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影音娱乐较为贫乏,换台的时候看到正在播放血色浪漫,依然很吸引我。
剧中有三个女主角,最独特的是秦岭,最完美的是高玥,最真实的是周晓白。
当然三个我都喜欢的,但最想说的是秦岭,一个极品女人。
秦岭是三个人当中,唯一一个钟跃民主动想和她结婚的。
为什么呢?
难道因为她是唯一一个曾经把钟跃民甩掉的那个吗?
也许有一部分原因是这样的。
但是看看以后的剧情发展就会知道,绝不是这么简单。
秦岭是个绝对很个性和特别的女人,她身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她可以为了寻找钟跃民独自去北京,说明她很爱钟并且她很有韧性,但如果她韧到底,那就不是秦岭了,在她落魄的时候碰到了楚,于是就投入了楚的怀抱,如果她彻底的接收楚的赠予,心安理得,那也不是秦岭。
秦岭,也许楚对她的形容是贴切的:“做人要对得起自己,这是你做人的原则”。
是的,秦岭永远是对得起自己的,不会让自己委屈。
她洒脱,过着奢华的生活,哪怕是没有名分也可以;享受当前,不受人控制,换做其它女人(比如周晓白,当然周晓白绝不可能沦落到这种地步,她也不会允许自己没有名分的,因为她是那样的骄傲),早就闹着要让楚和夫人离婚自己升级了,再不然就是见天地问,你爱不爱我,缺乏安全感等等。
且看秦岭,当楚对她说我要跟新加坡的夫人离婚了,她一点不为所动,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有兴趣,还说这是你们夫妻之间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哈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让楚,摸不着头脑,彻底的觉得这个女人实在是不能控制啊。
这一点她倒是和钟跃民有点像呢。
我就是我,从来不会依附于你。
当,钟跃民和楚良同时出现再她面前的时候,她暂时的慌乱,但是很快就冷静了,面对楚良的质问,反问楚良,他这么理直气壮的生气到底是因为什么,她并没有什么名分,她仍然是自由的。
楚良那个卡迪拉克的比喻更是被秦岭一句执照上写的是他夫人的名字而不是自己,因此她并不欠他的。
顶得他没话说。
她说,当然这是个男权的社会,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花了好多好多钱,这个女人就等于被默认了是这个男人的附属品,应该忠于他。
可是秦岭并不是普通的女子,不吃这一套,她有自己的道德观人生观,她努力的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在她刚开始不接受别墅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只是她又不像那些刚烈到底的女人,坚决不接受物质赠予,她又要过奢华的生活,因此她说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言下之意就是她有自己的道德观,并不认同传统。
秦岭还是个异常理智的女人。
这一点,周晓白就不行。
在周秦二人见面的时候,周说当年是败在了秦岭的手里,还是秦岭理智,永远知道自己的分量,她说,你并没有败给我,只是陕北的信天游太有魅力了,这美丽的歌声碰巧从我的嘴里唱出来,而刚刚好,钟跃民又是一个有着艺术气质的人,所以他就爱上了我。
陷入爱情,还能这么理智,真不是普通人。
看她分析自己和楚良的关系时也是如此。
这么独特的女人真是罕见。
秦岭理智但不冷血,她对自己爱的人——钟跃民,愿意付出一切,她付出了自己最看重的自由和独立,把跃民救了出来,并且还细心地照顾跃民的自尊心。
这一次她可是没有对得起自己,让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敢爱敢恨,该付出救付出,该没心没肺救没心没肺。
关于秦岭想说的还有很多,似乎老是在心里有一杆秤,物质和独立,理智和爱情,她总在平衡着?
我也说不清,总之觉得她很有魅力,不能掩盖对她的喜欢,就像是当年看《飘》的时候对思嘉的感觉一样,又恨又爱。
很早就看了这部连续剧,只是没有看全。
这几天花了些时间把它认真地看完了。
虽然更喜欢看电影,但是在电视剧中,喜欢的也有一些。
可是这却是我第一部专门买回DVD来认真看的。
我想,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一部有灵魂的电视剧。
---它几乎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
因为它的特别。
可以说,在中国的电视剧史上没有一部所内在的东西和这部所相同。
说到知青生活,有太多的电视剧了,大多都是反映着一种生活的变迁和当时纯朴的爱情和生活,却没有这一部能够像这样的大跨度和丰满的角色。
说起角色,除了主人公,我竟然可以再回忆出近10个人物,而且都栩栩如生,性格丰满。
就像黎援朝吧,总共的戏份可能也不过就三五集,但是却会让人无法忘怀。
一开始的出场肯定就因为他的帅和气派,20年后,又在他身上找到了太多现在人的影子。
我想,之所有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可以在我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应该就是因为他们的鲜活。
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不免都要讨论个没完。
说通俗的,我记得当时大家都曾经不断地在讨论着钟跃民到底爱谁?
