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SAC_2045

攻殻機動隊 SAC_2045,攻壳机动队:SAC2045,Ghost in the Shell: SAC_2045

主演:田中敦子,阪脩,大塚明夫,山寺宏一,仲野裕,大川透,小野冢贵志,山口太郎,玉川纱己子,潘惠美,津田健次郎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0

《攻壳机动队:SAC_2045》剧照

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1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2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3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4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5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6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13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14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15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16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17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18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19攻壳机动队:SAC_2045 剧照 NO.20

《攻壳机动队:SAC_2045》长篇影评

 1 ) 2045后人类神秘组织

画质太舒服了,虽然动作上不够流畅,但是对我来说,攻壳能有这样的12集已经很满足。

少佐万能炫酷,隐身现身行动迅速做事有效率,生化人大哥干脆果断,帮银行的抢劫💰老人教训银行管理者,小女孩助手帮了不少忙,后人类的电子脑进化导致普通人电子脑被碾压,一群后人类把社会变成经济崩盘、钱不值钱的战争处境。

映射了很多关于智能化的问题,被控制怎么办,电子脑还是人脑,贫穷的人没有钱安装电子脑怎么办,被窃听被篡改记忆,被入侵系统被操控行动和心智,想想就可怕,在信息交换的同时承担着风险,即使在私密的电子脑内交流也同样避免不了信息泄露的危险。

美国和日本的政治格局,总理作为美国转籍到日本的,竟然能设身处地为日本改变如今被美国处处限制控制的处境。

国家之间的政治社交手段,重案八组成了打工的,刚抓到一个后人类就被美国截胡,预算总是不够,单单三个后人类就很难抓捕,小男孩的眼中学校是多么无情恐怖,老师猥亵学生,学生孤立同学,他们用支持惩罚的选择化成恶意实体攻击目标,而为之报仇者也会成为受害者,那些无脸人代表着一个个同学,用恶毒的话给其它人判死刑。

警察要杀人灭口,退伍军人救人被冤成凶手,空降部队,1898。

塔克奇马的一举一动都好萌,好像会说话的小动物,功能好多好厉害,还有互相帮助的意识,喜欢玩和闹,好想拥有。

 2 ) 【刚看完!】netflix公开最终预告影像 并宣布确定制作第二季!

日本漫画家 士郎正宗 笔下经典作品《攻壳机动队》的最新动画《攻壳机动队:SAC_2045》,即将于4月23日开始在 Netflix 独家配信。

在配信日前,官方释出了最终预告影像,并宣布将制作第二季。

本作为全 3D 制作的全新动画,第一季确定共计12话,由 Production I.G 和 SOLA DIGITAL ARTS 共同制作,曾执导过《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的 神山健治 与《APPLESEED》的 荒牧伸志,将同时担任动画监督,俄罗斯插画家 Ilya Kuvshinov 负责角色设计。

全12集支援,公众号“影漫博士”已收录本次动画舞台为2045年,全球资本主义已然崩解,日本菁英部门公安九课开始执行机密的网路任务。

 3 ) 欢迎来到16年一期的《神山带你读名著》栏目

我是你们的导读老师:葵WARNING本文涉及大量攻壳全系列及至2045第12集 剧透未看完全系列强行观看此文将导致观影体验急剧下降 我错怪神山健治了,真的。

本以为攻壳TV之后鲜有良作的神山再难中兴攻壳这一ip,甚至一度怀疑神山在tv版中的工作比重。

现在看来,至少tv中主要几个出彩角色,神山都很好的把握了其性格精髓,并将其带到了2045中。

神山是押井守的学生,但很明显并未承袭其老师的一贯作风。

这“作风”具体是什么?

例如更高级的镜头感,更深沉的哲学思辨,还有近乎陀氏式的精神上无节制的自虐。

个中种种,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鸭子不说人话,不干人事儿” 其实神山在TV1时做的已经相当优秀,塞博朋克这一题材,由于在设定上:身体零件可以自由替换(忒修斯之船),精神可以自由链接网络。

这样的题材在表现灵肉关系,以及所谓精神能否在网络中维持独立这类的问题上具有天然优势。

相较鸭子(押井守)在电影版中更多思考的形而上的问题。

神山在赛博朋克这一题材的边缘开辟了第二战场。

在TV1中,添加塔奇克马柔化了“形而上”不近人情的成分,从鸭子手里接过了哲学思辨的大旗。

而主线故事基本放弃形而上的思辨,反而下放到社群,去表现近乎模因论的sac。

加之前十数集只是铺陈世界观,并丰满人物,这些做法在扩大受众方面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这点从豆瓣下鸭子版和tv版的评论可见一斑。

由此看来神山很善于在作品商业化上做考量,从2045前12集看过来,受众群体进一步下放应该已成定论。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网飞瞎了眼,给的钱也忒少了点,导致只能使用3d,路边的野草如三毛(漫画)的头顶一般荒芜。

一众主创也只能顶着劣质国产动画的画面表现去讲故事,好歹文本并未落下太多,配音也是原班人马。

当素子蒙着受众群更广的低幼萝莉皮,田中一开口,不得不说还真就有内味儿了。

就是辛苦这些老粉了点。

不过老粉其实也是很好满足的群体,能听听声,主线里放几个彩蛋。

就感觉挺不错的了。

我之前说神山把握了几个角色的精髓,甚至认定tv1确实出自神山之手主要有几点原因。

一方面神山对几个人物精神内核的把控表现出了高度理解,先来说说陀古萨,陀古萨表现出了一种“朴素的正义感”,这种朴素主要表现在:在程序上要求绝对正义,tv中宁愿输掉官司,也不愿接受少佐的帮助,在9课覆灭后,捧着一本《麦田》就要单枪匹马冲击政府大楼上,如果将陀古萨带入到《麦田》里,陀古萨应该是说出“闭上眼睛,捂住耳朵,成为一个不听不说不看。

