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战国之列国

风云战国之列国,战国风云录,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主演:海一天,于荣光,郑则仕,林永健,王劲松,李立群,喻恩泰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风云战国之列国》剧照

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1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2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3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4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5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6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13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14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15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16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17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18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19风云战国之列国 剧照 NO.20

《风云战国之列国》剧情介绍

风云战国之列国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风云战国之列国》是由腾讯视频出品,企鹅影视和上造影视联合制作的国内首档剧情式历史纪录片。纪录片以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的英雄人物、国家命运为线索,通过实景还原和演技派演员演绎的全新剧情式呈现方式,探索战国时期的六国兴衰史以及秦王朝一统天下背后更深层的秘密,为广大观众再现2200多年前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西安虎家分手说爱你有时快乐有时悲伤幽霊vs宇宙人GREAT优雅的相遇新白蛇传安妮+贵妃还乡换命天堂同门义白色大厦家裂第三季私人生活萌犬好声音2马扁马扁之路子前途无量成为你的花夏尔马吉的小吃异世界居酒屋阿信有机爱情有一天百媚千娇逗猎吸血鬼暴徒小镇少狼第五季奇异的恩典谁动了我的爱情那树繁花救世军恶灵之门

《风云战国之列国》长篇影评

 1 ) 没完全看懂

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真与假共存,没有人能肯定的说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在这里我不想以当历史纠错家——以纯欣赏纪录片的眼光去吹毛求疵,相信本片原创者也不是以给观众普及历史知识为目的的,这能算是本片的副产品就不错了。

至于对待历史的观点,本片也没有追究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为每个人看待历史问题的眼光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本片着重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历史,然而又不希望观众去完全按照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段历史,所以一再强调历史的偶然性——偶然的事、偶然的人,促成了偶然的结果——秦统一六国。

我想理性的看待我们曾经的历史,那一定是一系列偶然组成的,过度的纠结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历史是不理性的。

我们应该做的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别犯前人犯过的错误,别走前人走过的弯路,我似乎也从片中的旁白中听出了这种非常隐晦的话外之音。

还有本片有一个观点很明确,那就是历史偶然出现的重要人物,对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我甚至以认为这是本片的出发点。

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的观点,自恋一把,别喷我,嘻嘻!

最后警告大家,如果你想从本片中学到什么历史知识,那还是别看了,因为这其中的历史你大部分都听说过或掌握,60分钟的时间怎么可能把一个存在了二百多年的国家的历史完整的叙述清楚。

为什么写了这么多废话,因为说实在的我也没看懂,而且闲的没事干还想写点什么,只能不懂装懂,见谅,给大家抱拳了!

 2 ) 认识战国

燕国:存在了八百年之久的燕国,亡于传统,独特于其王道传统,不那么霸道,也有非传说的禅让。

可惜了苏秦,间谍26年,最后在完成燕复仇齐国,壮烈牺牲。

可惜了姬丹,被父亲姬喜换取苟且。

最终荆轲刺秦失败,燕国无痕。

赵国:完璧归赵 蔺相如 廉颇都是这个时候的赵国。

赵武灵王赵雍一代枭雄,却最后被饿死于囚禁中。

似乎其他赵王都任性鲁莽狂妄,对内不爱才,对外乱战,赵国之亡,亡于赵人。

楚国:吴起唯一的非贵族,楚国的唯一希望却在各自利益争夺中被杀。

和赵一样的任性妄为,桀骜不驯又传统古板,导致了楚王被囚秦国,屈原冤死。

从没有真正富强,且最终灭亡。

韩国:一代君王决定一个国家,一位相邦决定一代君王,申不害直接带领韩国成为老谋深算的中年人,人人自危,总想用雕虫小技引走祸流,这样的国家怎能团结强盛,注定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魏国:不断的培养士人大才,却因性格秉异自大不愿重用,不停的把人才变成敌人输送到他国,最终毁灭魏国。

