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那拉明月它很疯狂。
石头和赛车与之相比算是精神正常。
哦,对不起,这叫癫狂。
它叫《怒火攻心》。
而那癫狂到让你不可眨眼、使你精神备受刺激、却又不需要带有任何大脑去观看的,是它的2.0升级版本,我们称之为《高压电》。
你需要睁大眼睛观看每一个细节,但是不需要思考剧情的合理性,因为它是癫狂的视觉盛宴。
它的关键词如下:暴力、血腥、“色情”、摇滚、种族、喜剧、“科幻”。
现就以上关键词做简单介绍,但请放心,本人不喜好做剧透。
(一)暴力 它不是动作片,它是暴力片。
暴击、枪击、爆炸、撞车、杀人、肢解、虐待…… 它的暴力画面贯穿全片始终,包括片尾如“恶灵骑士”浴火时对笔出的中指的大画面特写。
(二)血腥 心脏手术,枪杀画面,切肘关节,割乳头…… 不一一列举,你自己去发现吧。
但是血腥还没到让人恶心恐怖或令人发指的地步,与“刑房”级别还有足够的差距。
(三)“色情” 吃掉在“巧克力”屁股上摩擦过的冰块已经不算色情。
脱衣舞也不算色情,舞女都贴着胸贴。
在跑马场当着观众交配应该也不是色情,导演专门给相关部位加上了马赛克。
所以说,这部片子的色情,应该是加“引号”的。
(四)摇滚 重金属、迷幻、朋克、死亡、硬核、HIPPOP……本人是不够专业的。
或许对此部分的理解需要一位摇滚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同学进来分析,以说明整片中混杂多少风格摇滚。
但是这不是我想说的,本人想说的是,它本身就是一个120分钟的摇滚MTV。
造型、台词、动作、色彩、一刻也不停歇的镜头。
它有资格参加格莱美。
(五)种族 地球越来越小,欧美电影越来越喜爱玩弄亚非元素。
英国悍匪、美国好莱坞艺人、墨西哥黑帮、西班牙家族、中国三合会和妓女、日本寿司和奥特曼式决斗,还有不知道哪国的非洲黑兄弟的强大火力支援。
它可以加个副标题,叫《小镇的世界大战》。
(六)喜剧 英式幽默,搞笑功夫也很强大。
依旧是那种突如其来并非恶搞的智慧。
从大烟枪到偷抢拐骗,杰森·斯坦森始终坚持将此风格发扬光大,即使在偷运舒淇的时候也能小小幽默一下。
多数桥段令人莞尔,而让本人哈哈大笑的,是泳池旁的双截棍部分,笑翻了。
好莱坞艺人是本片专门负责搞笑滴银。
(七)“科幻” 本人生理常识少有涉足,心脏换掉还玩剧烈运动,只留脑袋还能视听说话,这个今天能否实现不清楚,但是换位思考,应该算是情理中的科幻吧。
不够太幻想,但是很能想。
端午节推荐阖家观赏影片《怒火攻心》,建议1、2两部连续放映。
PS:本片适合18岁以上35岁以下,及35以上但对新鲜事物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群观看。
14岁以上18岁以下请由家长指导观看。
14以下禁止观看。
怒火攻心-罪恶都市,肾上腺素,盖里奇模仿秀?
看这部电影我想起我玩一个美国游戏公司ROCKSTAR制作的游戏名叫"罪恶都市",游戏里可以让主角杀人放火劫车什么都干,听着七八十年代的摇滚乐,穿着花衬衫招摇过市,动辄刀光剑影,杀人无算,更不和谐的是,该游戏有让主角在规定时间内用规定武器杀人的小贴士,实在是让很多理念上的亡命之徒过了一把罪犯瘾。
究其大卖热卖的科学原因,应该是游戏中的暴力与刺激让人体验到日常生活所不能体验的快感。
这种快感在脑中作用,直接吸引了大部分玩家。
同理可证,快节奏充满暴力与刺激的电影,也会刺激大脑,给您同样的感觉。
CRANK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易怒的,脾气暴躁的。
而怒火攻心的中文译名也算是信达雅了,因为这个名字从正面或者侧面表现了CRANK的几个主题:怒火,攻,心。
所谓怒火,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畅快去死也了无牵挂的梁山好汉来说,自然是的上好的兴奋剂,昔日天杀星李逵冲冠一怒,不管三七二十一亮出斧子,不管好人坏人,定有几颗人头落地,杀得好不快活。
可对于一位即将放下屠刀与如花美眷退隐田园的西海岸黑社会杀手来说,无疑等于在一副不想继续爆发肾上腺素的身体里,狠狠注射了一剂Epinephrine.逼着主角铤而走险,怎能不怒?
