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最让我期待的日本电影,一个是这部,另一部是二宫和也的《白金数据》。
诚恳的说,白金数据最让我期待的是东野圭吾的原著,而这部就单纯是一部期待看着男主角番茄君而加入“想看”分组的作品了,上天诚不欺我,果然这片子看完确实就番茄君的颜和演技是能看的了。
作为等着DVD发售看盗版的盗版狗,我不知道那些霓虹的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的人是何等的扼腕叹息【不过我想番茄君的半裸可能会值回票价】,不吐槽松雪泰子从头到尾有气无力的说话腔调,也不吐槽一直智商上不了线的江口警察为毛关键时刻犹如打通任督二脉把“脑女”这个神经病搞了个与子弹共舞,更不吐槽既然新人刑警前几次都能从黄泉路上拽回来为毛最后还是把他搞死了这样让人设定,我只想问那对蕾丝边女神经病是出来干嘛来的?
如果说是高智商犯罪者,我觉得她除了拔舌头搞人肉炸弹学习我大天朝报复社会就一定要从炸公交车做起和让“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熊孩子真的被炸成熊了好像没啥一定要存在的意义……啊…… 反正就我个人而言开头接连的高能画面虽然震撼,不过这两女的真的没看到在这电影里面有什么深入的意义,倒是被圣母女主角治疗的那个变态男青年这条线我很喜欢,我觉得女神经病戏份可能就是为了展示这片子美好的爆破组特技,变态男青年这条线反而展现出了编剧和导演的思想,虽然我不确定是不是他们想传达给观众的,反正肤浅如我只感受到这一点——有些罪恶的心是不能被治愈的。
为了保持看片的震撼效果我特地改变了自己看小说改编电影的习惯,一改之前看影片前必先看原著的强迫症行径。
但是脑男显然让原著党很失望,没看过原著也不好妄加揣测,只是这部电影确实深度不够,完全比不上让人不自觉联系起来的《告白》,也不能和《彷徨之刃》相提并论,告白的电影相当原汁原味的还原了小说那种暗黑的叙事口味,把女教师心中的愤怒展现的淋漓尽致,老师的报复配合着观众纠结不定的善恶观在最后的爆炸里面终于尘埃落定。
而东野圭吾的《彷徨之刃》没有告白那样酣畅的报复,而是夹杂了更多现实的挣扎与无奈,少年犯的残忍和父亲难于人言的痛苦,直至最后父亲被射杀都让读者深深徘徊在故事里难以自拔,报复是否就是为正义加冕,以个人的力量去判断善恶并加以处决是否就是正义?
这和脑男异曲同工,却又与脑男千差万别,毕竟《彷徨之刃》处刑的持刀人是受害者的亲属,而《脑男》处刑的持刀人是一个没有痛感没有感情如同机器人一样按照自己那套善恶观去施加判决的事外之人。
天朝古代有那种劫富济贫的义士,小说里更喜欢写扶贫锄恶匡扶正义的大侠,人类对完全公平的正义总抱有无限美好的憧憬,对比现实的无奈,人们大多喜欢寄希望与这些正义之士,这种形象如同脑男。
我们需要精神上的脑男,但也必须过着不公正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现实。
总之刨除掉影片很多很神奇的展开的部分,我个人很喜欢变态男青年的部分,虽然着墨不多,深意却做的很足。
四星全给男主演番茄君,他早已不是《花君》里面卖萌的二货青年,也不是《魔王》你冲动面部表情一直大张大弛的热血刑警,近几年虽然他拿到的剧本一直很让人不想多说什么,但是关于演技和努力他完全可以打高分,一整部片子没眨眼这一点上番茄你是和你的基友亚麻面瘫求取的经验么!!!!
可能是因为我还图样图森破,但是我大概三观还是和心理医生站在一起的。
我觉得并不存在绝对的善与恶,一个人坏一定是有原因的。
而且制裁这些坏人也绝对不需要脑男这样一个神様。
脑男虽然纯白如纸,只是执行命令,但是也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力,如果脑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话就否定了人类社会法律制度的存在。
所以虽然toma很帅,但是每次看到他,尤其是最后那个微笑都觉得很残忍很可怕。
虽然可以吐槽公检法的无能,至今还让坏人们没有受到惩罚逍遥法外,但是我觉得脑男的存在更可怕。
我大概很讨厌这个故事情节。
尤其想吐槽的就是为什么要搞死警察大叔的搭档小哥!