吴起 孙膑 公孙鞅(商鞅) 范雎 魏无忌等等。

士人的蛊惑,不得不使曾经的强国走向灭亡。

齐国:创造了稷下学宫,最有活力的商业文明,田氏篡夺国家,贪于财富生活,战争年代,掩耳享受当下只管自己,最终开门投降。

秦国:秦国之胜利在于重用贤才,商鞅 张仪 范雎…而且只要发现有人权高位重,王必杀之,不管你做了多大贡献。

有一种过河拆桥的感觉,只要保证秦国战车在向前的轨迹里,其他人都是浮云。

有贤才,有武将,有商鞅铺垫好的战耕国力,最后胜利的只能是秦。

 3 ) 好!

挺好看的!

纪录片拍成这样666!

140字真烦!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4 ) 李涵说纪录片

周朝末,王室衰,礼乐崩,朝纲乱,天子有名无实,诸侯蜂拥而起,群雄中原逐鹿,强吞弱,互兼并,昔日八百大小国,至战国末年仅存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并峙,绵延数百年的战火在华夏大地熊熊燃烧,最终,秦国经过几百年积淀和发展,数代君王踔厉奋发,于公元前221年扫灭六国,席卷天下,完成彪炳千古的统一大业!

为图生存和富强,七国皆在各个时期对国家进行了大力改革,积极推行变法,招贤纳士,一时间,华夏大地风起云涌,地覆天翻,催生出了多少个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贤君名主,涌现出无数个智谋超群、铁血丹心的谋士将帅,留下了无数篇脍炙人口的佳话故事。

秦有商鞅变法,兴利除弊。

楚有李悝变法,带甲百万,实力大增。

齐有邹忌变法,国富民强,殷实富足。

赵有武灵王胡服骑射,却强秦、震匈奴,天下莫能与之争锋。

魏有魏文侯改革,跻身中原一流强国。

燕有燕昭王筑黄金台,千金市马骨,遍求天下才俊,成就斐然。

韩有申不害变法,由弱转强,消灭郑国,开疆拓土。

 5 ) 形式很新颖,但是难称纪录片

我不觉得这个是纪录片,充其量是历史短剧。

但这部剧可以算作非常用心的历史短剧系列。

除了个别剧情比较违和,比较主观之外,他大体还原了那个利益至上,纷争不断的战国之世。

从呈现的方式来看,每一集都节选了这一国在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剧情的方式进行演绎。

这也是我认为这部片子并非纪录片的主要原因。

他没有深刻去讨论,挖掘一个命题,并引发读者思考,更多的是在呈现主创认为的历史事实,呈现主创认为的列国失败的原因。

抛开这些似似而非观点,你把他当做电视剧看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就是出场人物有点多。

剧情呈现,是这部片子的最大亮点。

虽然制作不算精良,但是剧本的逻辑,国家风格的承袭,以及关键人物的展示都非常精彩。

尤其是一众演员对于历史人物的演绎,于荣光的赵武灵王,海一天的申不害,林永健的楚怀王,喻恩泰的商鞅,都算得上是神来之笔。

这部片子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企图像历代文人那样,揭示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但是在揭示原因的时候,他倾向于把失败归结为国民性格、士族与贵族矛盾等等简单的原因。

我是觉得,一方面六国被灭,绝对不仅仅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地理、历史、人民调性等等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一方面,国民性格这种元素,还是相对比较缥缈的,而沿袭这种路子拍出来的东西,最终会成为无聊的文字游戏,譬如:片子中讲述说赵国人刚烈,楚国人桀骜不驯这是两个国家最后失败的主要原因,然而,我真心不太理解,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综合着来说,这系列片子叙事很出色,但是对于本质原因挖掘的水平,并不够让人信服,并不够一个纪录片的水平,因此也就很难把他当做一部纪录片来看了

 6 ) 该纪录片记录的是历史还是野史?

《风云战国之列国》——秦国,好歹也安上“纪录片”的名头,即使不是国家级出品,也要对得起“纪录片”三个字吧?

