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兩次看完《人形師》第一次因爲恐怖片而感動地想落淚披肩的黑髮 整齊的劉海 精致的五官 鮮紅色的裙子 Mi-na如同SD娃娃般的形象現在還在腦海中回蕩儘管她用錯了方式去保護她的主人可是 對於這樣一個人偶來説主人便使她的全部即便是在主人說了討厭她恨她怕她的話之後她在喪失理智的那個刹那突然看見了那道原來爲了救她才留下的傷疤后還是爲了救主人 從而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劇中的人物 並不是只有主人和MI-NA兩個人而已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和人偶相處時間長了 她便會有靈性”的傳説華麗卻藏著很多詭異秘密的人偶博物館一群性格迥異的年輕人看上去邪邪的接待人輪椅上無表情的人偶師造就了這樣一個無奈的結局即使MI-NA敢愛敢恨始終 她始終是為別人而活....
因为小孩子的爱护受到感动而灵异化的人偶米娜,总是苦苦相信她的主人一眼就能认出自己。
可惜主人不仅把她忘得一点不剩,还对她的再次出现惊惧惶恐,“我根本没把你当成我的玩偶。
”如此残忍的话终于让米娜狂化了,毫不留情地杀害所有人。
为什么影片塑造一个这么讨厌的女主角呢?
(指米娜的主人,不记得名字)仔细一想,讨厌她可能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就是她。
做事情全凭一时兴起,过段时间就厌烦而放弃,并且永远不相信生活以外的东西,那么讨厌的女人,其实是讨厌她身上跟我们一样的世俗。
儿时的承诺总是那么容易付出,只凭当时的喜欢就敢于不惜自己地保护对方。
可惜长大后再也没人相信这些单纯的感情,做事留一手,感情更是留一手,不断地追求新鲜的东西,在短暂的刺激欢快中变得不再相信长久的真心——反正一切都是要变的。
是我们自己选择接受这种过眼云烟的乐子调生活,也是社会逼我们大部分人接受这种生活方式。
怪不得性成熟以后作出的海誓山盟总是不大可靠呢,生活经历已经把你对感情的执着扭曲了。
或者说,本来天长地久就是只存在于永葆童心的年代的。
看到有人把这电影分类为“文艺恐怖片”,大概是觉得一部恐怖片加上点无奈的感情纠葛就升了不少档次了。
且不论这部电影是否真有艺术性,总之,能打动人的电影就是好电影(针对个体来说)。
这部电影是一种反英雄式的结构,一种我们期望看到的美好性质不是体现在主角上而是转到“没有感情”的人偶身上。
人偶成了崇拜主体,而把主角放在一个更加耐人寻味的人性争论点上。
表现一种“现在的社会,人还不如一个人偶有感情。
”这样的寓意,纯真的女孩子看了这部片子,可能会想“万物都是有感情的,我们要关心身边的每一样东西啊!
”可是就一部电影的局限性来说,这种作用跟片中主角一样,也是转瞬即逝的,现在的商业片太多,文艺片也太多,我们能感动几次?
就算每看必感动,又能影响我们的生活多少?
这类的片子很有说服力,可是终归不真实,用神神鬼鬼的体验来打动人,本身就是很虚无的。
我们会保持兴趣,但是不会太认真。
这算是这类“文艺恐怖片”的一个悖论吧。
唯一的好处是观众可能会捧这类电影的场,然后鼓励诸鬼片都往感情诉求路线上去拍。
《人形师》 你是否轻易丢弃过你曾经深爱过的东西?