窝最喜欢那个小哥了好吗!!!
整部电影为什么会有那么一个可爱的天使出现啊啊啊!
让那么一个so cute的角色从头到尾被炮灰最后还真炮灰了【。
让我从心底里觉得这部电影是个sad story sooooo sad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最后的时候,觉得这个人特别的想超人那一派的。
将来或许会多一个脑男狭什么的。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问题。
这个世界上能否让超人这样的人存在。
蜘蛛侠说过这个事情,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但问题是,这狭那狭的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世界上的大事小事,只要是他们认为的坏事。
作为超能大哥,我都要去阻止的。
这事说来,道义上讲,他们比那些围观群众,见死不救之辈要好很多。
但是,总会要有人问,谁给了你这样的权利。
超人如果穿越到这故事中的话,这故事会光明很多,那就是没有人会死了。
但是,说句大俗话,狗改不了吃x。
超人到最后还要打坏人,是因为他的能力决定了到最后他要不断的打下去。
而且坏人永远也消灭不完。
人家之所以可以不杀,是因为它可以及时的阻止。
但是,脑男呢,这个自始至终被定义为杀人机器的存在。
如果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战斗的权利的话,医生的战场是手术室的话,脑男的战场就是坏人的聚集地了。
而且脑男的出发点也不错,就是惩恶扬善。
关键问题是,这一恶一善会打肿很多人的脸。
那就是善恶的标准非常难以定义。
我干了警察的事情,我干了你心里医生的事情。
你感到秩序出了问题,你感到你的战场价值观遭到了否定。
但是,这种自以为是,让很多拥有脑男这种价值观的人没有办法生存下去。
这是电影的内核吧。
说到电影本身,前半部分节奏都给我一种很好的感觉,但是后半部分,缺少了张力。
医院结尾,坏人自送家门这事,然后杀人死一起会很幸福,的确很日本。
2013年的日本悬疑电影。
生田斗真、松雪泰子和江口洋介主演。
据说是根据畅销悬疑小说改编,所以人物设定还是有些意思。
一个智商超群,但是生活小事都需要人照料的怪人,因为被当作恐怖嫌疑犯送入精神病院作鉴定。
而一个圣母型的女精神病医生开始了追寻这个病人过去的故事。
作为一部悬疑电影,经不起推敲的地方还是太多,比如一个恐怖嫌疑的重刑犯居然只带一副手铐,从而从容众目睽睽之下袭击了另外一个犯人。
两个女阿飞居然就搞定了警察车队,一个女阿飞就把一个大型综合医院搞得鸡飞狗跳。
虽然设定有趣,主角生田有颜,但是架不住故事的漏洞。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此片,那就是:男主角、女主角和女配角们,个个都是精神病!
一向偏爱悲剧,看了影片之后,心动不已。
可是从影片开始到结束,感受不到任何失望的情绪,只是感动到快哭,又没有流一滴泪。
T有超越常人的天赋,唯独不具备常人与生俱来的感情,总是安静的像个娃娃。
对无感情的生物又似乎有着善意。
影片对于孤独的人,封闭的人,接近无情的人,更多的是安慰和救赎。
如果你能让我做那个为你哭的人,请赐予我可以释放情绪的能力。
我不要穷其一生都在摸索爱对于我的意义。
没有任何快乐,也不会感觉到任何痛苦。
影片里大快人心的一幕,是那个劳改少年被杀害的场景。
从他站着对医生说出感激的话,便期待他被杀。
人性如此阴暗,虚伪的讨好,以及背叛,怎可以被轻易原谅。
他不死,怎可以对比出T身上隐喻的正义。
纯粹的善恶都好,对我来说有瑕疵的都是废品,极端是件简单的事,容不得恶意与悔意交织。
虐心的是他母亲流着泪对着N个话筒说出他死的应该这种话来。
十分厌恶医生在片尾对T所说的那句话,你破坏了我苦苦构建的一切。
人总是盲目信仰,意识里对付出的感情总抱有索赔的心态。
辛苦构筑一个理想世界,捏造自以为本应该得到的结局。
却难以承担失败带来的失望。
多么软弱无能。
这个世界丝毫不缺这样的人,也根本不缺奇形怪状的性格的人,各种有意无意的标榜的个性里,满是私欲。
T的角色美在他不需要,不需要任何。
当少女问医生,你有没有从心底感觉幸福的时刻,我没有,一刻也没有。
是听见那句话,我才懂得了,也原谅了这个角色。
我没有,也不懂,更不信。
也许天生不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的人真的该死。
变态的爱恋一个人,却无法让其毁在自己手里的痛苦。
