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筏重洋

Kon-Tiki,康提基号海上飘流记,康提基号:伟大航程(台)

主演:帕尔·斯维尔·哈根,安德斯·巴斯莫·克里斯蒂安森,托拜厄斯·桑特尔曼,古斯塔·斯卡斯加德,奥德-马格努斯·威廉森,雅各布·奥福特布罗,阿格尼丝·基特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挪威,丹麦,德国,瑞典语言:挪威语,英语,法语,瑞典语年份:2012

《孤筏重洋》剧照

孤筏重洋 剧照 NO.1孤筏重洋 剧照 NO.2孤筏重洋 剧照 NO.3孤筏重洋 剧照 NO.4孤筏重洋 剧照 NO.5孤筏重洋 剧照 NO.6孤筏重洋 剧照 NO.13孤筏重洋 剧照 NO.14孤筏重洋 剧照 NO.15孤筏重洋 剧照 NO.16孤筏重洋 剧照 NO.17孤筏重洋 剧照 NO.18孤筏重洋 剧照 NO.19孤筏重洋 剧照 NO.20

《孤筏重洋》剧情介绍

孤筏重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根据挪威著名探险家索尔·海尔达尔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他在1947年与五位朋友乘坐木筏漂流,穿越太平洋的传奇冒险故事。 挪威迄今投资之最(1850万美元)的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6名探险家乘坐简陋木筏横渡太平洋的故事。 《祸水》的男星帕尔·斯维尔·瓦海姆·哈根扮演挪威著名探险家索尔·海尔达尔。 1947年,索尔·海尔达尔与五位朋友一起从南美秘鲁出发,乘坐木筏历时101天和4900英里到达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一项奇迹。他想通过此举证明,1400年前远古时代的秘鲁人就是通过乘坐这种简陋的木筏,穿越太平洋而到达波利尼西亚定居的。海尔达尔将这段艰苦卓绝的简历写成了书,被翻译成全世界60多种语言,拍成的纪录片也获得了1952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他也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挪威人”。然而在故事的一开始,他的想法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环球神奇度假屋第二季潜水艇身为女主角!新编济公传奇夺命手术THEK2失眠男女女仆机器人恋与枪弹人类灭亡报告书圣诞日记续命之徒:绝命毒师电影我盛大的西班牙婚礼凤凰城等着你生死对峙真相识骨寻踪第八季战门八十一格迷城鬼屋欢乐送第三季狙击精英:背水一战龙珠超:超级人造人天堂霓裳曼迪与切诺基宝藏超快感太极侠震荡效应我裙子去哪儿了?所以没能杀掉

《孤筏重洋》长篇影评

 1 ) 我们被自然接纳了,像海鸥和鱼一样

我们被自然接纳了,像海鸥和鱼一样。

初看这部片的标题,便会想到的又是一部人类与自然抗争史。

然而在影片的播放进程中所呈现的却是一部节奏舒缓的自然和谐史。

在这一点上是有些超乎于自己的想象的。

影片是由挪威的人类学家索尔的真实经历所改编,为证明自己10年的研究结果的正确性,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孤伐重洋的艰难之路,想来这是一种何等的勇气,这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是提基的力量,向着那光亮那方的力量。

本片是一部佳片,虽在影片之中无出乎意料的波澜,但却在结束之后给人了无限的温情的鼓舞,以及它的诠释方式让人在最后义务反顾的被自然接纳了,获得一种无语伦比超脱于自然的平静力量。

它好,是因为它未把人的力量放在一个主要的叙事角度,而是将自然与人结合为一,用一种近乎禅意的宁静手法去表现这在我们看来所谓“征服”于自然的伟大举动。

但是在这部片中导演将“征服”这两字完完全全的丢弃的,得来的是被自然的“接纳”-因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和它们融合为一,所以我们向着光亮,去到了我们想去的地方。

但是影片不是一开始就将“征服”二字完全摒弃的,而是在与自然的相处中逐渐被接纳的。

冰箱销售员赫尔曼对于古老制法的木筏的质疑,想要劝说索尔用铁丝来加固。

托斯坦的鹦鹉被吃掉后愤怒的杀死一头鲨鱼的残忍。

人的天性在此等意义上来说还是无比的自负的,对于自然我们还是充满着不信任的困惑,我们总觉自己的力量才是值得信赖的,这一点从工业革命开始便愈来愈深的映入我们的脑海之中,仿佛成为了我们人本性中的一部分。