”的人,这是一种朴素的理想主义。

事实上,在tv1中 对《麦田》展现出及高度共鸣的有两个,一个是陀古萨,另一个就是幼年的葵(笑面男实体),当然《麦田》对陀古萨的影响也隐隐约约有些sac的味道,这些是后话,以后有机会再说。

这些延续到2045中就变成:为了能继续正义而离了婚的陀古萨。

搜索了战区摊前大妈电子脑,事后过意不去,转头给了1800美元的陀古萨。

(至于为何弃用左轮,猜测之后会讲。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儿是电影一开场素子就脚踩犯人呵斥:“对世间不满的话,就先改变自己。

不愿意的话,就封住耳目,闭上嘴巴当个孤家寡人。

连这也不愿意的话。。。

”这其实又是另外一条线,写的是素子在攻壳时间线中的精神成长,以及素子在精神层面无以伦比的强大。

攻壳系列中,荒卷,九世,导演等等一系列人或事都将素子在理想与存在(嗯,存在)之间来回拉扯。

在我看来神山应该是从老师押井守那里继承了一部分素子的人设,自己又去丰满了另一部分,以至于在2045中延续了素子精神上的高位,例如笑称“观察孔”制作者“纯洁”,并认为思想警察制作者一样“纯洁”等等。

与素子同处精神高位的荒卷,也在2045中表现的与前作相符。

素子与荒卷一类人在体制内谋求出路,而葵,久世等则是在体制外苦苦追寻。

有句老话说的好:“恐怖分子都是些个有信仰的人”(这是老话么) 另一方面则是作品的整体风格其实与TV1一致。

虽然与TV1过分相似的故事结构不免遭人诟病,但考虑为:"稳妥起见试图复刻TV1的成功"也不失为克服观影心理障碍的一条思路。

只可惜继承了天才黑客“葵”的技术,并以电子战著称的9课,被一群大学生搞的束手束脚这种情节,把故事变得吊诡了起来。

(说ai发展到能对抗9课显然有点说不通)。

在我看来,虽然tv2挂的是神山的名字,但从风格上看已经是鸭子接手,tv2加入的久世英雄有两个很明显的精神上的母亲:切格瓦拉。

二者经历几近相同,又同为左翼。

另一个则是释迦摩尼,有趣的是“9世英雄”,不知道是不是押井守玩的文字游戏。

tv2的整体风格与tv1不同,与之在风格上相近的则是鸭子导演的电影版,其中一集<饱食终日的我>更是接近押井守毫无节制的精神苦修风格。

押井守通常在动画中表现出来的有三样东西,其中一样是对万事万物有种近神的悲悯心,另一样是近似于物哀的愁绪和冷感,还有最后一样则是巴吉度猎犬,那是押井守在动画里的肉身。

所以巴特作为巴吉度猎犬的饲者,鸭子无疑是对这个角色倾注了不少心血的,《无罪》中更是借佛陀之语点明:“独步天下,吾心自洁,如林中之象。

”巴特这个角色绝非是《2045》银行那场戏中表现出来的那么纯良。

这个角色,是我认为唯一一个完完全全是神山从老师押井守那里继承来的。

巴特比2045中表现出来的要混沌得多。

以下完全为攻壳脑残粉洗白时间 12集顶着3d画风看下来,确实有点影响体验,甚至三渲二都不是,看到出来神山这次没能拿到多少资源,甚至之前说好的菅野洋子也没能实际参与制作。

12集里有几集其实文本还不错,就算这次只是换了本书继续絮絮叨叨(16年一本书 神山能讲到下世纪去),12集虽然赶不上TV1的内容,但好歹三小只塔奇克马也聚齐了不是?

情怀也拉满了不是?

素子花好几块钱也非得买个苹果不是?

靠着这点情怀,我撑到24集补完也不是事儿。

看呗。。。

正好看看神山能把1984这个异化的国家机器演绎成啥样。

 4 ) 无论外在的shell是美是丑,观众在乎的还是内在的ghost。

写在评论之前:从1995年的第一部电影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攻壳机动队》系列依旧在推陈出新,这本就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事情。

但是时代在进步,作品的展现形式和故事内核也必定跟着在改变。

总是围绕着一个风格故步自封注定走向消亡,而勇敢踏出舒适圈去推陈出新也免不了遭受口诛笔伐。

因为它是《攻壳机动队》,所以它的问世注定背负着来自过去的自己的压力。

毕竟老版动画实在是太过优秀了,有一杆超高的标杆立在面前,但超越不了其实很正常。

所以粉丝群众们其实很纠结,一方面希望这个老IP能继续在新时代发光发热,继续为世人展现它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这个曾经的神作泯然众人矣,成为平平无奇的小众作品。

---------------奇怪的新shell:新剧集的画风着实是吓了我一跳。

当然,震惊的肯定不止我一人。

这个光影渲染真的是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十年前一样,怎么可以这么塑料,你说这是“学动画三年”系列我都信。

是动画公司不行吗?

