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回来,已经无力吐槽,如果说韩寒的《后会无期》是垃圾,那这一部简直就连垃圾都算不上。
我猜测电影是想告诉我们正义忠心和义气,可是我看完了是满脑袋的黑线,完全没有想要回味的想法,中途有6人离场。
我边上的姑娘一边打游戏一边看电影,至于3D效果,完全没有效果。
反正电影不好看,我就用手机在记里面容易出戏的地方。
大家还是等下映了在网上搜片源吧!
在家里还能快进,真不值得你们上电影院。
全程没办法被剧情和演员吸引,一直在出戏。
在容易出戏的地方,请大家注意避雷。
1 一个角色两个名。
电影里刘亦菲一会人物叫无情,一会叫崖于,我还叫无语呢!
邓超演的一会叫冷血,一会叫冷凌弃;其他名字没记住,一直到后面所谓四大名捕一起对抗安老爷才知道追命和铁手是谁。
能一个人统一用一个名字吗?
2 现代文件柜。
冷血去找姬瑶花要资料,结果后面放档案的柜子是按照现代整理文件的柜子打造的,我瞬间出戏。
到底是古代还是现代呢?
里面的建筑物就更加古今不分了!
让我觉得可能是在绿布上拍的,然后后期用电脑制作的建筑物似得。
3 全市戒严。
姬瑶花发的戒严令,里面居然有一句是:“全市戒严”,好现代的说法哦!
冷血动不动就说我们要“依法办案”,请问编剧能把“全市戒严”换成“全城戒严”吗?
“依法办案”能换成“依律法行事”吗?
追命看到冷血来了一句:“你帅气的制服呢?
”天啦,虽然有很多傻剧一般加入了现代词语的习惯,也不要这么超前行吗?
4 自助餐。
一部古代片里出现了西式蜡烛和自助餐,是有现代妹子超越进去了,在古代开了一家挣钱的酒店而发明的新招式吗?
5 机关枪。
一群穿古装的人以持枪的姿势拿着一个金色的铜管,发出一颗颗圆圆的珠子,打到人身上就是一个洞洞!
还是连发的,不用装子弹,不用上膛哦!
6 颜料。
“不同的光聚到一起就变成了白光,不同的颜料混在一起就变成黑色”颜料这个词瞬间让我出戏,笑疯了!
7 现代路灯。
皇宫里什么最多?
人?
错,是路灯,路灯最多,金銮殿里的现代样式的路灯已经将剧情拉到了九霄云外,地面的布景总让我觉得这是发生在现代的街道上,几个傻逼要打架,而且还是四打一。
要打人了,没称手的武器,丢个路灯去!
打不赢了,往路灯后面躲一躲!
被打的往后退,在路灯上靠靠。
X,路灯比人还多,还大!
8 太阳型的龙椅。
龙椅什么的就随便看看啦!
电影里的龙椅长的像一个太阳,也有点像一个船舵。
更多的像邪教组织的标志,请问为什么连龙椅你们都不放过了?
9 蓝绿色的金銮殿。
金銮殿之所以叫金銮殿,重点在一个“金”字。
可是电影里金銮殿变成了金黄色的椅子和路灯,地板则变成了蓝绿色,墙壁上蓝绿色墙面称着镂空的金色图形,实在没有美感可言。
就算没办法把地板变成金色的砖块,也可以铺上红色的地毯啊!
蓝绿色的地毯,地毯边上还有青砖砌的边边,这下子能理解为啥我觉得是在现代的街道上打架了么?
.画面太美。
10 皇帝对无情说:“对不起,我不该下旨杀你爹全家”,无情你不是你爹生的吗?
无情全家不是她爹的全家?
这台词直接说“我不该杀你全家”不就行了吗?
还有不少句子听着怪别扭的。
刘亦菲那张涂了面粉的脸,在他和邓超对戏时,看着打从心里纠结。
诸葛正我向老情人求婚时,我们都以为他会掏出钻戒来,还好还好。
没有姑娘们穿越过去开珠宝店。
诸葛正我情人的一根簪子破安老爷的神功,内力就和不要钱的毒气似的从被簪子戳出的破洞里冒出来。
神电影啊!