这种本性的循环使我们愈来愈自负,愈来愈妄想摆脱于自然的控制。

当然,若我们头脑中无此被自然接纳的意愿之时自然又何必来接纳我们呢。

但在1500年前的人们因为对于提基的信仰以及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之时,自然也接纳了他们,自然也使他们到达了他们所想要到达的地方。

所以说这部片中所无尽包涵的“接纳”之意使我在这之后十分感动,但在细想之中又十分痛心我们的自己让自己所成就的“固有本性”。

但是影片中在体现这“接纳”之意同时却也是有冲突所存在着的-是选择与这自然的关系,还是选择与这人的关系。

索尔的妻子丽芙,这两人看起来有着共同的信仰,可以达成精神上的共识,但是人却也为人,人所构筑的社会关系已经确定无疑的存在着,再去被着自然接纳看似也便无可能了。

丽芙离开了,为了在这个社会关系中所存在着的她与孩子们。

索尔离开了,脱离了被束缚着的社会,选择了被自然完全“接纳”着。

两人无对无错,都只是为了成就于自己罢了。

所以,被自然接纳的此部片子也因被我们好好的接纳呢。

 2 ) 信仰让我远渡重洋

为了证明波里尼西亚人是从南美洲乘坐筏子到波里尼西亚的,主角抛妻弃子,招募了5个Fellow,花了101天,横跨8000公里,经历了很多困难,终于到达彼岸。

六十多年前的人们多有探险精神啊,现在的人们在科技的保护下活的太安逸了, NASA都放弃了探险。

不过,幸好仍然有SpaceX这样的Pilot。

我想人类应该是个外向型的文明,太阳系,银河系都不会是人类的最终舒适圈。

星辰大海是我的征途!

 3 ) 和我想像的不太一样

本来想看《荒野求生》的,谁知道看了一部《如何带领一个成功的团队》,变成领导者的鸡汤了,信仰坚定的领导,也有猪一样的队友,不过大部分成员都是好基友,典型的维京海盗,金色的头发和胡子,眼神和身材一样凶悍。

领导虽然不会游泳,但是有坚定的信仰,那怕只是一个传说,或者一个图腾,也相信一个原始的小木筏可以漂流5000英里。

中途队友也有过质疑,领导还是很霸气的控制住了。

找资金,建团队,猪一样的队友差点毁了团队,而且貌似最后也没贡献什么(暗礁是成功还是失败?

似乎离岸也不远,大家蹚过去了)团队的冲突不多,没有太多激励队友的场景,这也许才是最接近现实的,大家都已经上了这条船了,只要 keep the faith 就行。

确实,一个冷静且有信念的领导,时不时的调整方向,是团队的灵魂。

海景不如少年派好看,情节也一般,马马虎虎吧。

重要的是,和我记忆中的书完全不一样,飞行鱼就是在这本书中看到的,少年派拍出来我看书时那种惊喜的感觉,但在这部戏里,看什么海洋生物都没感觉。

 4 ) 孤筏重游(2014.6.13)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之中漂流,这留给人的只是孤独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托尔曾在一个老部落酋长口中听说提基的故事,于是他组织了一个队伍,重走提基当年的路线,来证明波丽尼亚人实际是南美人,由于要还原原始人类的小筏,托尔和他的小伙伴丝毫未用现代工具,用绳子和原木搭起了一个小筏,出发前人们来到岸边送行,他们的旅程开始了。

漂泊在汪洋大海之中,时常会遭遇不良天气,一次晚上的一场暴风雨将他们的帆吹破了,不过幸好没有重大损失,他们依靠电报和外界联系,托尔让发报员报喜不报忧,说他们很好士气高涨。

一只鲨鱼将他们的鹦鹉吃了,于是他们合力拉鲨鱼上来杀了它,这时他们其中一员求托尔使用钢丝固定原木,因为木头有几根已渗水厉害,如果不用钢丝船体很可能会散架,如果使用现代工具,他们的旅行就会失去就价值,固执的托尔将整箱钢丝一同抛向大海,同伴绝望了,一不小心失足落入水中,其余人见状马上加入救援,下面是成群的鲨鱼,为了不使鲨鱼咬伤自己的同伴,他们将刚杀的鲨鱼内脏丢入水中,最终同伴得救。

