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看了,泪点很多,笑点也很多,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点无聊一直没坚持下去,一开始看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认为这部剧优秀在,每个人物刻画的都很立体,配角不是衬托主角的存在,大家都有自己的故事,还有一点就是,人是多面的,有好也有坏。
这部剧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说,“监狱有什么可怕的,里面生活的也是人啊。
”是啊,无论是在里面的还是在外面的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只是在里面的人违反了外界的规则所以进来了而已,在监狱里有教化,也有人性,在戒律森严的地方甚至也有买卖和伤害,我最初只以为监狱是个靠拳头说话的地方,但正是有了彭狱警这种人,监狱也能变得人情味十足。
每一位人物进入监狱或多或少都有了些改变,王牌宿舍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热血的存在,虽然这部剧的主角是金选手,但我觉得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彭警官。
剧看到一半的时候正好碰到彭警官被停职一周,也正好是双门洞移监的日子,狱警不会在意犯人的人权,用轻蔑的语气对待,那样好像才是监狱的常态,如果男主角碰到的狱警也是这样的人,这一切温馨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了,即使有人心存善意,也会被刻薄的面孔逼到发疯。
正是因为彭狱警把所有犯人当普通人的这种态度,才有了二栋这么好的生态。
真的非常感激他。
其他人物也各有特点,金选手是有点木讷不懂得表达的愣头青,在监狱里跟着朋友们学习了人情世故,还遇到了曾经最好的朋友,一路上有很多贵人相助,还有爱着的女友一直在支持他,入狱前他还是个傻小子,出狱后他已经比很多人更加强悍了。
郑少女(男主的竹马,弹幕一直叫人家少女搞得我也没记住他的名字,叫什么,浩什么浩)的人设逆天了,全能聪明人,无论什么都能做的很好,还能没有一点嫉妒心的帮助男主恢复,帮他出狱,人这一生能有这样的朋友已经死而无憾了,在你落难的时候不远万里施以援手,很多人根本没有这种勇气。
主角团里其他人物也都很有意思,小迷糊,博士,大哥大,刘大尉,双门洞,法子,光头,还有最早出狱的偷面包的。
每个人的人设都很丰满。
16集里说明了每个人的故事,有的人是屡教不改,有的人是委屈入狱,还有的帮忙顶罪,有的杀了人,有的吸毒了,或多或少都有些个性,但是都在进入这个牢房后变得温和和合群了起来。
其实我最不理解光头的设定,为什么要给他洗白,一开始刺伤男主的手臂就是他做的,一定要以德报怨吗,怎么大家都会这么好心的,这种不问原因上来就伤人的人,给这样的结局真的说不过去。
还有小迷糊的结局也是非常可惜,明明在监狱这么难忍都坚持过去了,却还是在遇到诱惑时狠不下心,我没明白,到底是因为他在出狱后没有看见父母和爱人所以伤透了心觉得人生无所谓了还要继续堕落下去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既然如此,既然这么容易心态崩溃,那么在他知道是母亲把他送进监狱的时候为什么不在监狱里继续吸毒呢?
以及他被送进来的理由也很奇怪,亲生母亲知道而已吸毒,不把他送去戒毒所反而是送去监狱,是觉得监狱能帮助他更好地戒毒吗?
总体来说剧情还是很有意思的,有笑点也有泪点,人物塑造也很成功,一些不完美之处,恰恰让它变得完美。
主角都不说了,我觉得配角里面所长刻画还挺成功的我们济赫是个小狐狸把所长哄的特别的开心,那一刻我以为所长没什么心眼,笑眯眯的很好说话。
面对北部监狱的采访,没有人来关注西部监狱,所长就很苦恼,想方设法的想让西部监狱的名声打出去,那一刻我以为所长关注的就是监狱的名声以及舆论导向。
在问题出现时,束手无策,习惯性的询问罗科长:怎么办呀?
对于罗科长提出的方案所长全部答应,那一刻我以为所长真的没脑子,什么都不想,被罗科长所支配。
但是,并不是这样,在罗科长提出让彭部长扣奖金受惩罚时,所长想了想答应下来,当罗科长更加过分的让彭部长转监狱,我以为所长也会答应时,所长反转了!
一直以来都笑咪咪好说话的所长突然严肃起来回答道:我不要。
那一刻我被所长圈粉了!!