说深层的,又有谁没有因为看了这部电视剧而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虽然我们也许都仍旧循规蹈矩,仍旧走着自己的路,但是,老一辈的人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回忆和梦想;我们这样的人,懂得思考了人生的路。
钟跃民是在路上的人。
这样的人很少;他又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在路上的人,这样的人几乎没有。
郑桐和秦岭都说他是一个重过程的人,甚至在他自己都还没有发现的时候。
直到看到他以后,我才知道,什么叫作真正的重过程。
想想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个个都嚷着重过程,其实都不过是一种赶时髦或是对功利心的掩藏。
什么叫重过程?
重过程的人没有成功和失败的量度。
而我们都有。
在钟跃民看来,在街头买煎饼和当侦察连连长没有任何的区别;睡山洞要饭吃和山珍海味当老板没有区别。
四者不过是四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他说了:在我眼中,没有区别。
他也做到了,丐帮帮主和正营级别的卖煎饼小贩。
而我貌似的重过程,却都能在失去什么,失败什么,没有得到什么的时候怅然所失。
他让我明白了到底什么是过程,什么是人生的另一种选择。
当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特别的时候,其实只不过都是一种形态的不同种样式罢了。
女生大多都会很关注钟跃民的爱情。
三个女人,都没有真正的结果。
周晓白我很喜欢,尽管她的优缺点一样明显,但我好像从她的坚持上看到了什么;秦岭,怎么说呢,每次别人问我怎么看她的时候,我都回答不出来。
她是一个非常特别非常聪明的女人。
我敬畏她,嫉妒她,看不懂她。
而高月,论智商,论才貌,他都是无法和前面两个人相比的,但是她却聪明地掌握和钟跃民之间的最好距离,因而也许会是等到幸福的那个人吧!
也许在爱情里,关于纯粹爱情的,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力量。
因为我们都有太多的纬度。
李奎勇:要不说你比我强呢?
钟跃民:不是,因为我比谁都脆弱,所以必须强。
你现在病了,所以琢磨事了。
我早病了,早就琢磨事情了。
以前咱怕被人欺负,所以打架下狠手。
现在怕受伤害,所以拒绝。
恩,花了两天时间把血色浪漫看完了。
算是补习吧,因为几年前就已听说过,只是一直没时间看。
也早就听说了太多对它的好评。
总的来说能让人思考并争论的东西都应该是不错的。
尤其是发生于那样一个特殊年代;那样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那样一种动荡与未知的环境。
总的来说,我想可能喜欢这部剧的似乎更多还是我们这些80后,抛却时代背景,我们其实是一样的。
一样的浮躁迷茫却又各自执着的坚持着什么。
对于钟跃民很多话都记忆深刻,尤其是那句:可能我并不知道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可是我却很清楚的知道我不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似乎一直也是这么个概念吧。
而且时间跨越性也比较大,编剧的魅力在于让我们在很短的剧情里窥见了一群似我们一样的人们迷茫的成长过程。
对与错或者说是选择之后的结果很快的显现出来,有很强的冲击力。
还有些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的东西。
也许也有很多描写成长的书或电影,可是这样思路清晰的写一群人的成长过程,写他们各自的不同与境遇并且带有些理想主义色彩的,有印象的似乎也就是这部了。
看时很多想说的,习惯了看喜欢的东西时随手记下一些东西。
可是看完又觉得很没意思。
因为我发现居然对谁都不满意。
我承认对众人偏爱的角色钟跃民还是有很多偏见的,其实自己也一直不算是个多么喜欢安稳的人,甚至说很有些欣赏他的洒脱。
可是对于他这种完全游戏人生的态度却不敢苟同,甚至有些厌恶。
也许他真的有很多优点,可是在我看有些完全极端化了,说的偏激一点儿就是凭着自个儿那点儿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完全没有责任心的在游戏人生,这种人看似乐观快乐,其实恰恰相反,他所拥有的是无止境的漂流与失落。
带给身边人的更是伤害,难道他最后会和那个高玥好吗?
打心眼里觉得高实在是傻妞一个,逊太多了。
还有他泛滥成灾的爱情,是真爱吗?