当他们得知已位于南赤道,托尔和伙伴们欢呼雀跃,等到见到对岸更让他们欣喜若狂,不过岸边有巨大的礁石,于是他们决定借着最强的第十三鼓浪花让他们登岸。

摸着了白色的沙子,他们笑了,成功属于他们。

托尔是个固执敢做敢想敢冒险的人,自己不会游泳却完成了横渡太平洋的壮举,北欧的探险家们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胆识,无法想象他们在那只小筏之中的内心斗争,他们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到最后,并摸到胜利的曙光,心中有梦就应该不断坚持,无论别人的言语,做你自己就最好!

 5 ) 流水帐的影评

1936年不会游泳的的主角托尔 .海尔达尔跟女友在大洋洲的费托哈瓦岛上做研究,研究了大概十年吧,经过大量的研究(根据动植物及其当地传说岛神提基就是从东方而来)楼主确信波利尼西亚人来自东方(从南美的秘鲁那里)。

但按照当时学术界一致认为这个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其中有8000公里的行程,横跨了整个太平洋。

1946,主角在美国纽约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但是没有人相信他,没有出版社关注他的研究,所以他也没有得到任何赞助,在酒吧,主角偶遇了负有冒险精神的卖冰箱的胖子销售员辛格,辛格决定跟随主角完成这次探险计划。

1957年主角和辛格来到了秘鲁,与无线电高手托斯汀、肯特还有艾利克(小时候救过主角的命,据说有神奇的特质)、地理学家班特尼(只身前往亚马逊丛林,摄影高手)共6个人组成了本次探险的小组。

他们使用了1500年前的古代制作方法制作了一艘木筏来进行他们的探险,为的就是证明:在古代,波利尼西亚人就是使用木筏从遥远的南美秘鲁来到了波利尼西亚群岛的。

主角很幸运,得到了秘鲁总统乔巴斯塔曼特阁下的资助,还得到了美国海军的物资装备。

说到这,1947年5月8日,探险小组从秘鲁的卡亚俄罗港出发!

起初都是风平浪静的日子啊,大家悠闲的坐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船上还有一只五彩的鹦鹉。

一开始就看出来了,除了地理学家班特尼以外,其他人的户外经验都远远不足以完成本次探险。

看到这里,真为这群人担忧!

本次的旅程大约有100天!

大家开始了倒计时!

一天早上起来,众人发现船上有很多像飞鱼那样的长着透明双鳍的鱼类,并且用摄像机拍了下来,船的无线电无法正常使用。

说着,众人迎来了第一次暴风雨,犹豫风实在太大了,只能将主帆舍弃。

风暴中,托尔还被打下了海,又是他的神奇特质的朋友艾利克拯救了他。

祸不单行啊,早上的时候,放出的无线电探空气球又被船上那只该死的鹦鹉弄没了!

在一个平和的早上,一只鲸鲨跟众人打了个招呼,谁知道胖子销售员辛格竟然拿鱼矛投向鲸鲨,并且击中了它的头,鱼矛就这样被鲸鲨带走了。

船的本身安全性也受到了质疑,由于海水的侵蚀,木船正在变成越来越脆弱!

不知道为啥,有天那只该死的鹦鹉跳进了海里。

立刻被鲨鱼吃了,肯特大怒,将一只鲨鱼徒手抓到了船上,并且用刀杀死了它!

由于木筏被侵蚀,马上就有分解的危险,胖子销售员辛格恳求托尔为了大家着想,使用钢丝绳将木筏绑牢,然而托尔将钢丝绳全部丢进海里。

辛格在起身后掉进海里,情况十分危急,大家将刚才杀死的鲨鱼分解丢进海里,吸引鲨鱼群的注意力,猛男肯特跳入海中将舒尔曼救起!

1947年9月7号,大家来到距离目的地250米的 ,由于岛的外围都是暗礁,无法直接登陆,销售员辛格想出利用海浪的峰值为13次的定律,想利用第13次巨大的海浪将船越过暗礁区直接拍到岛上。

然而。。。

失败了,众人跌下了水,水很浅,大家这下全部登岛了!