于是我去查了查,导演荒牧伸志和公司sola digital arts(以下简称sda)有充足的3D动画制作经验,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专业做3D的。

2004《苹果核战记》

2020《攻壳机动队SAC_2045》2004年的《苹果核战记》,其机甲质感与2020的SAC_2045甚至都差不到哪里去。

2015《EVA:绝密冲击》

2014《苹果核战记Alpha》2015的《EVA:绝密冲击》和2014的《苹果核战记Alpha》都放弃了日漫风转型美式硬核,可见五年前这家公司其实已经做到了不错的真实感和丰富的细节。

2019《机动奥特曼》最近的作品则是去年同样与神山健治导演合作的《机动奥特曼》,其实那时候其作品质量已经有些微妙了。

尘土飞扬却毫发无损的无敌地板以及肉眼可见的帧数不足都特别让人出戏。

《2045》中同样也出现了怎么中弹都没有任何战损效果(换贴图和冒烟除外)的车、无人机、塔奇克马,看不见弹孔,也没有任何装甲的扭曲变形。

说白了就是建模偷懒没有做任何变化。

第一集光明正大的穿模,虽然设定上解释得通但就是很奇怪。

《2045》其实在人物建模方面没有什么黑点,唯一的争议点可能在于少佐过于幼女风了一些。

但其实这个建模对原本的人设稿还原的很到位,只是完全3D化之后显得确实有点幼稚了。

除了少佐之外其他人都很正常,而且大家平时也没有什么复杂的表情变化,所以面部僵硬其实也看不太出来。

其画面塑料感其实在于光影和材质效果的渲染,缺乏细节和丰富度的单一大色块,单调的光线和场景色调,这些才是真正让画面产生廉价感的因素。

sda这么多年来的画风一直飘忽不定,似乎总是在寻找新的风格,所以不像polygon pictures那些画风稳定的公司一样高产且质量稳定。

首先sda的技术肯定是能够做到比现在好的,所以更可能的解释是网飞爸爸钱没给够。

没钱,才是一切缺点的源泉。

好在,画风这种东西是可以说服自己接受的,只要你开始看了,就很容易忽略这个问题。

无论外在的shell是美是丑,观众真正在乎的其实还是内在的ghost。

---------------有趣的新ghost:《2045》的剧情核心矛盾和以往相比有了新的改变,引入了“后人类”和“全球经济战争”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讲述一个大主线和各色小事件,这个故事结构和先前的TV番剧有些类似,但探讨的则是新的命题。

弱化了对“我是谁”的探讨,提出了新人类的可能性。

老观众很容易能看到和以往攻壳故事里相似的点,但也能品尝到全新的口味。

新TV剧集的导演和声优还和以前一样,制作团队却大换新。

这次的故事和以前的故事关联性也不会太大,新观众可以直接入门,老观众也能找到很多老元素。

虽然只有12集,整个故事线只开了个头,但还是很值得一看,没有任何拉胯和尿点,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但还是建议囤着等第二季甚至第三季出了一起看,毕竟第一季的剧情纯挖坑,属于刚刚进入状态就立马掐断的那种,让人心痒痒的。

经济崩塌对于主线究竟有什么影响?

所谓“后人类”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他们的行事动机和最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孝究竟是死是活,以什么形式存在着,又如何带走了陀古萨?

第一季抛给了观众数不清的疑问,想要得到解答就必须继续等了。

---------------与时代一同改变的《攻壳机动队》:除了例如素子出炉从零件拼装变成了3D打印这种视觉上的时代进化,《2045》在内容上也有了很多新世代特色。

和最初的95版《攻壳机动队》对比,新版的《2045》娱乐性和商业性要浓重很多,对生命与人性的哲学探讨也弱化了。

其实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特性吧,毕竟如今的世界如果做一个特别有深度的作品,肯定能收获口碑和赞誉,但绝对收获不到钱。

高深必定意味着小众,系列想要活下去,第一要考虑的还是必须要能赚钱。

为此娱乐化(或者说用娱乐化来包装深度)也是必要的手段。

回看很多类似的动画,《苹果核战记》、《机动战士高达》等等,他们在后续作品中都不可避免的变得娱乐化了许多,有的逐渐从人们眼中淡去,有的则过分娱乐化失去了内核变得不再好看。

《2045》其实拿捏得很好,而且因为是网飞出品,所以美国味很浓。

它用前几集密集的动作戏来开局,靠感官刺激来吸引观众入场,再慢慢讲述设定展开世界观,然后逐渐减少动作场面,增加文戏和对白。

在半季之后,保证观众已经进入状态才开始讲深度,然后勾住了观众的好奇心之后再就此打住。

这样的故事结构其实能够吸纳更多的新生观众群体,也让制作方打个底,看看第一季的试水究竟如何。

这样的娱乐化改造其实是好事,既避免了空留一身美名死去,也避免了变成纯粹的花瓶。

整个十二集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第六集的独立故事。

这集讲了一个特别无奈的不符合那个年代的案件。

几十年里头一遭银行抢劫案,全场只有五个人,劫匪是这五人,人质也是这五人。

整个案件充满了反转和有趣的展开。

用一个荒诞的小事件将国际金融框架崩塌后的颓废经济时代衬托得很到位。

超级夸张的通货膨胀,各种新兴货币和电子货币的泛滥,银行高管可以直接获取客户的银行密码,被时代抛弃的纯良老人也被逼得实施犯罪。

与主线毫无关系的单独故事却有着很棒的情节设计,光是这一集我就想给全剧打一个高分。

---------------总结:无论新老观众,不要被这个落后的画面劝退了,也不要被前两集的动作戏欺骗,《2045》的故事虽然肯定是无法超越以前的辉煌,但坚持看完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佳作。

希望网飞能给下一季更多的资金,好好改善一下画面质量,在保持优秀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让观感更上一层楼。

当然,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一代能通过《2045》感受到这个系列的魅力,回过头去补完以前的那几部神作。

 5 ) 《攻壳机动队》系列树立下的“神作”地位,这么多年来都很难被撼动!