我怀疑。
虽然有偏见可是依然对他的个性有喜欢的地方,因为我喜欢一个人的坦白与真实。
至少他不虚伪。
他不爱就会坦然说离开说原因,而不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
就是说你可以讨厌一个魔鬼可恶的本性,可是这只是他的本性而已,这是他自己都无法去改变的,但是如果他是坦荡的,即使做坏事也坦荡的承认。
他可以对钟晓白写信说:“实话说我不是怕耽误你,而是怕你耽误了我。
”这比起一个伪君子倒更令人容易接受。
可是事实是很多人可能喜欢并且爱上的只是他的表面的个性却没有学来他的坦荡,可是生活中这样虚伪的人比比皆是,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
1. 在没有把握的时候,不要做出承诺,因为在时间面前,任何承诺都是苍白的。
2.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3. “哭什么!
又不是上刑场!
小家子气!
大丈夫横行天下!
”我喜欢钟跃民在火车站的哭声中突然铿锵有力的迸发出的话语。
让我想到了北京国际机场离别时,老爹让我收起来的鳄鱼泪。
4. “你看这片黄土地,它能长出玫瑰吗?
我看不能。
它充其量长出的是玉米。
美丽的花朵,需要适当的温度跟水份,感情也是一样,需要一个好的环境。
别人不忘旧情,那是人家觉悟高,你自己就不要太当真了。
”5. 当看到钟跃民写信跟周小白说分手,周小白哭着收拾行李要去问清楚。
我想起波伏娃说,当一个男人要跟女人分手,完全不用告诉她,直接消失了就可以了。
钟跃民下乡遇到秦岭,变跟周小白分了手。
想着当时他路上对周小白围追堵截好不容易把周小白追到手,遇到别的女孩就见异思迁,我想起胡兰成和张爱玲,李然和周蒙,章能才和沈韶华,好像男人就有这种本领,对一个女人称真爱,然后刚没分开几天就开始跟别的女人及时行乐。
后来我对他们的这种心理也开始感同身受,人类确实有这种本能,心里最爱的只有一个,但是在分开的时期,为了不让自己被思念控制,于是启动了一种自我保护系统,就是把多余的感情寄托在别人身上。
世间原本就没有太多的谁就该属于谁,说到底人都是自私的,寂寞的滋味也确实不好受。
在不能跟深爱的人面对面时,如果出现了喜欢自己的人刚好自己也有好感,很容易拿来填补空白及时行乐。
除非双方建立了强大的信任和甚厚的感情基础,责任已经大过感情。
6. “就是因为你这轴劲儿我才跟你分的手,你把我给吓着了。
我没对你承诺什么,你就已经要死要活的了,按照这种 态度发展下去,你这条小命迟早会为我搭上。
小白,你是一个对感情太执着的人,这种执着对很多男人是天大的好事,可是对于我,这并不适合。
我不是一个守着老婆孩子过小日子就心满意足的人,我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钟跃民说出对周小白说分手的理由。
秦岭从没跟钟跃民承诺过什么,他在钟跃民还没想换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先把他换了,所以他对秦岭念念不忘。
如果秦岭像周小白一样陷入爱里缠着钟跃民,那么钟跃民也总有玩腻的一天。
就像他自己说的,“你知道将来跟我过日子的女人什么样吗?
如果去要饭,她也会兴高采烈的跟我一块去,吃饱了以后,我俩就坐在草科上互相抓虱子,就像猴山上的猴子一样。
哪天我要是突发奇想,觉得好日子过烦了,去神农架逮野人,或者去尼斯湖抓怪兽,或者去楼兰古城挖具干尸当收藏品,她都兴高采烈的跟我一块去。
”他爱秦岭是因为在那段日子,他们两个能对山歌,过几天如果他不爱唱山歌了,要去干别的,那就是换掉秦岭的时候。
他已经说了,他需要一个他做什么都兴高采烈配他的女人。
这让我想起《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交代李然和周蒙产生分歧的一个细节,就是周蒙不愿去他在的西藏,不愿陪他去云南;就像一起考大学就是周桐和碧云在一起的原因。
所以,两个人在一起,陪伴很重要。
陪他做一切他想做的事儿,看他看的书,听他爱听的歌,琢磨他爱的电影。
这样才能保证两个人总在同一条道路上,朝一个方向发展。
才能保证彼此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分割。
7. 钟跃民和那个富商都问过秦岭同样一个问题,“你怎么能理性的像个哲学家?
”当女人理性得像个哲学家的时候,她一定不够爱你。
如果她爱你,她一定感性得像一个琼瑶剧女主角。
8. 世间最糟糕的生活,就是没有期望没有盼头的生活。
这种电视剧我给一星,社会的环境导致他们整天不思进取,喝酒打架,拍婆子,他们自以为很牛逼很出色,可是他们在电视,在当时实际的生活中并没有给年轻人起到好的榜样和让人能感到正能量的东西。
最后拍了一部电视剧确实血色浪漫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青春有可多拍的,但却不是你们这些红卫兵完主的主旋律!
