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本是個很理性的人,但在這部電影里每每出現君好和禮信的場面我就很激動,忍住不流眼淚。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真的很溫情,很感動。
電影裡的澳門也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樸實的日常生活,充滿人情味的街坊,以及超級聞名的博彩業。
不知自己何時可以去那裡玩。
在影片里,琪琪產生了傷害君好的念頭的時候我不想看下去,因為她在心裡是一個那麼善良的人啊,怎麼可以置君好的性命于不顧,可是後來看到她和文初告別的場面,我又原諒她了,也許是因為最終君好沒有事吧。
對於君好與文初的感情,我最終接受了,看到他們之間的感情和經歷的事情,我不願意他們就這樣各懷心事得與別的人共度餘生,我沒有那麼殘忍和理性。
看了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現在的生活,不過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和想要的東西,要拼命和用心去爭取。
嗯嗯,就醬。
在看电影之前,我对朋友说,“这部电影我最希望可以跟我妈一起看。
”广东的80后,一定有不少的夜晚,是陪着父母在TVB的电视剧前度过。
所以作为一个延续,能够一起走进电影院,最好的陪伴当然是自己的父母。
希望再回到一次自己的童年,回味那段澳门街风情。
除此之外,也希望了解自己在一个已经不一样的社会环境跟心态里面,怎样去看待一个在年幼时深刻打动过自己内心的影视剧。
最终的结果是童年跟情怀我都没有找到。
影片播放的过程中我数次想要退场。
我希望把片子里叶念琛风格的情节跟拍摄手法都去掉。
电影空洞,逻辑硬伤,这些都不想多谈。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意识到把电影当成通往过去的通道,未必是一个好的想法。
大多数电影导演既希望抓住原作粉丝,又害怕被指责炒冷饭。
并且导演电视剧跟导演电影的不是一个导演,对原作的理解一定有偏差。
最近看的《港囧》,《十月初五的月光》,《山河故人》都有一些港式怀旧的味道,但前两部确是不忍直视。
把“怀旧”作为电影宣传噱头,已经差不多被消费光。
文/浩子菌
不要念你如初,祝君安好了电影已经上映了好些天了吧,首映那天整个朋友圈都在刷初哥哥与君好的剧照电影票&各种感动各种cry巴拉巴拉巴拉,然后豆瓣电影清一色的难看烂透巴拉巴拉巴拉。
恩,都与我无关,其实从开拍《十月初五的月光》开始,我就不太希望知道这个所谓的十几年后的那个结果了。
《十月初五的月光》系贰仟年TVB一部感人肺腑的家庭剧,对于现在也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了吧,那就是说初哥哥和君好这对恋人,其实算不上恋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缘分在一起。
不过其实真的有多少人是为了电影的好看才去看的?
我想,大家都是抱着怀念或遗憾的心情走进影院去看这部电影的吧,想知道十五年后的初哥哥与君好有没机会在一起了?
但,此时的君好也已经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生赢家了,有儿有女凑成好,老公貌好多金对她好,即便初哥哥初心不变,在一起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吧?
想来每个男生心中都会有一个祝君好吧,无论是哪个时期,每每总能听到有人说,为什么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却遇见那个想照顾一辈子的女孩呢?
然后的然后,就是那一个个她就成了一个个祝君好——祝福她幸福安好。
但那时候的你,待他如君好,却从未想过当女版的初哥哥。
首映那天,小圈也去看了电影,那天晚上她给我发微信说:我今晚去看了《十月初五》,然后我在影院里哭了。
她说她已经忘记多久没有哭了,小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汉子,自大学毕业以后就没见她为谁动情哭过的。
小圈跟她的青梅竹马啊P同上一个初高中,然后一起考去同一个城市的大学,小圈是如此的喜欢啊P,然后啊P也察知,但小圈却因为身体一些缺陷原因,没有足够勇气向啊P袒露心声,当啊P想要示好的时候,小圈也躲得远远的,小圈与啊P这样奇怪的关系持续了大学三年,直到突然有天啊P向她介绍他的新女友,然后接着就是一起出国留学。
一切看似措不及防却又是冥冥之中,我不确定小圈的那个故事里,啊P是不是故意用新的女友去刺激小圈鼓起勇气跟他在一起?