非常正经的告诉罗科长,在这个监狱里确实需要像罗科长这样的人才来管理监狱,让监狱更好的维持下去,但是监狱里也需要像彭部长一样的人存在,来让这个监狱更加有人情味,谁都不能缺。
那一刻我才明白所长之所以能做到所长的位置上就说明所长是个非常有能力非常明事理的人,他让罗科长出了方案是知道这些方案是更有利于监狱的,同时还在暗处保着以彭部长为首的那群狱警,要不然以彭部长的脾气和罗科长的性格,彭部长还不早就走了?!
大智若愚不仅仅表现在济赫身上,同样的也体现在所长身上,只要不牵扯到监狱的发展,威胁到所长的位置,所长这个人就傻乎乎的笑眯眯的特别可爱,但凡碰到上面说的那些,所长就非常严肃记得还有一次所长直接跟罗科长说了:你是所长还是我是所长,那句话真的特别解气!
非常喜欢所长,很大的帮助了济赫还建了练习场,也特别温暖,黑社会大哥在没有通过假释时,所长也说了让大哥进去喝杯咖啡,经管圣诞节特赦让大哥出狱了没有演所长的镜头,但是也能想到所长也是非常开心的,所以所长的刻画也是非常成功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剧里面哪个人物刻画的不成功?
就连小喽啰都有自己的特点呢!
被爱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确确实实的得到了爱,一种是不知道自己被爱着。
有的人会觉得汉阳的妈妈是爱他的,她努力赚钱也是为了汉阳好,汉阳不该走上吸毒的道路。
但我想说,看不见的爱怎么会是爱呢?得到爱与没得到之间的差距,只有没得到爱的人才会明白。
不该带着上帝视角去看待他人具体的生活,他从来没有得到过来自于父母的爱(这里我认为他父亲也负有很大的连带责任,即使他父亲看上去是关心他的),这是导致他吸毒的根源。
对他来说,让别人担心自己,是对自己的救赎。
他无声嘶吼着,只想让自己的妈妈看自己一眼,用自己希望的方式,爱他一次。
对没有得到过”正常的爱“的人们来说,不管长到多大,都只是没有被爱过的孩子而已。
任何悲剧的根源往往都是一个更大的悲剧,而不被爱往往是最常见的原因。
这是一个故人在监狱重逢,帅哥狱警默默守护囚犯的感人基情故事。
从第一集就能看出,制作组扔了不少钱,也非常用心 , 看过《请回答》系列剧的剧迷都知道,导演申源浩在选角方面一直坚持启用新人。
无论是疯狂追星的程诗源(《请回答1997》),或是对感情隐忍的垃圾哥郑宇(《请回答1994》),还是彻底治好我们颜控的狗焕(《请回答1988》)。
比起演员身上自带的光环,他更看重的是演员和角色的契合度。
而这些新人演员也都很好的与角色融为一体。
和《请回答》系列一样,在苦涩的感觉之中,为观众送去欢笑。
是选择随波逐流融入大环境做一个容易做的坏人?
还是艰难的逆流而上做一个自己心中的好人?
笑点和泪目过后,一如既往的给你留下思考的空间。
很多错误都可以被原谅,很多人生都可以重头再来。
监狱里的小偷可以遵守诺言、杀人犯可以善良待人、诈骗犯可以改过自新,但唯独瘾君子没有可以期待的未来,只能走向地狱。
剧中其实进行了许多伏笔铺垫,可惜被逗得乐呵呵的我们当时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故事结尾才被狠狠的打脸。
曾经听过一句话,吸过毒的人除非真的到了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地步,否则就不可能戒掉。
《机智》最终决定给小迷糊一个悲剧的结局,也是给大家敲响警钟,平时的玩乐归玩乐,但有些底线却是绝对不能被越过的。
虽然我内心给编剧寄刀片的想法一直蠢蠢欲动,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反转是剧中最发人深省的了。
douban存稿写于停播回归№5(EP5)「我也想放弃……」申导的《机智》(后面都用简称)就像砂锅焐高汤,小火、费时,却后味十足。
男主金济赫出场后,木讷寡言,最鲜明的标签是「努力」。
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犹如不死之鸟的国民偶像。
每个人面对他,看到的都是那只不死鸟。
就连观众也被济赫内敛的情绪骗了。
认为他一定不会被打败——就像当年车祸,只有10%的机会复原,他都没有放弃棒球,最终成为了国民选手。
所以,人人都在等济赫克服「监狱」、「手伤复发」,来个绝地大反击。
仿佛战胜这些就像嘴皮子上下一碰的轻而易举。
然而,所有人等来的却是EP5,他站在众人目光中,关掉投影上奔跑的身影,转过头来一句「我不会再碰棒球了」。
是啊,申导怎么会讲那种千锤百炼越挫越勇的「努力」?
