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初中生明智和浪越一起发明了万能算法暗黑星,只需要输入问题就能给出解答,他们向系统提问如何消灭世间的恶,系统给出的回答是创造一个名为“二十面相”的民间传说,让所有人都可以借名传说惩罚恶人,使恶人感受到恐惧从而不再犯罪。
但明智发现实现这个理想需要代价,即两位发明者其中一人献出生命,两人爆发争吵,最后浪越坚持完成理想自愿献身。
随后多年,二十面相成为惩奸除恶的象征,但明智坚持认为以这种方式消灭世间的恶是不正确的,借名滥杀逃脱法律惩罚的恶人,不过是屠龙者终成恶龙罢了,终于他在小林和羽柴的帮助下,破暗黑星算法,找到消除二十面相的解。
此时早应死去的浪越重新现身,原来在他假死的几年里,一直在继续更新暗黑星系统,二十面相已经深入人心,最终浪越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二次牺牲,达成暗黑星算法的条件,影片结束。
全片逻辑凌乱,基本不能自圆其说。
为什么明智和浪越在发明万能算法以后,要提问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归纳为年纪轻轻心怀天下吗,没有说明。
要实现这个算法,为何非要有一人牺牲,不理解,为什么片末浪越牺牲自我就能完成二十面相系统,也不明白,最后要抓这小林一起送死更是莫名其妙。
片中不断渲染社会风气混乱,罪犯轻易逃脱法律惩罚,原本有大好机会上价值。
加贺美一面是身为警察应该坚持的法制,另一面是罪犯轻易逃脱法律制裁逍遥自在的不忿,一边是圣母上街举牌要求取消残酷的死刑,另一边是被侵害惨死的受害者家属痛哭流泪,在尖锐的矛盾中,本可以更进一步讨论“死刑是否必要”,“乱世是否该用重典”的深刻问题,结果作者却轻飘飘带过,隔靴搔痒,实在是没有意思。
更不要说为了节省经费连人脸都懒得画,一坨剪影就敷衍了事的制作。
总结全片,蹭了江户川乱步的名字,硬给自己贴了个推理剧情的标签,起初以为是翻版黑色小日记或者是心理测量者,看到一半大呼上当,要不是强迫症使然加速了结,真的不想给它多花一分钟,烂片。
假如江户川乱步先生还健在的话,得知自己小说里创造的易容高手+神偷“怪人二十面相”竟然被整成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抗者,不知会作何感想呢?
此为题外话。
中学生浪越在明智的帮助下创造了能够控制引发蝴蝶效应的“暗黑星”公式。
他用这个公式解决掉了经常对自己施暴的父母和同学,并希望以此公式引发社会变革。
从此,他用暗黑星引发了数起事件,并放出了专门惩处恶人的“怪人二十面相”的传说。
为了实现理想,浪越自己成为了初代的怪人二十面相,而在这个传说的影响下,警官加贺美、帕诺拉马岛绮谭中的东小路千代子、死因裁判官南由于各自的原因相继成为二十面相。
这让我想起网络剧《暗黑者》中的暗黑执法者Darker,他行刑的都是钻法律空隙的漏网之鱼,而且会给受刑人和罪行同样代价的执行方式,这和警官加贺美所扮演的二十面相何其相似。
动漫中对加贺美的转变进行了详细描述。
从小警员开始,加贺美兢兢业业,誓要抓住每个罪犯,并在后来升任警官。
然而,后来他却遇到了因曾经进过精神病院而不被起诉的须永(PS:这让我想到了“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个梗。
),而须永在精神病院期间又杀害监视人员逃走,并报复性杀害了加贺美的妹妹。
这件事令他彻底崩溃,从而萌生了成为二十面相的想法。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情加贺美吧。
跳出动漫来说,我们在生活中不时也会遇到不道德的问题,虽然没有如此极端,但我们也可能会因此而迷茫:这个社会怎么了?
还能做一个好人吗?
或许我们会保持本心出淤泥而不染,或许我们会麻痹自己适应社会变得“成熟”,但如果某天,你听说有这样一个人,他专门惩处法律无法制裁的恶人,你会怎么看?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希望这样的人存在的。
惩罚恶人,伸张正义,“怪人二十面相”在道德上占据了制高点。
可是,我们只是看到了二十面相在道德上的正义,却忽略了“法治”这个词。
后起的二十面相模仿者都以自己的方式结果了恶人,还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模仿者,引发了蝴蝶效应。
浪越的计划正是这样一步步地实现。
在最后一集,浪越决定用自己和别人的自杀来完成变革社会的最后一环,明智要阻止浪越,但他却看到路上几乎每个人都戴着二十面相的面具——当然是他的幻觉,但这说明大家在心理上都变成了二十面相。
这让我想到了电影《V字仇杀队》中数十万人在11月5号戴着V怪客的面具进军国会的一幕,动漫算是致敬它了。
最终浪越还是成功自杀,完成了他理想中变革社会的最后一环,但结果如何呢?