但现在也已经不重要了,小圈没有跟啊P在一起,因为她身体的缺陷,因为她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另外一个她才配得上他。
后来呢,小圈跟啊P联系甚少了,再后来便是传来啊P结婚的婚讯,再后来的后来便是小圈在影院里看的《十月初五》一个人大哭。
用小圈的话来说,我只是想变得更好以后再去拥有啊P的感情,我只是想在后来的相遇里,他可以看到最后的自己。
嗯,我不确定当初小圈鼓起勇气在有缺陷的时候跟啊P在一起就能长久的在一起直到结婚生娃幸福美满。
但我唯一能确定的是,至少你当初在一起了,你拥有这一切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后来会怎样,后来会怎样..........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我失败了,而是我本可以,爱情里同样也是这样子的。
当你真的喜欢一个人,可你没有很帅腿没很长没有很多金没有很有才华,不要去搁浅你当初哥哥那般韧劲,人丑了涵养,腿短就跑快点,钱少了慢慢赚,才华慢慢沉淀积攒,可,君好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错过了你就只能在影院里独自痛哭而已。
永远不要想着用悲情去取悦自己,说什么当年为了成全那个你生命里的君好妹妹,君好弟弟,然后矫情地麻痹自己,你没勇气就是没勇气,你当年是个挫逼就是个挫逼,还好意思说什么去跟你的君好或初哥哥见面,能抓住的千万别放手,放手后就不要念你如初,祝君安好了,毕竟TA的好不归你管了好吗,你还祝来祝去的多傻,要祝福直接打个红包过去就行了。
至于那些祝君好s,只要你还在乎现任,那就该跟初哥哥们相忘于江湖,要不然这样拖着,整得他们一直伟大地单身着伟大地不爱着。
后来,初哥哥再也不要遇到祝君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后来的后来才去“遇见”呢,为什么当初没有把对方留下呢?
毕竟不是所有的后来相遇都是当哈利遇到莎莉那样所谓的遗失般的美好,所以电视剧完了,多少年后,电影都不要打搅初哥哥与祝君好的不再相关了。
20151130浩子菌字
记得电视《十月初五的月光》曾经留在我电脑的硬盘里有3年,直到电脑中病毒被全部删掉了,当时还觉得颇为可惜。
曾经对君好和文初的错过唏嘘不已。
所以当听说有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是很有期待的。
演员还是那些熟悉的演员,音乐还是那些熟悉的音乐,甚至配音还是那些熟悉配音,但是感情却不应只是那份感情。
最初年少的那份相守,那种有口难言的温情,那些简单但是只有他们才懂的约定,在当时的那个年纪显得格外的珍贵。
可是这部影片却没能将这种脉脉温情发酵,凝聚,然后释放出来。
依旧沿袭以前的那种爱情模式,仿佛还是十五年前那个年少任性的君好,仿佛还是十五年前那个默默守护的文初,虽有岁月的积淀,阅历的增加,这份本应该刻骨铭心难忘的感情却显得十分寡淡,让它在这样的年岁显得格外的格格不入。
所有的镜头语言,所有熟悉的音乐,因为没有更饱满的感情衬托,让人觉得为了回忆而回忆,显得干巴巴的。
此情可待成追忆,然而如果不能更好的给这份感情找个归宿,我宁愿时光定格在十五年前的澳门街。
毁经典的一部作品。
为了要圆君好和文初的遗憾,让君好的老公和孩子都车祸去世,这设定……如果是一般女人,两个孩子都死了,自己估计也活不下去了吧。
爱情比起父母对子女的爱,十几年的夫妻情分,算个p呀。
为了主角再聚,这设定就够拼的。
故事整个一团乱,完全没有任何支撑情节的地方,纯粹卖情怀。
但卖情怀没错,我15年前是粉,看预告片都有流泪的冲动。
但做故事,起码要给人一个信服这故事的理由,这瞎编乱作,完全没有剧情呀。
陈乔恩演的很好,把文初衬托成了渣男。
为了主角可以在一起,让女配面临道德审判。
其实我觉得陈乔恩的选择根本没错,最错的就是佘诗曼,不应该回来。
就像这部电影——我后悔看过,毁了心里的经典。
宁可和之前一样,相爱未必要到老,在记忆深处,你一直都在那里。
大概编剧自己也觉得无法自我欺骗,有最大的Bug在那里,经过15年的婚姻,死了孩子的母亲很难再恋爱,所以安排文初最后失忆了……失忆……那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
15年前没有被虐够,换个花样再来一次吗?