Netflix 原创动画影集《攻壳机动队:SAC_2045》已经播完了第一季12集:3DCG画风里少佐有点网红脸?

坚持看完倒也是有攻壳“那味儿”?

攻壳机动队系列让人眼花缭乱,普通人根本分不清作品的不同版本。

实际上,它们都基于漫画原作,但每部作品的世界观也独立成立。

不论是1995年电影版《攻壳机动队》、还是第二部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2:无罪》、或者是TV动画版本、到OVA版本......Ghost in the Shell也好、Stand Alone Complex也好......直到今年Netflix推出的新版:- 攻壳的多个平行宇宙欢迎你探索 -

Netflix的这部最新版《攻壳机动队:SAC_2045》刚刚放出制作消息后,整个动漫界就难免热议起来:1995年的动画电影版《攻壳机动队》树立下的“神作”地位,这么多年来都很难被撼动。

尤其诞生于日本的攻壳,本身有日本动漫独特的世界观设定并融合了西方经典神学和哲学元素。

让一家美国流媒体公司制作,会变成什么样?

神山健治+荒牧伸志,双导演+著名日本动画制作公司Production I.G.,虽然有这样的大咖团队,许多原作的拥护者从一开始依然相信,新作是不可能超越神山健治的2002年的和2004年TV动画版。

Netflix的这部最新版《攻壳机动队:SAC_2045》里,全世界在 2045 年正式开始了全面性的「永续战争」。

前日本公安九课菁英成员们受僱执行任务,却遭逢来自突然兴起、拥有高度智慧与体能优势的后人类的挑战。

(@豆瓣)动画中的「永续战争」由美国发起,目的是振兴经济,却最终导致了“全球同步违约”。

所有货币,不论是真实货币还是虚拟货币,都变得一文不值,所有债务也被清除。

世界陷入僵局,恐怖主义盛行、阶级分裂比以往都更加激烈。

人们把把自己的生理系统和个人生活都拿去抵押,以换取电子人化需要的零部件。

因而整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脆弱和极易被黑客入侵的。

《攻壳机动队:SAC_2045》里这种老派的政治阴谋论和其他主题描绘的是一个停滞不前的社会,一个被网络技术腐蚀的未来社会。

从这一层面来说,不难想到乔治·奥威尔的和菲利普·K·迪克的科幻作品。

从世界观设定到剧情发展,Netflix的这部最新版《攻壳机动队:SAC_2045》依旧可以满足攻壳粉丝的口味。

但是就第一季12集的表现来看,还没有真正清晰有力的主题表达。

实际上,「永续战争」从二战后期就已经成为美国的军事工业化任务,并不是什么新概念。

第一季发展至今,似乎在讲“几个有特殊能力的人(公安九课),不可能推翻永续战争或其他更大的体系。

”就第一季《攻壳机动队:SAC_2045》的世界观设定和剧情发展上,还没有看到世界观设定下更有力的叙事表达。

它不难看,但是也没有太精彩。

回顾1995年的动画电影版本《攻壳机动队》,动画手绘年代不遗余力用高强度工作实现的动态效果,远比今年的3D效果动人。

尤其是1995年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里,影片最后打Boss阶段,少佐手撕坦克的全程恰恰说的就是义体人身上“灵”和“肉”的割裂。

也是整个攻壳的内核主题。

实际上这次Netflix的《攻壳机动队:SAC_2045》的角色设计并不差,机械打斗戏也不乏精彩,但是却在试听上远远达不到攻壳其他作品那种“爽到灵魂”的水准。

剧中的新角色“Purin”就是个典型例子。

这个活泼讨人喜欢的新角色,整体的动作和角色刻画都有些过于夸张了,以至于看起来都不像这个作品世界观里的人。

《攻壳机动队:SAC_2045》里的所有人物都有种笨笨糙糙的橡胶人质感,看上去似乎是想使用半透明阴影处理的画风,又好像想追求真实感。

最终,在就在这里模棱两可的画风里,打造出一种一言难尽的3D CG动画感。

欢迎关注【折叠宇宙】公众号

 6 ) 关于《攻壳机动队:SAC-2045》的欢喜与怅然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XSOUL冶风,转载请与本人联系(本文含关键信息剧透,请谨慎阅读)。

刷完网飞推出的《攻壳机动队:SAC-2045》(以下简称《新攻壳》),应该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最为欢喜,也颇怅然若失的一件事了。

怅然的原因在于,它不敷衍,但是很粗糙。

从预告爆出的时候,新片3D作画的效果就让人虎躯一震(经历了《宝可梦剑/盾》建模质量的争议后,再看到《新攻壳》开篇那一片粗糙的棕榈树,以及光秃秃的土堆和上面点缀的模糊树丛,总会有些应激反应),让人顿感新世界的一片荒凉。

再加上剧情上也似乎没有经过更精细的打磨,设定上面总有一些东西让人云里雾里,本人愚笨,看了7集才反应过来故事大概是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粗糙的建模使得景色一片荒凉欢喜则在于,看完之后确定了这部作品仍然保持着“Ghost in the shell”,而不是像真人电影那般灵魂出窍。

对于“Stand alone complex”的讨论实际仍贯穿于全剧当中,只是某种程度上被剧情展开的节奏有意无意地稀释掉了一些。

精细的作战细节,延续前作的人物性格,以及站在一定层面来探讨社会学问题,让新作仍然是一部有灵魂的攻壳,一部仍然保留着本质的攻壳。

很难说清新作的画质与设定细节上的粗糙,是不是与网飞给的经费或是时间不足有关;亦或是作者为了满足制作方的要求以及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所做的妥协。