  致此,故事结束了,结尾花絮有每个人今后的事迹,致2013年,片中所有的人都去世了。

  本次旅行的遏拍成的真实纪录片也获得了1952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本片获得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6 ) 勇往直前的航行

2012年由挪威拍摄的海上探险故事片《孤筏重洋》,讲述了六人组成的提基号竹筏横渡太平洋的惊险历程。

这次航程的缘起是主人公也就是队长波尔,他为了证实波利尼西亚原住民祖先来自于南美洲而非当代知识界普遍认为的亚洲。

波尔大胆设想的根据之一是当地菠萝和南美秘鲁的菠萝是相同的品种。

还有一点是他从土著得到的传说,称其祖先太阳神“提基”在1500年前乘坐竹筏,沿着太阳落下的方向,飘过茫茫大海到达波利尼西亚。

身为人类学家的波尔同时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探险家,为了支持他的观点并证明给学界,他决心按照1500年前波利尼西亚人祖先采用的原始方式,制造一艘简易竹筏帆船,用麻绳捆绑原木,支起风帆,帐篷。

竹筏在潮流和风向的影响下,通过帆的控制和浆的划动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漂流。

波尔大胆新奇的航海计划很快召集到五个和他一样热爱探险,渴望自由的同伴。

这几个怀揣理想主义的探险家各自身怀孤筏重洋所需的技能和勇气,对于这样一群内心的呼召强烈到可以忽视世俗和规则的热血男儿,为期三个多月暂别人群喧嚣的海上漂流生活带给他们的更多的是征服的乐趣和探索的热情。

起航时除了摄像机和无线电信号台,竹筏坚持不配置任何现代机械设备,因为队长相信1500年前古人做得到的,他们现在照搬古老的办法一样可以成功。

他固执己见的独断专行时有体现。

那只心爱的鹦鹉不幸落入水中被鲨鱼吞食,它愤怒的主人从海里捞起这只鲨鱼,立马快刀痛杀了鲨鱼,鲨鱼大量鲜红的血流入海洋,引来了可怕的鲨鱼群。

由于竹筏的木头互相摩擦,绳子有恐磨损断裂,赫尔曼跪在了波尔前面让他用铁丝加固竹筏,赫尔曼带着祈求的语气凝神等待队长的允诺。

波尔根本没有犹豫应该怎么办,而是干脆地把赫尔曼手中仅有的两圈铁环扔到海上远远的地方,他的这种过度的固执终于演变成一种自私冷漠的偏执。

纵使他的证据要求他严格地摈弃任何现代船体的制造和维护方式,可那毕竟只是证明一种学术的设想,在关乎六名船员的生命安危上,他何曾考虑孰轻孰重?

孤胆英雄式的决绝很多时候是不归路,必须要让理想服从于生命的保全,才是面对生死危机时明智且仁道的当机立断。

竹筏上六个金发白肤的北欧汉子都是不畏艰险的探索者,在整个航行的过程中他们都要不停地查考地图,摸索正确的航道,他们时刻观察海浪,风向,拉紧绳索,张开风帆,确保不被卷进汹涌的漩涡和隐蔽的暗礁。

几名船员依靠各自的学识经验,在面临不同的危险情况时,分别献出了他们绝妙的策略,使得团队每次都能够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竹筏在狂风暴雨,猛浪险流中没有被倾覆,下水的船员在鲨鱼的追击下没有人丧命,他们同舟共济,出生入死的朋友情谊也是“提基”号成功航行的基石。

船上的每个人都个性鲜明,爱唱情歌的,酷爱读书的…无论怎样,自信,坚定,乐观,向往生命本真最广阔的海洋和天宇。

影片中有一幕非常特别的镜头,六名船员仰躺在竹筏上,放松下紧张疲惫了很久的身心,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从海的中央遥望高远的天空,带着孩子般出奇而恭顺的神情。

然后镜头越来越高,一直到地球的弧形表面可以看到,最后高到弥漫着白雾,消失了边界的宇宙太空。

影片有句台词,也是船员的信条,海洋不是障碍,而是道路。

提基号历时三个多月,长达5000英里的太平洋漂流之旅给了队长一个可能的假设,然而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船员们实现了一次成功的历险和探索,他们怀抱一颗好奇天真的赤子之心,以无畏的品格和乐观的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永远追随自由。