人偶的世界原本没有痛苦,只是从你说深爱开始,她感动得通灵来回报你的爱,义无反顾。
然而某一天你竟厌烦了,说不爱就不爱了,在丢掉的那一刻,是否看到了人偶的眼泪。
明明没有做错任何事,为何你讨厌了我。
我只不过想和你在一起……(韩国恐怖片现在都如此苦情,人偶美娜好美好美)
如同上面所说,女猪除了那双无限睁大的双眼令人印象深刻外,其他一无是处,仿佛她的出现就是为了睁睁大眼,喘几口粗气表示遇到了非人类。。。
恐惧,一个人看到无聊。
美娜的出现小小惊喜了把,红裙子白衬衣,白瓷般的脸,一出场就明显表示我非人类。
静静看下去,知道了来龙去脉觉得合情合理,再下去,女猪表示红衣mm啥也不是后的小宇宙变身让我惊艳了把,包公鲜艳版,我喜欢。
还有接下去回忆小时候女猪救她那段的眼泪和转变都小小感动了下。。。
温馨很快就被女猪无限量的全身性帕金森症状给打败,抖啊抖。。。
抖啊抖。。。
可怜小红裙Mm就这么over了,他还在颤抖,充分体现了这位女猪可以荣升为万恶女猪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哀悼,美娜。
下次有空就来做的洋娃娃吧,姐姐一定好好疼你·
这部片子有女高的感觉,女鬼是我继贞子之后看过的最干净的女鬼,怎么说呢,现实生活中可以理解女主,但是在电影里就觉得- -怎么那么无情,还有表演可不可以有点层次,一直都是一个惊恐的表情,可能是老片子的关系吧。。。。。
导演很绝,既然悲了,就悲的彻底点,不像别的片子,还留一个安慰的结局。。。。
女主一开始看起来好像河智苑,后来么- -。。。。
至少这部片子不拖沓
DressyDolls——衣着考究的娃娃。
DressyDolls是我最近结识的一位朋友,DressyDolls正如她的娃娃一样:衣着考究,精致细腻。
DressyDolls教了我两个词:人偶、BJD。
人偶(人形)美术是日本传统的一种民间美术,有些像中国的绢人,大约起源于日本的江户时代,最早是作为孩子的玩具出现的。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人形美术以其精巧的造型、华丽的服装和多样的发饰赢得人们的赞赏,成为日本人民喜爱的一种室内装饰品。
BJD起源于欧洲的德国,是贵族才拥有的宝物,后来传入日本、韩国。
BJD采用了球关节的结构理论,四肢及躯干还有各个关节是由一种高级合成树脂制成,摸上去十分细腻!
而各个部件是 由1-2条专用绳固定在一起的!
各个部件可以随意转换!
而且各个关节也可以很灵活的摆出各种Pose!
BJD的可塑性很高,只要将化妆,假发,眼珠,娃衣等稍作变动,娃娃就会有很大的改变,甚至由男变成女。
DressyDolls 告诉我,收藏这些娃娃的人分为两类:1、痴迷型,认为娃娃具有灵魂或可以吸收(被赐予)灵魂,这些人把娃看作有生命的朋友;2、喜欢型,完全出于喜好,如同喜欢一件好看的衣服。
衣服旧了可以马上买新的,娃娃看着不顺眼了也可以仍桌子底下去。
恰好最近朋友送了我一个青草娃娃,就是下图中间那个。
这种娃娃是真的有生命的,因为她头发是活的,我把她放在了电脑桌上,每天工作之余看上几眼,检查下头发长了没有。
听了DressyDolls一番讲解后我开始嘀咕:这种娃虽然不属人形、 BJD,但我‘收养’了她,我算痴迷型还是喜欢型?
朋友&玩偶&人形师为了解BJD,今天看了一部电影《人形师》,看过之后还真有些害怕,场面到不是很恐怖,主要是显示器旁的青草娃也在看。
看看电影里的美娜再看看青草娃,感觉还真有些诡异。
我把这部电影推荐给了鬼脸嘟嘟,告诉她这片有些恐怖,看之前找个洋娃娃抱着就不害怕了。
美娜,是够美的。
<图片1>美娜是被主人遗弃的BJD娃娃,具有了幽怨的灵魂,乌泽深邃的眼睛含着泪水,内心充满伤心恐惧。
美娜一遍遍的质问:“主人,你何不认我?
为何要丢弃我?
”<图片2>昔日是伙伴,是主人拼死保护的朋友,当主人长大后不在需要她了,不在喜欢她了,被遗弃就成了美娜的命运。
这部片子启发人们站在人偶立场上来思考,来了解人偶的感受。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深究那些娃娃是否有灵魂,因为灵魂本身就是虚无的。
也许可以解释为万物都会折射影响你自己的灵魂,睹物思人、触景伤情何尝不是把自己与物与景融在一起了呢。
人偶会由朋友沦为玩偶直至遭抛弃,人也如此啊。
当年的同窗、昔日的伙伴、曾经的哥们、患难的朋友,也许因为各自选择了不同的路而变得疏远甚至见面后再也找不到共同的话题。
此时,我们彼此是否都成了美娜?