Great4的协定、代号“1A84”的人工智能、全球违约导致的金融动荡、可持续化的战争,这些开篇便给出的背景设定在后面的剧情中的展现,显得支离破碎;九课花了整整8集时间才真正重新聚首,前期的冗长剧情险些让人弃剧;日本总理换成了一个对日本似乎忠心耿耿的美国人,而一个美帝“后人类对策局”的负责人可以随便在他办公室里面监听撒野;“后人类”是怎样诞生的,以及他们为何在意识层面上缺失了人类的情感,编剧挖了个大坑,而且只给了一些提示,要填坑还得等到下季;陀古萨突然就离婚了......等等这些剧情上的设定,都将步子迈得十分大,而是否会因为极度激进的剧情设定拉到胯,还得等第二季的释出来判定。

毕竟第一季,讲的只是一个未完成的故事,神山健治在2002和2004年的两部TV版都各用了26集的时间来将故事构建完整,而《新攻壳》的集数仅有12集,就此将《新攻壳》断定是烂剧,太过草率,也太不够严谨。

而另一个严肃的话题是,《新攻壳》的作画,是否是影响作品艺术性的最核心的原因。

在神山健治的攻壳前作中,画面都是在平面当中进行的,使得有更多空间来创作更精细的作画,让剧本的表现力得以进一步扩张。

而在《新攻壳》当中,由于作画的原因,人物的情绪与性格、环境的渲染、导演试图通过画面细节表达的戏剧性,让人都很难第一时间就get到,画面与剧中的情绪之间的违和感,似乎一直贯穿始终。

举个例子,在第八集结尾,九课终于在总理面前集结成功,而他们身后的“后人类对策局”负责人约翰·史密斯侧对着他们,正在心理暗中盘算着什么。

这本是一个非常能激发观众情感的图像,激动人心的九课回归和他们之后可能面临的美帝势力的阻力,两相对比,为观众的情绪上面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但是,你就是无法控制住自己,将自己的注意力从荒卷塑料做的一般的头发和他说不清反光还是不反光的额头上移开视线,粗糙的人物建模使得这一幕的戏剧张力大打折扣。

试想若是延续之前的作画风格来表现这一幕会怎么样,可能即使作画崩一点也没有关系,这一幕的情感仍然会及时传递到观众眼里,为第8集做一个完美的结束。

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画风的突变与建模的粗糙,确实让观众很难顺利代入剧情,即使剧情和一些细节没有观众想象的那么差,甚至有些部分延续了前作的优秀。

课长,你的额头怎么回事。。。

事实上,《新攻壳》在剧情上,应该说是有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

即使草薙他们在美国呆了整整六集的时间,但是这六集,也算是将2045年的背景,角色们在空窗期发生的故事交代的比较完整。

草薙一行在美帝期间,作为“后人类”的赫格所引发的一系列“Stand alone complex”的反叛活动;以及受迫于美帝的威胁,草薙一行执行的绑架行动,算是将剧情的核心内容顺利引出,并且将新的概念“后人类”与SAC的理念做了一个初步的结合。

而后四集则明显加快了叙事节奏,使得故事得以回到我们所熟悉的神山健治的《攻壳》当中,而“思想警察系统”以及其所引发的“Stand alone complex”犯罪事件,也许会将“后人类”的秘密进一步显现。

而故事随着陀古萨的突然失踪戛然而止,让人感觉有不过瘾的感觉。

也许第二季,我们会看到一部更完整、更紧凑、更精彩的攻壳。

总体来说,《新攻壳》不应得到现在它所获得的如此差评,只是,在给观众代入感以及让设定更精致这两个方面,也许《新攻壳》显得偏离了我们对它的期待。

或许等到第二季的登场,我们会真正给这部作品一个真正客观的评价。

PS:我给它打五星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也许我们对它太苛责了,这部作品的剧情质量与一些细节方面完全不应该是现在这个分数,实际按对日漫的评分标准,它在我心里应该是8.2分左右。

 7 ) 一句话

别信评分。

别信评分。

千万千万,千万千万,别信评分。

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别信评分

 8 ) 如果日漫有王者,我投它一票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微博:影探探长作者:黄四郎转载请注明出处百花齐放的日本动漫中,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大IP——它的几部代表作品,都在豆瓣有着9分以上的超高评分。

它的出现,启发了《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等科幻经典的诞生。

它就是《攻壳机动队》。

无论是动漫界还是科幻界,少了它,都将黯然失色。

最近,这个神级IP又出新番了——《攻壳机动队:SAC-2045》攻殻機動隊 SAC_2045

当前,美国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正在努力实现全球化的战略。

在世界各地,都基于当地文化创作着作品。

而对于日本,网飞则瞄准了享誉世界的动漫文化。

几年间,先后推出了自制版的《机动奥特曼》,以及《圣斗士星矢》。

左图:《机动奥特曼》右图:《十二宫骑士:圣斗士星矢》而对于下一个经典IP的再创作,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攻壳》。

整个创作过程中,网飞也的确是煞费苦心,尽可能保持着最正宗的“攻壳范”。

先是请回了TV版的导演神山健治进行主控,就连田中敦子、大冢明夫等原版声优,也都悉数回归。

女主配音声优 田中敦子至于剧情上,新版也是对TV版的剧情承袭,不过由于时间断层的存在,也相对独立。

换言之,只要了解攻壳世界观的基本设定,即使你没看过其他攻壳作品,观影就是没有门槛的:>>>光怪陆离的攻壳世界进入“攻壳世界“的第一关,是片名的读音问题。

“攻壳机动队”中的“壳”字,到底是该念“ké”还是念“qiào”,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甚至粉丝之间都分为两派,互不相让。