看了几分钟,这是纪录历史,还是纪录野史?

第一,秦始皇杀了告密嫪毐要篡位让子取代嬴政的下人?

这别说正史,野史都没有呀!

这是强行秦始皇残暴人设?

[衰]第二,悲情化嫪毐?

看得我简直感觉误入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剧场了!

他之不是作的吗?

银后宫还发动政变,企图立自己儿子,这样的行为方啥年代都是被夷族,结果还悲情上了,和食客上演一段感天动地的义?

第三,秦始皇扑杀嫪的两儿子的剧情和电视剧《秦始皇》如出一辙!

这个妥受的野史剧情了,是西汉刘向《说苑》的故事情节 ,正史完全没有,《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於雍”只是交代了杀了他们,怎么杀的,没说。

第三,太后没干政?

是没干政 ,“干政”是干涉政事的意思,但是她有听政呀!

她要是没有决议朝政的权力,那嫪毐是如何长为长信侯的[费解]怎么看完给的的感觉赵姬并不是权力中心的人一样,只是生了别人的孩子?

只是这么简单吗?

纵容情人杀儿子不是她,不是想巅覆秦王政的位置?

第四,秦始皇赐死吕不韦?

这正史没有,野史也没有,不过是近代网上的人胡说八道,结果还进了纪录片?

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

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於秦?

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

君何亲於秦?

号称仲父。

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

”写得很明白,是吕不韦害怕被杀,自己饮酖死了,结果这毒药是秦始皇给的?

第五,吕不韦帮嬴政当上秦王?

这连野史都不敢这么写!

吕不韦明明帮的是子楚,怎么变成帮嬴政了 ,嬴政能当上秦王,不是他爹传位的吗?

帮了子楚就是帮嬴政,那胡亥当皇帝要不要算他一份功呀?

客观上是有点影响,但是不能说他帮秦王政,毕竟他以异人为资本,想投资的是异人,帮助到的就是异人。

第六,吕不韦写的《吕氏春秋》是统一天下的施政大纲,这金贴得我真是服气[求饶]这本书最多倡导了统一思想,表达对圣王该怎么治国施政的一些看法,在战国时期提出统一的思想家不少。

像朝非提倡的中央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也是一个道理。

但是能说成是施政纲领吗?

施政大纲是施行政务或推行政治措施的纲领,是由政f发布的有效文件,指导国家的发展路线。

《吕氏春秋》就是吕的门客写的书,它并没有制定为秦国的国策,怎就成了施政大纲了[二哈]第七,秦始皇逐李斯等士人,不是因为吕不韦,是因为郑国修渠这事好吧[二哈]……没下文了,完全看不下去了,六分钟,七个糟点[衰][衰][衰]一个混合了野史,电视剧,小说,再加上自己胡编乱造的“纪录片”[二哈] http://t.cn/A6b15myn#千古一帝秦始皇[超话]# 《风云战国之秦国》好歹也安上“纪录片”的名头,即使不是国家级出品,也要对得起“纪录片”三个ސी《风云战国之列国》——秦国,好歹也安上“纪录片”的名头,即使不是国家级出品,也要对得起“纪录片”三个字吧?

看了几分钟,这是纪录历史,还是纪录野史?

第一,秦始皇杀了告密嫪毐要篡位让子取代嬴政的下人?

这别说正史,野史都没有呀!

这是强行秦始皇残暴人设?

[衰]第二,悲情化嫪毐?

看得我简直感觉误入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剧场了!

他之不是作的吗?

银后宫还发动政变,企图立自己儿子,这样的行为方啥年代都是被夷族,结果还悲情上了,和食客上演一段感天动地的义?

第三,秦始皇扑杀嫪的两儿子的剧情和电视剧《秦始皇》如出一辙!

这个妥受的野史剧情了,是西汉刘向《说苑》的故事情节 ,正史完全没有,《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於雍”只是交代了杀了他们,怎么杀的,没说。

第三,太后没干政?