恩,花了两天时间把血色浪漫看完了。
算是补习吧,因为几年前就已听说过,只是一直没时间看。
也早就听说了太多对它的好评。
总的来说能让人思考并争论的东西都应该是不错的。
尤其是发生于那样一个特殊年代;那样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那样一种动荡与未知的环境。
总的来说,我想可能喜欢这部剧的似乎更多还是我们这些80后,抛却时代背景,我们其实是一样的。
一样的浮躁迷茫却又各自执着的坚持着什么。
对于钟跃民很多话都记忆深刻,尤其是那句:可能我并不知道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可是我却很清楚的知道我不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似乎一直也是这么个概念吧。
而且时间跨越性也比较大,编剧的魅力在于让我们在很短的剧情里窥见了一群似我们一样的人们迷茫的成长过程。
对与错或者说是选择之后的结果很快的显现出来,有很强的冲击力。
还有些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的东西。
也许也有很多描写成长的书或电影,可是这样思路清晰的写一群人的成长过程,写他们各自的不同与境遇并且带有些理想主义色彩的,有印象的似乎也就是这部了。
看时很多想说的,习惯了看喜欢的东西时随手记下一些东西。
可是看完又觉得很没意思。
因为我发现居然对谁都不满意。
我承认对众人偏爱的角色钟跃民还是有很多偏见的,其实自己也一直不算是个多么喜欢安稳的人,甚至说很有些欣赏他的洒脱。
可是对于他这种完全游戏人生的态度却不敢苟同,甚至有些厌恶。
也许他真的有很多优点,可是在我看有些完全极端化了,说的偏激一点儿就是凭着自个儿那点儿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完全没有责任心的在游戏人生,这种人看似乐观快乐,其实恰恰相反,他所拥有的是无止境的漂流与失落。
带给身边人的更是伤害,难道他最后会和那个高玥好吗?
打心眼里觉得高实在是傻妞一个,逊太多了。
还有他泛滥成灾的爱情,是真爱吗?
我怀疑。
虽然有偏见可是依然对他的个性有喜欢的地方,因为我喜欢一个人的坦白与真实。
至少他不虚伪。
他不爱就会坦然说离开说原因,而不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
就是说你可以讨厌一个魔鬼可恶的本性,可是这只是他的本性而已,这是他自己都无法去改变的,但是如果他是坦荡的,即使做坏事也坦荡的承认。
他可以对钟晓白写信说:“实话说我不是怕耽误你,而是怕你耽误了我。
”这比起一个伪君子倒更令人容易接受。
可是事实是很多人可能喜欢并且爱上的只是他的表面的个性却没有学来他的坦荡,可是生活中这样虚伪的人比比皆是,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
迷上了父母那一代的青春时光,迷上了陕北的信天游,迷上了侦察营,这一切全是因为钟跃民,全是因为这一部《血色浪漫》。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部早已播过的电视剧,第一次着急地在网上看完这还是头一次,因为我总是很想知道,到底谁跟了钟跃民。
这样一个特定年代里的特别男人,身上总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能陪着他一起过日子的人,一定也很有个性,我料定她不会是周晓白,也不会是秦岭。
痞性不改,却有情有义(那是对朋友),钟跃民这小子让人又爱又恨,想想也只有这样的男生才能让周晓白彻底地坠入情网吧?
两个年轻人在那个血色年代,被彼此身上异己的气质所吸引,纯洁的爱着。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什刹海旁的大树下,两个人用纯洁的灵魂爱着吻着,真希望他们能一直这样,就像童话里王子和公主的结局。
可是,渐渐的,我意识到,他们两个并不能长久,因为晓白总想让别人按照她的意志办事,换言之,晓白喜欢控制别人,可是跃民偏偏是那种喜欢自由无拘无束的那种。
这样深刻的矛盾,即便是没有秦岭,他们也很难天长地久。
总是在晓白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虽然我老公不是钟跃民,但是我想每一个男人都不喜欢被控制吧?