他想讲的一直都是「人」,而不是被供奉在桌子上的圣人。
没有不死鸟,也没有英雄,这里有的,只是个比谁都要倒霉的家伙。
他坚韧、他努力,但他也会不甘,也会委屈,也会愤怒。
他也会问「还有谁比我的人生更扭曲」「还有谁比我的人生更可怜」?
车祸、胃癌、入狱,围观群众一句「努力你一定可以」,又有谁想过当事人却是抱着「每天都想去死」的念头撑下来的?
做了胃癌手术,做了肩膀手术。
光是康复治疗就花了三年的时间。
一个人,既看不见未来,也没有俱乐部要。
整整三年,独自训练,恐惧、不安、迷惘……怎么会没有想要放弃的时候?
明明一天数百次的想要放弃啊!
可是,不能,怎么能放弃?
除了棒球,其他什么都不会做,要怎么放弃?
励志的热血故事都是讲给别人听的,现实中的真相大多不过一句「被逼无奈」。
可就算已经这么这么努力了,为什么人生还是这么混蛋?
那一刻,金济赫终于从不死鸟变成了「金济赫」。
№4(EP8)「累了就放弃,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勇气」知道这世界上最不值钱的是什么吗?
是「努力」。
这世上有天赋的也许不多,努力的人却遍地都是。
EP8,金济赫在医务室遇到了木工厂的小哥哥,总是又温柔又礼貌的小哥哥看起来和监狱格格不入。
金济赫问他为什么会入狱。
他讲无论考了多少次都不成功的公务员考试;讲妹妹来首尔却没地方住;讲在工地里做苦工;讲疲劳驾驶出车祸;讲黑心老板。
他努力轻描淡写地笑着讲完这些,他不停地重复都是「我的错」。
如果……如果我考上公务员的话,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了。
他转头,笑着对金济赫说,哥,你真的很了不起。
努力成为了职业棒球选手,成为了国民选手。
可他笑着笑着,终于忍不住眼泪,说,我真的也很努力啊!
别人都做的事、我自己想做的事都放弃了,我真的没做任何其他事情,就是一直在努力学习,我疯狂地工作,结果为什么这样呢?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夸金济赫能够成功。
金济赫说,因为我拼着命的努力了,我是最努力的一个。
可他不知道,金济赫多么希望自己入选原因真的是「比谁都要努力」。
然而,不是的。
金济赫入选,只是因为那年左撇子选手只有他一个。
与努力无关,不过是运气。
所以还能再怎么努力呢?
就是没有运气,就是没有机会,已经放弃了一切,拼着命在努力了,还能再怎么做?
所以不要再怪自己了。
你真的已经尽力了。
不要再因为头疼而睡不着,不要再用头疼当借口一粒又一粒地吃头疼药,不要再因为吃了太多头疼药而自杀未遂。
每天笑着的公试生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我们后来都知道,天才=99%汗水+1%的灵感,只是那1%的灵感往往更重要。
我们更要接受,真正努力过的人才有资格说放弃。
因为,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巨大的勇气。
就像金济赫对那个坚持音乐梦想却始终默默无名的姑娘说的:累了,就放弃吧!
№3(EP10)「我会为你加油的」高博士不是一个讨喜的人。
他懦弱、迂腐,他有着老实人身上一切优点和缺点。
也许有人反感他在监狱里各种不合时宜的告发;也许有人讨厌他面对上司的软弱和天真,似乎看到他,总会想到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可他说移监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愣了。
这是第一次,有人如此突如其来地离开。
一群大老爷们,说不出肉麻兮兮的话,也做不出抱头痛哭的样子,就像人生中大部分的分别,不过无声无息。
可是大佬若无其事地递过来的那叠交通卡,和那句「不远送了」▼
彭部长熬黑了熊猫眼、顶着鸡窝头,特意换班亲自来送的那句「走好」▼
高博士留下的那本记录着金济赫在监狱里训练数据的笔记本,那句「我们下次在棒球场见」▼
就像把一颗颗小石子扔进湖里,平静的湖面荡起微微涟漪,一圈又一圈,蔓延开来。
没有眼泪,也不说告别,只有「我为你加油」。
№2(EP9)「你们这群混蛋!