是没干政 ,“干政”是干涉政事的意思,但是她有听政呀!

她要是没有决议朝政的权力,那嫪毐是如何长为长信侯的[费解]怎么看完给的的感觉赵姬并不是权力中心的人一样,只是生了别人的孩子?

只是这么简单吗?

纵容情人杀儿子不是她,不是想巅覆秦王政的位置?

第四,秦始皇赐死吕不韦?

这正史没有,野史也没有,不过是近代网上的人胡说八道,结果还进了纪录片?

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

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於秦?

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

君何亲於秦?

号称仲父。

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

”写得很明白,是吕不韦害怕被杀,自己饮酖死了,结果这毒药是秦始皇给的?

第五,吕不韦帮嬴政当上秦王?

这连野史都不敢这么写!

吕不韦明明帮的是子楚,怎么变成帮嬴政了 ,嬴政能当上秦王,不是他爹传位的吗?

帮了子楚就是帮嬴政,那胡亥当皇帝要不要算他一份功呀?

客观上是有点影响,但是不能说他帮秦王政,毕竟他以异人为资本,想投资的是异人,帮助到的就是异人。

第六,吕不韦写的《吕氏春秋》是统一天下的施政大纲,这金贴得我真是服气[求饶]这本书最多倡导了统一思想,表达对圣王该怎么治国施政的一些看法,在战国时期提出统一的思想家不少。

像朝非提倡的中央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也是一个道理。

但是能说成是施政纲领吗?

施政大纲是施行政务或推行政治措施的纲领,是由政f发布的有效文件,指导国家的发展路线。

《吕氏春秋》就是吕的门客写的书,它并没有制定为秦国的国策,怎就成了施政大纲了[二哈]第七,秦始皇逐李斯等士人,不是因为吕不韦,是因为郑国修渠这事好吧[二哈]……没下文了,完全看不下去了,六分钟,七个糟点[衰][衰][衰]一个混合了野史,电视剧,小说,再加上自己胡编乱造的“纪录片”[二哈] http://t.cn/A6b15myn

 7 ) 纪录片就得这样讲故事

之前就断断续续看过这部纪录片的片段,利用几天刷完完整版本,果然很下饭。

有实力演员的演绎;有脍炙人口的典故;有仰慕的古圣先贤;有引人发省的深思。

看到马上也要推出第二部了,现在也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燕国:传统气息十分浓重,尊王道却不能始终,欲霸道却无实力,最终难逃灭国命运。

二、赵国:两地赵人根深蒂固的偏见、矛盾,最终赵人亲手挖掘了自己的坟墓。

三、楚国:楚国贵族分治,地方势力过大,国家虽然广袤,然而从来没有真正强大过,就像一个虚胖的汉子一样,看着很强,实则不堪一击。

四、韩国:法家术治派的牺牲品,人与人之间少了一分真诚,多了一分屏障,不思实力的提升,只谋阴阳之术的手段,注定走向衰亡。

五、魏国:魏人的性格秉性决定了魏国的命运,想用士人,但又在内心深处有所鄙夷,终究是仅停留在表面上。

六:齐国:重商业、艺术、享受,在强敌面前不思抵抗,这样的秉性难以取胜。

七:秦国:秦国之胜,一在内因【1.深植人心的军功文化,人们脑子里除了耕就是战2.吏治清明,变法留下的遗产一直走了下去3.人民的秉性造成猛将如云,虎狼之师,敢打必胜】百年来,秦国一直在变法后的正轨上运行,虽有很多小插曲,始终未曾脱轨。

二在外因,六国总有错误,或十分致命,或潜移默化,最终助推了秦国之胜!