在动漫结尾,羽柴说,二十面相变成了免罪符,被那些自称正义的人使用来肆意实施制裁,虽然对犯罪形成了威慑力,但这是浪越所满意的结果吗?
显然不是。
在现代社会,法律才是扎扎实实的社会约束框架,可是,当法律和道德站在了天平的两端时,我们却又会倾向于道德。
这个问题难道无解吗?
并不。
有句话叫“法不外乎人情”,但这“人情”指的不应是通常说的带有某种意味的“人情”,否则社会早就乱了,它指的应当是道德和道理。
道德是内在的修养,而法律是外在的框架。
两者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和谐。
否则,只有道德没有法律,就成了人治,以人治替代法治终会造成暴力泛滥,而不是理想中的人人向善,正如动漫的结尾所说;反过来,法律违背道德,就成了压迫束缚人们甚至助纣为虐的工具。
我们之所以会希望有类似二十面相的人出现,就是因为法律还有不完善不合乎道德的地方。
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到法治上来,要不断完善法律,稳定法律与道德的天平。
比如扶不扶老人的问题,很多国家制定了“好撒玛利亚人法”,免除施救者的责任,我国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呢?
「我对这世界不抱有什么希望,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
」乱步的作品断断续续的看过几部,也被其中诡异猎奇的手法深深震撼到。
有评论说这部番虽是致敬乱步,但只是完成了皮毛。
而我认为,这部番虽然推理元素被大大削弱,它的悲剧内核却以一种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出来。
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乱步的影子,比如人间椅子,当然小说里是活人生活在椅子里,享受那种暗地里抱着女主人的变态快感。
还有嵌在石膏像和混凝土里的尸体,分尸剥皮屡见不鲜。
然后后期剧情就转向了对电脑程序制造的怪人二十面相的破解,也是个人觉得比较扯淡的地方。
抛弃这些外壳,这部番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可能比较混乱。
大家纠结的点在于剧情里对精神病犯罪的探讨,我看了很多观点,这部番确实对这一部分的处理夸大了,加剧了戏剧冲突。
比如犯罪者不是变态就是肥宅,受害者则基本上是善良无辜少女或小男孩。
这完全无法涵盖社会上的所有现象,先不说精神病是否真能成为免罪金牌,这样极端的剧情设计明显就不合理。
可我在观看的时候依然被触动到了。
我想这部番更想告诉我们的是是否存在绝对的正义。
阿加莎的《无人生还》也探讨过这一命题,大法官惩罚了有罪但没有被法律制裁的人,也算是「二十面相」吧。
社会上的罪恶从未停止过,霸凌、家暴、欺诈、遗弃等等,我自己也曾经历过。
这些弱势群体无一不盼着这正义来临,却从未等到过。
我们每天看着社会的不良新闻,或许也愤慨过。
但之后呢,又麻木的生活。
剧里电视上总是出现官员、精神病医师、教育博士的观点,似乎这就代表了社会上的三类人群——普通人、不正常的人和儿童。
扪心自问是否总是被外界的观点所影响呢?
无论对错,只要这些事情自己没经历过,就无法真正去共情,去感同身受。
剧里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把群像变为剪影、木偶或骷髅,只有与主角发生联系才会显示出真容,平时则代表主角对身边的人或事物毫不关心。
这个意象也代表着社会上麻木的人群,大家对待自己的生活已经满是伤痕了,哪有功夫管其他人呢?
本质上的确是木偶。
从这个角度上说,怪人二十面相确实是人们心中的正义化身,尽管它其实是拉普拉斯的恶魔。
大仇得报是每个人都喜欢看到的戏码,但它能改变什么吗?
能让世界变得更好吗?
不能。
如果人人都活在仇恨中,那么一切都变得虚无了,你会永远活在地狱里,无法解脱。
秩序才能限制人性,每个人心中都有洪水猛兽。
就像每个人都可以靠怪人二十面相去实施他认为的正义,但正义有定论吗?
每个事件里一定存在着完美受害者吗?