」刘大尉入狱,只有哥哥相信他是无辜的。
愤怒的刘大尉在遇到金济赫他们后,终于能够笑着面对自己的哥哥。
他深吸一口气安慰哥哥,说,我真的没事。
他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想要放弃了吧?
想要接受命运,重新开始努力活下去,不想再让哥哥被自己毁掉一切,爱人、孩子等等。
可哥哥却带来了「找到新证人」的消息。
明明是好消息,是可以证明刘大尉无辜的大好消息。
但却无法忘记刘大尉听到「有目击者」的表情。
那一刻,他要有多失望多愤怒?
甚至不是一个目击者,而是队里所有人。
可却没人一个站出来,每个人都看着他被冤枉入狱。
回忆里的刘大尉那么好那么好。
那些人全都是他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都是他掏心掏肺对待过的士兵。
憋屈的我在哥哥骂出「你们这群混蛋」时,彻底泪奔。
№1(EP10)「我想找个房子和爸爸一起住」《机智》播到现在,故事线和情绪铺垫最完整的就是大佬。
年轻混黑的大佬,一步错,从此在监狱里度过了大半生,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只有狱友,来了又走。
他总是告诉自己,没关系,我一点都不伤心。
高博士离开的时候,他甚至揭开自己的伤疤安慰他,至少你还有家人、有女儿。
我什么都没有,没有人等着我,也没有人会来看我。
大佬应该最怕监狱里每次会面的时候吧?
狱友一个个离开,只有他独自留下。
明明都穿着同样的衣服,却在那一刻,清楚地提醒着他的形单影只。
所以,他坐在会面室会紧张得坐立不安。
看到冉阿让的瞬间,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开口却是责怪他干嘛要回来。
冉阿让当初离开,导演就在戏外悄悄透漏过会回归的风声。
但到底是回来看大佬,还是本性不改又入狱,没有人知道。
直到EP10,他笑着对大佬说,爸爸,你过得好吗?
我可是想死你了。
他不仅记得约定回来了。
他还为大佬买了很多很多东西。
他让狱警用大佬的名义把买来的东西发给所有狱友。
他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整个监狱,大佬再不是孤家寡人。
他满手的伤痕,却笑着说,我最近在做焊接的工作,但还是有点手生,所以手看起来一团糟。
大佬问他为什么要赚那么多钱,是有女朋友了吗?
他低下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想找个房子和爸爸一起住。
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让人看到真正的父子情深。
大佬和冉阿让隔着玻璃,望着对方,又哭又笑。
你再也不会是一个人。
你再也不用担心出狱后孤苦无依。
因为我会拿着热乎的大衣来找你。
我会把房间给你开满暖气。
你的人生没有就此完结,你还有盼头。
因为监狱外面,还有我在等你。
J。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K社
虽然是男性大戏,但剧中有很多话是直直戳进本少女的内心。
尤其是那一句“还要怎么努力呢?
该努力的不是你,而是这个世界。
”男主被选入棒球队的最初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优秀的投球技术,而是因为他是左手投球。
对,仅仅是因为,他用左手投球,所以那个比他还厉害的投球瘦只能遗憾落选。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善良和努力就可以的。
努力后扔碌碌无为的大有人在,善良而被辜负的人也比比皆是。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努力的活着呢?
既然人生明明都没有公平可言。
我想,大抵我们如此努力的原因,是因为不想平白来人世一场吧!
不想只是结婚、生子、看孙子,不想只是一个机械工具,重复着一遍又一遍别人的故事。
所以我们才去学习,学烹饪——让自己吃的健康,学外语——为了潇洒的旅行,学乐器——为了寂寞时的出口,学茶艺——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有人说你学了那么多,有什么用?
你努力了那么久,不也还是和我一样?
我说,我们不一样。
因为,我的生活是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无能为力的承受。
我的生活有诗书,有乐符,而你的生活只有麻将,只有愤世嫉俗。
监狱中的人们也在继续着自己的生活,接受着自己的现实,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努力。
而所谓自由身的我们,又真的比他们自由吗?
看过1988和机智医生,这部真的非常的水,每集一个半小时的时长,可以缩水百分之十五左右。
注:本文只描述缺点,想看优点移步其他五星影评,此处不再赘述。
首先最可恶的就是反复运用的先误导再反转的叙事陷阱,一次两次还有效,到开水泡面的剧情就已经让人提不起兴趣信任任何剧情,看到那些看起来严峻的情况就知道要反转,看到角色之间讨论另一个角色就知道又要反转。
如此频繁,是糊弄傻子吗?