有人说,“攻壳”是攻击性强化外骨壳的简称,该词的日语发音也与ké相近,所以应该念ké。

也有人说,从英文名Ghost in the Shell,以及动漫版的剧情来说,对应ghost(灵魂)的明显是人的身体、躯壳,所以应该读qiào。

就这样,两派各有各的理,打嘴仗打了快二十年,堪称动漫界的一道奇景。

微博热议作为一个佛系的吃瓜党,四郎并不在意什么读音问题,反而觉得这种繁杂的多义性,更加体现了“攻壳”系列的魅力。

说回剧情,《攻壳机动队》顾名思义,就是“装备有攻击性装甲外骨壳的机动部队”的简称。

该部队又称“公安九课”,是万里挑一的精英组织,用以执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掉不可能除掉的人。

公安九课全家福故事发生在近未来的日本,当时的科技,已经可以将人体的大部分替换为机械躯体,并且透过埋藏在大脑中的线路,将人的意识接入到数字网络之中。

人们因此迎来了新的数字化生活,但同时也遇到了新的问题——由生化人和网络黑客导致的新型态犯罪,于是日本当局成立了直属于首相的公安九课。

说白了,公安九课就是一支高端网警。

草薙素子,绰号“少佐”,是这支网警的队长,她是全身都是机械肢体的“义体人”,因此拥有常人无法达到的超群能力。

人物海报:少佐巴特,少佐的助手,也几乎实现了全身义体化,两只义眼就是他的标志。

人物海报:巴特陀古萨,团队得力干将,并没有经过生化改造,几乎是人类原装躯体的他,战斗力稍逊一筹,但他却是团队里最有人情味的一个。

人物海报:陀古萨荒卷大辅,九课负责人,在背后统筹着一切。

人物海报:荒卷了解了这些,对“攻壳”的基本认知就完成了。

>>>暗黑无垠的未来世景基于这些既有设定,《攻壳机动队:SAC2045》(下称《2045》)在故事背景上也做了推陈出新。

其中的社会背景,堪称是攻壳系列中最为黑暗的一次:世界上的四个超级大国(G4),为了维持经济不惜互相串通,搞垮了原有的货币体系。

纸币成为了废纸,而虚拟货币和电子货币也几乎销声匿迹。

银行里挤满了怒不可遏的人民,他们大都失去了基本的社会保障。

而少部分人哪怕有高额的储蓄,却也因币种变换贬值了十倍不止。

三千多万日元转眼间就变成了两百多万日本美元——要知道,这可是连一个汉堡都要卖1500元的世界。

穷得愈穷,富得愈富。

社会矛盾到了顶峰,街上到处都是站街的妓女,整个世界遍地狼烟,战争和暴动也已经成为常态。

被迫沦落的风尘女子为了生存,人们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内脏和数据资料——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都被乱世洗劫一空。

虽然攻壳一贯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抱有审慎态度,但这次无疑是最悲观的。

粉饰太平的社会环境在这一非常时期,解散已久的公安九课也重新登上了舞台。

此时,距离前作《攻壳机动队:SAC》已经过去了十年,早已物是人非。

少佐带着除陀古萨之外的原成员,远赴北美地区成为了雇佣兵,代号Ghost(幽灵)。

陀古萨转行做了私家侦探,前作中一贯重视家庭的他,为了不让妻女陷入危险,甚至选择了离婚。

荒卷大辅依然是日本政府的高官,但此时的当局,已经彻底沦为了美国的附庸,甚至新任首相还是被归化的美国人。

机缘巧合下,他们都被迫卷入了“后人类”连环案件。

所谓“后人类”,大致相当于生化僵尸,他们没有情感,举止怪异,也时常做出危害社会的举动。

在荒卷大辅的号召下,九课重新集结,开始调查一系列连环案件。

在此之后,一件件谜团和阴谋都将一一展开……这就是《2045》的全部背景,目前已经在网飞放出了第一季的全部十二集,B站也在陆续汉化更新。

但是相比于无可非议的经典前作,《2045》的口碑可谓是毁誉参半。

虽说豆瓣7.5的分数依然不俗,可相较于攻壳整个系列还是差了一大截。

而网上对于口碑两极化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画风上。

这一次的攻壳实现了全部的3D立体化,称得上网飞为之做出的革新。

上图:3D新版下图:2D原版当然,之前对《奥特曼》和《星矢》的制作中,网飞也运用了这一作画手法,同样引来了不小的风波。

首先整体质感就特别粗糙,无论是场景的陈设,还是人物的造型,总给人一种廉价感;其次,3D所带来的表情动作僵硬问题,也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硬伤,远不及原版神采飞扬。

这种创作方向,可以,但没必要。

南橘北枳的区别,在这里依然成立。

就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吧——攻壳没必要3D化,也不需要3D化。

但是抛开画面,攻壳还是那个思想性与娱乐性齐飞的攻壳。

除却更加暗黑的社会背景、不断成长的人物属性,剧情上的深度和广度依然了得。

比如,片中会借角色之口,说出一些极富哲理的台词。

片子也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意象来传达内核。

例如片中经常出现《1984》一书,并借此探讨了集权之下自由与民粹的关系。

哪怕是在构图上,也不乏对于前作的致敬,可谓说是非常用心了。

四郎可以保证,只要愿意去适应这略显违和的画风,无论是粉丝还是路人,都可以通过《2045》感受到攻壳的魅力。

作为粉丝,会找回当初爱攻壳的热情,并更加深爱这个系列。

作为路人,也会正式迈入这一日漫名坑,感受其卓然超群的气质。

但说到底,若是当成一部原创作品来看,《2045》将远远不止这样的口碑。

之所以招致这样的非议,还不就是因为那四个字——它是攻壳。

>>>离经叛道的赛博朋克1989年,漫画家士郎正宗开始在青年漫画刊物《Young Magazine》上连载《攻壳机动队》,并在1991年发行了单行本。

漫画刚刚问世时,却因为基调阴暗、故事晦涩、画风前卫,加上各种关乎政治、哲学、宗教的专业化信息充斥其间,成为了曲高和寡的存在。

但随着连载的进行,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也被越来越多的读者认可。

时至今日,《攻壳》原版漫画也已经行销世界各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幻文化。

《攻壳机动队》漫画节选当然,当初漫画小众的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其所处的科幻流派——赛博朋克。