中国观众对于烂片还是太宽容了!
这样的电影也能上映圈钱,现在觉得韩寒拍的还是不错,这个陈嘉上简直不能忍受。
一群穿古装的人说着现代人的话,拿着枪,还要用武功,用啥武功啊!
直接上枪,砰砰砰。
艾玛这结尾,逗死我了!
皇帝表现得半点儿社会经验都没有,突然就和一个军区司令变成过命的兄弟了!
瘸子加上脚架瞬间变成正常人!
老爷子用个簪子干掉了反派第一大boss,而之前直接被人家秒了,还差点儿领了便当,所以说一件得心应手的兵器是多么重要,瞅瞅人家孙猴子,千百年前就知道抢兵器、耍棍子,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电影临了还不忘强调一下要构建法治社会……整个故事,确定不是皇帝下的套,故意出访,发生混乱后将计就计,最后联合自己老师和老师的马仔们,除掉奸相、排除执政隐患……
文/梦里诗书 拍一部烂片,若可口诛笔伐为之吐槽,那么坚持把烂片拍成一个系列,并能一直糜烂下去,则自感不得不为之叹服于这神来之笔,好在《四大名捕》终还是结局了,这逆流而上横跨三年之久的精神,满是坚韧的毅力,向着结局挺近!
这个将奇幻武侠悬疑古装科幻爱情动作诸多元素一锅乱炖还不忘放点舶来品《X战警》料的神片,正如同结局反派安老爷吸进各门功力无法控制的自爆结局,做出了对个系列最好的诠释,电影至始至终浑然一体坚持了以神结尾将烂片不令尔心存一丝幻想的拍到底,神候木簪定乾坤,更可谓是书写了中国烂片史又一传奇,这个令所有观众为之大跌眼镜的大决战,着实为此神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话。
当然该剧绝非仅仅在结局上推诚出新,突破传统底线,更秉承了前两部电影的神精髓,饭是绝不能稳稳吃的,每到众人坐定,火锅一开,必是刀光血影,厮杀一场。
爱是绝不能妥妥谈的,这年头拍个爱情片不来个三角恋编剧出门估计都不好意思跟同僚打招呼,这般谈情说爱也就罢了,有时间观念吗?
来回就那么点事,每每厮杀前后还要不停的反复,反派是绝不能好好演的,不令人不明觉厉,何以得见凸显神片之特色?
第一部里吴秀波演的反派死了尚属正常,第二部吴秀波变树了博人眼球尚能理解,第三部吴秀波变树波澜不惊的死了……星光璀璨的明星班底,一同《白发魔女之明月帝国》般决定了电影3D效果只能坚守走传统的中国特色,此特色之精髓便在于不管你带不带3D眼镜,眼镜就在那里,带一样,不带也基本一样,至于电影特效,同样秉承了我国魔幻武侠电视连续剧的一贯特色,以色彩绚丽斑斓之气。
令人得见他们真的是在战斗,真的不是在过家家。
看《四大名捕3》令人领悟了一种精神,不论电影好坏与否,做事有始有终,顶住压力,坚信明星粉丝必会为之买单,向着结局挺近,前方定是票房的光明大海。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终于大结局了。
我能说片头字幕粗来不多时我就想离场了么。
宋徽宗其实应该比较适合搞搞诗画创作,真心不适合干皇帝的活儿。
编编,你这么帮宋徽宗编故事史学家们造么?