如果叙事手段滥用到让人不能跟随剧情,那还有什么用呢?
再说剪辑,很多分镜用一次就行了,哥哥去找一等兵的时候的镜头足足给我放了三遍一模一样的,怎么是怕我忘了?
录音那块还特意做了手机穿兜特效,明明一句话就说完说明白的事情,还要闪回接上好几个分镜。
这种剪辑上的冗余镜头不胜枚举,莫名其妙的遮住部分然后后面再补上。
基本每集都有。
再说角色塑造,真的是甩裆尿裤。
主角完全服务于剧情,说他不放弃,转脸就放弃又被众人哄着捡起来;说他深情,转脸就忘生日,提分手,不接电话;说他愚钝,又是告密又是装弟弟;说他聪明,以头接廉班长钉棍,拳打狱友。
善良也不见得多善良,老实也不见得多老实,却安排了律师跟男二保姆狱警说“他不是装傻,是真傻。
”当我期待这句话得到后期印证发现这就是随手写的无用台词。
这个角色毫无成长性,基本上是随机展现编剧需要的特质。
而且就算是主角,在剧里后期已经失去角色的正当性,完全无法共情:在监狱到处走,大量持有违禁品,玩手机打棒球,无数特权。
配上脸谱化的反派角色,还有必然正派的己方角色(一屋六个人两个被冤枉还有一个绝世好人至少三个己方狱警)。
强行开挂正义制裁。
遵守规则的人反而被塑造成反派。
入狱一年渡人无数,多数靠着特权和编剧的上帝之手。
男二也完全服务于男主,他和男主妹妹的感情戏可以单独剪出去放到另外一个片里,基本和主线毫无关系,角色也不连贯,不知道费这么多笔墨描写这段感情线是干嘛,伏笔也没回收,妹妹小时候送他的礼物就那么丢在体育场。
他对于男主的照顾已经到了失去人格的程度,看不到他行动的动机和意义,而且有些单纯卖腐的情节安排(从后面抱住,没事就叫他出来喝咖啡),让人觉得牙酸。
关于角色容易放弃的特点也是一笔带过,最后以他积极参与同事社交结尾,未免有点牵强,失去和得到不成正比没有让人释然反而是觉得认命。
小迷糊吸不吸毒真的就是编剧一念之间的事,还是角色动机不够,前期铺垫极少,无法立住,为虐而虐,说什么小迷糊和刘汉阳不是一个人,怎么毒品还有人格分裂的效果?
又不是出门就被人下药,坚持那么长时间让自己的腿不要上车还管不住吗?
既然上了车还挣扎犹豫什么呢?
还能是跟毒友叙叙旧情?
狂热粉丝弟弟我以为有什么大作为,结果是纯纯的工具人。
律师这一角色从最开始败诉我就困惑,存在的意义呢?
还有无数的冗余角色,心比天大的辅医,基本没有戏份的保安队长,为了创造笑点就像是第一次来找儿子的狱警的妈。
还有为了展现男二试图合群而出场就是退休的老狱警。
其他还有突然下线的配乐监督,出现了几次配乐和剧情明显不符的情况。
剧情的节奏方面,基本所有事情都在最后两集匆匆收尾,前面大量注水后期匆忙结尾有的直接没有结尾,如果说现实生活就是这样我是接受的,但是这是个剧本,怎么说没就没了?
民哲儿女双全了那他是跟儿子还是女儿住,他恋人为什么22年不探监?
文莱洞得到反省了吗?
高博士拿到钱了吗?
高硕士能够重回社会吗?
刘大尉这种误判是否有补偿?
前面大量冗余镜头,真到关键的地方反而闭口不提。
整个结尾都给人一种匆忙收尾的感觉。
整部作品看下来有很多明显导演编剧偷懒的地方,模式化恋爱,人际关系,叙事,角色。
(郑敬淏的角色怎么总偷偷和朋友的妹妹谈恋爱、为朋友暗中两肋插刀、口吐污言秽语?