赛博朋克(Cyberpunk)的字面意思,是cybernetics与punk的结合词,前者是电子的意思,而后者则是叛逆的反抗精神。

这个词最早出自于布鲁斯·贝斯克发表的同名短篇小说,而在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与经典科幻电影《银翼杀手》中,这一概念被发扬光大。

《银翼杀手》与续作《2049》赛博朋克的理念,简而言之,就是“高科技,低生活”。

相比于其他科幻流派对科技发展的乐观态度,赛博朋克则始终保持着审慎,更多着眼于潜在的危机。

赛博朋克的世界,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但贫富差距异常固化的死气沉沉的世界:在那里,虽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等科技都已经高度成熟,甚至机器都可以接入人体,但由于大公司对于科技的垄断,人民彻底沦为了这些财阀的奴仆。

只有少数人掌握权力,享受着奢靡无度的高端生活;而绝大多数普通人则生活在混乱无序的密集城寨中。

《攻壳机动队》剧场版中的贫民窟与其他放眼星辰大海的科幻流派不同,赛博朋克的格局相对较小,往往发生于距今只有数十年后的地球,并不遥远。

正因如此,赛博朋克的创作者们,常常会将当下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历史和哲学的辨析和反思融入其中,呈现出深邃的底蕴。

而在视觉元素方面,赛博朋克也有着极高的辨识度:霓虹灯、数码投影、全息影像,色调多以蓝、紫、青等冷色调为主,多种元素的碰撞下,呈现出失真错位的效果,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科技感。

赛博朋克风格图片既丧气十足,又极具深度,就连画面也十分炫酷……现如今,无论是小说动漫,还是电影游戏,赛博朋克多点开花,深刻融入了大众流行文化。

即将发行的游戏大作《赛博朋克2077》基于后来人的眼光看,赛博朋克启发了《攻壳》,而《攻壳》又反哺了赛博朋克,二者关系相辅相成。

而在当下,无论是《攻壳机动队》,还是赛博朋克,都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洗礼而褪色,反而继续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2045》正是对《攻壳》诞生30周年的一次献礼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那个看似虚构的世界,离我们实在太近太近。

几年前,当《攻壳机动队》剧场版的导演押井守与粉丝交流互动,被问道攻壳的世界到底何时到来时,押井守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掏出了智能手机。

这个小小的机器方块,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而攻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也只不过是“长在身上”和“揣进兜里”罢了。

互联网时代这并非是耸人听闻。

仔细想想,互联网高度融入日常生活、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神经义肢用于临床、贫富差距也在逐步加大,就连霓虹美学都成为了城市中的重要标签。

也许,会有人坚持认为攻壳的世界永远不会到来。

但也许,它早已来到了我们身边。

文/黄四郎

 9 ) 穿太多了

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穿的越来越多,所以评分越来越低

 10 ) 比比怪味豆式新剧

从打比方开始一口气肝了12集,说到感想,还是打个比方:之前攻壳机动队有那么些像果仁巧克力,打戏、包袱都能恰到好处的融进在深邃的剧情里,吃完了还有绵长的后味能让你慢慢琢磨。

而这一部堪称是比比怪味豆。

在品尝的过程中,你能吃出来各种各样熟悉的味道——而且还是秒切的那种,这种“缝合怪”式的口感,着实让人有些噎得慌。

作画是给人感觉最直观的还是作画角度。

3D的表现形式相比以前虽然有些突兀,不过倒也不至于 违和到看不下去的程度。

值得吐槽的地方在于,妹子们模型着实精良,然而比起来男生们的建模实在拉胯,猛一眼看上去,要说不是一个番剧的我都信。

放个图对比一下:

巴特-估摸着顺糙老爷们的人设,皮肤光泽、颜色基本上没啥变化

荒卷-这个光影...这个头发和胡子......

少佐-肤色红润,高光打的错落有致剧情前半截重建九课,剧情走妥妥的美式科幻电影风。

跟总统拉关系抢人,做完任务杀人灭口。

后半截有那么些《黑镜》的味道。

没错,就是那种"看了会叫好、会震惊,但绝对笑不出来"的感觉。

老龄化,金融战争,网络暴力,校园欺凌......角度切入很有意思,每一个问题也很揪心与讽刺。

要我说这两种风格都有适合攻壳的地方,但“本土化“做的还不够好。

强行混合给人带来的违和感,真的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表达的程度。

风格塔奇克马的卖萌桥段做的毫无挑剔,但是相对以前的攻壳,这一部卖萌桥段插入的总觉得有些突兀。

没错,上一秒还在谈各种压抑的现实,下一秒切塔奇克马卖萌,瞬间破功。

江崎这个新角色,给人的感觉完全就是从恋爱喜剧里挖出来的萌妹子。

动作、神态和性格像极了暗恋学长的年下学妹。

╰( ̄ω ̄o)

>﹏<

(#°Д°)设定九课实力大削的设定看起来很让人很不爽。

,但逻辑上走一遍感觉问题并不大。

算是一个创新之举吧,这样也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陀古萨离婚,出外勤拿的也不是左轮了...什么玩意,这个设定简直就是在花式吃书(无力吐槽)。