逼着主角挣扎求生,怎能不怒?
至于“攻”,杰森·斯坦森这个硬汉,无论是在偷抢拐骗,还是在两杆大烟枪里,都有得一打,而玩命快递系列中的他,更是拳拳到肉,招招克敌,据说此子曾是一名世界级的资深潜水员,身为英国潜水协会会员长达10年,还参加过1988年的韩国汉城奥运会,那么在惊心动魄的此作中,拳打脚踢自然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杀人也是杀得血流成河。
说到“心”,当然是那刺激心脏的玩意,待我慢慢道来。
我国的某些脑残杂志除了刊登一些美国孩子与日本孩子比中国孩子好的,并且通过对比教导我们一心向善的故事之外,还曾经提到过人死之前一定要做的五十件事,当然,随后其他脑残杂志纷纷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可当我们只有一小时时间完成这五十件事时,也就由不得我们肆意浪费时间了。
所以此片的开始,当主角从晕眩中醒来,歪歪斜斜的视角就引出了大反派就多此一举的告诉他:你只有一小时时间去死,并且附上在你死后疼爱你女友云云。
看到这里,我由衷的为那个反派的无聊与无限的创意喝彩,原因当然是区区干掉一个小杀手,居然还要刻录一张光碟拍摄过程以过瘾,是为了欣赏对方濒死的样子?
还是施虐的精神享受?
我宁愿理解为导演以及编剧在给这部无厘头的动作片以理由以及时限,而非得出“黑帮真空虚”的啼笑皆非的结论。
可这个反派实在是厉害到爆,竟然用了"中国"货,一种抑制人体分泌肾上腺素的毒剂,而中了此毒剂的倒霉蛋,一小时内必死无疑。
作为一个非医学专业人士,很难理解跟肾上腺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医学上的解释是:肾上腺素的一般做用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粘膜的血管缩小。
总结下来,就是能够让人的身体输出更多的能量,是一种生命的活性催化剂,而过量输出能量的同时,由于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刺激,脑子里会分泌一些冲淡痛苦与刺激的东西,这些名叫多巴胺,多巴胺的分泌能够让人感到愉快,因此,网瘾青年们,你们上瘾的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脑子里的这玩意。
好吧跑题了,说到这里,为了生命不息,心跳不止,本来就头昏脑胀的男主角开始了亡命的奔走,在这一小时之内,他要找到医生,救下自己这条命。
而联络工具仅有一个手机,他就在如此尴尬如此绝望的情况下开始了亡命奔走。
首先他去了奥兰多匪帮的聚居地,在一帮黑人匪徒的枪下他并未了解到如何解毒,却依稀意识到如何使得自己不死的良药,那就是激动与愤怒,为了让这种抑制剂失去作用,他彻底解放了自己的暴力机能。
于是在类似盖里奇系列匪帮片的镜头切换中,我们体会到了主角亡命奔走之焦急,体况恶化之紧迫,就在将要走投无路之际,他那同性恋跟班看到维罗纳的哥哥进了一家皇后区的餐厅,霉运到此为止了。
乐与怒的伟大乐章开始奏响。
乐,当然是复仇之摇滚乐,以乐解怒,以暴易暴,在有限的生命里干掉对方的亲属,真是报了一剑之仇,好不快活。
而怒,则是时间紧迫,大仇未报,女友也危如累卵。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过医生指导后大闹医院夺取医用肾上腺素的主角,在全城通缉闹得沸沸扬扬时,竟然抢了一辆警用摩托,而为了防止死神睡眠的召唤,他居然站在摩托车坐上,摆出了十字架的姿势。
这种导演安排的“彩蛋”,让此时的主角契里奥更象一位可敬的朝圣者,与死亡作斗争的他以这样疯狂的方式向上帝祈祷,忏悔罪业之时,也乞求更多一点时间。
这既滑稽又疯狂却又神圣的场面,正是这部人生活剧的精彩剪影。
看到这里,我想说此作的杰森斯坦森,终于更像个人了。
我并非说他以前不像人, 换了一身彪马运动装的杀手,看起来有点滑稽,可就在他在性命攸关分秒必争之时,却愿意为了女友而去更改微波炉的夏令时,这行为与知道自己只剩一个小时的时候去超市大抢时不忘了拿一把鲜花一样,都是极男人极温柔的一幕,而随之而来的逃亡,只为了不让女友知道自己的状况而喜剧般的将前门后门的杀手干掉时,虽然笑点有些勉强,却让人更觉得,这家伙如同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让雷诺,终究也有捧着自己的一盆爱花喜滋滋的时候。
这便是人性,而之前玩命快递里那些潇洒飘忽的动作,风驰电掣的汽车都没有此刻让人感动。
一小时的生命如此短暂,激发出了契里奥全部的潜能,《精子战争》这本书中这样说道:于不可抗拒的危机之时,男子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往往是繁衍后代,而终于找到女友的甜蜜杀手从剖白心迹到被误解与唐人街只有几分钟时间。
此时他那勇敢到当街做爱的壮举,便同时有了科学以及感性上的解释:1.我要保命,我要分泌肾上腺素;2.我要证明,你们这群狗娘养的害不死我!