也许我不是完全懂。
多少自身制造出来的苦难被彻底打压之后,被亲手抛入无底深渊的不是情绪垃圾,而是爱的能力。
我爱你,怎舍得你毁在别人手里,怎能忍受别人以任何被你爱上的可能性存在你身边。
这样的人生满是自虐和虐人的快感,不给予同类感情,亦不要求从异类身上得到回报。
T和少女作为对立的角色存在,又那么相似。
让我动容的一幕,是T被撞了一次一次又一次,直到T趴在车上望着医生的那一幕。
除了为看医生为自己流的眼泪,我想不出T不逃避撞击的任何解释。
这是一个幸福的镜头,尽管T满脸是血。
少女所谓的幸福的时刻,也就是那样的时刻了吧。
T的幸运,是很多人终其一生找不到那样的人。
即便那些人拥有了更多于T的情感,可是用之不竭,又无处交付的情感,之于人生,本是一种浪费。
T的幸运是少数人的幸运,少女的悲剧却是多数人的悲剧。
T的罪可以被医生的眼泪轻易赦免,写到此表示下,我很遗憾少女没有一个残缺到充满美感和让人心生怜悯的童年。
她有一双翅膀,却被束缚,所以不如亲手折断它。
那时,或许她才能原谅自己空有整个天堂。
世上的感情,是比理性,道德,法律更为无奈的东西。
你看得见的是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却往往不能看见一个人的人性为何存在缺陷。
同是悲剧,可是T容易被原谅很多。
只是因为T长的实在太好看吗。
医生的角色是被定义为善的,看着虽然略圣母范,倒也舒适。
除了那句让我反感的台词。
顺便吐槽下,为何医生对T如此耐心,却不肯对少女说一句稍微善意一些的话。
眼见T是要除暴安良了,为了想要得到的结局,医生希望T不要那样做。
多数时候人的行为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出自刻意的善意,根本不能了解自身的虚伪。
我的灵魂年久失修,即便眼见你行善,也仍然会以为是伪善。
大概这是我的错。
片尾正义感崩溃的警察对着T扣动了枪。
却没有子弹。
T不死,于感性来说是赞美,于理性来说是希望。
无论T死不死,都是美。
T死了,我更欣然接受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类人的事实,T不死,我仍然会憧憬身边有类似的同类。
哪一种结尾都好,后者多了一些希望。
现实里不能实现的,在影片中被隐晦表达,看看过瘾一下,电影还是电影。
对于影片最想表达的重点是,生田斗真帅到让我想舔屏。
换别的男演员估计不会给五星了。
『脑男』改编自日本作家首藤瓜获第46回『江户川乱步赏』的同名著作。
是继『告白』之后,又一部对人性彻底失望的日本电影。
看完的感觉与当初看完『告白』的强烈震撼不太相同,随着剧情的抽丝剥茧,对结果已有心理准备,最后留下的是反复不断的思考。
「脑男」一词,意味「毫无情感知觉、却拥有天才智能、异常体能」的制裁犯罪者。
脑男(生田斗真饰)天生下来就对一切无感,身体没有痛感,内心也毫无情感,人类天生会做的事,像是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固定时间如厕,他都必须透过学习才能与一般人相同。
但他有超高的智商与绝佳的模仿力,简单说来就是一个高智商的机器人,一个被设定好的「杀人机器」,像计算机一样,只要下达指令,就能精准执行。
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脑男与其他人的鲜明对照,透过脑男这个超乎寻常的「异类」,清楚折射出代表公平与正义的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而与脑男一样对一切无感的变态杀人狂少女,根本非脑男的同类。
【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恶意,无法消除】片中频繁出现爆炸镜头。
一开始的公交车爆炸颇令人震撼,但爆炸次数多了,视觉与心理都逐渐习惯。
残酷的割舌画面也是,最初确实被吓到,看了几次后不舒服的感觉也没那么强烈了。
我遂发现「有感」与「无感」并非两种极端,有可能近在咫尺,区别只在于习惯与否。
我们习惯了善良与美好,并不代表我们习惯不了残酷与恶意。
这世上有千百万种人,多数的「善」不代表少数的「恶」不存在或可以消除,少数的「恶」还会因多数自以为是的「善」变成「大恶」。
这是我从未想过的。
以前总会探究大恶之人变坏的原因,像是童年阴影造成的心理创伤,导致其反社会人格,为报复社会危害他人。
但片中天生无感的未成年杀人狂少女,冷血杀害双亲,没有原因,只是想杀,杀人成为一件让她终于有感觉的事。
为何人会如此丧心病狂毫无人性?