陀古萨安装的这个格斗包八成是李小龙版的--结合配音食用更加少佐幼化的设定从逻辑上来说不太能说的通,然而着实好看啊(笑)。

加之攻壳的一个核心在于“思想与灵魂”(GHOST)。

过多的关注义体设定是有悖于攻壳精神的---只要灵魂是原汁原味的少佐就行(况且,义体做好看些他不香吗)。

结语能看出来,从《机动奥特曼》到《攻壳》,网飞在新剧制作上不停地进行着尝试和改革,添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然而步子跨得大多多少少会出现问题,但美好的前景是完全有的。

与其强硬的抵制改变,不如静下心来解构他们,探讨好的,指出不适宜的。

然后静待下一场盛开。

《攻壳机动队:SAC_2045》短评

故事进度仿佛是在磨洋工,刷短视频长大的新一代观众,比起让他们静下心来看这个,我更相信他们会上网站找十几分钟的“解说”视频。

3分钟前
  • Typo
  • 较差

神山和一帮老声优保住了攻壳的基本盘。人设和人物cg早就木已成舟,没什么好吐槽了,按我们老粉的心愿当然是跟polygon合作会好很多。这第一季12话故事也才刚展开,如今也不可能像sac那时一样在单单一话中塞进那么多信息量和思辨,不然新一代观众去刷刷短视频,去堡垒之夜看看party,玩什么不都是玩嘛。

7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还行

怒打一星滚蛋。

12分钟前
  • Xao
  • 很差

7

13分钟前
  • yan8616523
  • 较差

强行拖完,如蜻蜓小留尖尖角。

18分钟前
  • kirck
  • 较差

攻壳有余SAC不足

19分钟前
  • Draco
  • 推荐

因为画风就给差评的是有病吗?攻壳是因为画风而出名的吗?

22分钟前
  • 天堂的雷霆
  • 力荐

实际画面的环境、装备其建模及素材都远超预告水准,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看到衣物的肌理。少佐看多了也还算顺眼。前半程的pmc所造就的代理人战争基本算是小岛秀夫其问题意识的延伸,但后半程就算抬出1984,其世俗化的程度过高、太强调某角色情感体验,信息密度完全不够……老大哥在看着你这件事,还是不能指望红系外的创作者有较深体验吧。

26分钟前
  • 鸦哭魔yakumo
  • 还行

小妹妹你谁啊,还我少佐

27分钟前
  • KK扑扑酱
  • 较差

啊,是便宜CG!不过少佐的造型总让我想到优衣库的连体衣

32分钟前
  • 达尼苟头
  • 还行

跳播模式,画风太不适了

33分钟前
  • 苏狞
  • 较差

虽然有些没有以往攻壳的硬核内涵,但是动画制作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有一说一,还是怀念剧场版那种风格。

38分钟前
  • 剑与禅
  • 推荐

时隔14年的续作,延续TV和SSS,3D方面需要稍微适应一下,特别是少佐,声音还是那个御姐,但样貌就变化太大,容貌年轻貌美了,但胸也变小了,以至于那套公安制服都撑不起来。……战斗场面升级,不但有大场面,格斗也丰富了,很有黑客帝国的味道。……增加了很多与时俱进的科技设定展示,大赞。……至于剧情,依然很好看,就是神山健治的味道,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总是和押井守的2部剧场版对比,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40分钟前
  • 君心可晴
  • 力荐

看了两集受不了这圣母的取向了,恐怖分子不崩了留着过年么。

41分钟前
  • 个别人
  • 较差

还是比较习惯2d的攻壳

42分钟前
  • lains
  • 还行

动画技术变强了,我以为素子会凌空一跃,然而只是个独白戏。剧情比起tv版更白话了,可惜我并不是很喜欢。

47分钟前
  • 练达
  • 还行

“美少女要视题材而用“的反面教材。比棉花稍好的3D。除了动镜头的优势以外没啥长处的演出,偶尔秀动作却失真多余。鞭炮都不如的枪声。

48分钟前
  • 塔鼠X
  • 很差

一个不太亮眼的新开头

51分钟前
  • 27
  • 还行

十五个月前:闭眼睛看预告片,还是挺好的|| ED的畫風能不能做成一部作品?|更新:看第一集之后拖了一年多才看完,为它开的大会员都要过期了。虽然大家都在各种吐槽,下一部我还是要看的,帕兹还没耍刀呢。人物形象有连续性就好,主题怀旧。这两年一直抑郁非常容易被煽情打动,你煽情我就照单全收,老人安乐死、单亲母子以及死妹妹,才看完一部战场女武神,又来遭不住。躲子弹记得要在轮胎后啊。

53分钟前
  • @SanzoMaldini
  • 还行

这个全靠IP撑着出来卖钱的低成本作品,还真的有一堆人吹上天了……Do you guys Not Watched other Animations?3D建模如此廉价仿佛梦回十年前原系列亮点之一的动作戏也是一塌糊涂总感觉是在看低配电脑录的GTA/无主之地游戏实况,还是糊到脸上那种人物设定也充斥着廉价两个字Excuse Me?请问是从页游团队扣的建模搞得一个胸大无脑面瘫整容妹子形象过来吗?剧本也是,美式风格没有灵魂,失去了Shell.粗暴直来直去,画面又搞不上来毫无快感。旧攻壳30分钟人物形神兼备,你这……怕不是一团散沙如果不是这个IP,均分至少掉2。情怀有时是个好东西,但时常也让人迷失心智。

55分钟前
  • Lan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