在通过杀人,打架,逃亡,报仇,做爱这一系列证明自己的存在感的行为之后,终于来到了戏肉,我不想赘述杀人放火的部分,只是有几处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导演那智慧闪光点。
一,前往制衣厂大战途中主角饮下那瓶黑人司机后,昏昏欲睡时,在对面的车上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孩子,因为她女友在逃离制衣厂后曾经提到没有服用避孕药),如果真的是童年的自己,可以算作回光返照。
而那神秘的黑人司机,不知是何许人物,可他的最后一句意味深长:It's all you, man. Have a nice day, devil.“听你的,玩得开心,魔鬼。
”二,进入决战的饭店之前,大厅里那只手粘黑色沥青状物的女人如猫一般惨叫着扑向另一个,应该是主角的幻觉,却形象生动的表现了,“黑手党杀黑手党”这一事实三,洗手间中,在主角给子弹上膛时,天花板上的幻灯投影出来的是海龟交配过程。
说明什么呢?
好吧我也不清楚。
四,决战前一刻的电梯里,主角在吞下药后眼前的那位长得很和谐的亚洲眼镜大叔转过来开始说话了,首先说话的是他的母亲,然后变成了开始的黑人奥兰多,继而是他砍手爆头的维罗纳的哥哥,然后是给他注射毒剂的维罗纳,然后声音变成了他自己,这样一切就合理了起来:契里奥是一个双性恋者,这点可以从他的同性恋跟班以及这幻觉中的对话中看出来,施受虐倾向,肾上腺素依赖暴力成瘾显而易见,而最终,契里奥听到的其实是自己的声音对自己的宣判:“在自己的血泊和污秽中呻吟,这就像是份礼物---战士之死。
”而最终契里奥明白,他必死无疑,并且,将会带着自己身上的恶魔与罪业一起完结。
五,大仇得报的契里奥从空中坠落的有限时间里还拿出手机对女友说出了最后一句感人至深的话,“我又让你失望了亲爱的。
似乎我的一生都在打打杀杀中度过,我很希望自己有花更多时间陪你去感受玫瑰的芬芳,可好像现在已经太晚了,你是最棒的,宝贝。
”直到死之前,他都掌控着自己的生活,不让任何事情左右前进的步伐,这60分钟,似乎完成了不止五十件事。
此片导演两人组马克·内维尔丁和布莱恩·泰勒曾经声称自己的处女作就是一部多动症电影,在我看来有更多的盖里奇动作电影成分,如果加上以上的这些“彩蛋”,以及不停出现的夸张拟音与小字符,我想,这应该不再是盖里奇电影的模仿秀,他们的处女作,玩出了更多的东西。
而这部涉及到肾上腺素的电影,其实并不需要我如此的废话,只需要等刺激到出汗的大家在脑中分泌多巴胺的时候,看着契里奥那最后的一眨眼,会心一笑。
中国威胁论已经上升到娱乐领域了!