 7 ) 一部类似记录片的电影

由于先读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所以对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家们产生了敬意和好奇。

但是这部影片没有峰回路转的剧情,也没有宏大壮美的风景,海报上的爱情更是琐碎平常,它就像是一部记录片,用它缓慢的节奏、冗长的镜头、蜂鸣般的背景乐告诉看片的人,冒险是一场艰苦的,乏味的旅行。

在惊险刺激的背后,是乏善可陈的单调工作,单单时光的消磨就够让人打退堂鼓,如果看片的过程观者已经感到无法忍受,那么就别做什么冒险家的美梦了,你受不了这份苦的。

影片对人物的塑造,除了主角,都没有特别之处,看完全片你也记不住他们的脸。

由于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也许事实本来就是这样的……但如果就这么不予加工地呈现出来,恕我认为,在几处情感爆发的情节中,逻辑稍显不足。

例如冰箱业务员怎么就突然不顾船长命令擅自刺伤鲨鱼?

他的胆小、细心,此前有交待吗?

没有。

例如托尔为什么不顾一切地把鲨鱼拖上筏子刺得到处都是血?

即便说,鹦鹉被吞吃使他如失去挚友一般失去了理智,但在群鲨环伺的情境下,一个船长热血上头做出危及所有人性命的举动,是不合理的。

有铺垫或者解释吗?

没有。

整个片子看下来,没有表现出托尔具有冒险家的素质,他有的只是极度自信和天赐的好运气。

这样一支乌合之众能渡洋成功,靠的不是运气是什么?

反正影片没有体现出他们有任何出海的技能。

这是一部获奖影片。

只推荐给有好奇心的人看。

 8 ) 如果你相信一件事情,你会为此放弃生命么

其实是无意间看到了这部片子,前半个小时觉得十分的乏味,以至于要差点想快进。

第一次看完之后对这部片子也没有太深刻的感触,甚至觉得索尔的想法和做法非常的荒谬和不负责任,偏执得可怕。

让我重新思考这部片子,是源于我在海上看到了一次暴风雨。

当大海被乌云笼罩,整个海水变成黑色,狂风肆虐,海上所有的生物都消失不见,大雨倾盆而下,世上所有的事物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更何况信念。

不知为何,我突然很想了解索尔在面对这一切时的想法,他是否有过后悔、害怕、恐惧、惊慌等一系列人类的情绪,是否会因为求生欲而放弃对信念的渴望。

可能是因为故事本身已经非常精彩和有趣,所以电影的拍摄并没有进行更多的艺术加工,甚至拍出来的挫折可能还不及索尔自己碰到的十分之一。

电影从索尔登上木筏之后就撇开了一般冒险电影的叙事手法,开始了对人心、信念的探索。

通过其他人的恐惧心理,让观众有一种深深的带入感,再突出索尔的坚持和无畏。

如果你相信一件事,你会为此放弃生命么?

索尔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以此感染了他的同伴,让他们在绝望中重燃了希望,最终获得了成功。

 9 ) 真胜过美:评介电影《康提基号漂流筏》

真胜过美:评介电影《康提基号漂流筏》廖康世界上就是有这么巧的事,同一年拍出两部海上漂流的电影。

李安的《少年派漂流记》太美了,其光辉遮掩了另一部——《康提基号漂流筏》(Kon-Tiki)。

《漂流筏》虽然以最佳外语片得到奥斯卡提名,却没有获奖。

《漂流筏》讲的是真事,是在海上、而不是摄影棚里拍摄的,却没有《少年派》那么光彩夺目;为“真不如美”做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示范。

然而,《漂流筏》的价值并不在其略逊一筹的美,而在于它对人探索世界,探索真理的真实再现。

在此意义上,这部电影反映的真胜过它展现的美。

一九四七年,当中国忙于国共内战时,地球的另一端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却不为华人关注的大事。

挪威人类学家托尔•海尔达尔(Thor Heyerdahl, 1914-2002)带领五位勇士,乘仿造古印第安人的木筏,历时一百零一天,航程八千公里,从秘鲁漂流到南太平洋的图阿莫图群岛的拉洛阿岛。