千万别惊讶狄先生是怎么穿越到徽宗帝身边的,温先生的武侠就喜欢搞朝代混搭。
神侯府的辣些日常:基本是吃着火锅聊着天,安老爷的人就打上来了;吃着火锅聊着天,六扇门的人就闹上来了。。。
基本上都是在彩色的烟雾中完成了各种群架和单挑的活动。
该片还为大家奉献了国产武侠片最令人惊(e)悚(xin)的吻,以及,功力尽失的神侯府老大用一根簪子插了一下大BOSS安老爷的手心,安老爷就爆了…最后冷血和无情说了一句关于影子的似乎很哲(che)理(dan)的话影片就结束了。
可是我还在想江一燕饰演的六扇门女捕头是怎么卦掉的…
天子脚下,公款吃喝绝不姑息 by方聿南小时候,我老家有个电视台,专放港台和外国的动作片、科幻片,也许为了省出广告时间,他们老喜欢把文戏剪掉,只留下惊险刺激的干货。
小时候的我,就这么一知半解地看了许多猛片,不过直到互联网时代下载重温,才把文戏补上。
今天看《四大名捕3》的时候,我想到,如果这部片子也经当年那群剪刀手伺候,估计只能剩一集柯南的长度了。
即使若干年后看完整版,要么记不起,要么会跟三流的外国科幻片混淆,反正跟武侠、悬疑之类沾不上边。
我一直对刘亦菲的演技无感,但她在《四大名捕3》的表演却让我格外动容。
在她的每一场戏里,我都能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怨气,一股“导演你把这么矫情这么幼稚这么傻逼的台词让我念还不许笑场我死给你看信不信”的怨气。
这怨气在她每一次蹙眉瞪眼流泪嘶吼的时候肆无忌惮的冒出来,让我相信无情确实是有心灵感应能力的。
相比其他演员总是很配合很流畅的念完那些不像是地球人该说的台词,她的表演击中了我的心。
三部看完,按成色排个序,应该是2大于1等于3。
2在情节编排上,倒不能算一无是处,关于捕神之死和无情一家灭门的真相,多少有些张力可言。
1和3连这点都做不到,简直把编剧书里能犯的错误全犯了一遍。
最要命的是用了全知视点,把反派的阴谋交代的一清二楚,那么好人还在那反复推理判断,就失去了意义。
他们说中了,在观众看来就是后知后觉的重复;要是说的不对,我们不免觉得,这帮人真傻,还名捕呢,明傻吧。
他们的唇枪舌战,不啻编剧一记记自己打耳光的脆响。
另一剧作罪状是用虚假的失控来生拽悬疑效果。
故事进行过大半时,神侯府被毁,诸葛正我被抓,大将军被买通,皇帝被大军包围,安老爷要登基,由于观众知道好人绝不会失败,所以多少是享受这一时刻的失控感觉的,并期待四大名捕可以险中突围。
谁知双方一照面,原来神侯府一直掌控局面,步步设计了安老爷,连他无人可敌的神功,原来也只是钻了借力打力的套子,自取灭亡。
好的电影,逗引、催化、掌控观众的情绪,看完通体舒畅;坏的电影,戏弄、把玩、浪费观众的情绪,看完怒不可遏,只想把3D镜片扔地上。
要说3比1还是略好的,好歹响应了国家反腐倡廉的号召。
公务员动辄大吃大喝火锅,成何体统呢。
本集证明吃火锅只会引火烧身,第一次开锅,引来了一群火枪兵,把案台书籍毁个稀巴烂;谁知神侯府这群吃货顶风作案,第二次还胡吃海喝,而且食客更多,结果呢,整个神侯府都让人给烧了。
叫你丫再公款吃喝!
整体说来,虽然破案故事纯属扯淡,但还不至于让人坐立难安。
可超长的谈情说爱的部分,对于观众耐心的破坏力是摧枯拉朽的。
大约有半小时的戏不但不知所云,而且根本没有必要,比如冷血和无情我爱你你爱你不爱我这么墨迹了好几场,对于这段三角恋的最后结果有任何改变吗?