我想真实情况要复杂的多。
善与恶不是绝对的二元论,绝对的正义必将唤醒新的邪恶。
放下屠刀,不能成佛,但能放下执念。
困住我们的从来都不是因果论,而是执念。
「我可以理解你,但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我给这部番打 7 分,它没有那么不堪,只是想讲的东西太宏大,没有戳到大家的爽点,又不能进而引发更深的思考。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好番,但我却为它写下了长评,也是近期最触动我的番。
「我对这世界不抱有什么希望,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但现在却觉得稍微有些有趣起来了。
」希望大家都能更好地活着。
注:本篇仅针对《乱步奇谭》动画版讨论,一概不涉及江户川乱步原作设定。
图文完整版请戳:http://www.15yan.com/story/eAqjzMshxGy/————————————《乱步奇谭》完结了。
不论之前有多么猎奇、鬼扯、OOC(Out Of Character),最后一集完美的演出效果和立意拔高,还是让我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五星。
日漫有多久没有严肃讨论过何为正义、何为革命、何为民主了?
《乱步奇谭》的结局让我想到了《死亡笔记》(下简称DN)的夜神月和《V字仇杀队》(下简称V字)的V差距在哪里。
同样面对社会不公,同样身为精英,夜神月的精英意识过强,把暴力的权力仅仅握在自己手中。
获得极权后最终变成另一个独裁统治。
纵使可以通过领袖个人道德来达到“神的完美治理”,没有制度保证也是非常危险的,难以保证“基拉”的后继者不会出现希特勒那样的人物。
V身为精英却是启蒙者的角色,把暴力的权力交给大众,甚至最后用自己的死亡去促成革命的爆发。
与之相比,《乱步奇谭》(下简称乱步)中的浪越更像后者,用自己和信徒的生命促成革命。
DN后期探讨的问题之一是,以不完美的人妄图行驶神的权力裁断众人,那“神”的权力又由谁来监管?
如何能确定“神”做的就是正义?
民主革命和所谓“神”的个人制裁本质是一样的,初心都是以暴力解决法律漏洞之外的社会不公,发展到后来都存在的两面性。
没有人可以监督“神”所说的正义,同样,也没有人可以监督躲在二十面相或V的面具之后的芸芸众生。
同为精英和启蒙者的鲁迅有过发问,“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V字和乱步要解决的问题是,“革命完成之后”怎么办。
V字到革命成功便戛然而止,因为作者知道发展下去可能就是另一个《动物庄园》。
这一点曾被历史无数次证实过。
V字没有讨论到的东西在乱步里讨论到了。
二十面相机制(那个神棍的“法则”)使得所有人都可能是二十面相,没有垄断的权力,也就不存在夜神月般的独裁(唯一可能的独裁者浪越已经死了)。
那下一个问题就是权力的滥用。
鼓动革命、人人皆可使用暴力权的后果就是带来民粹主义,羽柴最后的字幕中说到“二十面相的标志逐渐变成免罪符,被那些挥舞着正义大棒的人们借以肆意实时制裁”,就像反日游行中因为“法不责众”而以“正义”之名肆意打砸。
这几乎是没有控制的群体活动的必然结果。
这是否违背了浪越的初衷?
这里没有作答,只说“即便肆意妄为,确也成为了对台面下无数犯罪与暴行的威慑力。
”和DN中的基拉给社会带来的一样。
浪越既是启蒙者又是殉道者,最终的结果不一定是他想得到的。
如果在生前,他甚至可能站在二十面相旗帜的对立面。
但,既然选择了革命,也就选择了承担这些风险。
革命成功之后该怎么办?
乱步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革命之后的社会可能依旧不怎么样,但革命之前则更糟。
翔味的咖喱和咖喱味的翔,你选择哪一个呢?
————————————————下面进入人物分析首先明确一点,这是个耽美剧,四大男主都是基佬,类似《阴阳师》那种相爱不自知的意思。
不用纠结小林的性别,也不用纠结羽柴的蜜汁脸红。
我们会因为晓美焰深爱的小圆是女生而否认她们的感天动地的爱情么?
我们可以承认女生之间写作好友读作恋人,为什么就不能对男女一视同仁呢?
虽然现在为迎合市场多有卖腐之作,但卖腐和官方盖章的BL是不一样的。
就像电影《艋岬》中阮经天可以对凤小岳各种宠溺,这是卖腐没问题。
可当戏里戏外这一对已经甜蜜kiss时,我们就要把直男装gay逗女生开心和真的gay区别开。
浪越浪越最后想做什么其实很好理解。
还记得《鲁鲁修》的结局么?
