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当喜剧看,可看完后,却让我有一定要说些什么的冲动。
说什么都好,发声,是女权主义的第一步。
原来,仅仅是一个属于女性的声音,就这么重要,这么难得。
不发声,可能有些人不知道自己能拒绝婚内性行为;不发声,可能有人不知道自己可以避孕;不发声,可能有人从没想过:“为什么孩子做家务能拿到报酬,而母亲却不能?
”。
一个问题,例如女性能否拒绝婚内性行为,只有被提出来,一次又一次的提出来,才能让人意识到问题存在和严重性。
任何女性,只要一想,都会立刻做出答复:能!
但若是不提这个问题,从小受男权社会教育的我们,又怎么能意识到呢?
剧中的妻子们,听到做家务是无偿劳动,立刻就想到了自己;听到可以在不想要的时候,拒绝性行为,立刻就身体力行。
她们只要一意识到自己应有的权力,就是女权主义者。
发声的力量非常强大。
单单是看男权社会的既得利益者有多“破防”,就知道了。
只是因为一本色情杂志,让男性成为被凝视的对象,他们就可以游行,打砸。
因为妻子不再温顺,拒绝了他的性行为要求,他就对杂志提起诉讼。
杂志不就是说了些实话吗?
对于女权主义,如果只是在书房里研究,那就永远是空中楼阁。
哪怕想的再好,无人知晓,就是无用。
只有散布在社会中,哪怕加了杂质,变得世俗、甚至扭曲,那也有用得多。
因此,发布剧评。
不愧是HBO,so big胆,I like it! 各种弹窗小广告都是用女性来吸引眼球,什么时候整个男的来吸引眼球?
凭什么默认男性视角?
这个剧我跟我老公一起看的,可能他感冒了吧,竟然看睡着了(也可能是愧于自己没有fireman的big dick,不敢与我一起点评)。
想去看Magic Mike Show,是这么叫吧?
记不清了,疫情闹的,期待啥时候去看脱衣舞男表演。
本来是只想写个短评了事,但短评写不下,还是到这边写个稍微长一点点的。
其实我会给3.5星。
这个题材好就好在,对不熟悉女权主义的人来说,“关注女性性需求”似乎是个非常有趣的反转实验。
这个剧取巧之处也正在于其温和讽刺:刻画了Joyce从理论派转变到实干派的过程,影视化地展现了现实生活中隐蔽却无处不在的男权(特别是第九集的men take the credit),更是生动地表达了女性群体内部在“女权”这个议题上的茫然、思考与分裂。
理论派和实干派的关系不用多讲。
女性群体的分裂是这部剧刻画得很有意思的。
我们可以看到Joyce这样从愤怒转向圆融的温和女权、附庸男权以获得参政权的女议员、以女权作为社会活动名片的Ms Mah、保守和学院的女权作家(名字忘了)、以及形形色色刚开始有意无意觉醒的女人(通过操控男性而反剥削的意大利太太、用辣椒抹丈夫🐔来表达被操控不满的家庭主妇,等等)。
而一个更深刻一些的洞察,还是第九集里回到纽约的Joyce感受到阶层的壁垒:她被她曾经的同学朋友们欣然接纳,在上流社会的晚餐中觥筹交错,却发现这些所谓能够理解她、认可她理念的人,不认同性和身体对女性的重要性,还是把她的先锋探索当作“去现实的泥地里打个滚”、感受一下人间疾苦而已,终究会回到“他们这些人”之中。
对我来说,这一段是整个剧最让人感到绝望的地方:你会发现女权主义内部从不是铁板一块,阶层、教育水平、环境、个人选择,都会影响每位女性是否觉醒、采用何种方式觉醒、走上什么道路。
而阶层是凌驾于性别之上的一种社会分层,上层女性与底层女性的差别比和上层男性的差别要大得多得多,性别分层内嵌于一切社会分层之中,让女权主义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Minx是一部温和而取巧的剧,它用一个有趣而取巧的题材,把女权主义中的复杂面向进行了有趣的影视化讨论,并温和地讽刺和质问了割裂的源头是谁:是这些女性的差异吗?