“北京鸡尾酒”是一种中药的毒药,毒性诡异,中毒者的心跳不能低于某种频率,否则必死。
看来是电影里出现过的最厉害的毒药,而且无解。
中毒者杰森·斯塔森在电影中不得已从头一直狂奔到尾,《怒火攻心》=《罗拉快跑》+《生死时速》。
虽然剧本在新意上欠奉,但在执行层面却达到一部不折不扣的新人类电影的水准。
全片由数台数字摄影机拍摄,灵活多变的机位和手持拍摄带来的临场感大大增强,大广角镜头的运用也因为泛滥全片而显得独树一帜。
虽然是数字电影,却不肯在特技上投机取巧,很多你以为肯定是特技的镜头全部是实拍完成,包括杰森·斯塔森最后在直升机上的格斗,竟然真是拉着两个演员(本人!
非替身)上了天,然后开始扭扭打打,还NG了数遍,汗……坠落画面的拍摄更是惊心动魄,演员和摄影都被吊在空中,演员最惨,高度大约是20多层,摄影师是在十几层,导演一声令下,演员先开始掉落,到达摄影高度时,摄影师开始同步下落,然后一直拍到落地,因为实在太高,地上只象征性地放了两层薄薄的垫子,如果真的不慎掉下来,那放20层垫子也没用,就是这个意思:P 看了一会儿花絮都觉得害怕,我还算是参加过拓展训练的专业人士呢,吼吼~不过杰森·斯塔森脸上如常,还一再重拍,不愧是演硬汉的硬汉演员啊。
这个英国人从《两支大烟枪》入行,现在一路发展顺利,看得出来,好莱坞是想把他培养成布鲁斯威利斯的接班人,两人在外型上确实非常接近,尤其是发型,呵呵。
《怒火攻心》的剪辑十分花哨,除了令人血脉贲张快节奏,还有各色各样的划像拉像,基本上是把电视技巧和电影技巧糅合到一起了,这也符合新人类电影复合培养基的文化特征。
两个年轻导演,一个是小演员出身,一个是视觉效果出身,拍得凌乱刺激,百无禁忌,也有很大启发性。
骨子里就很猛的那种猛片,精神不振时的最佳选择。
标准的斯坦森力作,在极端的时间内为达成一个目的而疯狂的追踪、破坏、发现、突破,个人很喜欢这种风格,快意恩仇不计后果;尤其在唐人街当街XX那一段,碉堡了;值得一看,呵呵。
男主角在唐人街的人群之中举起双手,大喊I'm alive,可谓之奔放。
那个场景真tm经典,笑趴了,这时候电话不合时宜的响起,一边对话一边作运动更加逗了。
看过之后,突然觉得要死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那代表你可以为所欲为了 - 只是记得抓紧点时间。
影片很紧凑,看到结局的时候还以为只过了半个小时。
本来以为很悲伤的元素(男主角之死)也被导演处理的很好。
考虑再三,决定力荐。
有人会很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但就自己而言,对这样的片子只能说作为闲暇时的消遣而已,谈不上喜欢,当然也不排斥。
听说马上要出续集了,看结局的时候想到这点就有气,不过好莱坞就是如此,可能它真的很卖座吧!
片子说不上很暴力血腥,但让人跌破眼镜的是男主角在China Town当街xx的那一段,让人哭笑不得。
另外有点疑惑,为什么男主角中的毒是中国的,而且名字要叫“北京鸡尾酒”?
如果看过“罗拉快跑”,那就更不应该错过这部精彩影片了,紧张、刺激、过瘾,我半夜1点开始看,一直到影片结束都困意全无。
其实剧情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职业杀手切里奥被仇人下了毒药,必须不停的运动才能延缓死亡,所以他就一直不停的“运动”,同时寻找朋友帮助与找对手复仇。
剧情虽然简单老套了些,但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切里奥的快速心跳声一直影响着影片的节奏,气氛、节奏都掌握得非常好,镜头剪接也非常有特色,切里奥的遭遇更是比较“丰富”,让观众过足眼瘾,包括一些18+和50-的镜头。
似乎影片中的音乐也不错,豆瓣上有同名的CD,反正很好听就是了。
我再多说无益,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就让他们不识货去吧。
早就发现Jason Statham这个家伙是布鲁斯·威利的接班人了,不仅走的动作路线比较相似,在外表上也都是头上没几根毛。
不管切里奥在奔跑的过程中丢了什么,不管是光着屁股穿着病人服,还是不脱衣服扑通一声就跳进游泳池里,赞助商nokia的手机始终没有坏也没有丢。
对付出租车司机的那一招值得学习,推到一边指着说他是“基地分子”,结合中国国情,如果谁打车吃饭不给钱,推到派出所门口或者政府没口,指着他大叫“上访的”或者“xx功”,应该有同等功效吧。
谁能记住切里奥一共换了几只手枪?