他们的木筏以印加帝国的太阳神康提基命名,因为海尔达尔坚信,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居民最早是五世纪从秘鲁乘桴漂流而来。

学术权威们对他的理论嗤之以鼻,说印第安人不会造船,只有木筏,根本不可能渡海;也没有任何刊物肯发表他的论文。

于是,海尔达尔决定严格依据西班牙人的记载,用秘鲁的波尔萨(balsa)树,一种很轻的巨大木材,还有竹子、绳子和香蕉叶,仿造一模一样的印第安木筏。

除了一架无线电收发机外,不用任何现代工具,完全利用海流和风力,再现古印第安人的漂流壮举。

电影片头简短有效地表现幼年的海尔达尔的冒险性格,随即带观众跟随成年的海尔达尔来到美丽迷人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展示他的理论依据:逆流从亚洲来非常费力;岛上的菠萝原本生长在美洲;当地人说其祖先来自太阳升起的地方,那正是南美洲;当地人崇拜的祖先石像与南美的石像非常相似。

当然,电影并不是用来证明海尔达尔的理论,他的理论也不是仅靠漂流就能够证实。

电影所展现的是海尔达尔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一个不会游泳,更没有航过海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竟然要乘桴漂流!

他在酒馆里说起自己的打算时,一个有经验的水手听了后断然否定其可能性,还告诉他可能发生的危险。

而在探险家俱乐部里,一个因冻疮而失去一条腿的大胡子科学家却鼓励海尔达尔,并告诉他要按照土著人的方法造木筏,不用任何铁器。

真正感动人、鼓舞人的是这位科学家坚毅而久经风雨的形象。

那形象告诉观众:探索真理,不仅需要饱读文献,更需要艰苦实践。

六位勇士中只有一个航过海,谁也没有操纵过木筏,他们都是在干中学。

虽然多数时间风和浪缓,但偶然也有暴风骤雨,不容半点疏忽。

说是漂流太平洋,海上镜头实际上多在地中海马耳他附近拍摄。

鱼肚白隔开淡蓝的天和宝石蓝的海,美得令人心醉。

夜晚墨绿色海面上墨绿色云层中的闪电,显然在摄影棚里做不了那么真。

电影也让观众看到他们经历的壮观景象:一条巨鲸从木筏底下静静游过,几只鲨鱼在落水者身边翻腾抢食,落日把海水辉映得桔黄金灿,发光的电鳗将漆黑的海面一隅照得闪闪发亮。

当他们接近目的地时,一个推摇的镜头尤其感人:暗夜、墨色海上泛白的木筏上六位勇士对头躺着,仰望星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俯视的镜头推开,木筏愈来愈小,白云下面的海面上唯见白帆一点,最后一闪后,镜头摇平,照见地球的弧线和太阳,镜头上摇,是广袤的宇宙、银河和无穷的星辰,再摇,是月亮,下摇,是蔚蓝间白的地球——我们美丽的家园,天亮了,镜头拉近,回到海上,回到那悠扬的音乐,又见木筏。

这一系列镜头仿佛一气呵成,天衣无缝,但理性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那是艺术和科技完美的结晶。

这部电影基本依照海尔达尔的日记拍摄,也参考了1951年获奥斯卡奖的同名黑白纪录片,贵在真实。

仅举一个不易察觉的细节,第一百零一天清晨,六勇士之一刷牙时,隐约见到宝石蓝海面上一个晃动的黑影,不仔细察看,可能很难看清。

他抬头,果然,天上有只海鸥。

也就是说,陆地不远了。

漂流结束时,他们的外貌都变了,整洁的奶油小生都成为古铜色饱经风雨的老水手。

若不是一个个胡子拉碴,简直就是六尊古希腊铜像走下神殿。

人物形象的变化虽然做得好,但人物的性格刻画得不鲜明。

六个人中,只有海尔达尔和第一个加入漂流的德国工程师赫尔曼•沃青格(Herman Watzinger)的不同性格比较突出,另外四人,要不是因为担当的职责不同,长相略异,几乎无法分辨。