你把角色互换一下就行。
浪越想做殉道者,而把鲁鲁修似的恶的化身的角色留给明智。
从这个角度说,浪越做人不太地道,把靶子的角色强行给明智,而他知道明智一定会原谅他的。
一死了之,留给明智永远的歉疚(啊这和大明湖畔的某车夫是多么相似)同为煽动民众,利用部分人的牺牲来唤醒革命,浪越和《心理测量者》(下简称PP)里的白毛最大的区别是,浪越的牺牲者全是自愿的。
而且最大的牺牲者其实是他自己。
至于白毛么。。。
这种强行装逼活该遭雷劈草菅人命的反人类变态,无论嘴上说的多好听,赶紧狗带。
明智明智是世上唯二(还有一个是小林)理解浪越的人,他却不认可浪越,莫大的悲哀。
两人相处就像轻小说中常见的高情商女X高智商男。
从浪越对明智的评价就可看出,他其实是站在高于明智的层面,俯视二人关系的。
浪越最后的一跳,是带着几分“心叶你一定不懂吧”的心情的吧(笑)。
明智也很清楚自己被浪越利用,但他并没有深层的理解“必须以死才能唤醒民众”的必要性,或者说他理解却不愿意承认。
浪越想完成革命(法则),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明智的认可。
可惜明智并不理解这一番苦心,他只是不想让浪越去送死。
明智其实只停留在“浪越活着就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地步,可以说两人三观并不一致。
明智独善其身,浪越兼济天下。
当浪越追求更高层次更形而上的理想时,明智渴求的只是普通人的幸福。
他们都理解错了对方真正想要的。
也可以说,明智可以看得见浪越的境界,却无法达到那个层次。
(这个cp真是虐die。。。
小林小林的角色像龙之峰帝人,身为普通人却不甘平凡,渴慕着怪奇之事。
如果生命很无聊的话,不如选择有趣的死法,这就是小林的想法。
而羽柴虽然痴恋,其实到最后都并没有真正理解小林。
虽然这对he了,某种意义上还是很虐吧。
精神上的理解,和肉体时的相伴,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所以明智和羽柴其实是一路人,都只求现世的安稳,独善其身。
这也是家境优渥、良好的成长环境的结果。
没有被压迫过,自然也没有动力去求反抗。
浪越-明智,小林-羽柴,其实是一组镜像。
明智从小林和羽柴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和浪越的影子。
小林的无心之举给了羽柴稀缺的温暖,自己当年的些许善意是不是对浪越也意味着莫大的救赎?
明智通过羽柴,站在浪越的角度,反思了两人的感情。
可惜,斯人已逝。
最能理解浪越的还是小林,只不过超脱肉体之外,浪越的目标是兼济天下,小林还是为了个体的趣味而追随浪越。
如果说浪越是为了理想不得不死的话,小林只是纯粹把生死置之度外,怎么有趣怎么来。
换句话说,对小林来说,只要有趣,其实死不成也无所谓,活着也好。
但小林还是为了二人和好而努力,哪怕知道自己真的会死。
他知道明智一定会选择救浪越,却没想到也有人会冒生命危险来救自己。
他是带着必死的决心跳下去的。
如果从cp党的角度,虚无主义的小林最后因为某个人而有了活下去的理由,也是一个好结局吧。
————————————————————故事的结局,我们看到民众始终是健忘的。
启蒙者以鲜血换来的觉醒,终究顶不过时间的流逝。
也许明智反而是预料到了这一点,才变成犬儒主义者。
激进的殉道者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究竟谁更聪明呢?
最后,记住“浪越”这个人而非“怪人二十面相”这个符号的,还是只有身边的几人而已。
羽柴聊起浪越的尸体失踪,可能是被信徒藏起,亦或是……明智一边研究着浪越留下的“法则”,一边吐槽着复活两次哪有那么戏剧化。
像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微微露出了笑意。
呐,你还记得那个采橘子的车夫吗?
不知他现在过得好不好呢。
——————————————彩蛋本剧多少有点意识流和象征主义的色彩,舞台剧风格也非常突出。
前面的就不细说了,来看看最后一集提到的。
浪越和小林跳下去时,漫天绚烂的蝴蝶。
蝴蝶是本作非常重要的意象。
从op开始就有大量蝴蝶出现。
蝴蝶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破茧成蝶,重生。
小林自然是重生了,经过启蒙洗礼的社会也重生了,那殉道者浪越呢?