既然没有,为什么观众要听你们说这些呢。
在武侠电影里夹杂感情戏,即使再平庸的编剧,一般总能做到聊胜于无,而《四大名捕》生生给整成了不胜无聊,放在国产片中也算个奇迹。
我怀疑署名的六个编剧,是在联手鼓励有志于编剧事业又对影视行业望而生畏的年轻一代,咱们糊弄成这个样子都能拍出来,还能上映,还能骗好几亿票房,你们的编剧梦,一点也不遥远。
我还是要替这电影说几句好话的。
不客气的说一句,其实大部分破口大骂的观众,都没能充分欣赏全片。
面对没完没了又云遮雾罩的对白,他们或者看手机,或者交头接耳,或者开始搂肩膀、摸大腿,或者索性沉沉的睡去了。
换言之,他们压根没看完整。
伟大的发明家、军事家和生物学家柏拉图有句名言:在你没有吃完一整个鸡蛋之前,没有资格说这个鸡蛋是臭的。
因此,考虑到大多数观众看片时都走了神,我认为关于影片的低口碑是不实的。
网友可能不服气反问,那你说说,怎么才能充分欣赏呢?
这里我给出两种建议,一是把你对电影的欣赏能力和智力降低到12岁以下(考虑到现在孩子见多识广,10岁也许更保险),这样就能毫无障碍的领略那些五流网游般的武打、过家家式的政治斗争、摸不着头脑的情感关系,还有媲美抗日神剧的悬念波折。
不过小孩子可能对情情爱爱的无感,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就像我一开头说的,把武打、吵架、搞笑等关键部分挑出来,单独剪成一部片,英文名还叫现在的《The Four Final Battle》,中文名改叫《四大明傻之终极犯傻》,比大闹宝莱坞的三傻还多一傻,不愁豆瓣、时光冲不上9分。
(文/方聿南) 原文链接:http://movie.mtime.com/208879/reviews/7805090.html
一 十二年前,八君子掌握证据,意图弹劾蔡相贪腐。
发难前夕,消息泄露,七人全家灭门,只剩盛鼎天一门安然无恙。
仅仅如此,怎能轻易认定盛鼎天是蔡相帮凶,这是第一。
第二,退一步说,就算盛鼎天真的已经投靠蔡相,对于皇帝来说,也应该是控制进而争取盛鼎天,以此反击蔡相;再退一步,就算盛鼎天冥顽不灵,也应该是明正典刑,从而公开威慑蔡相。
总而言之,暗杀盛鼎天满门都是下策,一来难以反击蔡相,二来与皇帝的身份不符,三来留下隐患,后来蔡相集团以此分化神侯府就是这个道理。
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皇帝受到了逼迫,逼迫皇帝的真正幕后主谋是太后,太后通过蔡相逼迫皇帝,因为蔡相不但是太后的兄弟,而且还是太后指定的辅政大臣。
太后集团以外戚的身份在政治上逐渐坐大,压制皇权,双方剑拔弩张,于是就有八君子灭门血案。
八君子应该是得到皇帝的授意,通过弹劾蔡相,削弱太后集团。
从八君子灭门血案的血腥程度来看,当时帝后争锋极其激烈,双方都有鱼死网破的决心。
七人全家灭门,太后集团大获全胜,皇帝岌岌可危,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认输,丢卒保车,灭盛鼎天满门向太后集团妥协。
二 十二年前是帝后争锋的重要回合,结果是皇权旁落,后来神侯府公开自己是皇帝的势力的事实之后,还是屡次受到六扇门、蔡相的排挤就足以证明当时皇帝的弱势。
太后集团则继续坐大,在朝在野都达到为所欲为的程度,在朝是蔡相一人独大,主导政局,百官噤若寒蝉;在野是安氏家族猖狂走私,甚至通过制造假币公然掠夺财富,严重破坏国计民生正常秩序。
最主要的是太后集团已经控制禁卫军,严重威胁皇权,帝后再度争锋。
因为经历过惨败,皇帝更加成熟,出招谨慎却游刃有余。
第一,动用诸葛正我,建立神侯府。
神侯府的本质就是只听命于皇帝,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安全机构。