还有他一共几次把女友包包里面的东西都倒在地上?
有女工在做活的中国工厂,工头怎么不说普通话或广东话,而是像越南话或日本话呢?
家用电器功能多了是麻烦,切里奥的女友就不会调整微波炉的时间,那玩意儿要时间作甚?
切里奥向女友谎称的职业是“游戏程序员”,天哪,如果是真的就好了,看看黑客帝国、防火墙等影片,it人士中卧虎藏龙哦。
在唐人街ML那一段,那么多人围观,时候还有人接受采访是说“真的很大”等等,可是,当时的警察、城管都那儿去了呢?
要知道刚开始切里奥开车超速都跟了一屁股的警车,难道是唐人街警力不足?
给切里奥“海地货”的出租车司机心眼真好,最后只要了车费$45.55,不知道那一小瓶药水儿是不是赠送的,或者是“试用装”?
给杀手当医生的,一定要对毒药有相当的了解,要知道所有连杀手都没见过的毒药的疗效。
影片看完之后,感觉切里奥虽然是个残暴的职业杀手,但是对他的女友还真好,不仅在暴跳如雷而又打电话没人接听的时候只轻轻说一句“Buy a cellphone, honey”,去便利店抢劫也不忘给女友捎束鲜花,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让·雷诺有得拼哦。
另外影片中关于对中国的一些“诬蔑”,我是这样看的。
首先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里面的毒药“北京鸡尾酒”,我们既不会生产,也不会销售,只是为了增加影片的悬念而已,毕竟国外很多人心目中中国、北京还是比较“神秘”的地方。
另外关于中国黑帮,也不算什么。
美国影片中黑帮有几类:亚洲、黑人、拉美、意大利黑手党、俄罗斯以及白人,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民族没有在美国影片中扮演过黑帮或者反面角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华人反面角色也说明华人演员在好莱坞有饭吃不是么?
李连杰、章子怡不都在美国电影中演过坏人么?
所以要保持平常心,再好看,这也只是一部电影而已,过过瘾就得了,没必要别当真,更没必要上纲上线。
http://www.fwolf.com/blog/post/278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部cult电影,这是一部没有任何深刻思想主题的电影,很多粗鄙甚至无聊的噱头,很多粗糙甚至简陋的设计,但是也有不少让我看起来很舒服很过瘾又有那么点熟悉有那么点喜欢的桥段,给四星多少有点勉强,三星却是有点委屈它,谁让豆瓣没有半颗星的选项呢,呵呵……杰森·斯坦森这次扮演一个职业杀手,一个及其粗鄙的狠角色,因为被注射了某种据说是来自中国(为啥又是中国?
)的毒药,如果他无法始终保持心脏的剧烈跳动,那么就是死路一条,于是,他开始奔跑,开始飙车,开始喝烈性酒,开始吸毒,甚至在唐人街大庭广众下作爱,他像一头疯狗和时间赛跑,和心脏较量,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中,营救女友,复仇,寻找解药。
故事就是这么无聊透顶,但是并不妨碍我们观看主人公的疯狂表演,杰森·斯坦森没有展示他在香港动作导演身上学到的拳脚身手,更多的是枪弹横飞摆上几个酷酷的射击造型,没有任何绅士的举止,完全是一个恶棍,为了让心脏快跑,导演给了他足够撒野的空间,较为血腥的就是砍断敌人手和用缝纫机缝敌人手,较为变态的是自残手掌和当街作爱,黑人团伙、敌人、警察轮番上场作为他发泄火力的工具,说实话,有的设计还是蛮有黑色幽默的味道,让人看得挺过瘾的。
尤其喜欢他去接女友的时候,碰上前来绑架女友的两个匪徒,消灭敌人的方式干净利落又比较恶搞,让人忍俊不禁。
看得出导演喜欢快节奏的剪切方式,整部影片除了有时镜头有些晃动外,剪辑的方式极为凌厉,可以想见导演是不想给观众太多的喘息机会,配合影片本身快跑节奏,以其营造一个动感紧张的氛围,不知道是不是我买的dvd碟片的问题,我感觉影片胶片感十分弱化,部分镜头甚至画面十分粗糙。
对了,还有,影片的结局让我比较意外,看来是导演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所以就是verona和carlito都想杀chevy,做个局,借杀don kim的差使把他“赔进去”。
怎么唐人街说韩语的那么多???