来看紧接着的ed的歌词,此时出乎意料的应景。
绝望中匍匐前进,满心期待,微茫之中你能找到我。
(End)
今天看《樱子小姐脚下埋着尸体》,里面有这么一段对话:你知道吗,少年?
人的脑子里藏着一只蝴蝶哦。
看,它就在这里。
(手指男主眉心)蝴蝶骨正如其名,它是一块形如蝴蝶的骨头。
它极为脆弱易碎,却又极为美丽。
顿时想到了这里的黄蝴蝶。
额,以岸诚二的个性,说不定玩的就是这种细节……
本来以为是比较重口的本格推理番,毕竟乱步名字太响了,但是我基本没有拜读过他老人家的大作。
怀着期待好奇的心情看了两集,感觉只剩重口了,推理不了一点,主角还整了个伪娘设定,天天和男的搞暧昧,勾使中的勾使。
多给一星是给他有那么点批判现实法律的影子,精神病不用担责什么的,就两星,多一点都不值。
当时一听是江户川乱步纪念之作,就把乱步奇谭列入了追番列表,然后观感如下。
看上去一般,也许是慢热呢。
小林绝壁是女主!
我的智商受到了极大的摧毁。
小林绝壁是女主!
原来不是推理而是社会番啊。
小林绝壁是女主!
影男好人萝莉控万岁胖子死。
小林,嘛,男主就男主吧。
阳子姐姐的节操已经救不回来了。
无视小林中。
这个十二面相还是有点意思。
其实小林和班长的cp也挺带感。
教练我想学数学,还有计算机,还有钢琴...我的验尸官怎么可能这么可爱。
班长一定要救回小林啊。
班长和小林终成眷属,完结。
声明,我是没看过乱步老爷子的小说,所以如下内容如果不对请大家叫我装逼犯。
人们都说乱步老爷子肯定会气得活过来,其实大可不必,你看看这个乱步奇谭,除了片名和开头致敬一下,剩下的和乱步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角色名称和标题了。
(就好像这还不够似的)人设,真心蛋疼。
感觉作画也很糟糕,前几集看下来就感觉剧情给观众喂了一坨大大的屎。
不过从加贺美景观成为十二面相的那一集稍微有些改观,毕竟是逮住了社会上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做出拷问,这个时候大家也该真正清醒过来,这番压根不是推理,而是让我们先看几个变态,然后商量怎么制裁这些变态,法律制裁不了怎么办,那么就用暴力啊,怎么引发暴力,用数学手段,混沌公式,可是以暴制暴毕竟不是最好的手段,那么更好的社会如何达成又成为了我们导演留给我们的问题。
就这个大纲而言,似乎还不算太差,如果把小林的人设搞得正常一些,至少像暗杀教室里的渚一样都行,然后作画再精致点,人物动作流畅些,某些不明觉厉的数学影响社会的桥段再给出些更合理的解释,也许这番也能成为神作。
所以当前几集让我降低了期望后,看看后面,除了剧情扯点,也不是那么糟糕。
不过要说和乱步老人家有真正的半毛钱关系的话,也就是那种精神变态的描写了吧。
可是就是很奇怪,明明画面配乐都在努力,但是我们看那些变态的画面不是震惊,而是“哦,这样啊”的感觉,只有些许惊讶,还称不上震撼。
这就是叙事的张弛。
即便妄图致敬也不是编几个变态就能糊弄过去的。
更不是画女硬说男就能被人们所原谅的。
我没看过江户川乱步的书,但是我喜欢看推理类作品。
刚开始看这部动漫的时候觉得还不错,然后看到后面说浪越和明智研究出了公式可以推导出社会犯罪现象,我不懂是不是真的存在这么一种公式,但我表示不能理解,觉得挺扯的,不过我还是耐着性子看下去,一直到结局。
抛开那个公式不说,整部片子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很深刻的。
从第一话——人间椅子开始到最后的二十面相,都是揭露社会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一些变态杀手令人深恶痛绝,但却凌驾于法律之上,真正的正义不能得到伸张,所以使得一些原本善良的人误入歧途,令人惋惜。
说一下动漫最后,浪越应该是召集了一群和他一样受到过虐待或者其他不公平待遇,导致对社会充满不满和愤懑的人,他是想通过死的行为引起社会对这些底层人士的关心和救助,但我觉得他这做法太偏激了。
明智都伸手救他了,他还是选择死亡(虽然最后我感觉他没死),到底是对这个社会存在多大的悲观啊?