因为朝廷是太后集团的势力范围,难以找到与蔡相没有瓜葛的人物,所以,神侯府向江湖招揽人才,不但现有人员主要来自江湖,而且建设规模庞大的江湖人物数据库,物色后备力量,崔略商加入神侯府看似仓促偶然,其实此人早在诸葛正我的计划之中。
通过神侯府,皇帝的目的是要形成一股可以抗衡太后集团的势力。
第二,拉拢司法机构六扇门。
十二年来,鉴于帝后双方的力量格局,六扇门的政治态度很暧昧。
一方面忌惮太后集团,纵容安氏家族的胡作非为,另一方面与皇帝的亲信王爷保持不错的关系。
当帝后关系缓和之际,因为暧昧的政治态度,六扇门能够逐渐崛起,甚至左右京城大局;但是,一旦双方矛盾激化,就非常为难。
正如诸葛正我所言,作为六扇门的直接领导,柳大人是被恐惧控制的可怜人,一语道破柳大人面对帝后再度争锋的现实而进退维谷的尴尬状态。
当然,六扇门不是铁板一块,有以岑冲为代表的亲蔡势力,岑冲想利用姬瑶花联系安氏家族从而取柳大人而代之,应该不是心血来潮,岑冲代表的是六扇门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意志,甚至与安氏家族早就有接触;有以冷凌弃为代表的反蔡势力,所以,铜模盗窃案,六扇门反应消极,冷凌弃却私自抓捕贾三。
遵循皇帝的意志,诸葛正我对六扇门极尽拉拢之能事,不但对柳大人处处忍让,比如把辛苦到手的贾三和铜模拱手交出,而且尽力厚待冷凌弃等反蔡势力,成果显著。
第三,分化太后集团。
太后集团内部极其残酷的倾轧为皇帝的分化提供了可能,姬瑶花反水就是分化成功的例子。
反之,太后集团则因为长期的安乐而逐渐昏聩,问题显现。
第一,控制军队不力。
就后来的事实而言,太后集团拉拢军队的手段非常单一,只知道用重金收买少数高级将领,几乎没有收效。
安氏家族利用夺命兰制造私人武装说明太后集团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尽力补救。
第二,皇权理念难以统一,造成内部分裂。
皇帝下落不明,蔡相主张扶植皇子继位,继续通过架空皇帝掌控局面,安云山则主张取皇帝而代之,双方的矛盾根源正在于此。
平心而论,还是蔡相的皇权理念更加靠谱。
道理很简单,因为太后集团存在的合法性恰恰是来自皇权,皇权易姓等于是自毁根基。
而且,当时的太后集团根本就没有易姓的合法性,蔡相奸相的恶名远近皆知,毫无民意基础可言;安云山大搞慈善,虽然积攒了一些口碑,但是,这样的口碑要支撑改朝换代却是形同儿戏。
皇帝出巡,百姓反应强烈,自发朝拜,山呼万岁,可见皇帝很得民心,皇权存在的合法性并没有消失。
第三,过分迷信暴力,行动轻率鲁莽。
夺命兰证据曝光,神侯府、六扇门其实底气不足,非常犹豫,就当时的情形而言也很难说就一定能够对太后集团形成多大的威胁,但是,安世耿却沉不住气,抢先发难,于是主客易位。
安世耿就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终于自食其果。
安云山能够在安世耿东窗事发后不受牵连,应该是太后亲自出面干预的结果。
安氏家族遭到重创,太后集团翻出十二年前的往事,意图分化打击神侯府,这是明智之举,问题在于手段太拙劣,居然大开杀戒,几乎杀光了当事人。
这样一来,不但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帮了诸葛正我的大忙,因为诸葛正我也不想这些人留在世上。
知情人所剩无几,真相就由诸葛正我说了算。
诬陷盛鼎天纯属诸葛正我临时捏造的借口,目的无非是为了平息因为盛鼎天灭门血案的曝光而引起的非议,维护神侯府的团结。
此外,杀柳大人、杀诸葛正我,更是执行不力,适得其反,一系列的烂招终于让太后集团走到了直接和皇帝摊牌的被动境地。
迷信暴力的实质是虚弱自卑,所以,皇帝大军一到,太后集团马上就树倒猢狲散。
三 值得注意的是,在帝后再度交锋过程中,最聪明的是冷凌弃。
十二年前,皇帝在逼迫之下灭盛鼎天满门,却留下盛崖余,目的是留下伏笔,让盛崖余以后代表盛家原谅皇帝,从而彻底为自己挽回面子。