编剧和导演还是过于注重纪事,忽略了人物塑造。

顺便提一句,海尔达尔将其漂流经历写书出版,畅销五千多万册,翻译成七十多种文字。

他的理论虽然仍未得到广泛承认,但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说,并得到DNA的部分佐证,他们六勇士也名扬天下。

他的教名托尔(Thor)也是北欧神话手持铁锤的天神,这位天神因1962年美国出版的漫画书和近年来出品的Thor系列电影而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新超人,反令真正的英雄烟消云散。

真胜过美,电影《康提基号漂流筏》让我们回想起这人杰伟业。

2013年11月2日

 10 ) 前40分钟拉片

第一部分 准备远行1.Larvik ,挪威 1920【奠定理想】少年thor坠入冰窟侥幸逃生,看见一片神奇水世界,经典的少年决定论2.Fatu Hiva,POLYNESIA 1937【怀疑理论】Thor及妻子住在民风淳朴、风景秀美的波利尼西亚岛上,进行人类学和科学调查科普:高更所挚爱的塔西提岛或者称大溪地,就是在波利尼西亚群岛之中几个细节表现thor开始怀疑传统的“波利尼西亚人来自亚洲”的理论,thor的理论是南美人划着筏子横跨太平洋,来到波利尼西亚定居,这也是他要去证明的(1)划船时妻子的一番关于波利尼西亚人来自东方的言论,引thor深思(2)在岛上找到一种叫做faa hoha的最早于南美发现的菠萝,难道这种菠萝是游泳过来的?

插入一条副线:thor和妻子liv在瀑布野浴,不切近景,导演可耻!

(3)问到底的一个老人:岛上人的祖先来自哪里,老人说:在太阳神TIKI的指引下从东北来,波利尼西亚的东北方向不正是拉丁美洲嘛(4)在当地人的指引下,他们来到丛林深处,看到他们口中的Tiki太阳神相,就是海报中thor背后那个极像吴哥的高棉微笑或者复活节岛的石像的雕塑 科普:太阳神在每个文化的神系里面都有太阳神的存在,希腊的赫利乌斯和阿波罗、埃及的Ra、北欧的sol(值得一提的是男主thor的名字在斯堪的纳维亚神系里对应雷神,难道说太阳神指引雷神,好跨越!

P.S.漫威的雷神除了卖腐外,其余的就是垃圾)最重要的是拉丁美洲的阿兹特克、印加、玛雅三种文明里的太阳神,你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印第安文明里的太阳神,和波利尼西亚人的tiki神长得很像3.Brooklyn,NY 1946【准备出行】(1)书稿被退拿着苦心经营十年,关于波利尼西亚人来自秘鲁的书稿前往出版社,被出版人嘲笑他的理论的不可行性,同时出版人无意间提及,这个理论除非你自己坐着木筏从秘鲁漂流到波利尼西亚方才能够证明其可行性,这无意的谈话却激发了thor内心航海的冲动(2)赞助被拒---thor带着自己的计划去杂志社拉赞助,结果当然是被一口回绝(挪威小帅的英语好烂,完全秒杀阿三英语)(3)转折---神旨:感冒无助的thor来到天台放风,在一回眸之间看到了初生的太阳,就像1500年前的波利尼西亚人一样,他也收到了太阳神tiki的指引(4)之后thor来到酒吧寻找陪他远行的水手,自然无人应征。

却遇见了一个愿意陪他远航的实为设计师的空调售货员;两人随即买机票前往秘鲁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来到一个貌似探险协会的地方,一个在极地冻折了一条腿的老人告诉thor,我们一定要相信先人的方式,否则会酿成意想不到灾难。

这为下文航海途中的一些问题找到了答案,为什么thor一直坚持使用当初南美人使用的材料造船(5)一条副线:家庭线远在NY的thor打电话告诉妻子不回挪威过圣诞了,liv真是贤惠,没有像我们东北的大老娘们一顿骂,而是选择一种江南女子的温婉表达愤怒,直接挂电话。