 8 ) 历史神学之昭昭天命

说真的,里面有些台词和大历史的视角还是挺不错的:“在残酷的战国晚期,任何天真的单纯,都是无法承受的奢侈,只有血与火浇灌的实用主义之花才能在这个冷酷的季节怒放。

”公园前284年楚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同年齐国被乐毅所灭,齐楚同盟破裂,随后白起伐楚,破郢,屈原投水。

”楚人不团结,但绝不软弱,桀骜不驯深埋在他们的基因里“230韩 228赵-222代226燕-222辽东225魏223楚221齐(王贲伐燕后自河北击齐)说真的,作为六国归一的统一战争,秦整的着急了一点儿,虽然力大不亏,但是如果攻略三韩之后缓一缓,好好建设一下山西河南河北,然后再逐步灭掉剩下三国,后面因水土不服而反叛的可能性要小点儿。

当然这也是我瞎咧咧。

 9 ) 战国七雄

《风云战国之列国》以战国七雄的英雄人物 、国家命运为线索 ,探索战国时期的六国兴衰史以及秦王朝一统天下背后更深层的秘密 ,为广大观众再现2200多年前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每集讲述一个国家的兴衰,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君主和大臣等对于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有时候真的仅仅因为一个人,就可以决定一个国家一场战役的成败。

 10 ) 随笔

第一集燕国:燕国之亡,亡于传统。

第二集赵国:亡赵者,实为赵人。

第三集楚国:祖先熊绎被周天子册封为子爵,自此立国;熊通自行称王,史称楚武王;春秋时期,不断兼并,贵族自治成为楚国的传统。

战国时期,魏国入侵,贵族以自家利益为主,楚悼王一筹莫展,重用魏人吴起,任为令尹,开始改革,削弱贵族势力,对外不断扩张,然而楚悼王突然逝世,吴起被贵族诛杀。

公元前312年,张仪“诈楚”,楚怀王出兵伐秦,惨败;公元前299年,楚怀王不听屈原等劝告,前往武关,被秦昭襄王扣留;熊横即位,史称楚襄王。

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别都鄢城;公元前278年,楚襄王放弃都城郢都,秦军破城,国破家亡,迁都寿春,其子熊完质秦。

后熊完即位,史称楚考烈王,任春申君黄歇为令尹,主理朝政;赵人李园献其妹予春申君,怀孕后献于楚考烈王;楚考烈王死后,李园杀春申君,然其子即位,史称楚幽王。

后楚考烈王遗腹子负刍,诛杀李园和幽王,即位称楚哀王,合力抗秦。

楚人抗秦,至死不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国建立在分治的基础上,分治的贵族以各自的利益为重,资源和力量始终无法聚合。

战国一世,楚国虽广袤,但从未强盛,灭亡成为必然。

”央地关系事关一朝一国的盛衰甚至生死。

地方权力过大,则易走向分裂。

第四集韩国:晋国大夫韩厥幼时为赵氏收养,后冒死救赵氏孤儿,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韩氏一族以忠义耿直文明天下。

百年后,韩氏后裔韩虎与赵氏魏氏三家分晋,韩氏人口土地最少,位居天下之中、四面受敌,为拓展生存空间,几代图谋郑国;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册封三家为诸侯,韩氏韩虔封爵为侯,韩国正式诞生,战国时代开启。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相邦韩廆、大夫韩遂相争,聂政刺杀韩廆,后韩哀侯猝死。

韩懿侯继位,东扩西进,联赵攻魏,韩赵两国意见不合、半途而废,魏惠王蓄意复仇,攻赵伐韩;韩昭侯继位,魏国包围赵国都城邯郸,韩军联合齐军,围魏救赵;重用申不害变法,推行法治、术治,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罚没贵族,充实国家,兼用阴阳之术,管理官员;变法后,韩国强盛,但术治也留下了灭亡的种子,忠义耿直不再,权术阴谋横行。

秦国崛起后,白起为战神,韩魏联军与秦军在伊阙大战,惨败,韩国自此衰落,领土不断被蚕食;韩国用驱虎吞狼之计,割上党给赵国,秦国伐赵,引发长平之战,赵国惨败。

后韩非质秦,死于秦国;秦国东进,韩国成为六国之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PS:法家中有三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