也许没有为什么,有些人的人格天生如此,那种与生俱来的恶意,并非给予温情或再教育就能改变。
内心彻底无感的少女,字典里当然没有「人性」这样的词语。
再对照身体与内心皆无感的脑男,同样没有人性,少女以为脑男是她的同类,一样以杀人为乐,但脑男只是杀人机器,没有任何感觉,当初被设定杀坏人,他便不放过任何眼中的坏人。
少女是有意识的杀人,以造成别人的痛苦为乐,根深蒂固的恶意,令人发指。
同样没有人性,相较之下,少女(人)还不如脑男(设定好的机器)。
回到现实社会,总有些惊人的社会案件,足以印证为何作者会对人性彻底失望。
近几年,不时出现子女杀害双亲的社会惨案。
记得有一个失业在家的二十几岁男子,因不满父亲不断叨念要他去找工作,愤而将父亲打死。
犯后,他毫无悔意,还在法庭上口出恶言,说再一次他仍会打死父亲,谁敢啰嗦他,他就让谁死。
还有一个「割喉之狼」,杀了一个孩子后,大言不惭的告诉记者,死了一个孩子算什么,反正台湾现在很难判死刑,言语间尽是对生命的轻贱。
每当我看到这样无可救药的恶人,就会想:死刑怎么能废?
在这个社会仍无法保证善良民众安全的情况下,死刑又凭什么废除?
恶意剥夺别人生存权的人,有什么值得生存的权利?
片中除了让人思考死刑存废之外,也抛出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未成年却恶意重大的犯罪者,是否该判处死刑?
法律对未成年罪犯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但若有一种恶与生俱来,无法消除和感化,如同片中未成年少女及虐杀男童的少年犯。
对他们而言,生命如粪土,杀一个人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法律保护这种恶人,让他们有机会重返社会,不就等于间接加害了更多无辜民众吗?
恶意,与年纪无关,与内心有关。
由此看来,没有人性却惩奸除恶的脑男,似乎比为顾及人性保护未成年罪犯的法律更有人性。
【自以为是的「理性」与「正义」,仍难逃私心】片中代表「理性」与「正义」的心理医师(松雪泰子饰)及警探(江口洋介饰),却是整部片中最令人讨厌的两个角色。
心理医师负责对罪犯做精神鉴定,本着科学的理性态度与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做出所谓公平的裁定,有些狡猾的罪犯因此得以逃脱。
她深信「心理治疗」能彻底改变罪犯,唤回其原有的人性,为此,她甚至不惜放下伤痛,以理性的态度辅导她内心深恶痛绝的罪犯。
此举乍看十分令人敬佩,但电影最后她对脑男说了一句:「你毁了我的心血」,彻底反应出她真实的心态:她在意的是研究结果被破坏,而非她认为已改过自新的罪犯被剥夺生存权。
「心理治疗」是以一种科学的方式解决人的困境,但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透过分析与治疗改善原本的状态。
认为一定可以,也是一种自以为是。
人一旦有了自以为是的心态,就会产生许多盲点而不自知。
我想起以前在课堂上最无法接受的便是学生说「没感觉」,我认为没感觉是学生在为自己的偷懒与不愿思考找借口,所以只要一听到这三个字,一股无名火便油然而生。
但看了『告白』与一些残酷的青少年案件后,我明白了学生说的没感觉真的就是没感觉。
就像片中说自己毫无感觉的杀人魔少女一样。
从此,我不再偏执地以自己的角度看待学生。
心理医师认定所有罪犯之所以犯罪肯定事出有因,因此可以透过治疗导正,这样的想法否定了先天的恶。
自以为是的态度,成为许多罪犯得以逃脱的桥梁。
而打着正义旗号对脑男说:『你没有权利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的警探,更是狠狠打了「正义」一巴掌。
他不断阻止脑男处决罪犯(因为办案必须讲证据)却导致逍遥在外的罪犯危害更多人。
本应保护民众生命安全的警探,却间接害死更多无辜的受害者,这真是对社会正义最大的讽刺。
后来,更为了救自己人,拿枪对准脑男,完全被罪犯完弄于股掌间,也让他之前义正言辞阻止脑男的那番话完全站不住脚。