善待老朋友吧,如果你已不在需要他,请把当年的情谊埋在心底,不要丢弃。。
喜欢恐怖片,因为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刺激,能够让我一百二十分钟目不转睛--即使被吓到捂住双眼,也要从指缝中窥视那最恐怖却也最精彩的情节。
看过恐怖片无数,却很难有几部令人满意的作品。
大陆的恐怖片近年来大走悬疑路线,却大多情节拖沓,寡淡无味。
不禁怀念以前被吓到不敢上厕所的那种刺激。
日韩的恐怖片在没有鬼怪出现的时候,更像是一部偶像片,而且最近受好莱坞影响,个个开始走血腥路线。
贞子们不再将脸羞答答藏在头发后面,而是撩起头发,用满脸鲜血和巨型黑眼圈恶心你(只有血也就罢了,可往往还混杂不少泥污,又黑又红,仿佛个个在跳楼时,脸都正好栽进泥巴里)。
可就算这样,还是爱看。
最近又在bt上下了一个恐怖片电影合集,没有全下,而是有选择的挑了一些著名的鬼片,如女高怪谈系列和向往以久的怪谈新耳袋。
有它们陪伴,于是寒冷的夜里不再寂寞。
(寒)今天的佐餐电影是《人形师》,一个关于人偶的故事。
小时候喜欢抱着人偶,和它们对话,幻想着有一天,它们能够活过来,长大后,却认为人偶如果活过来,定是莫大的恐怖之事。
一个人形师爱上了一个女人,于是为她做了一个体形相貌酷似的人偶。
他在制作人偶的时候倾注了全部的爱,人偶于是有了生命,并深深地爱上了人形师。
可女人某天却惨死于家中,人形师成了主要怀疑对象,并被私刑处死,人偶只得悲伤的守在爱人墓前。
有一天,人偶等到了愿意帮助她的人类,同样身为人形师的任小姐。
杀死人形师的四个人的后代,一个雕塑家,一个摄影师,,一个女学生,和一个小说家,连同那个杀死女人的凶手的后代,一个模特,一起,被以当人偶模特的借口邀请到一个地处偏远的人偶美术馆里。
复仇开始了。
故事主线中,无辜的主角们一个一个相继惨死,是恐怖电影的俗套。
却是支线的一些故事,让人在恐惧之余,还有一丝感动。
(以下有一千五百余字是关于故事情节,嫌烦者可以直接跳到倒数第二段,钦此)----------------------------------雕塑家熙敏,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个没心没肺的假小子。
熙敏的手上有一道很长的伤疤,是小时车祸留下的。
她虽然对人偶十分感兴趣,但换了无数个玩偶的她,很是不理解成天抱着一个人偶并投入全部感情的小说家。
在熙敏欣赏美术馆外的风景时,一个白衣红裙的奇怪女孩出现了。
她有着大而纯洁的双眼,羞涩却又十分执着的到处跟着熙敏,似乎早就和熙敏熟识。
她热切的告诉熙敏,自己叫美娜,然后期待地望着,但是熙敏却是一脸茫然。
邀请四人来美术馆的任小姐把熙敏叫到工作室,看似无心的问她,认不认识那个叫美娜的红裙女孩。
在熙敏否认时,任幽幽的说,美娜说自己和熙敏认识很久了,虽然熙敏不认识她,但只要她说出自己的名字,熙敏就一定会想起。
熙敏却仍然一头雾水。
熙敏走出工作室后,美娜走了出来,满脸泪痕。
晚上,熙敏在屋外又看到美娜,她满手鲜血,簌簌发抖,和熙敏对视片刻,便飞快跑开。
熙敏疑惑地追上前去,却不甚掉下斜坡,不省人事。
在梦中,熙敏重回幼年,儿时的她手上抱着的娃娃,让她猛然想起往事。
醒来后的熙敏飞跑回美术馆,打电话给家里,原来自己小时候曾经有过一个白衣红裙的人偶,那个白衣红裙的女孩美娜,正是幼时把玩的人偶!
她复活了!