这是我在看完后得到的结论。
爱可以改变一个人,实际上当人们坠入情网的刹那,他的生命轨迹就已经被改变。
但是,不要以爱的名义让对方失去原有的个性,因为这样的爱是毁灭性的。
它会毁灭人的个性,会让人的灵魂失去原有光彩,而使得人生黯淡。
肯为你改变,说明他爱到了极点,不为你改变,却未必不爱你。
只是前者爱得似乎懦弱,被爱者爱得似乎自私。
婚姻中的人是需要改变的。
有人说过,婚姻就是两只刺猬冬天里取暖,靠得太近会被对方的刺扎到,远了又会太冷,所以得每个人拔掉一半的刺在贴在一起。
所以完美的贴合显得那么遥远而不可及。
爱上他,想要生活在一起,双方难免要改变一些,从这个角度说来,婚姻是摧残人性的。
所以,晓白要的安稳的生活,钟跃民是不可能给的,他受不了一丝的约束,也不会为她而改变。
曾经一度,我十分不理解跃民,甚至有些恨他,替周晓白,不喜欢他的“始乱终弃”。
可是现在我懂了,他爱晓白,真心的爱。
正是因为爱她,他才会让她寻找她所需要的,而不是把青春耗在他的身上。
因为爱她,所以当晓白结婚时,他会醉,当晓白告诉她要好好和海洋过日子时,他会失落。
承受这样的痛苦——相爱却又不适合在一起的痛苦,也实在是为难了他。
最终的结果是高月和她走到了一起。
这是一个懂他的女孩,肯为他放弃一切的女孩。
在她那里,钟跃民可以自由自在,可以肆无忌惮,高月不会给他任何压力,能让他始终保持着那一种“在路上”的状态。
看似无所求的高月,却赢得了这个理想主义化身的男人。
不要再让你的爱人以你的意志而改变了。
当维纳斯没有了断臂,她还是世界珍宝吗?
爱,不等于改变。
我觉得高玥是三个喜欢钟跃民女人中最聪明,最具智慧的一个,且是命中注定最适合钟跃民的一个.她没有晓白的霸道(喜欢安排别人的人生),没有秦岭的现实与理智的可怕,更重要的是她两都是注重结果的人.而高玥则不同,表面上看她挺傻的,挺单纯的,其实是聪明人装糊涂,其实此女生具有很高的情商--智慧.虽然晓白和秦岭都了解钟跃民,但他们并不理解钟跃民,但高玥理解.这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以看出高玥也是注重过程的人,从她弃高考而从军可以看出,更能从她一直等着一个没有结果的人看出.高玥和种跃民是一类人.他俩想往高想往低谁也拦不住.但为什么一个等一个却跑呢?
我觉得是因为男女的社会教化不同,从社会文化角度看,从男女从小的性别教育看,造成了此局面.且高玥没有钟跃民的气魄,也没钟跃明聪明.理解万岁.
“假如把人生比作炼钢的话,我们这一代的人熔炼过程,就相当的复杂、曲折、艰难,因此这一代人应该是特种钢,现在大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活跃在今天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阶层。
”这是电视剧《血色浪漫》中的开篇语。
《血色浪漫》四个字不简单,它是一代人极其特殊的青春。
他们经历了我们无法经历的残酷,也拥有我们难以拥有的激情。
甚至,很多人感慨,看完了《血色浪漫》,发现自己真的没有青春过。
有人说它是电视剧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没错。
上世纪六十年代。
整个社会都忙着“革命”。
学校里停了课。
一群稚气未脱、却相当操蛋的顽主就占领了北京城。
2004年的电视剧,即便拿到现在来看也还是让人热血沸腾,久久回不过神来。
钟跃民、袁军、郑桐都是住在同一个大院里的官二代,铁三角。
这些孩子从小都不是省油的灯。
六岁的时候你就不简单呢你敢爬烟囱钻垃圾箱往机关的猪圈里头撒图钉
长大后就更了不得了。
天天把自己当领导,研究国际局势。
看见漂亮女孩就叫表妹。
美其名曰,革命需要造就下一代接班人。
时间大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钟跃民、郑桐、袁军的父亲都被“打倒”。
感受一下当时的氛围。
是你们自己了解你们自己的父亲呢还是组织上了解你们的父亲呢
(被叫去训话的三个孩子想为父亲说句好话,领导马上给出了另一种解释)虽然家被封了,但他们也没死心,偶尔爬窗户、拆封条,偷点东西出来,在最喜欢的老莫餐厅调戏一下服务员、吃上一顿,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这群中学生在当时被称为顽主,因为没事干,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玩儿,玩出花儿,玩得兢兢业业。
浑身的荷尔蒙都无处安放,所以这群孩子不管遇上大事还是小事都想打一架。
(你见过滑冰打架吗?
)北京要上演芭蕾舞剧,这么新鲜的事,顽主们自然都是要去看看的。
钟跃民(刘烨饰)为首的顽主小集团买票不排队,插完队马上亮出一把菜刀,算是堵了大家的嘴。
张海洋为首的顽主小集团口气更大,只要他买不上票,中央芭蕾舞团别想演了。
钟跃民和张海洋因为漂亮女孩周晓白(孙俪饰)之前就打过架,冤家遇上冤家,自然是要茬架。
可是,这时候这些官二代里最大的顽主黎援朝出现了。
架没打起来,大家还成了朋友。
这情节是不是很熟悉?