)看过他们的佳作就能看得出来这部有多么不上心。
总的来说比起1988,医生,这部水平真的很平庸,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即使这样还是17年第二。
第一的秘密森林我也看了,至少稳扎稳打。
希望观众对于这样有能力有水平的编剧和导演能够再苛刻一点,不要只知道夸温暖人性。
不然作品只会越来越水。
主角金济赫身为棒球选手,失手打死了想要性侵妹妹的罪犯,因为防卫过当入狱。
这样的出场和设定给人木讷正直的印象。
似乎不懂得与三教九流交手的他,在监狱里生活确实需要一点机智。
但是随着剧情展开,我们看到这个人并没有因为理想化而和现实格格不入。
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有应对的急智,甚至让他的木讷变成了一种大智若愚。
不仅如此,似乎他在监狱里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好人。
或者说,他的善意往往能得到对方的肯定。
这让我产生一种仿佛在看都市童话的错觉,以至于甚至中间一度觉得监狱日子非常闲散滋润,让人情不自禁想去坐坐牢。
也是这样,看到高博士,文来洞KAIST,还有刘汉阳的结局,不得不说是很受冲击。
尤其是刘汉阳,一开始登场的小迷糊口无遮拦的那些嘴贱精准吐槽贡献了无数笑点。
但很快,我们就看到了这个搞笑角色的多面性,他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善于洞察人性。
男主、刘大尉都在迷茫的时候被这个“人生导师”点醒。
和男友宋志远竹马竹马的爱情无比美好,后期甚至让人感觉他真的有决心在戒毒。
可以说,除去毒品,这个人堪称完美。
然而在结局他一出狱就又复吸被抓了。
似乎之前一切的努力、爱情还有悔恨都一笔勾销。
我真的很想问导演,说好是童话啊,你怎么搞的给我看这个。
那么就要回到主题,除了咖啡棒球和多肉种植之外,这部剧坐牢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帮我们理解小迷糊结局的合理性,不仅仅是禁毒本身的社会意义,而是剧情上的顺其自然。
坐牢的首要意义是更新改造。
这部剧中所有的主要角色,无论是狱警还是囚犯,都在监狱这个场景下脱胎换骨。
而不可以对人性妄加评判则是这部剧在改造的故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
对于主要的人物而言,妄自评判不仅仅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
而剧中的更新,也是帮助他们摆脱对自己错误的认知,真正的面对自己。
你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软弱,更善良,或者更邪恶。
在我看来,小迷糊,或者我更愿意称呼他为刘汉阳,一直到结局也并没有面对自己。
他的改造因此是未完成的,这也是剧情最后他又一次需要回到监狱的原因。
只因一样的人在一样的场景下不可能做出两样的选择。
诚然他敏感又能洞察人心,但那是对他人,对自己和重要的人,他却可以说是误判不断。
他首先误判了自己的软弱。
剧中刘汉阳因为在日本留学染上了毒瘾,他说一开始是开玩笑吸毒,等意识过来自己已经开始贩毒了。
他又说,自己对药效的反应很快。
我们看到刘汉阳努力戒掉了感冒药,但不断出现的信息却是,他的戒断只有区区三个月而已。
监狱所长需要他这样瘾君子带来的戒毒拨款,所以没有让他去有戒毒治疗设施的监狱,他的戒毒疗程甚至并没有开始。
这样的戒断或许已经注定失败。
撇除现实中戒毒的难度,更多的误判,却是他对自己。
剧中人生导师刘汉阳开解刘大尉说,一个吃零食的小屁孩,烦恼多余的干什么。
这句话其实同样适用于和刘大尉同样年纪的他自己。
刘汉阳一直没有承认,他对自己被人爱着这件事其实没有信心,尽管口口声声说没有爱人过不下去,却假装诚实坦荡无所畏惧。
他机智地躲在小迷糊这个瘾君子身份里,避开刘汉阳本人这个精英身份相关一切的虚度时光、辜负恋人带来的悔恨和痛苦。
剧中只有他和男友宋志远的对话时一直是刘汉阳的身份。
而他们的对话却呈现一种答非所问的微妙状态。
在一段探视剧情中,他对志远说,我爱你;志远笑说,你对感情很诚实,刘汉阳接着说,是的这点和你不一样。
志远回答他,因为这样你吸毒了吗?
