算简单。
影片临近结束时的场景:广袤的平原上,无数的弹坑,积水的堑壕,数量纵多的散兵坑等可以预计的大量制作经费,都在航拍镜头之下呈现。
大雨磅礴,冰冷但的确容易引起嗜血的氛围,战争的场景不错。
Michael,护士Sarah Mann及她的弟弟David等人物的精神、情感和性格等问题,导演有意设定的非常复杂,Michael和Sarah都不能平安入睡的困难,David渴望独立,并证明自己能做一名合格的女婿的愿望。
这些在世界大战面前小小的个人故事,都有足够的腾挪解读的空间,有些味道。
但是,相对于Michael对于Sarah的爱恋,以及他自身的问题,还有David的前途和爱情等纵多问题的探求与解答而言,战场上过于虚无的象征实在无法让人明白。
不太理解为什么David会冲锋到德军军营,然后被炮弹轰成十字架上受难的耶酥模样,并且当Michael扛回滚绑住David的巨型十字架时,天空突然雨过天晴,莫名出现鹰。
这些明显而造作的暗示,无法直接明了的归到战争创伤的主题上,导演想有的寓意,只是利用了形象,但没有说的明白。
需要专门提出来的是Paul Gross的构图,非常漂亮,那些取自加拿大自然风光不用说了,截图两张:因为主题的无所意义,所以连片尾曲都没有心思再去折腾……Passchendaele.2008.DVDSCR.XviD-VoMiT
为了女人,为了小舅子而献身,脑残,编剧脑残,导演脑残。
可惜这么宏大的场面,这么多投资,被一个脑残的剧情给毁了!
时间:2008年10月7日19:00地点:Imperial影院事件:Passchendaele蒙特利尔试映会本片在多伦多电影节作为开幕电影的时候,似乎得到的评论是毁誉参半。
所以今天拨冗出席这个首映,也没抱多大希望。
抵达现场,为时尚早,看到导演(主演)、制片和女主角悉数到场,Imperial也有个小型的酒会供人免费享用。
对酒没多大兴趣,拿了一杯柠檬汁,遂幽幽然登上楼座,找到心目中的皇帝位,摊开一本法国电影闷书,没几分钟,呼呼睡去。
醒来已经是距开演5分钟,身边也已是人山人海。
开场前自然又是相关领导讲话、主要工作人员向观众致意,略过不表,唯Paul Gross的法语不太灵光,磕磕巴巴念完讲稿,人们自然也是礼貌鼓掌。
终于进入正片,拯救大兵式的开场,中段展示加国迷人风光和男女主角爱情萌芽,末了以英雄血泪撒疆场加上真爱不死收场。
加拿大主旋律片的套路原来也是如此这般的四平八稳。
导和演也算不过不失,情节上没有多少惊喜,倒是片中一个魁北克大兵的英语惹了四邻八座一阵欢笑,还有什么?
片尾歌曲倒也算亮点一个罢。
不是电影多完美,而是我经历了多达几个月都没想起它的名字,这次回家翻箱倒柜终于知道了,对于战争电影,我对它有独特感觉。士兵与护士的战争情节。当然最喜欢末尾时的老胶卷,有独特韵味
让中国拍的话,这个弟弟是绝对不可能投敌,这位英雄最后一幕将是自己挺了一杆机关枪冲进敌营,砍瓜切菜般灭掉敌军一个营的兵力,然后救回宁死不屈的弟弟的尸体。。。
诺言重于一切。
发现加拿大这个国度神奇在于:无论他们拍战争片还是恐怖片还是灾难片,最后无一例外的成了加拿大风光片。
主旋律大杂烩啊。看着像国产片。女主孙俪演。
爱情+战争,四平八稳的一出戏。忽然发现加拿大的风景也不错。
关于一战的片子我看的不多,这个不错也
美丽风光的战争片。
经历过战争所以才会知道反战,追求生命中珍贵的东西尤其是爱情,但又因为爱情回到战场。他的信仰,背负的十字架其实是爱情与家庭。
男人为心爱的女人重新踏上了战火纷飞的生死之路
史诗的结构,主旋律的剧情,优美的风景,养眼的女主角。
多希望能看到中国人也能拍这样的电影啊,我们有那么多的战役,那么多的普通人的牺牲⋯⋯
糟烂的一战片,与《光荣之路》和《慢长的婚约》相比。
看,保存赢
战争场面不好看
画面非常漂亮,传奇的故事
片尾的那些老电影很有趣。片尾曲很好听。
三星半
all this for what?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们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you signed up to kill your father。如今的战争狂热者也想杀死过去软弱的父辈 ,这是必由之路。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半文艺,一半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