还是来自男性的围攻?
这也是大量女权主义理论家不断在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男人团结起来这么容易,而女人团结起来这么难?
女人团结起来的抓手到底在何处?
只是,同样也是由于这部剧的温和与取巧,我看完后只感到了更进一步的茫然。
诚然,像Joyce那样寻求自我赋权是必须要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但这就像是给一场大病以一片安慰剂一般,轻飘飘的。
最后再提一句剧本创作。
我的感觉是,剧本其实也挺掉书袋的,只不过Joyce用的是GRE词汇,而剧本是把当代女权老生常谈的几个问题编成了故事。
把这些故事里的情节和人物挤干,就可以变成“女权主义的三波浪潮”“女权主义内部的分裂”“女性赋权与男性凝视”等等课程大纲。
有些地方展开生硬,有些地方人物动机不清晰,最后两集更是上赶着要收尾似的,略显仓促。
不过这本来就是一部小体量的剧,下饭佐餐香喷喷,三到四星都说得过去。
1、《I Am Woman》-Helen Reddy(S1E1)2、《The Queen》-Big Ella(S1E1)3、《Jesus Was a Cross Maker》- Judee Sill(S1E8)1、《I Am Woman》-Helen Reddy
S1E1 13:00左右,Joyce在车里跟唱的就是这首歌渠道:国内平台可听
I Am Woman9.6Helen Reddy / 1972编辑到这里,顺藤摸瓜看到了歌手的传记电影:
我是女人 (2019)6.82019 / 澳大利亚 / 传记 / Unjoo Moon / 埃文·彼得斯 蒂尔达·格哈姆-哈维“ 影片聚焦上世纪七十年代澳洲知名女歌手海伦·瑞迪,片名出自瑞迪演唱的同名歌曲,该歌曲曾被选为当时女权运动的主题曲。
”这首歌歌词太棒了,三大段都分享一下:I am woman, hear me roarIn numbers too big to ignoreAnd I know too much to go back an’ pretendCause I’ve heard it all beforeAnd I’ve been down there on the floorNo one’s ever gonna keep me down againOh yes, I am wiseBut it’s wisdom born of painYes I’ve paid the priceBut look how much I gainedIf I have to, I can do anythingI am strongI am invincible I am womanYou can bend but never break meCause it only serves to make meMore determined to achieve my final goalAnd I come back even strongerNot a novice any longerCause you’ve deepened the conviction in my soulOh yes, I am wiseBut it’s wisdom born of painYes, I’ve paid the priceBut look how much I gainedIf I have to, I can do anythingI am strongI am invincible I am womanI am woman watch me growSee me standing toe to toeAs I spread my lovin’ arms across the landBut I’m still an embryoWith a long, long way to goUntil I make my brother understandOh yes, I am wiseBut it’s wisdom born of painYes, I’ve paid the priceBut look how much I gainedIf I have to, I can face anythingI am strongI am invincibleI am woman……剧里听的时候觉得好听但曲调怪怪的,但现在听了几遍已经快会唱了。
2、《The Queen》-Big Ella
S1E1 3:00左右,这首歌出来立刻被拽到渠道:Spotify美区(日区不可用,港区不知道),YouTube Music。
(渠道信息来自之前的小组讨论)霸气歌词大赏:I don’t swing my hips when I walkAnd I don’t bite my tongue when I talkI don’t move when you want me to move And I don’t groove when you tell me to groove Cause I’m a queen, and I always will be All you got to do is try me3、《Jesus Was a Cross Maker》- Judee Sill