此时熙敏心中没有半点温情,反而是惊恐万分。
她想立刻离开美术馆,却被伪装成模特的警察拷在房间里。
原来在这期间,小说家,女学生和摄影师相继惨死,熙敏成了重点怀疑对象。
他们争执之时,任出现了,告诉了他们人偶复仇的故事,原来充满怨恨的人偶已经附身于她。
任离开后,警察回房间取手铐钥匙,把枪留给熙敏防身。
这时美娜又出现了,她仍然热切的看着熙,告诉熙敏她不会有事,任已经答应不会加害于她。
熙敏却什么也听不进去,惊恐地扣动了扳机。
子弹对人偶不起作用,但熙敏的不信任,让美娜的双眼明显黯淡下来,但她忍住泪水,还是温柔的让熙敏留在原地,等她回来,然后离去。
熙敏利用肥皂挣脱手铐,却发现美娜正用绳索勒紧了警察的喉咙。
千钧一发之际,熙敏找到美娜的身体,一个小小的人偶。
她知道,如果将人偶的眼睛挖出,并将头剁下,人偶的灵魂就会飞灰湮灭。
正当熙敏举起斧头猛砍下去的那刻,美娜及时将人偶夺走,抱在胸前,大大的眼中噙满泪水,乌黑的瞳孔由于绝望而慢慢变得血红...熙敏东躲西藏,却还是被美娜捉住。
这时美娜的脸已经变得灰白,双眼血红,完全失去人气,变成了复仇的鬼魅。
她掐住熙敏的脖子,熙敏则用全身力气朝她喊叫:“对我来说,你什么都不是!
”美娜眉头一动,五指插进了熙敏的左胸,正当她准备给熙敏致命一击时,看到了熙敏手上那道车祸留下的伤疤。
人偶流泪了,她想起了过去。
熙敏还是很小的时候,她们曾经在马路边面对面坐着一起玩。
一辆摩托车急速冲来,熙敏不顾一切把它抱在怀里,手臂却被摩托车划得血肉模糊。
熙敏痛哭起来,可却仍然紧紧抱着美娜,安慰她说,不要怕,美娜,我永远会保护你。
这时人偶便因为熙敏的爱而有了生命...掐在熙敏脖子上的手慢慢放开了,人偶的脸又变回了可爱的美娜。
她痛哭着抱住熙敏,任却在这时出现。
她要完成自己的复仇。
美娜挡在了熙敏的面前,暴怒的任却拿出她的身体,残忍的将锥子刺进人偶的眼睛里,然后一把将头扭下...美娜呆呆转过身,纯真的大眼睛充满爱意的看着熙敏,然后慢慢消失,直至无影无踪。
熙敏最终在任丈夫的帮助下,躲过了任的复仇,成为唯一活来下的人。
最后她点起一把火,将一切付之一炬。
美娜的残骸也在火中慢慢融化。
熙敏幽幽的说,“到底是谁的错?
是不负责任的人类,还是以它们自己的方式爱着的人偶?
”一个画面闪过:灰色的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爬山虎,窗子打开,幼时的熙敏伸出脑袋,左右看了一下,然后蹲下身,抱起美娜,往窗下一抛。
镜头慢慢下移,黄色的雏菊和粉红色的小花之间,躺着白衣红裙的美娜,脸上满是落寞和寂寥----------------------------------花了这么大力气来复述一个支线情节,看似冗繁拖沓甚至没有必要,但在我看来,这却是整个电影唯一的亮点。
撇下这点不说,先看影片的其他元素。
人偶做的都很唯美,很漂亮,尽管稍嫌阴森。
主角们是韩国电影必备的帅哥靓女,增加了不少可看性,但作为恐怖电影,画面并没有特别吓人之处,也没有做出过于血腥的画面,喜欢好莱坞恐怖片模式的人肯定会觉得非常不过瘾。
虽然没有把人吓得屁滚尿流,但其中穿插的人偶对主人执着的爱恋,却是任何一颗多愁善感的心都无法抵挡的。
在看到美娜要杀熙敏之时,看到伤疤而回想熙敏奋不顾身救她的画面,就忍不住喷泪了。
尤其是当看到熙敏紧紧抱着美娜的样子,再和现在那副陌生的惊恐状对比,甚是心酸。
而到最后熙敏也没有对美娜表现出一丝过去的温情,和美娜对她的执着反差太大,让人心里堵的慌。
就像柯南里面,每个罪犯都有隐情,或是为了报仇,或是被人所迫,总之都有值得同情的地方,这就让简单的侦探片多了一层情感诉求。
也许恐怖片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让人在心惊肉跳之时,心中能够徒增一丝温情,让声声尖叫之间,还有啜泣,有眼泪。
这样也许能够赋予恐怖片更多的内涵。
相似的例子还有漫画百鬼夜行抄,用鬼怪来讲述人生的道理,我觉得比单纯的吓人来得更妙。
看这部片子是很久前了,那年寒假阿福生日,大家都回家了,聚到他家吃饭。
男孩子打牌,女孩子就扎堆聊天看碟。