最后那几近疯狂的四枪,则是自以为是的正义彻底崩盘的象征。
只要是人,都会有私心,人有私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有私心,却以完美的借口伪装成无私。
心理医师和警察,一向为人所信赖,但看完整部片后,会发现作者最批判的就是这两个人。
就像许多社会案件,最后加害者未必得到制裁,未能伸张的正义,有时是客观因素,有时却是执法者自以为是的主观心态所造成。
【美到不可思议的「脑男」,是作者对人性失望的隐喻】除了剧情发人深省之外,片中最大的看点就是饰演脑男的生田斗真。
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他坐在阴暗牢房,双手抱膝,肌肤似雪,身穿白衬衫,面无表情,宛若一尊完美雕像,恰到好处的光与影,镜头拉远,成为一幅绝美画作。
导演给了脑男许多特写,每个角度都美到不可思议,但他的美,又不是阴柔之美,而是少见的刚柔并济之美。
明明是人类,却没有人类的情感与知觉,在人群中,却彷佛遗世独立,默默存在,却让人无法忽视。
他没有人类的自私欲念,因此杀了无数坏人,仍干净的像一张白纸。
完美的脑男,或许是作者对人性彻底失望的隐喻。
彷佛在提醒我们:不要再自欺欺人的说社会没有那么糟,人没有那么坏,而是要承认糟糕已是社会常态,有些人的坏必然存在。
我们无法成为拯救社会的脑男,但至少也不要成为自以为是的心理医师和警察。
自以为是的「善」比无可救药的「恶」更可怕。
想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就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
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cn/aiyung
一个铁石心肠,没有情感的杀人机器,最后被一个美女医生的热忱所打动。
标志性的英雄电影的结尾,只是最后铃木还是杀人了,但是他毕竟是帮社会除害了,也是好事一件。
电影一直都在暗讽整个日本的精神病学科,美女医生虽然热爱自己的专业,可是她却不能解开自己亲生母亲的心结;她费尽心力治疗杀害自己亲生弟弟的凶手,结果他还是重操旧业,继续杀戮年轻的小男生。
有的时候科学事业的悲哀就在这里,理论很高深,却解决不了身边实际的小问题。
其实片中人物的设定并不新奇,之前类似的也有很多,只不过导演用了“脑男”这么一个新名词来定义,很好地赚了一点噱头,而且得益于男主比较传神的演绎以及姣好的面容,也给影片本身加了不少分。
操纵别人,抹杀他人情感的做法是终将会自食其果,人类的情感就好比大坝拦住的巨河,只要大坝有那么一点裂隙,那水就会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
相反,我们也不能轻易被他人操纵而成为工具,我们不能被某些事物的表象给欺骗,不要过分掺杂个人情感,有的时候相比高深的理论,要更加相信自己的双眼。
个人近年来观看的日本电影中,大部分都是对人性露骨的剖析,影片基调偏暗黑系,引人深思,《脑男》跟《告白》、《庸才》等片子属于同一个类型。
该片根据首藤瓜於同名作品改编,讲述的是一个身无痛感智力超群却没有情感的人,遵照命运使然裁决正义的故事,这样的人物设计,为社会守则、本能反应和人性根源三者之间相互的平衡提供了一个客观思考的平台;电影抽丝剥茧式的叙事手法将“脑男”的身世去从揭露并推向高潮,片尾“脑男”的一丝微笑将观众对正义的决断定格在了脑海。
我上火 我生气 我愤怒 甚至后悔占用我宝贵的周末时间承受这么强烈的情绪但我必须承认我推崇这片子,以及它传达的思想或者思考,一是因为好看,严肃题材的商业片,极具个人英雄主义,但悲情色彩又黑色风格,难得。
节奏感很好,惊悚片的类型效果,故事很丰满,毕竟来自小说。
二是看完能让人想骂娘,爆粗口。
我讨厌医生,她实属圣母,但爱心泛滥就不值钱了,典型的妇人之仁,善恶不分,爱憎不明,她以为的宽恕带来的都是毁灭,不想讨论人性的恶,只想说,智商呢?