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

“因为时运不济,韩国选择了术治,也因此改变了国家的气质。

当强悍和耿直消亡后,苟活成为韩人的秉性。

六国之中,韩国第一个灭亡。

韩国之亡,亡于在诸国博弈中,奉权谋之术为国策,放弃熬练真正的实力。

韩国的历史,是一曲小国的悲歌。

”实力才是决定一国前途命运的根本。

唯有国力强盛,才能抵御外辱。

第五集魏国:魏氏家族的领袖魏斯,尊孔子的学生子夏为师,成为国师;魏斯为其建学堂,招揽门生,形成西河学派,聚集了大量人才,士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出现;魏斯重用子夏的学生李悝,变法图强,取消贵族特权,第一次打破僵化的等级社会,用乐羊攻灭中山国,任命军事天才吴起为西河郡守,打造了魏武卒;公元前404年,魏斯统帅魏赵韩三家军队,攻破齐国;公元前403年,胁迫周天子正式分封魏赵韩三家为诸侯,礼治的春秋时代结束了;魏斯史称魏文侯,使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后期任用贵族担任相邦,内心深处仍难以相信平民出身的士族,这影响了魏国之后的用人政策。

文侯之后,魏击继位,史称魏武侯;任用田文为相邦,弃用平民出身的吴起,吴起之楚,魏国失去了一个经天纬地的大才,后吴起率楚军伐魏,重创魏军。

吴起之后大约三十年,傲慢的魏惠王又放走了公孙鞅,魏国亲手为自己挖掘了一个又一个陷阱;惠王时期,齐魏争霸,庞涓陷害孙膑,后逃回齐国,成为军师,开始复仇,围魏救赵,减灶诱敌。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了霸主之路,魏国成为第一个牺牲品;战国期间,士人一族,追逐功名利禄,国家意识淡薄,“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西河学派的徒子徒孙源于魏国,但大多成为魏国的对手;魏人公孙鞅、公孙衍、张仪、范雎先后担任秦国的相邦,攻打魏国,逐渐衰落,“士人成为魏国的魔咒”;后魏人范雎,被诬陷私通齐人,死里逃生,前往咸阳,“远交近攻,蚕食土地”,正是范雎为秦国确立的基本国策。

长平之战后,秦国企图灭赵,信陵君窃符救赵,被任命为相邦,后联合五国抗秦,秦国散布其谣言,被罢相邦,魏国失去了最后一个大才;公元前225年,秦军攻陷大梁城。

“一百多年来,魏国一直无法逃脱这个魔咒——一边源源不断地制造人才,一边孜孜不倦地为对手输送人才。

他们自大而多疑,有大才而不用,这些大才最终协助他国,或削弱魏国的实力,或直接灭亡了魏国。

魏国之亡,忘在魏氏王族的性格秉性。

”“变法才能图强”,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作为,才能走在前列。

变法成,则国家兴;变法败,则国家衰。

千百年来,莫不如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选人用人关系国家兴亡,不仅要能培养人,更要学会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要搞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

第六集齐国:周代商而立,周臣吕尚被封至齐地;陈国公子陈完被齐桓公收留,陈完死后,陈氏改为田氏;后至第五代田乞,先立国君,自立相邦,执掌大权;齐国伐吴,兵败,王公贵族尽灭;公元前391年,田和自立为王,田氏代齐。

齐威王田因齐任用邹忌为相,开始变革;齐国变法的主导者是国君,整顿吏治,选贤任能,经桂陵、马陵两战,终结魏国霸权;齐国还是天下的文化中心,稷下学宫汇聚天下人才。

田辟疆继位,史称齐宣王,志向远大,心胸宽广;燕国内乱,齐国乱燕,留下隐患。

田氏代齐,发端于百工之位;对于财富的热爱,源自于家族基因;战国七雄,工商业最发达者是齐国;商业文化塑造了齐人的性格和国民精神,齐人普遍喜欢钱财,上行下效,民间和市井也热衷于享受生活。