当时看的时候,我觉得很奇怪,汉阳吸毒已是不争的事实,他自己说开始于去日本留学志远不在,没有了精神支柱所以吸毒了。
突然在诚实这个话题上提出来,似乎是一个情人间赌气的挑衅。
但看多了两人前后互动,却不难发现,刘汉阳自认诚实面对感情,却实际上是这段关系里小心翼翼试探的那一位;而宋志远似乎不善于表达,但能一次又一次看破爱人的小心翼翼,照顾他微妙的自卑,抓住他的真心说,别躲我。
在这次诚实的话题上,志远实际在表达,刘汉阳,你也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啊,不然你为什么要用毒品找慰藉。
宋志远在这部剧中一次也没有对刘汉阳撒谎,他的每一句都是真心话,可惜汉阳到最后也没有发现这份用心。
刘汉阳在聚会上借着开玩笑说了表白的话,而志远直接亲吻了他。
被捕前的最后一次约会,他在电影院哈欠连连明显是毒瘾犯了,而宋志远假装离开前对他说,你不要出去鬼混,不然我不会放过你的。
这甚至也是一句真心话。
我觉得这里志远已经知道他在吸毒了,但是没有办法戳破他的谎言,甚至不忍心报警,他只能说自己,说的是“我”不会放过你。
不是警察,不是审判,不是社会。
事后刘汉阳在监狱说我知道是你报警的,我不怪你,而剧中,这是宋志远唯一一次没有正面回答他。
因为他没有办法告诉汉阳,报警的不是我,是你妈妈。
刘汉阳隐晦地埋怨志远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我想那是因为他的问题没有一句是真心话。
而志远每句答非所问,却都是对汉阳真心的回应。
汉阳说我过得很好,你呢?
志远却答,我也过得不好。
汉阳后面又说,出狱后继续交往吧。
志远答他,你要是戒掉了我可以考虑。
因为他知道汉阳的状态很差,他也知道汉阳刚刚进去距离戒掉还有很远。
他不说,你在撒谎;而是直接回应汉阳真正想问的问题。
因为刘汉阳就是这样一个脆弱,自卑却自尊心极高的人。
他自己没看清,志远却替他看清了。
在他们故事的结局,很多观众大为可惜志远没有去监狱门口接他。
但实际上,这里志远也正面响应了他真心想说的话。
在最后一次探视里,刘汉阳说不想让他和爸爸看到自己从监狱出来。
志远这里是怎么回应的呢?
他说,我给你准备了礼物。
后来我们知道,这个礼物是一枚戒指。
因为刘汉阳旁敲侧击其实想说,我怕你们看到我狼狈的样子嫌弃我。
志远因此准备了戒指,想告诉他你不要不安,因为我会在你约定的地方假装不知道你的狼狈,我不会离开你。
汉阳最后也没搞懂,他走出监狱,微微自嘲说,要你不来你还真的听话啊。
看到这里只能可惜,汉阳到最后也不相信这段爱情,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胆怯和懦弱的样子并不丑陋,但是自欺欺人却总害人虚度光阴、错失良机。
最开始他因为去日本留学离开志远的不安吸毒,但是不难看出这种不安只是他的心病。
他对志远的埋怨实际是他给自己出的谜题,志远不是答案,刘汉阳才是答案。
刘汉阳从上了毒贩的车到被抓这一段剧中表现得很隐晦,却有些细节让人留意。
一是毒贩的样子和当初那个在日本引诱他第一次吸毒的人是一样的。
这里有观众疑问为什么日本的毒贩又跟着他到了韩国。
我擅自演绎,觉得理解为是两个不同的人也不为过。
因为导演手法上经常带入角色主观视角描述剧情,比如民哲老大觉得惯偷冉阿让莫名亲切,所以主观中他回忆里已经去世的小弟就是冉阿让的样子和口音。
这里以此类推,汉阳的视角里,他在最后仍然面对和回忆里一样面目的诱惑。
而没有改变的,他也做出了和当初一样的选择,即使那个选择已经被证明是无解和错误的。
他的手停留在车门上三次,门并没有锁,可他却最终没有打开它,在拿注射器前,他骂了一句脏话,狗崽子。
像在骂毒贩,也像在骂自己。
背景音乐这里唱到,Please have mercy oh God,救赎却没有来。
最不想看见的结局出现了,警察直接打开了车门(这个细节可以看出门没有锁),汉阳又一次被捕了。
一样的人,一样的选择,不可能有两般答案。
所以电视剧里他们的故事开始和结局一模一样得顺理成章,连二人的衣服都几乎相同。
不同的是,故事开始于刘汉阳的视角,他坐在警车上,朦胧看到宋志远在另一辆警车里,猜测是爱人报警抓了自己,眼神却在药效中显得涣散而麻木。
完结却在宋志远视角下,他拿着戒指在约定好的地方没有等到刘汉阳,凌晨的夜里警车呼啸而过,不知里面是否坐着他的爱人,悲伤的眼神却告诉我们志远已经有了答案。
10个月的光阴和分离,没能带来任何改变。
刘汉阳和宋志远,这故事的结局到此真的不过一声叹息吧。
其实罗科长和高博士本质上是一类人——崇尚规则,一丝不苟,言行严谨,一切表面上表现出所谓的冷血无情不过是按章办事、坚持原则罢了。
这样的人虽然会被人说成是不知变通不近人情,但其实是哪里都不可缺席的存在。
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群体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社会这个大齿轮才会总体保持正常运转,才会及时遏制某些不合格零部件的干扰。
只不过罗科长是狱警,对比高博士作为收押人员,这种讨人厌的性格特质被职业的特殊性给无限放大了而已。
但话说回来,罗科长这个角色,我看到最后竟然get到他的萌点是怎么回事……龟毛机车傲娇洁癖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这简直是万年不倒的男主角人设啊我滴天!