冷凌弃显然是揣摩到了皇帝的意图,所以,当皇帝下落不明时,煞费苦心地劝盛崖余返回神侯府,一起寻找、保护皇帝。
当安云山穷途末路之际,冷凌弃将安云山留给皇帝亲自手刃,等于是让皇帝重新树立威信,从而彻底摆脱十二年来的弱势地位,所以,事后成为皇帝钦点的六扇门领导。
而且,冷凌弃已经意识到皇帝张扬皇权的意图,所以,又因势利导,当面获得皇帝的首肯,成功地扩大了六扇门的权力。
看了四大名捕大结局真心醉了,除了字幕还有哪里是3D,前反派第一部作死没成第三步终于把自己弄死,大boss竟然还能点名抽红果然长得像丁春秋也会吸星大法不过最后放了个烟花死了,真是拿了我的给我吐出来的典范。
导演真心亲妈,四个人一个没死连唯一的漂亮情敌也领了便当,麻花胡子喜结良缘耍的一手好贱,本来还想看冷血无情最后我先死、不我先死你快走、还是我先死的虐恋情深,果然是happy ending涨票房吗,不开心,差评。
《四大名捕大结局》,这样的片名习自1960至1980年代的香港武侠片,如当年的《魔宫神掌大结局》(1964)、《倚天屠龙记大结局》(1978)、《楚留香大结局》(1983)等。
虽然时过境迁,2014年的《四大名捕大结局》和港片黄金时代那些武侠作品的精神有很大差异,但粗劣的制作和捞钱的目的倒是跨时空地一脉相承……最该吐槽又无槽可吐的第三集陈嘉上版《四大名捕》拍到现在这个结局,该怒骂的、该嘲笑的,早在前两部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被专业的业余的影评短评都喷射完了,而第三集是如此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系列作品一贯的平庸,烂都没烂出点新的特色来。
又由于和第二集是套拍,所以《大结局》简直就像是拿第二集的边角废料来拼凑缝补出来的花絮后传。
居然有“网友”说第三部是拍得最好的一集,不知他是不是真心说的这话。
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第三集是系列中最差的一集:在剧情上缺乏第二集中的翻转,在人物刻画上不如第一集全面,武戏量少还无趣,连春色都缩减得几乎不见了。
而前两集挖出的一个个剧情大坑,这次全都以和稀泥的态度用豆腐渣材料粗暴地填满了。
“四大名捕”拍到这个份儿上,就连英文名“The Four”都显得文不对题了,因为它已经变成了狼人三角恋加微服私访记,甚至这集《大结局》的大结局还应景地来了个君臣死战“大老虎”。
也许就连光线和陈嘉上都想尽快给这个烂尾工程收尾完工,可以感觉到从里到外每个工作人员的心不在焉:有几位大腕明星装模作样地大笑大哭时,观众甚至能明显看出驱使他们表演的仅仅只是钞票而已,他们对自己塑造的角色完全没有演绎激情;宣传力度大大减小,档期也由大热的贺岁移到了不冷不热的暑假末位;邓超的狼人化妆懒得多贴两根毛;柳岩连爆乳都不卖了;高手过招主要靠“气”而不靠钢丝;而陈嘉上在宣传期聊得最有兴致的居然是他要拍《射雕英雄传》……是啊,卓劣三部曲终于迈向了结局,捞钱捞到了尽头,捞仔们连动力都耗光了。
《大结局》中的所有槽点,都是对前两集的延续,比如人物造型、弱智剧情、垃圾特效和浮夸演技。
这种一以贯之的囧糟,使观众想骂都觉得浪费吐沫了。
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它在继承了前两集所有缺点的情况下,还能将糟糕程度继续加深,负向挑战了观众的“期待视野”——我们知道它会烂,却没想到它还有能力烂上加烂!
牛!
质量不合格的3D特效前两集我没在影院看,所以当我在电影院里见识了《四大名捕大结局》的3D特效水平后,着实被它震惊了。
“据片方介绍,影片采用3D技术实拍,邀请到好莱坞顶尖特效团队加盟,力图使魔幻场景和超能武打场面更具冲击力。
”用如此“牛逼”的技术,居然拍出比其他后期3D作品还糟烂的抠纸片人效果,不知这是不是一种“中国特色”?