S1E8 片尾,Joyce离开Doug,门关上那一刻歌声响起渠道:国内平台可听歌词节选:Sweet silver angels over the seaPlease come down flyin' low for meOne time I trusted a strangerCuz I heard his sweet songAnd it was gently enticin' meTho there was somethin' wrongBut when I turned he was goneBlindin me, his song remains remindin' meHe's a bandit and a heart breakerOh, but Jesus was a cross maker看剧的时候只觉得歌很好听、氛围很搭配。
后来认真听歌后发现,这段歌词可能有一些暗指Doug的用意。
如果有想找剧中其他OST找不到的友友,可以来这个Spotify歌单找找试试(非官方;不一定全)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55gpdP8QjuWMhsqCcpbppO?si=dDgmaAq0RIidt_CMxlPjXw
以前在看《聚焦》和《华盛顿邮报》时就很喜欢看和媒体有关的影视作品。
两部片子都是以揭露真相为主线,只不过一个是从记者出发,另一个站在了发行人的视角。
现在终于看到一部有所有我喜欢的元素的续订剧了。
首先这是一部喜剧片,女主每一次的口嫌体直都能逗笑我,预料之中,但就是很好笑。
杂志社的一帮人都很有趣,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缺点,但我已经在期待在下一季的成长了。
关于黄色部分,尺度之大带给我的冲击感不逊于《女性瘾者》,羞耻感让我在写这段话时就想笑出来,又尴尬又想看,我觉得在那一瞬间我和女主共情了,太有趣了。
但隐于黄色和喜剧之下的其实是女性的困境以及其中生活中的女人的成长和奋斗。
女主—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作者,梦想着获得普利策奖,作为一个学院派想通过创办杂志传递女性主义思想,但自己的梦想在现实社会中屡屡碰壁,唯一一个对自己的杂志感兴趣的还是一个出版色情期刊的出版商。
但还能怎么办,干呗,就这样《minx》要诞生了。
《minx》绝对是一部合格的喜剧(快不得我觉得女主很眼熟,她原来就是《基本演绎法》里的kittty,她真的很漂亮)。
都能扯到《埃及艳后》。。。
赫夫纳的《花花公子》杂志是历史,是现实。
乔伊斯的《风骚女人》杂志是概念,是幻想。
虽说是对婚姻制度的反抗,以及女权主义的宣言,但也有对全球性别社会一定程度的预言和推演,毕竟三体中就出现有娘化的社会。
或许人类的性别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循环怪圈,从早期旧新石器时代以生存和繁衍为主要社会任务的母系社会,到农业和手工业出现后以生产力为主导,以武力表征权力的争夺和阶级分化(以及后来的工业文明)的父系社会。
然后呢,上海女性知识分子的蓬勃崛起,男性居家做饭看娃。
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不正是一个以小见大的例子?
或许以后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会加倍解放女权主义,女人可以不再为生育的苦痛烦恼,女性知识分子数量完全指数级碾压男性群体,社会极度富裕的时候,生产力也几乎由女性文化群体主导(中低型劳动力大部分交给机械人),那个时候人类会不会再度回归到母系社会呢?
女性群体会不会像男性一样,改变性观念,比男性更加开放,甚至很多女性都有权利像一线城市的富婆一样养一窝漂亮男人,对男人为所欲为呢?
(目前北京富婆间有流行的健美男性脱衣舞厅俱乐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或许这一天并不远,马上就会到来。。。
女主一开始的女权思想是稍微停留在表面的,只能从显而易见的事情上诉求女性的权利,譬如在婚姻和职场上显而易见的不公。
但是像女性对待基本的性欲等方面却感到羞耻,很明显这是在男权社会生活下女性普遍无法意识到的现实—性羞耻。
男性可以公然讲述自己的性欲,反而引以为傲,但女性却感到羞耻,这显然引起深思,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和看法的形成是否一直服务于男性社会,然而女性自己却难以意识到,当我们意识不到我们所谓的思想是在男权下形成时,我们所谓的女权是否又是深刻而有力的呢?