一直活得没心没肺的小林应该是料到明智会救浪越,但自己被羽柴抓住的时候,还是感动的哭了,一直觉得生活没有色彩的人,都会被朋友的关心打动。
没错,这个社会有太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缺少对生命的热爱!
我记忆中倒A档最烂的一部了……江户川乱步原作改编,结果推理部分跟屎一样,剧情上也不知所谓,“数学”这一学科在本作中被神化了,初学者可以预测未来,深有造诣者可以改变世界,拿着电脑推导几个公式就可以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简直神棍。
剧情无数硬伤,也就只剩下猎奇算是看点了,但也就是浮于表面的猎奇,寒蝉之类的心理恐惧猎奇比这个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啊,官方貌似还把伪娘当做了一个卖点,可惜这种跟女孩子没有任何区别的伪娘实在是没什么意思,我身为一个伪娘爱好者全程没反应。
首先给三星是因为这个设定的埂真是符合时代要求啊呵呵呵看到第五集的时候我终于受不了了!
这什么鬼东西,才不是什么推理剧呢!
说到扭曲和猎奇的话也是点到为止好不好!
抱歉,是我看的扭曲太多了么?
第一集和第二集真的很一般般,觉得可能接下来会变得有趣些吧,可惜啊,完全是我期待过高了?
这完完全全就是打着变态和推理的旗号在黑这个世界!
第三集里,小林居然在少爷的眼皮底下被劫走了,这是特么个大大的BUG啊!
警察的那个埂都被大家玩坏了好么,不要拿这么普通的埂出来好么(喜欢这个埂的去看看黑色小本子)。
还有小林的人设,完全不够玩啊!
就算设定是美男子也不是女孩子啊,就算设定是变态也不是靠直觉去破案的好么,到后面的就不是用推理破的案好么。
原本小林说的那一句”真有意思“,我就喜欢上他了好么,但是到后来。。。
混蛋,给我向全世界正义的变态道歉。
哪些犯罪的变态到底有意思在哪里?
你给我说清楚啊混蛋!
小林其实没有理解那些变态有趣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吧,呵呵呵。
总之,这是一部更给人的印象没多大关系的片子,但是却是对社会不满的人的同好片。
顺便一提,我爱这个世界,爱这个社会。
请你不要把这个社会的黑暗面和光明的一面讲得这么单调好么,这个世界可是比你眼中有趣的多。
尴尬症都要犯了 什么奇葩设定
把小林寫成女生會怎樣啦?
……我做错了什么
所有乱步里最帅的一个乱步
江户川乱步看到这猎奇伪娘会气的活过来吧。2集弃。。。
手法好奇特,暗黑文艺?结果到了是gay番啊哈哈。赞oped
有几集还不错的。。警官那集的结尾大快人心,从没见过弹幕这么齐心过
用了很多符号,但是不乱搞基就更好了
略带侦探元素进行破案的故事,想表达一些社会现象,高智商侦探男主明智小五郎,助手小林,对平淡的生活感到无趣,因此跟着男主调查事件,怪人二十面,引发的社会问题,社会的不公平,司法漏洞等等等等,欠缺了故事性,剧情与想表达的思想偏离三观,画风灰暗,整体普通。
看了2话
ed真心好听,有点意识流的番,和悬疑毫无关联,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不过这强行卖腐还是值得一吃,23333。
非正常的社会,扭曲的人性~刻画出另类的世界,也不差啊~~据传和原著差异挺大,先入为主就暂时不追了~~~
两集弃,小林这个助手的设定,明明是一个男生,偏偏声音、衣着至别人对他的性取向都是以女性来看待。如此之腐,实在受不了。而前两集所谓的推理,也非常的小学生,还好意思乱步之名,我就呵呵了。OPED倒是挺好听的,可惜了。
随便看看。
这个世界跟许多二次元一样,充满了该被制裁却没被制裁的恶人、可一不可再的恶事。然而我们这里没有死亡笔记,没有卡密,没有二十面相,也没有满天飞的各种侠,所以英雄片其实反而会带来负能量?如今再有人模仿释广德、模仿甘地也是没用的,因为人们产生“震动感”的心理底线也已经越来越高,无解。
人设...无法直视!各种恶意卖腐!故事真是扯到蛋...op和ed都带感!
这片没有推理,只有无聊的伦理。
其实是江户川乱步影视化佳作
有点怪。
舞台剧的表现手法是一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