或者,这根本就是个中国式谎言。
不少观众都发现了:影片中人物头发边缘都呈现出扭曲、模糊的视效状态,而人物说话时吐出的气居然隔着八丈远在背景里喷动。
这些现象不仅说明影片使用的3D效果并不高明,还反映出制作3D效果的“数码民工”不敬业的态度和不专业的技术。
这么烂的效果,这么多的问题,包括监制和导演在内的一众主创们都看不见么?
还是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呢?
在《阿凡达》火遍世界后,很多电影都在海报上加上了“3D”二字,其中某些是真的很3D,有些则3D得实在非常2D。
一些完全没必要3D的国产片也纷纷3D了,比如《风暴》。
但和3不3D都可以的片子相比,《四大名捕大结局》实在是一部非常不应该3D的作品——3D后的《大结局》简直就是在折磨人的视觉、毁灭人的视力——那些可笑的视效,不3D时顶多是傻,做成3D后竟成了让人头晕恶心的可恶灾难。
没想到,欲享受上一场休闲,却忍受了一场酷刑。
市场欢迎它“人不多嘛。
”“看来真的不好看。
”一对女观众进场时交谈道。
明知不好看,还要来看。
我也是。
其实她们俩说得不准确,人已经很不少了。
下午两点,中小型厅,近三十位观众。
这样的场均不算低。
居然不低!
看时有人嘲笑流泪的刘亦菲,有人害怕接吻的吴秀波,有人从头到尾看完了也没找到她最想看的柳岩……然而不管多么不满意,大家还是买票看了这部电影……中国电影市场真的是个不正常的市场。
也许,正是因为许多电影有好名声,才没有观众去看。
“XX电影得奖了,肯定很闷啊。
”“听说XX电影很深刻啊,那咱肯定看不懂啦。
”“都说XX电影特文艺,咳,装什么B啊。
”好口碑恰恰会吓走这个市场中的主力观众。
烂片不同,烂片是人人都能看懂、人人都能骂上两句的流行性消费品,它非常适合大众进行情绪呕吐。
这不?
我也来吐了。
当全民恶骂张艺谋《十面埋伏》、《三枪拍案惊奇》的时候,当《无极》、《夜宴》、《赤壁》被嘲笑的时候,谁会想到中国电影会跌入如今这个可怕的水准呢?
“新画面”时代的“二张”是用多么认真、严谨的态度在制作着可笑的电影啊!
而当乐视和光线来搅和这个市场的时候,国产电影本就不高的水准竟直直奔着国产电视剧的底线那边飞坠而去了。
在《无极》、《夜宴》、《赤壁》的时代,影片在艺术上的不理想,主要是剧本不够优秀而导致的。
而如今这些“大片”们,除剧本粗制滥造外,影片内内外外每个环节都鲜有合格处。
《无极》里的演员们,各个都是极为认真地用心地在塑造着一个SB,到了《四大名捕大结局》,演员们浑身散发着这样的心事:我演的角色是一个SB,看,他是的,但,我不是SB,我不是……“四大名捕”迎来了大结局,可中国畸形电影市场的大结局还遥遥无期。
钱太好赚了,让赚钱的人认真不起来。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不管大家怎么说,总是有可取之处。
一二部都是用快播看的,哈哈,第三部还是去了影院,冲着五阿哥登基当皇上去的。
影片承接《四大名捕2》,无情离开后,冷血为追查捕神死因回到六扇门,“四大名捕”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此时,皇宫却出大乱。
不愿被困皇宫的宋徽宗执意微服出访,却遭刺杀,而后皇帝失踪。
个人觉得演到这里还是蛮精彩的,就结局有些仓促,特别是被追杀途中不够惊险,就没了。。。
电影一开始的演员表就表明了苏有朋是特别演出。
虽然感觉这个皇帝一直在努力做个好皇帝,可是就是能从他的话语和动作中感受到满满的欢乐啊!