不计后果,你的理性只在阻碍神一样的存在发光发热吗?
我想讽刺警察,坏人抓不到,倒是处处为难好人,还兼作坏人的保护伞,和医生一样自以为是的害死多少人?
刚愎自用,最后啪啪啪打得是枪,也是自己的脸。
我鄙夷恶女,用自己疯狂混乱的人生来报复社会,影片只告诉观众她是个将死之人,但不同于电锯惊魂,她无视生命,看似强大,无非是把对死亡的恐惧转为变态的行径。
以上皆为脑残,害人害己。
三是有天才,超脑的智商,坚强的意志,强大的身体,偏偏被传统意义的好人一次次伤害,没有亲人之爱,医生廉价的眼泪就能让他付出生命来感恩。
这是一个悲剧色彩很重的人物,与恶女之战的背影让我想起黑暗中消失在哥登市夜色里的蝙蝠侠,天才永远是不被理解的,因为世界上能有几个天才?
庸人哪能跟上天才的脚步,往往是另一极端的恶人倒有一拼,可是天才总要站在正义一方吧。
所以处处被脑残掣肘,乃们的理性让狗吃了?
坏人一次次得逞的代价是乃们阻止英雄的理由吗?
导演你是得逞了,在这种情绪下,我激进的问,天才就是要手握权力,即使所谓主流理解不了,那是因为智商不够,神的理由需要向你们解释吗?
难道你们一次次姑息养奸或者冲动冒险的决定就不是罪恶吗?
主创是否意指死刑或者精英理论我不管,但我吐槽双重标准,不杀XX,XX却因此而死,不也是罪孽吗?
只顾眼前与想的长远有绝对真理吗?
如果那个做决断的人是神一样的存在呢?
上帝施爱的同时也敢于惩罚,我们不是上帝,但我们都承认要相信神一样的存在!
拥有高智商,高记忆力,受过杀人训练和各种格斗体能训练,杀死了自己的杀父母爷仇人,继承巨额遗产,到处杀掉犯罪者,他不是蝙蝠侠,他是脑侠,他是脑男。
不过,与其说他是脑男,不如说是机器男,他的种种所谓的特殊能力,和州长的T1000有什么区别?
连没有感情和接受指令才行动这个元素都一模一样,主角要是光着屁股出现,估计女观众还能更多些。
主角学会了那么多的杀人方法,可是具体实行的时候只会掐脖子,果然是个书呆子而已。
本片算是又一部“日本警察特别烂”系列,一个依靠CSI就能搞等的案子,却弄死了那么多警察,江口的角色简直就是为了讽刺警察无能而产生的人物。
女主角这样的人现实中其实很多,多到难以想象,没有能力的善良人只是个好人而已,她在本片一没有用科学的手段治愈病患,二成为了人质让主角被车随便撞。
高中生lesbian还真是符合日本对罪犯的审美,巨额遗产还真是普及,是个人都继承了巨额遗产。
本片对这种法外行刑者算是默许的态度,和《不义联盟》等等还真是如出一辙,主角不去做蝙蝠侠真是太可惜。
作为脑科学研究者,最后说说本片的科学元素,本片可以说是又一部不错的日本科学科普片,从心理行为学干预到脑电图测谎,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目前仍在使用的心理学诊断手段,是的,目前对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就是如此简陋,堪比中医的望闻问切。
关于大脑,如果能达到片中主角的能力,其脑部血流供氧的损耗是非常大的,所以主角必须像谢尔顿多吃营养丰富的中餐和高热量食物才行,不然他根本连一个俯卧撑都做不了,其感情和感知可能消失,但是自循环系统不会受影响,他应该会经常感到饥饿,吃东西会狼吞虎咽,而非本片中受到指令才会去吃饭。
现在很多的脑疾病就像癌症,以目前的手段确实无法治愈甚至无法准确确诊,想发展快一些,好办,多给我们钱就好了。
我个人不同意用精神问题来逃避法律的制裁,理论上所有的犯罪者都有精神问题,作出杀人决定的还是犯罪者的大脑,而非其他人的大脑,既然作出了决定,就要为这个决定负责。
难道说,一个男的说自己神经错乱时而让一位女性怀孕,法院就判决生下的孩子不是这个男的了?