当然,也不是每次都能像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黎援朝就被一个叫做小混蛋的亡命徒拿刀威胁。
小混蛋是新街口一代有名的亡命徒,贫苦人家的孩子,专门和这些顽主作对。
于是,一场北京城的大规模茬架开始了。
黎援朝这伙人约了小混蛋会面,最后小混蛋被打死。
黎援朝这伙人全部被抓进警察局。
钟跃民和张海洋的人因为各种原因,侥幸逃了这一劫。
小混蛋这个人物是真实的,他是那段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人物。
虽然顽主都是一群无所事事的青年,但他们也是极其讲究的。
这一点从《老炮》等影视剧中,也有窥见。
比如,他们这样几点共同遵守的规矩:1、不欺负好学生。
2、茬架不许追到家里去,不报复伤害家人(你可以堵在他的家门外边,等着他出来。
但是,如果他的家长出来轰你,你必须走开)。
3、佛爷跳槽必须经过顽主(防止出现一仆事二主的情况发生)。
4、不抬人(不出卖朋友)。
《血色浪漫》是一代人的青春史诗,从中学时代,一直拍到他们成家立业。
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了非常现实的部分,阶层分化很严重。
顽主们,在玩过家家的吃苦游戏,他们没苦吃,自己找罪受。
买下小卖店所有的冰淇凌,吃到拉肚子。
美其名曰,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而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捅死一个人,只为抢一件只有顽主才能拥有的大衣。
剧中各个人物最后的结局也证实了这一点,现实的让人心疼。
乍一看,这部剧里,有病死的、有打架被砍死的,有犯罪被枪杀的。
你爱我,我爱她,或者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最后却没办法在一起。
有血有浪漫,你以为这就是血色浪漫了,大错特错。
真正的血色浪漫是这群年轻人骨子里异于常人的东西,是一种人生却活出了三样人生的那股子折腾劲儿。
钟跃民,剧中最核心的男主角。
爱过三个女人,却一个都不敢娶。
第一次,他一眼看上周晓白,说这妞归我了。
然后,开始制造偶遇。
但上去就把女孩儿撞倒的把戏实在太低端。
整天牛哄哄的,真的谈起恋爱来,发现原来他只是嘴上功夫。
好不容易追到了小白,到了陕北插队,又秒秒钟爱上了秦岭。
对秦岭心心念念了多年之后,等到与她相遇,他又不敢面对,投入了高玥的怀抱。
钟跃民的女人缘向来很好,一个晚上两个女人都等着与他约会。
见一个爱一个,说他是渣男,不为过。
但他又特别懂得分寸感,周晓白刚一恋爱,就认定了他,着急带他见父母,他却当着周晓白父母说了一通女孩最不愿意听到的话:说我们谈恋爱 完全是夸张我们只是有些好感愿意做朋友罢了这只是一种中间状态因为无法定义这种中间状态 只能说我们谈恋爱了
一个都不娶,不是因为渣男本质,而是因为他完全明白,他没办法给这些女孩来自家庭的幸福。
在他看来放过你,比拥有你更义气。
不管是女孩还是兄弟,他都本着义气二字去与人相处。
奎勇执意跟小混蛋混在一起,关键时刻,是钟跃民去救他的命。
陕北插队时的知青混得惨,他把他们全部招到自己的饭店来,他明白逆境中的人最需要的是希望。
宁伟变成杀人不眨眼的凶手,他不怕危险,没有手枪的情况下也敢一步一步接近。
周晓白说,钟跃民不是个俗人。
的确。
别人去最艰苦的地方插队,哭。
他却能一边笑,一边扯着嗓子高声阔论一番。
穷到没衣穿,没饭吃的时候,他去要饭,还能拿裤子去换一条狗。
好不容易父亲平了反,进了部队,靠着那股子聪明和拼劲儿,当上了连长,前途无限,却又忽然灵光一闪,要换一个活法。
出了部队之后,因为不想“下半辈子被部队安排了”,索性拉上高玥在路边卖起了煎饼。
钟跃民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人物,他总是乐此不疲的尝试新的生活。
并且,不管是怎样的穷山恶水,他也总能让生活散发出另一种生机。
张海洋,不够帅,也不够有个性,这部剧中最大的绿叶。
和钟跃民的认识是因为周晓白。
偶然一次看到周晓白被钟跃民缠着,马上召集院里的兄弟跟钟跃民打了一架。
嘴上说着,为了面子,实则是为了女孩。
他也对周晓白表示过,看见周晓白滑冰,就买下最好的滑冰鞋。
但真的和钟跃民交上朋友,他就变成了哑巴,自此不再提周晓白。
最后真的和周晓白走到婚姻,还是钟跃民撮合。
张海洋和钟跃民一样有能力,讲义气,但骨子里他还是个平凡老百姓。
所以,钟跃民出了部队就各种换工作,而张海洋踏踏实实找了一份踏实体面的工作。