另外Don kim是韩国人名吧怎么成HK帮歹佬了???
对这种不明就里全无所谓混不吝地张冠李戴也是只能服气。!
好看。
好看。
好看。
节奏快到飞起,想漏点就露点、想爆粗不需要爆粗都要爆粗,JS帅到飞起。
我的时光原文:http://i.mtime.com/joejoestar/blog/4766938/2007-05-01 15:21 以前的文章转过来 首先觉得这个名字的翻译有点不大贴题,不过好像这个名字比较主流,就用他了,还有个名字叫〈生死就在转瞬间〉好像更切合影片的主题。
主角一醒来就发现自己身中毒药,这种毒药会抑制它的肾上腺素分泌,从而使他的心跳逐渐变慢,导致死亡。
所以主角只有一面不停的干些事情来刺激自己的心脏,一面去找下毒的人。
这个影片节奏相当紧凑,毫不拖泥带水,情节的交待也相当的明快,几个镜头的穿插,和简洁的对白就把剧情交待的清清楚楚。
片子一大特点是多次运用了了多画面处理方法,在诊所给医生电话时两个画面同时交待主角这边的情况和医生那边的情景;主角在奔跑中墙上出现的医生给他讲电话的画面;主角开车时反光镜里的医生的画面。
另外主角问及他眼线昨晚干什么了的几个闪回画面,以及医生给他讲解怎样使用人造肾上腺素时候出现的针筒。
都基本上没用额外的时间但是却传递了大量的信息给观众。
我突然想到这样节奏的电影让我们父母那一代,或者35岁以上的人来看,估计有很多人一下子是搞不明白的。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的产物,就像上面提到的那几个画面,每一个都传达着极其丰富的信息。
显而易见的,我们接受信息的能力更强了,理解力更好了。
可是我不知道该为我们优越的理解力和信息接收力庆幸还是该为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而悲哀。
就像主角疯狂的奔走为了使自己的心脏不要停止一样,我们也疯狂的奔走着,为了自己能跟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自己的头脑不要落后。
因为头脑落后就跟主角的心跳停止一样,意味着死亡。
就这样怀揣着一份恐惧奔走在这个信息时代里,恐惧着自己是否学的够多;恐惧着自己有没有特长,恐惧着自己思想是不是落伍了;恐惧着自己知不知道牛市来了,恐惧着自己知不知道一小时经济圈了,恐惧着自己知不知道火箭赢爵士了,恐惧着自己知不知道加勒比海盗3要上映了,恐惧着自己知不知道现在流行怎样打扮了,恐惧着自己知不知道最新最流行的休闲方式是什么了,恐惧着自己知不知道哪个明星又出新专辑了,恐惧着自己知不知道哪个领导人上台了。。。。。。。
我想停止奔跑,停止恐惧。
可是和主角一样,停止就等于死亡。
所以,我们没有选择, 所以,在这个信息时代里,我也只有和杰森 斯坦森一样,在恐惧中不停的奔走,不停的向前,直到生命最后的地方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那里叫做“安息”。
呵呵 ----生之不安。
我的时光原文:http://i.mtime.com/joejoestar/blog/4766938/
嗯
剪辑典范!
有点爱情,还不错。
真忙活……
牛逼~
原来在第一部里斯坦森就是匹种马了
以后避开这个败顶的家伙
感觉镜头有点过了,应该可以更好
斯坦森近几年为什么都演这么脑残的片子。没剧情,也就在唐人街当街上ML比较有看点
男版的《罗拉快跑》,主角尝试了多种让自己保持兴奋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本身也就是献给观众的一记肾上腺素。
杰森斯坦森=烂片
crazy
正如朋友说的,无脑剧。
真人版的《GTA》……废话太多了,场面调度和画面也是电视剧的范儿,有些地方还不错,当街做爱什么的
也就在唐人街打炮挺雷人
人需要刺激,不然的话生活中将少了很多色彩。
汗,居然还看过这个,暴力粗口……
唐人街做爱事件!北京鸡尾酒!可怜的鹦鹉!
这个星是给杰森的。擦
看了第二才找来第一集,多少能体谅大家对二的批评,这两部简直是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一点惊喜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