不知道谁租回来的片子,一群人围坐在炭火盆边,吃盐水花生和瓜子的声音毕毕剥剥,炭火微微发出噼里啪啦声。
每个人都有过陪伴童年的玩偶,当我们有了新的玩具,它们就会被遗忘在角落,当我们长大了,这些幼稚的玩偶就会被彻底遗弃。
我们似乎从未有过内疚,因为成长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十万火急,人生第一。
我们急匆匆脱下蓬蓬纱裙,换上牛仔裤,急匆匆甩开一切羁绊我们前行的不成熟的印记,从未想过那些陪伴我们孩提时代的人偶们,永远不会长大的人偶们,该去向何方。
也是爱过它们的吧,如同它们爱我们。
只是,我们都已不再是孩子。
复仇的人偶和美娜人偶其实是两条线,只是二者有联系点,而结合在一起,但个人觉得电影的表现手法并不好。
复仇人偶,眼看心爱的男人被杀害而心怀仇恨,伺机复仇,看得出,这是电影想表达的主旋律,故事也正是以那一段往事开头。
美娜人偶,曾被小主人抛弃却一直惦记着主人,所以而后二人相见时熙敏没有记得她令她很伤心,熙敏对她的恐惧也使他“黑化”(?
)。
美娜人偶被复仇人偶利用去杀人,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却很牵强,美娜为何被利用?
她是否有什么被逼无奈的理由?
她不杀人会有什么后果?
等等问题统统没有交代,两条稍有联系的线硬是缠绕在一起很僵硬,也有点无趣。
好像电影为了丰富剧情,突出主角,才增加了'美娜'这一段情节,复仇人偶的恨没有表达的很深刻,美娜的伤心却抢了镜。
尤其是结尾处,被遗弃后的美娜躺在草丛中,让我们在回味熙敏和美娜之间的冲突和情感。
确实,有所思考,有所触动,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就好像我们写作文一样,电影跑题了,行散而无神。
A线开头B线结尾,中间不是混乱的来回转移就是牵强的跳转,有一点莫名其妙。
影片名称“人形师”,这个角色指的是谁我们无从而知,影片的主角是谁,也傻傻分不清楚了,高唱主旋律的复仇人偶?
还是原本善良却遭遇遗弃厌恶而违心杀人的美娜?
单拿出来,都是主角型的人物(我说的主角指的不是占多少戏份,而是给电影的中心思想扛大旗的人),放在一起,就是主次不分,详略不当。
能感觉出来电影是想丰富故事内容,但是貌似方向错了,最后搞得文不对题,前后不呼应,观看后想去回味一下都不知道该回味哪里。
给三星是因为影片前半部分(美娜往事还未揭露)表现的还可以,悬疑恐怖的氛围渲染的不错,能吸引人继续看下去,但后半部分的恐惧有点过了,也可能影片时间早一点,现在看手法有点无趣,过犹不及。
我一直对韩国恐怖片不感兴趣晚上闲着无聊便看了这部电影,其实恐怖的镜头不多,充实量恐怖的镜头就是那些人偶出来的时候。
说的是主人公小时候的一个人偶。
被丢掉多年后的鬼魂来找她的事看完就觉得这个人偶好可怜好可怜。
又一韩国烂片,我只所以记得是因为里面的女鬼小孩MINA太可爱了!!!
这电影最大亮点就是林恩京扮演的娃娃!!!perfect!
最后活下来那个女的简直太遭人恨了。
娃娃好好看啊~~
不要随便给人偶起名字!!!
充气娃娃活过来啦!
谁扔娃娃谁死定了!!!还好我没有人形偶...只有一只小毛巾熊...恩,我得立马把小熊搂怀里
韩国电影令我疑惑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在于所有的女主角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脸,分不清谁是谁了。
女主角为什么不去死啊?垃圾,整形鬼,整形得谁都像!!超级讨厌女主角!!明明是自己的娃娃嫌脏就扔掉,还死不悔改!明明是自己弄脏的!!去死吧!!
人偶居然也有真情,绝!
不知道是以什么样的心情看完的- -
美娜张的很玩偶
讨厌女主角
5.5分
洋娃娃 那个娃娃挺漂亮的~
分数低主要是我忘记了
我爱你,人偶。
除了女主角,我觉得实在不好看啊,无聊又,闷
情愫
恐怖 4颗星 感人再加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