和周晓白结婚后,张海洋真正做到了对另一半的尊重。
周晓白牵挂着钟跃民,他尊重,甚至不惜为此和她演戏。
周晓白与他长期分居,他不动声色。
周晓白回家,他不怒、不委屈,还打趣说以为家里进了贼。
这个平凡的男人永远有股不服输的毅力,也有种波澜不惊的本事。
大男人的胸怀大抵如此。
钟跃民不具备的稳定性、对家庭的责任感,这个男人身上刚好都有。
周晓白,钟跃民的第一任女朋友。
因为和钟跃民这群小混混在一起被抓进警察局,虽然被警察骂到不行,但一个电话,最后却能让警察局领导陪笑带抱歉的送出警局。
家世背景在这些官二代里也算是不一般的。
所以,周晓白有任性的资本。
爱就爱到天荒地老,错也错到不顾前程。
部队里不许新兵谈恋爱,她为了爱情偷偷给钟跃民写信。
袁军受伤了,他的恋人罗云为了自己的前程不敢接近袁军。
周晓白却因为这是钟跃民的兄弟,日日陪伴。
钟跃民说,晓白,你就一个字轴。
她总是想着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别人。
她与钟跃民是恋人的时候,想他不再去打架,拿自己做威胁。
钟跃民到了陕北插队,她想方设法给他寄钱,钟跃民不回信,她就一直写。
钟跃民终于回信,说他爱上了别人,周晓白大哭一场,但却固执的不肯忘记他。
即使和张海洋结了婚,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想着钟跃民选择和张海洋分居。
从一开始,她就死死的认定了钟跃民。
她不是不想跳出来,但没有办法,周晓白这样的女孩,从小就不费力气得到了太多的东西, 没有得到的东西,真的会让她伤心一辈子。
周晓白是温室的花朵,也是标准意义上的好女孩,只是这辈子注定拿得起,放不下。
秦岭,很多人说她是女版钟跃民。
她身上有艺术气质,这一点让钟跃民痴迷。
正如当初周晓白被钟跃民吸引一模一样。
知道钟跃民要走,她嘴上说着祝贺,唱的歌却字字句句都是眼泪。
多年后,钟跃民再次见到秦岭。
她美丽、深情、浪漫,一如当年。
钟跃民除了热泪盈眶,还是热泪盈眶。
时光和命运的不公并没有在这个女孩子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在各种冲击之下,她反而越发光彩。
她知道楚良有妻子,却还是和她谈起了恋爱,并且不求财,也不求名分。
对于两人关系的界定, 也完全是让人震惊的。
你小看秦岭了你就是有一百个太太也与我无关况且我将来的丈夫未必是你至于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那是我们彼此需要的产物
只有这样不平凡的女人,才能让钟跃民都认栽。
秦岭无疑对钟跃民也是深情的,但是她懂得变通。
楚良救下钟跃民,她承诺与他结为夫妻,远走高飞,找到另一种幸福。
整部剧里,结局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应该是宁伟(叶静饰,曾在琼瑶剧里和金铭搭档的小童星)。
小时候,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他。
长大后,第一次出场,面对挑衅,他以一个啤酒瓶迅速制敌。
钟跃民一语成谶,他是天生的杀手。
宁伟从张海洋那里学到了最好的射击术,从钟跃民那里学会了散打,从吴满囤那里学会了攀岩。
他身手不凡,一脚能踢断别人三根肋骨,连毒枭都夸他伸手了得,如果呆在部队,一定是一名出色的人民战士。
但,偏偏命运弄人。
见义勇为变成了故意伤人,走出军队,屡遭不公。
面对15年的牢狱,宁伟宁愿越狱,走上黑社会。
这让身为公安的张海洋,和曾经做过他师傅的钟跃民陷入了巨大的自责。
他杀人不眨眼,却只杀无良富商和流氓混蛋,从没有伤过一个警察和无辜百姓。
在古代,也是行侠仗义的人物了。
在最后与警察的对峙中,他选择放下子弹,不伤一个好人。
虽然是反面人物,但他死的像个英雄,顶天立地。
很多人说,宁伟这个人物太可惜,但钟跃民曾经非常精准的解释过他的想法。
激情伴随着鲜血,青春伴随着不问结局的洒脱和浪漫。
这部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有缺点的,但他们却让我们实实在在的看到了什么叫有血有肉。
我们感叹他们的悲苦、他们的坎坷,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大胆的、特殊的范例人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却又不敢尝试的。
鲜血淋漓的活过,刀兵相见的恨过,惊天动地的爱恋过。
这就是那一代人真正的血色浪漫啊!