齐湣王田地继位,推行新政,打击贵族,孟尝君田文首当其冲,逃离齐国;齐人好发议论,影响新政推行,齐湣王解散稷下学宫,大多士人离开齐国,其中就有大学者荀子;后重用苏秦,听其建议,灭亡宋国;燕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报齐国伐燕之仇,苏秦实为间人,齐国仅剩两郡,齐湣王惨死。

后田单复国,太子田法章继位,史称齐襄王,王后参与政事;其子田建继位,史称齐废王,太后摄政,对外听命秦国,对内不修兵备,用黄老之学,偏安东方,稷下学宫开学,方士仙人成为学宫的主人;公元前221年,秦军兵临城下,齐人开城投降,齐国灭亡。

“齐国,一个奇异的国度——他们创造了上古时代最为耀眼的商业文明,他们留下了一个学宫150年的传奇。

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他们遮住耳朵,拒绝聆听远方的战鼓声,他们选择享受当下的生活。

齐国之亡,亡于齐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

第七集秦国: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太子嬴渠梁继位,史称秦孝公;之前四十年,秦国贵族专权,内乱不断,国君朝不保夕;秦国出身最低,六国不愿与其结交;魏人公孙鞅入秦,秦孝公重用其变法,消灭贵族阶层,打击士人商贾,推行严刑峻法,只重耕和战,平时种地、战时打仗,将秦人塑造成无催不坚的战士,秦国成为一辆战车;实行军功爵,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迁都咸阳,秦国强盛。

秦孝公去世,嬴驷继位,史称秦惠文王,车裂商鞅,商鞅虽死,秦法未亡,重用张仪;秦惠文王之后,秦武王嬴荡继位,举鼎而死。

嬴荡无子,质燕、庶出的嬴稷继位,史称秦昭襄王,其舅魏冉为其荡平反对者,其母芈八子,即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太后称谓的女人;嬴稷的两个弟弟和芈八子的另外两个儿子权势滔天,成为“四贵”,贵族势力抬头,魏人范雎入秦,助秦昭襄王驱逐四贵、幽禁宣太后,秦国战车回归正轨;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击溃赵国,白起封神。

秦昭王死后五年,曾孙嬴政继位,初期吕不韦为相邦,后被赐死,任用李斯。

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公元前228年,赵国灭亡;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完成统一大业。

“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石,在于秦人独一无二的军功文化。

吏治清明,猛将如云,虎狼之师无坚不摧。

秦人最终统一天下,在于神秘莫测的天命。

孝公之后一百多年,秦国战车一直没有脱轨,直到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风云战国之列国》短评

准确定位应该是历史专题剧。形式挺新颖的但是不太理解这个定位:不喜欢枯燥内容的人应该也不会看,对喜欢历史的人来说内容又太浮于表面了另外,比起历史正剧的演绎性此片原本应更为客观,但解说词却有太多创作者一方自己的结论和私货,实在大可不必。

7分钟前
  • 十二辰子
  • 还行

误人子弟。

8分钟前
  • 悬梁上的吊绳
  • 很差

演绎一遍仅此而已

11分钟前
  • 扶风花落晴川
  • 还行

去参加了首映

14分钟前
  • 空蝉
  • 还行

互联网思维创造的历史纪录片,各位看完就别去翻正史啦

17分钟前
  • 边城在云端
  • 还行

张子演的商鞅、大魏王演的齐王,挺有看头

20分钟前
  • 知鱼
  • 力荐

明明需要看书去了解的东西,却都被市场简化为了这种方式而上演,一来形式不伦不类,二来内容鸡肋,只讲了几个“王道”、“仁义”之类的词,还看什么历史呢?太史公难道就为了写几个年代,讲了几个事件吗?黄宏演过一个小品荆轲刺秦,比这有意思多了,七集七小时,一想到会有人浪费七小时看这个,还真让人痛心。