随着女主担任Minx的主编后,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女权思想是不足的。
在与男模特一夜情的这场戏里,女主与模特的权利不对等关系中,女主像大多数男性高权者推卸责任,以权利压迫弱势一方,很显然这和女权背道而驰。
所谓的女权社会不是女性应当掌权,而是在这个社会里不应以性别而掌权,同时不应以性别产生偏见。
没有说哪个性别服务于哪个性别,没有说哪个性别的人不应做某些事。
当一个社会越来越偏激,越来越以性别说事,捂嘴等等,这个社会只会越来越倒退。
形式非常有趣,也很大胆作为一名女性,谈女权这是难以避免的剧中一些男性固有观点,觉得女权厌男,搞女权实际是因为没男人爱但反过来想,将女性自我价值诉求,仅仅和是否交的到男朋友联系在一起,再一面嘲讽女权无病呻吟,长的丑没人爱,甚至觉得这背后只是被煽动的没脑子的蠢女人在做白日梦这些所有不正当,不尊重,甚至非理性的审视,就是男性凝视而我理解的女权,就是要脱离男性凝视做的好不好,该不该做,挣脱性别,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规训,束缚,以爱的名义做些利己的打算为什么在谴责家庭中父亲角色的隐身,被社会视作理所应当?为什么每次在女性遇害下面,再三强调男性犯罪率相比更高,却总有人喜欢举反例?是这些人天生不会共情吗?
不是的,真相只会是更讽刺因为觉得女性掀不起风浪,因为觉得无需再多解释,社会自然而然会规训那些妄图跳出规则的女性反复强调,你是女儿,你是妻子,你是母亲却总在男性出轨,犯罪时,默认了其只是性别剥夺后,天然形成的罪犯,把焦点模糊社会做了什么?男性又做了什么?总是在安慰,总觉得大惊小怪,总认为强调性别就是在搞对立总爱以言语贬低,动作粗暴对待甚至女性在他们的眼中,只剩下了简化后的性器官,只需要满足其无耻的欲求原始的兽性登场,善良的人性泯灭这就是弱肉强食的社会所带来的,所倡导的,所一直暗示的女性低于男性,女性想要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却总困于现实但我至少明白一个道理女权不厌男,也从不会规训女性穿不穿黑丝,化不化妆交不交男朋友,上不上床结婚要不要彩礼,婚前要不要买房生女孩还是男孩,一胎还是三胎权利该谁掌握,这才是一直以来的诉求我们要对正当权利,不断去争取要对总喜欢忽视甚至蔑视女性的男性,施以最惨痛的打击我厌恶的除了装聋作哑的男性还有自身厌女却不知,在固有游戏模式下,通过内部斗争,争取男性关注,获得恋爱,婚姻市场上优胜的,所谓优质的女性本质是什么呢?
除了厌女,还是厌女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觉得自己能做到的,就是明确自己的选择,丰富知识的教育,做好经验的普及这样,至少在遇见性骚扰时不会再沉默被别人带有黄色腔调讨论时,不再是胆怯害怕遇见不公正对待时,不再一遍遍质疑自己被要求要和别人一样时,知道自己可以不同无论是化妆打扮,还是素面朝天无论是交朋友,还是步入职场都能一如既往,清醒知道,自己在成长,任何贬低自己,约束自己,规训自己的话都是在放屁女权,是对权利的诉求,是对不公正的反抗永远思考,永远叛逆,永远年轻共勉
Minx 剧评算是最近看过的除了Beef以外不错的剧了。
但总觉得有点不过瘾,试着分析一下:Joyce女权,编剧对女权的着墨却是不够的,飘忽不定的。
我对Joyce这个人物的一些想法。
1. 影片中体现的大家街头巷尾都讨论的话题,是杂志里的丁丁。
这个主意是Doug的。
对女主主张的话题:女权议题等等,成功的烘托不够。
好不容易Joyce去给黑手党老婆讲解节育,并取得成功,竟然一笔带过!!