大家好,我是一个每天看电影、刷剧、写文章,和业内媒体人聊八卦,谈人生的小姐姐。
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需要你的支持,谢谢!
本文首发《电影烂番茄》
花了两个通宵再加一个上午,我终于看完了血色浪漫。
一部电视剧,第一次让我在午夜看得哈哈大笑,笑着笑着,泪水就扑扑落下,笑容从嘴角倏忽而逝,肩膀抽动。
这和悲伤无关,而更接近于像一种叹息,或是迷惘。
作为老三届,钟跃民们本来就是经历多样,生活曲折的一代。
而钟跃民那种在路上的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上为这种曲折多样推波助澜。
他选择他所爱的路走,他选择他所爱的人爱,但没有一条路走到黑,不想走了就拐弯;没有一个人爱到死,无法爱了就离开。
结局说他去了可可西里与偷猎者周旋。
尽管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高明,但我想这是不是暗示着以他不妥协的态度无法与这个俗世磨合,只能回归以一种勇士的方式历世。
很难界定这是喜是悲,这是他喜欢和选择的方式,是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路。
然而为什么我会感到凄凉。
秦岭啊秦岭,独立地令人心疼的秦岭,我在她身上分明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最大的不同只是,我剔除了她最大的优势:信天游,美丽。
――秦岭如此的女子,尚没有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中求得足以支付自尊的傲然正气,我就可以了吗?
是不是意味着我会在一个挺早的时候就被带入历史之轮滚滚前进的车辙……或许,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我总是以为自己个性而不尖锐,总是认为自己的生活会与众不同,可是,到头来,大家都是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
那些普通中的不普通,是需要勇气才能开掘的。
秦岭幸运,遇到了爱她的超级好男人楚良。
尽管她不够爱他,尽管她的心里曾经承载着无奈,歉疚和凄惶――可是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她还是嫁给了他,回归到普通人的思维轨道,也许只有如此她才会得到幸福。
这样一个冷静而智慧的女人应该会明白:什么是实际的,什么是精神的,什么是可以带来幸福而什么只有永恒的怀念。
爱一样东西不一定要据为已有,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失去。
跃民,“思想上的飘泊者”;秦岭,何尝不是。
而我们自己的思想,又该找一个怎样的水草天堂来栖息?
http://www.xtyou.com/Index.html信天游
小时候看还行 现在看就意淫剧
一般啦··
其实不太喜欢 觉得有些假
有关文革的我怎么都这么感兴趣啊……
钟跃民是:天秤座GG, 风向星座,个性像风一样,受不了拘束,喜欢自由~
太捧着男主了,挺直男的
让我想起一个人。
开头挺精彩,后面就不好看了。不喜欢张海洋这个角色。
很是操蛋,把原著改拧巴了
小时候觉得蛮好看的,长大了重温了一遍感觉男主也太玛丽苏了,整个世界围着他转,惯着他。
最爱是谁?
意淫大剧
这属于头重脚轻的,前十几集绝对好看,越看到后来就觉得有点儿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男主角也太渣了
套用曾经大学寝室一个兄弟话,不是刘烨演得多好,而是因为导演在不遗余力的把他塑造成了一个神。大家没事儿都围着他转悠。再用叶京的一句话,丫拍的那是个屁!北京的妞,是孙俪那种上海小弄堂里面的娘们能演出来的嘛?
顶级洗地的水平。用电影的形式阐述了什么叫“昨儿还又红又专,今儿个就下海捞世界,明儿个就拍部电视剧把自己打扮成时代的受害者”。西纠联动都成了受害者,那老舍等等被逼自杀的人又算什么呢?
当年看的时候,对钟跃民真是又爱又恨,不明白为啥就不能跟周晓白在一起,大概是我的初恋情结作祟,而且把自己代入了周晓白。多年以后有个人说他最喜欢的女明星是演周晓白的孙俪,但其实他根本也不适合周晓白。多年以后,如果我还是代入周晓白,我一开始就要选张海洋。
喜欢刘烨和孙俪
啥玩意,浪漫个啥,跟你们有毛共情,整个跟写南山南那小子一样一股子地道的劲
觉得此剧的中心思想就一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大院子弟,矫情贴金之作,过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