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宁才
主演:娜仁花,图门巴雅尔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蒙语年份:2010
简介:60年代初,三千多名上海孤儿被大迁徒到内蒙古,琪琪格玛不顾丈夫的反对领养了珍珍和雨声。额吉的慈爱善良、草原上古老的劝奶歌,渐渐抚平了孤儿们幼小心灵上的伤痛使他们成为了真正的草原牧人。然而十几年后,他们亲生父母出现了,这些当年的孤儿们会如何做出他们的人生抉择呢?《额吉》在蒙语裡是母亲,蒙古人把草原也叫额吉。详细 >
人物刻画还是不够细腻,显得浮皮潦草,但在主旋律里,真算可以了。
看完已泪流满面。
大爱无疆!
草原上的人心胸像大海一样宽广
母爱永远戳我泪点
宁导在民族电影导演中无疑是属于才华横溢的创作者之一。“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十个导演可能九个半都会采取相似的讲述方式。宁导的表现手法让《额吉》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片尾字幕表里发现了场记的名字是“娜仁花”,特意问了娜姐(影片主演),结果娜姐说其实是同名的一位场记姐姐,也是同样拥有短暂而传奇的人生,可惜英年早逝。“娜仁花”在蒙语里是“太阳花”的意思。影视是综合艺术,我希望所有的幕后工作人员都能得到真正的尊重,这些付出也应该站到“太阳”底下。
煽情靠台词,人物过于单薄片面…槽点太多了,看着有点尬
全片几乎都是蒙古语对白 由此才更加觉得蒙古草原的牧民们收养这3000个语言不通的上海孤儿尤其艰难和不易 母亲(妈妈)是天底下所有人类的共同语言 这些孩子们在最初根本听不懂蒙语的时候 竟然自然而然就明白了额吉的意思 与其说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使然 倒不如说母爱能教化任何嗷嗷待哺的生灵 值得去一看
剧情和《天上的草原》几分相似,主演也都是那仁花。虽然情怀同样感人,但影片本身却不急前者,在仁慈沉默的草原前,太多的叙述显得无力又多余,虽然是歌颂额吉,但对男主角20多年牧民身份的转换的描写太少,穿着蒙古袍拿着套马杆的汉人,显得尴尬生硬。
任脸上一年一年风吹的皱纹,善良的额吉永远是那么美丽
没拍好……
217th 娜仁花金鸡影后作,一整个电视剧的演法,凭借少数民族身份拿的奖吧sos。电影也拍得很乡土剧流水线,东戳一头西戳一头,没啥艺术价值。神奇的是当年对应的华语三金最佳女主获奖者都欠佳,金像奖敬老给了戏份相当于女配并且没啥发挥的刘嘉玲,金马奖大爆冷门给了作品质量最差的反同战士吕丽萍。
主旋律的形式主义有点严重。把旁白适当处理一下会更好
上摇臂了……每个镜头都在动……有钱了啊。
【C】
7.6
B
画面很漂亮。梦游锡林夫+树的组合是我在感动之处。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中间锡林高娃那段我看不大懂,感觉时间剪得有点儿奇怪。
不错
旁白虽然遭很多人诟病,但是确实是牧区人长大又后学普通话的口音,还是比较真实的。倒是自己,看着看着……还没看完已经泪流满面莫名大哭,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想起了姥姥,想起了奶茶,还是最要命的蒙古人的质朴和善良,久违了吧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人物刻画还是不够细腻,显得浮皮潦草,但在主旋律里,真算可以了。
看完已泪流满面。
大爱无疆!
草原上的人心胸像大海一样宽广
母爱永远戳我泪点
宁导在民族电影导演中无疑是属于才华横溢的创作者之一。“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十个导演可能九个半都会采取相似的讲述方式。宁导的表现手法让《额吉》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片尾字幕表里发现了场记的名字是“娜仁花”,特意问了娜姐(影片主演),结果娜姐说其实是同名的一位场记姐姐,也是同样拥有短暂而传奇的人生,可惜英年早逝。“娜仁花”在蒙语里是“太阳花”的意思。影视是综合艺术,我希望所有的幕后工作人员都能得到真正的尊重,这些付出也应该站到“太阳”底下。
煽情靠台词,人物过于单薄片面…槽点太多了,看着有点尬
全片几乎都是蒙古语对白 由此才更加觉得蒙古草原的牧民们收养这3000个语言不通的上海孤儿尤其艰难和不易 母亲(妈妈)是天底下所有人类的共同语言 这些孩子们在最初根本听不懂蒙语的时候 竟然自然而然就明白了额吉的意思 与其说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使然 倒不如说母爱能教化任何嗷嗷待哺的生灵 值得去一看
剧情和《天上的草原》几分相似,主演也都是那仁花。虽然情怀同样感人,但影片本身却不急前者,在仁慈沉默的草原前,太多的叙述显得无力又多余,虽然是歌颂额吉,但对男主角20多年牧民身份的转换的描写太少,穿着蒙古袍拿着套马杆的汉人,显得尴尬生硬。
任脸上一年一年风吹的皱纹,善良的额吉永远是那么美丽
没拍好……
217th 娜仁花金鸡影后作,一整个电视剧的演法,凭借少数民族身份拿的奖吧sos。电影也拍得很乡土剧流水线,东戳一头西戳一头,没啥艺术价值。神奇的是当年对应的华语三金最佳女主获奖者都欠佳,金像奖敬老给了戏份相当于女配并且没啥发挥的刘嘉玲,金马奖大爆冷门给了作品质量最差的反同战士吕丽萍。
主旋律的形式主义有点严重。把旁白适当处理一下会更好
上摇臂了……每个镜头都在动……有钱了啊。
【C】
7.6
B
画面很漂亮。梦游锡林夫+树的组合是我在感动之处。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中间锡林高娃那段我看不大懂,感觉时间剪得有点儿奇怪。
不错
旁白虽然遭很多人诟病,但是确实是牧区人长大又后学普通话的口音,还是比较真实的。倒是自己,看着看着……还没看完已经泪流满面莫名大哭,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想起了姥姥,想起了奶茶,还是最要命的蒙古人的质朴和善良,久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