而只是烘托出她一开始的挫败感。
应该给女权议题的成功和共鸣也加重点笔墨,不然有点隔靴搔痒了。
2. 女主的主要成就基本都被描绘成被投资后才达到的,对女主的个人能力描画和铺垫不够,我认为过度强调了她的成长。
并且为了喜剧效果,过度烘托了挫败,反而弱化了女主的形象。
有时候觉得Wendy Ma的经历来做主编才能真的撑得起那种成功。
做个可能不太恰当的类比,上野千鹤子能受到这么多关注,也是在于她有超强的把理论深入浅出输出的能力。
剧中的杂志的成功如果要归功于女主,那么以她为主导的内容输出方面应该更重笔墨。
而我们主要反而看到的是其他人对她的帮助— 标题、游戏、排版,大于她个人的输出。
这反而削弱了女权议题的重要性。
3 对于我来说,女主角某些时候的不讨喜,还有一部分是源于她是个白人女、来自上流社会。
整个前面大部分剧集,都或多或少在体现她基于白人上流社会成长背景,对底层缺乏共情以及追求输出白人道德观,虽然都一一被解放了。
直到后来在纽约的聚餐上,才出现阶层觉醒。
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对于人物塑造来说有点迟,作为观众,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白人上流社会女的印象。
我心里更理想的形象是一个比较quirky,类似老友记里Phoebe那样的女人,不要那么typical的顺直女,会更让我觉得更激进得理所当然一点。
还有就是,比起Joyce的成功,我更想看到Tina脱离Doug后的成功。
Bambi、Ritchie还有Shelly这几个人物塑造得都挺好的。
但这个剧后来还是让我百感交集了,关于女权的境遇,很多都描画得挺真实的,包括西方女权运动很长时间由中上阶层白人女性主导这一点。
最近好多人在偷偷求一部剧的分享,流传的资源有删减有打码或是直接失效,在某些社交平台搜索甚至只会蹦出404。
口碑似乎也两级分化,喜欢的4、5星大方奉上,讨厌的1星嫌多,但这丝毫不影响豆瓣上3万多人标记“想看”。
一看背后出品公司HBO就明白了,带点颜色的东西大家一听可就不困了,这一波我们观众又被狠狠拿捏住。
观看《风骚女子》,HBO Max稳定车队前往公众号:蜜糖MetShop《风骚女子》H暴直白,极其懂得抓人眼球,“含diao量”超标的第一集就已经赤裸裸地告诉观众,这剧不简单。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洛杉矶,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刚平息,社会上各种解放思潮涌动。
女主角Joyce,一个浑身理想的女性主义者,梦想着创办一本面向女性关于女性的女权杂志。
她勇闯杂志推介会,却遭遇各种出版社拒绝,最后愿意帮她的只有一位sex杂志大佬。
道格发行了几百万册luo女杂志,拥有数不清的男性读者,出口就是“我即资本”。
他觉得女主的杂志太过严肃、愤怒,异想天开地提出要制作一本面向女性的luo男杂志。
细想想,老板的想法倒也挺反叛,既然女性一直在被男性凝视,那干脆,女性也做一回欣赏者与挑剔者,来一招女性凝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
招募一发,报名者众,一时之间办公区内外充满快活的气息,可谓是“丁丁开会”。
就在试镜尾声,一位高分颜值满身肌肉size惊人的消防小哥登场,他在现场英雄救美的举动恰恰戳中女主,一直对luo男杂志的idea有所抵触的Joyce终于松口同意制作。
虽然老板跟团队都相信女性也好色,但杂志面世却没有迎来预想的成功,非议倒是像雪片般飞来,反对的声音甚至来自不同的阵营。
保守派的女性们举着“恶臭”“下流”“封杀”的标语走上街头,就连女主居住的社区也出面施压,警告她可能会被逐出去。
先锋派的女大学生们也并不支持女主,她们叫她叛徒,责怪她不敢探讨更深刻的议题,不敢正视女性面临的更现实的问题,直指她打着女权旗,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在女性同胞这吃了钉子,那男性群体就能够理解了吗?