不知道男女主角之间的这种感情,是亲情还是爱情,但确确实实是一种发自内心最真实的关怀,难以割舍,相伴永恒。
你平静幸福的时候,他不曾打扰;你支离破碎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帮你复原;在人生的低谷中,有他陪伴;在平凡的日子里,有他相随。
这份深情,是爱。
当影片结尾,男主打开写着”君好,我没事,你放心“的纸片,才知道这份爱有多沉重。
只是,心疼琪琪。
爱情,不是付出就有回应,它需要的是一种默契。
缺少了这份东西,即使对他再好,那粒种子在他心中也发不出芽,就像种在不合适的土壤里,再多养料也是徒然。
如此这般无奈,却又奈何如此这般。
当年,你为君好做她爱吃的咖喱,不顾双手过敏,也是满心甜蜜。
如今,有个爱你的琪琪,为你每天做一盒棋子饼,导致双手过敏,你还问怎么带着手套做饼干?
还说每天吃同样的东西,再好吃也会腻。
琪琪还是满心欢喜答应你,明天换做杏仁饼。
君好未归之前,你带着琪琪参加各种聚会,每日接送她上下班,你知道外人都当你们是一对,心细如你,也有察觉琪琪的心思吧?
君好回来之后,为了安抚她,为了陪伴她走出伤痛,你们形影不离,为她赌博、冒险蹦极、跟人打架,本是琪琪的副驾驶座也变成了君好理所当然的座位,琪琪在后排的眼神你没有看见,想到陪你的借口也因为有君好就够了而推掉。
泥石流事件,琪琪的告白可有打动过你?
因为爱你怕失去你的心情,哭着还要你记住她微笑的表情,都抵不过君好的一句,初哥哥,我睡不着......初哥哥那么一个温暖、善良、体贴的人,怎么会对琪琪这么残忍,她做的一切你都未曾留心,再多的陪伴也换不来你的温柔和心疼。
琪琪说,你希望我跟你是什么关系?
戳中心间,隐隐心疼。
没有回应的爱,做再多都是徒劳。
叶念琛的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局的反转,你手术成功后,因为预留了纸条,还可以说出,君好,我没事。
失忆了,你还是会重新爱上君好的,对么?
(可我忍不住吐槽,君好都由一个假小子长成真哥们了,你还喜欢她,我好心疼你啊!!!
)不喜欢电影里,都喊你作初哥哥,当初,他们都是喊你文初的,因为你只是君好一个人的初哥哥。
电影开始的节奏还是很喜欢的。
台词剧情都娓娓道来,没有刻意的去拉拢讨好观众,很生活化的演员,逐渐铺开整个电影的情绪。
生活化的街头,港剧特有的家庭温馨,再加上澳门的街景,所以电影开头看的很舒服。
只是这些都在佘诗曼那句初哥哥之后大大转折。
说实话,君好一身红裙子突然出现,又给人感觉神秘兮兮的,其实挺瘆人的……想说说爱情,其实真的不一定总能够求仁得仁。
电影里的琪琪就是这样。
你再付出,再善良温柔善解人意,都抵不过一句初哥哥好久不见。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所以,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及时转身,才是爱情里的智慧。
不过最终文初还是失忆了,君好的命也够苦的。。。
另,本以为要顺带介绍一下十月初五饼家的由来,以为会与这个琪琪有关,结果无下文。。。
消费TVB老剧的情怀,就算狗尾续貂也一定要来圈钱。
这电影成功把对剧的一点点怀念全部消耗殆尽,剧的结局已经是最好的,在当时的情况下礼信对于君好是最合适的选择,电影里初哥哥的主角光环竟然让人家礼信强行车祸。
Q姨演的十分尴尬,金胜的成功失败东山再起,老婆出轨什么简直神一样的剧情,莫名其妙。