诚实来讲,本片最大的亮点完全集中在苏有朋身上,整个影院中,所有的笑声几乎都是苏贡献的。
这个皇帝的角色,有很多点可以发挥,看完之后,甚至感觉,苏才是本片主角。
这就是挑大梁的主演,苏有朋表现特别浮夸的时候,世界都静止了有没有,就不明白,这演的太像了,逼真的让人都产生了怀疑。
这一集的武打镜头依旧很精彩,有一些惊心动魄的场面,最值得一提的是,苏有朋就是来负责搞笑的,他在里面说句话就让人觉得好笑。
总体来说,这部还是很值得观看的。
江一燕在里边很美,造型方面很赞,妆容也很精致,很漂亮。
柳岩在里边的WiFi头挺有创意,比较期待柳岩演坏女人,之前没有看出来柳岩还挺有演技的,在戏里面说,谁要长寿,我要享受,说这句话的时候,身上妖气很重,很妩媚,很美的感觉。
值得一看,刘亦菲演的挺好!
整体风格还有场景布置都不错,故事紧凑,配乐也好听,值得一看,还是挺不错的。
我喜欢看这一类电影,古装武侠特别带劲,有这一类的电影我都不会错过,非常推荐!
特别是结尾那段让我印象深刻,江湖恩怨情仇,说不清道不明,是是非非哪有定论。
神仙姐姐的颜值一直很稳定,看她的古装是一种享受。
让我有点小惊喜 比前2部好多了 难道是因为我看习惯了?苏有朋演的皇上好亲民啊,好想知道是什么器械能让半身瘫痪的无情跑起来,什么功力能让主角们隔空攻击敌人。。
相较前两部,这剧一开始就有点悲啊。悲到最后,全都没有死。
连我都看出来刘亦菲的演技好违和……摇头摆脑适合现代戏吧(?),江一燕凑合,柳岩风骚很nice就是戏份少啦。高手对决就应该一边吃一边打啊扔个肉圆子击中死穴这样!狼子跟轮椅女的人设想到风中奇缘也是狼女跟轮椅男……还满萌http://www.iqiyi.com/v_19rrn503ys.html
弱于前两部,有些很牵强的地方,但是总体线索脉络交代的非常清楚,无情变身林黛玉,吴秀波每一部都给我更多的惊喜,看穿了一切。还要最后感叹一下他才是当之无愧的男一号!
天仙一生粉真是不好当
剧情极尽拖沓之能事,人物造型也是天雷滚滚,该系列真是一部烂过一部,所幸终于收尾了。
公映3D
光棱坦克大会战
可算完结了,系列类电影容易烂尾,三部不能再多~见好就收!🥹
三部曲里最喜欢的一部。
Bd
特效好像游戏。。。
其实跳出武侠套路看的话还勉强及格,主要是人物逻辑与剧情衔接太迷了……而且动作场面也过于廉价。
以后看到刘XX的片子,都可以绕道走
比1和2好点,以无破有
吐个槽。1.安老爷的死法让俺不由想起猪八戒名句:吹个球,吹个大气球,吹大了气球玩球球2.吴秀波作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杰出代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3.邓超在大庆殿前说回来吃hotpot,为重庆火锅做宣传吧,后来又说"有影的地方就有光",挺深沉,是出品人"光线影业"的广告语吧
中国古装版的“神奇四侠”,还不算太糟。苏有朋饰演的皇帝虽然戏份不多,但扮相和演技完爆邓超。一直觉得邓超能红挺奇怪的,看过几部他的作品,演的都很渣啊。
奇怪哦,明明前面都看过,但是好像一点印象都没有。看完这部,依然什么都不记得。也是醉了
从头到尾混杂了汉唐宋明的元素,而且道具组是日本来的吧。果然不该把奇幻片当做武侠片看。刘亦菲再怎么用力也是演不出别的感觉。风格不擅长吧。
这部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感情太多,笑点也有些,总体来说,还是拖沓。最后皇宫打戏,一边打的热火朝天,一边站哪看!真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