他们同样感受到挑战,他们不接受女人也开始对男性评头论足,不接受平常只是默默忍受自己颜色玩笑的绵羊们突然跳起来说我们也有牙齿,不接受这个世界的秩序开始了一些不寻常的变动,他们也走上街头大喊要“驯服风骚女人”。
理想之路走得不顺遂,女主遇到的挑战一个接一个,就连前男友也跑来搅局,没有神兵天降,没有盖世英雄,国产大女主爽剧的套路在这不起作用。
观众因为剧情开始热烈讨论,什么是女性主义?
平等究竟应该如何做?
女性内部的各种流派应该先搁置争议联合起来还是各起山头各凭本事?
这部剧在满屏乱飞的肉体之下藏着对当今女性觉醒之路该走向何方的思考。
有人评论这部剧噱头大于实际,剧集的宣传也多是走尺寸路线,就跟剧里的女主用luo男杂志吸引女性关注自身问题一样,让更多人先看到事实,让平等之路先搭上一块砖石才是女主与剧集创作者们关注的重点。
不管在1970年,还是2022年,这条路始终难走,但有理由相信同伴会越来越多。
HBO MAX可看《风骚女子》全集,后续前往公众号拼车:蜜糖MetShop
大型DD图鉴!其实给女权包上一层花生酱也无可厚非,物化女性的另一面要么就不能物化男性呢
性转版不代表可以换一个标准,满是噱头和浅薄。
人人上看的,码打了,不知道有没有删减?
女主演技可以,九号秘事里对她印象也很深,看这部算是无缝对接,在这艹蛋的日子里
哇,我就想怎么不演trying了,原来有了minx,赞赞赞!bambi好可爱~啊呀呀~~~消防员真的是太杀爆了,怎么能不爱小狗诶诶诶~哎越发感觉女权就是个虚妄的东西,只有父权才拼命挤兑同性压榨异性争夺主权,女性主义更在乎的是体验和分享,大家都真善美美美美美的不好吗?
冗长无聊抓不住人
去掉(很多)裸露、一些美剧的固式架构以外,其实还是有意思的也一次性地看完了,有意思点是一些女性观念的看法和明显成长,毕竟每个人就算是主角也是不完美的看到成长才是一件正常的事。但这个结局呢又有点意思,主角能做成一本杂志吗,照她这种理论太理想化吧,第二季大概是不会看了
女权主义者绝不能仅仅躲在书房里读书
一口气看了八集以后发现对结局不再有兴趣,选题讨巧的平庸之作
完全看不进去…看剧有一种像在复习功课的勉强感,弃
其实也是糖衣啊。
有意思的愉悦。期待第二季,虽有较大篇幅的无聊。
女主的成长变化似乎在意料之中,想看更多关于内容的策划和搜集
吹爆!!!女性们都给我去看!!
拿着一手好牌不能好好写故事吗?说实话Joyce掉书袋的人设挺烦人的,不过鉴于平时这种形象大概给男性角色的更多(?),我忍了。全剧最喜欢Bambi,period。
女性总是被男性视为性的象征,而女性却被要求不能谈论与性有关的事情。与性有关的丑闻,却总是女性受害者会难以自处。让女性认为penis是肮脏的,让女性耻于谈性。这本就是不合理的。
70年代背景轻松可爱女权喜剧,真的有很多D哈哈哈哈,主演都是喜剧熟脸
女性觉醒的话题很好 就是剧情时不时让我飘忽要不要关掉 有趣的没发生 发生的太平庸
全是套路
看至第二集后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