拉来电视剧里面的配角走马灯一样的亮相,对于剧情毫无帮助,大小明星纷纷客串,犹如小品。
车祸,自杀,崩溃,泥石流,手术,乱七八糟,合着想把所有悲剧的桥段全部用上,务必让你在电影院里痛哭一场,但剧情已经残破成这样,一滴眼泪也挤不出来,心里只觉悲伤,悲伤的不是剧情,悲伤的是一个好的故事已被改的面目全非。
叶念琛还是回去好好拍你的爱情阴谋类电影吧,那才是你的风格。
最后,陈乔恩的大眼睛会说话,角色成功了,但在这样一部电影里简直就是浪费。
一颗星给陈乔恩,一颗星给主题曲。
这是继《天与地》之后最喜欢的阿佘的另一部小清新的片 相较于叶梓恩的特立独行和生人勿近的高冷风 君好则偏多讲温情 没了叶梓恩的厚重眼影 黑色经典皮克摇滚风装扮 阿佘在这里以简单的打底衫 连帽衫为主 颜色也偏红白 可以看得出这电影在打温情牌我更喜欢讲世间所有的久别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相遇 至少我们还有下一次可以期待 许是最近老片子翻的多了 便开始学着感受所有来自时光的问候 十五年前 初哥哥有哑疾 很多感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十五年后另一个好姑娘琪琪也在默默经历着这一切 想了想我自己的十五年 身边走了多少人又来了多少人 至少君好是值得羡慕的 她还有澳门街可以回 而我呢这片不是矫揉造作的青春片 却在以另一种方式诉说着青春 延续着青春 可能你会觉得十五年后的故事不及当年的澳门街触动人心 那么你又是十五年前的自己吗 你找的回当时的自己吗君好?
祝君好。
期待反转的意想不到,结果意外的居然是真的狗血
宁愿没拥抱
11.21看的。作为一个TVB的骨灰级粉丝,追剧有粤语是一定要看粤语的,同样的,翻成电影自然也一定要去观看的,而且如果有粤语也是无论如何要看粤语场的,因为那是一种情怀,哪怕每次拍的都像MV。
毁童年
不论剧情如何,我很喜欢。特别是文初在车里唱的那首歌。温情脉脉。
年度抓马狗血大剧。感觉以后跟剧有关的电影都不用看了,华丽丽的电视剧即视感,演员表演之浮夸,剧情之神经,实在难以忍受。
觉得挺好的
没错 看的是种念想,我不期待君好文初最终走到一起,因为电视剧里所有该一起的亲情爱情友情全都分开了,可就是想看有故事发生于两人之间,但琪琪的故事有点不搭调。大荧幕上心如死寂又拽拽的君好 和后面一个俯拍在教堂前蹲地上抬起头的君好惊艳到我~初哥哥被推进去时我就猜结尾,居然跟我想的一样!
念你如初 祝君安好
现在才发现佘诗曼的演技原来这么尬的……陈乔恩演技可以 剧情太狗血 我宁愿文初跟琪琪一起
躲得过陈乔恩是个哑巴,躲不过导演是叶念琛。(五星给初哥哥颜值)
還是當年的電視劇好看,初哥哥和君好真像前世無緣,今生擦肩一樣的
他活着就好 还是他已经死了
看到文初醒来 想到电影是叶念琛的 觉得结局一定没这么简单
一边听着那首《祝君好》,一边给这个电影打了四颗星。有一颗是给当初带给我感动的《澳门街》,一颗是给张智霖和佘诗曼的。念你如初,祝君安好。
一星给不老偶像张智霖。顺便友情提醒,再别炒旧饭,拿情怀出来卖了好么。
虽然编剧实在是,太烂太狗血,但贩卖情怀还是有点用处,尤其是片尾那一句,“君好,我没事,你放心”,还是值得两颗星吧
在那些小细节中能够唤起当年的回忆,有些点着实动人······但是不得不说糟点太多,添加的各种梗简直不能更狗血·······
剧情是老套了点,但是多深的爱才能有最后那句~君好,我没事,你放心。。。。
完美毀壞經典,無力吐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