在谈话之中我们可知,thor为了写这篇论文在纽约呆了十年,所以可以看出thor将全部身家都赌在这项研究之上4.Peru 1947【旅行起点】(不明白一点,明明出发前是1946,怎么到秘鲁就1947了呢,即使过完圣诞也应该是1946啊,应该是个小bug)(1)队员相识:纽约两人和已到的三人会合,这三人一个是thor的童年玩伴,另两个是无线电专家,后来在旅店又加入一个摄影师,六人组正式形成(2)突破窘境:因为拿不到资助,没钱付房租和造筏,六人在雨天被旅店老板赶了出来,无奈之下thor只能寻找秘鲁的总理求助,这一段特逗,thor把两个侍者当成总统,却把总统当成侍者。

拉赞助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

(3)造筏与准备:采用一个伪记录的形式拍了一个造船过程的纪录片,很有意思。

造完筏子开始画旗,图案就是tiki神。

在准备船上用品时,有人带书,而thor准备了一把可以锯下腿的刀,看来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4)践行:在酒店的践行晚会上,thor突然回忆起和妻子在波利尼西亚岛上举着伤腿等待船只的往事。

之后与妻子liv打电话告别,场面很悲伤,这条线索很多余(5)出发:1947·4·28 thor和他的五名船员踏上行程,送别场面空前壮观。

他们的木筏造的和漂亮,完全是一座水上的房子!!!

注意!!!

片子讲到这里已经花了40分钟

《孤筏重洋》短评

没带刮胡子剃刀?

7分钟前
  • 恶龙
  • 还行

叙事虽平平淡淡的,却带来一种质朴的感动。六个男人与一个木筏,为了求知而进行却又富具浪漫主义精神的一场海上漂渡冒险,那些海洋中的奇观让人仿佛重历了“少年PI”里的场景一般,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个从海面到星际而又再重回海面的镜头很美!男主角某些角度好像ryan gosling...

11分钟前
  • Marty McFly
  • 推荐

很一般。

14分钟前
  • 菲利普
  • 还行

看的有點睡著了。。。傳記片還是孤中意的類型

15分钟前
  • 左在右边
  • 还行

原著不错,导演不太会讲故事。

17分钟前
  • 闹点
  • 较差

。。。他们为啥要作伐过海。。。

21分钟前
  • YOU
  • 还行

乌托邦

23分钟前
  • Jake
  • 还行

即使特效略弱且前半段太慢,但是看到大海还是情不自禁地神往起来。

24分钟前
  • KingofChimney
  • 还行

真人真事改编,用事实证明:1400年前秘鲁人就是通过乘坐简陋的木筏,穿越太平洋而到达波利尼西亚定居的。这个最著名的挪威人,伟大的航海家,自己却不会游泳。不过,海洋片今年遇上安叔的派,注定要败北的。PS 海子卧轨时,身边所带的书就有这本。

26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还行

一群人的少年派,真实版的孤筏重洋,徒手抓鲨鱼那段很棒,背景音乐营造的气氛也让人紧张,还有魅惑水母那段让我也想到了派,这部片子虽然节奏缓慢,但那股憨劲值得一看

28分钟前
  • WIKI魏
  • 推荐

漂流要出系列……

33分钟前
  • kilo
  • 推荐

没啥看点

38分钟前
  • 夜雨
  • 较差

同样精彩的漂流记,风景一点也不逊色少年PI的·

43分钟前
  • 有天
  • 推荐

如果不是前面有《少年派》,我可能为会上海奇遇多给一颗星

46分钟前
  • 杨子虚
  • 还行

无疑,这是一帮勇于探索的老年派

51分钟前
  • 秘窗
  • 推荐

比51年的纪录片差多了

53分钟前
  • maverick
  • 较差

这水平怕是奥斯卡提名都够不上,不过航海确实是很帅的运动,利用六分仪单靠太阳月亮星星来导航多帅啊 →_→

57分钟前
  • leemajia
  • 较差

6壮汉漂流实验记

1小时前
  • 🌲阿妙妙🔥
  • 还行

是搭少年皮的顺风车吗?剧情很一般的感觉,不过几个年龄体魄相访的基友一起出海并且不会死的话还是挺惬意的。

1小时前
  • daruke
  • 还行

又见漂流,又见鲸鱼,又见黑夜闪光的海水,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强光下,它却并没有完全黯淡,而是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完全正面的故事。电影以一种朴素的情绪宣誓着信念的力量,并成功地让观众在情感上做出了适当的付出。有时候我们离成功的距离,只差的就是相信自己。

1小时前
  • 韩伯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