因为没有痛觉,就可以小强精神泛滥么~生田斗真真是很俊逸呢~
不错,最后这个耳光扇得响亮呀!
撇开变态不说,日本人解析人性其实挺到位的。最触动我的不是脑男,也不是爆炸案的女凶手,而是那个猥亵并杀害幼童的男生。真梨子医生的研究课题其实挺人性化的,但在畜生身上是不会有试验效果的。
染古将太不要再当少年犯了好吗!?二阶堂富美不要再暴力杀人了好吗!?让我觉得日本好可怕呀这么多变态!!
这部戏导演找toma绝对是失策,因为太特么的帅了好么!本来这样暗黑系的电影拍的再烂也不可能让人对剧情一点印象都没有的但是因为toma的帅脸细腰翘臀我一点感想都没有啊!!除了toma帅哭女猪神烦以外一点感觉都没有啊!!但是我toma演技真心进步大了,点赞
还可以 日本人确实有想象力 只是电影的深度不够
你是那个唯一一个为我流泪的人
生田斗真就是为这部电影而活的感受 ~
番茄和鼹鼠之歌里简直两极,不过这里确实是美的,电影全靠脑男这个设定撑,还浪费了这个设定,剧情逻辑性差,想表达的东西毫无说服力,看脑男被车来回撞发现原来是盾男。PS我觉得番茄挺合适演闷油瓶的嗯
太过无聊的电影。脑残日本犯罪小青年的梗已经疲乏了。
番茄童鞋小时候并不好看~~~~~~几年前也觉得他不咋的~~~~怎么最近觉得他就那么帅了~~~~果然有些人是长开了才美s!!!J家眼光不错~~但是剧情好一般
非常典型的日本电影。不过生田斗真演技还是不错的。不过剧情有点拖沓。几处犯困。
不能更好看好么!
很不错的剧本,够爆裂也够变态,《庸才》里的男女主角纷纷到《脑男》里饰演反派变态,二阶堂富美的表演疯、癫、狂,演得好。江口洋介演绎的野兽刑警也足够粗枝大叶和凶猛,他内心相信正义大于法律,所以最后对着铃木扣下扳机,可是已经没有子弹。真梨子不肯宣判任何人,她的善良和圣母心被利用,院长正是看出她过于善良才不肯放手让她去尝试更大胆更为激进的疗法,因为她一定回失败,而且将因此声名狼藉。所以不如老实一点做个普通医生,更适合。她的失败同时被铃木一郎发现,铃木杀死变态,用自己的罪过替代真梨子的愧疚,最后铃木露出笑容,我觉得,他喜欢真梨子了。
我去,哪都能看到松雪泰子。
toma颜太棒……
女主是<母亲>中的妈妈,一幅苦大仇深克夫克子的表情。揭露人性毫不手软,绝对是一部黑暗系的电影。
有些灵魂无法救赎!而神的灵魂,无需救赎!!!
首先客观的讲,这片烂最大责任在导演,但是番茄君的演技也真是有够糟糕......即使他好像更帅了.....
等了好久的toma酱!面瘫的颜真是完美到爆!可怜的高智商无痛感星人,这个世界有的时候邪恶不被制裁的时候,也许脑男的存在也是好的。已经看了n部片子染谷和二阶堂都是绑定演出好么…遇到和自己如此相似的人一定要先将他杀掉然后自己再与之同归于尽…toma现在都演黑暗系~我都快忘了可爱的津一是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