22分钟前
  • 谕衡
  • 较差

科普剧,挺好的

26分钟前
  • 胖狄
  • 推荐

爱奇艺vip。意犹未尽,看完还想看一遍。

30分钟前
  • MiyaYu
  • 力荐

先秦真是谜一样的时代,充满了杀戮,但又满怀着希望。

33分钟前
  • 我的我的我
  • 力荐

各有各的精彩

37分钟前
  • 庄晓渊
  • 力荐

林永健演的什么玩意儿

39分钟前
  • BaiYuGG
  • 还行

这个感觉还不如让小戏骨那帮小孩子来演更好,编剧太差,解说也过于草率和想当然。

43分钟前
  • 赫连连
  • 很差

虽然对于大部分喜欢历史和纪录片的观众来说,这部片子可能失于预期。但对于想看点严肃题材又不爱看干巴巴纪录片的观众来讲,这个系列真的值得追。明显这部剧情纪录片的定位不是历史爱好者,而是普罗大众。如果能吸引大家由此去了解历史,对战国这段往事感兴趣,片子的价值就已经凸显了。我们现下的情况是,学术圈搞学术圈自己那一套,论文力争写得让人看不懂,针对大众的知识科普却远远不够。《明朝那些事儿》这种书,在历史专业研究者来看根本不值一提,看都不要看。但有多少学生为此爱上历史,甚至走上历史专业。对大众的知识性科普工作实在是已经迫在眉睫,毕竟我们早已受够了每天都是微博和知乎上的婆媳关系,娱乐八卦和视频网站上的狗血电视剧。只基于此,我就要给它五星好评。

48分钟前
  • 禄一土
  • 力荐

我给四分,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49分钟前
  • 123456
  • 推荐

抱着好奇之心看看金铁木+陈晓卿和一票老戏骨会如何演绎那些脍炙人口的战国故事,结果挺令人失望的。第一集的燕国篇实在连王劲松出场都熬不到就忍不住弃了。台词苍白低幼,旁白平淡如水,连”禅shàn让”都可错读成“chán让”,文本的功底可想而知,群演也是属于普通国产剧的敷衍水平,令人出戏。结论是如果你有稍稍读过小学生读本的上下五千年或者东周列国志,不需要从零开始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话,那可能没什么看头。P.s.片头动画是明晃晃地“借鉴”《权力的游戏》,可惜那些升起的城楼看不出来七雄的地形或文化特色,大地图的移动更看不出华夏地理,整体水平连网友自制的北上广深版权游动图都不如,实在是东施效颦而不得要领。

54分钟前
  • TravisW
  • 较差

看片头就想弃剧(拙劣的山寨),直到20分钟内不断出现的常识硬伤,无法再忍受下去。负分。

59分钟前
  • 斯无玄
  • 很差

我给王劲松老师的演技打满分

1小时前
  • 猫久禧
  • 还行

用心了,也难能可贵。但这里有三个问题:1.片面的对列国定性,未免以偏概全,同时也让列国失去原本的光彩。2.受不了的就是难道战国人那么喜欢喊口号,不论哪一国什么时候,只要喊起口号,什么事都能成,还是说这段历史的久远与缺失所带来的表达无力感,只能屈就。3.本来在期待魏齐,才发现是个半成品。

1小时前
  • 步履不停
  • 还行

老戏骨们演技炸裂,但是光靠老戏骨也不行,感觉有些空洞,很多东西没有讲出来,抛去春秋时代不说,战国时代的东西也非常多,三部大秦大国电视剧都不能完整详细讲述秦国的历史,何况一集一个国家,太浓缩了。春秋战国是一个连年征伐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迸发的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先秦诸子百家均降临于此时代,中国大部分成语也出于此时代。个人最喜欢这个历史时代,因为那时的人最“真”有越人阵前集体自杀的悲壮,有秦人樊於期为报仇搁下项上人头的凌然,有荆轲刺秦王的勇敢,当然也有诸子百家的思想与智慧。建议与希望,以后可以出一个没有主角光环,将各个国家统统讲到位的大型历史纪录片

1小时前
  • lovebeyond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