我已脑补出一档16集都市职场爱情剧集哈哈哈哈哈仰天长啸三秒先。
依照申源浩团队作品的特点,同#请回答1988# 一样,这部剧里的每一个人物塑造都存在反转,而罗科长却应该算是唯一一个没有反转点但依然立体且实感满满的角色了吧。
每一个人物都有挖掘点的前提下,万万没想到我的第一个人物特写竟然给了罗科长。
珍惜这份缘。
对于吸毒的人来说,只有0次和无数次。
可压死骆驼的,绝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不想同情,也不是开脱,我只是想讲讲我眼里刘汉阳的故事。
空气好像凝固了,窒息一般的安静,没有人准备开口。
漆黑的夜里没有开灯,黑暗里,胸前的鲜艳仿佛要滴下来。
一个骄傲又自卑,一个敏感又迟钝的人。
一个可悲的人。
上帝给了他同样敏感的大脑和心脏,把所有的感情放大了一万倍,让他快要疯掉。
无数次失望,疏离的爱人,狠心的母亲,还有不争气的自己。
现在的他不乏人爱,而他却感受不到。
或者说,也许,他们的爱都太过深沉。
如果,没有汉阳母亲那场撕心裂肺的大哭,我无法想到原来她早已察觉自己忽略了儿子。
如果,没有宋志远最后拿出戒指的镜头,我曾以为他硬扯出来的微笑已经移情的征兆。
如果,没有所有人翘首以待坐立不安的一幕,我会以为那个空无一人的大门,就是他最后的归属。
可是,终归刘汉阳是故事里的人,而我们是看故事的人。
望着无人等候的门口,他带着失望的嗤笑,嘴硬如故。
是吧,母亲仍然爱钱胜过自己,狠心如蛇蝎。
是吧,旁观者都误会了宋志远的疏离, 何况是敏感如他。
是吧,欢迎自己的只剩下那些垃圾和人渣。
是吧,也许自己只能和这些人为伍。
是吧,反正无人在意,就这么烂在一起吧。
是吧,注射后,空虚就不再空虚了。
雪崩时,每一枚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也许对他来说一个拥抱,一枚戒指,一句关心,胜过一万次注射,也许薄弱的意志,终究会让他重蹈覆辙,也许呢?
你说呢?
实在太套路了,剧情都似曾相识,本来挺期待的。作为一部犯罪题材的电视剧,节奏慢得令人发指,因为对象想看就陪着看了,简直令人昏昏欲睡。女性角色全员尬演。这还能9.3,现在到底是些什么人在看韩剧啊?
一集弃 做作得一批
论亲情不如请回答 论友情不如机医 论深度不如DP 看了十集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我坚持下来的 可能是每看一集都以为下集会更好吧(结果也没有)群像戏 结果一个都没写好 不是每个人发生一件事就能塑造一个人物了 时间线还拉得那么长 无语 别再用闪回了!!! 看到第十五集真的是wtf了 有病吗? 这都什么玩意儿啊 我居然浪费时间看这个???太垃圾了 请回答+机智系列 倒数第二名 谁也撼动不了 机医2倒数第一的地位
一星给小迷糊,半星给刘汉阳,半星给以为是面瘫演技结果意外不错的女偶像,剩下的一切都是为了强行温暖你,而被导演加热出来的洗脚水
佩服自己看完了7集每集100分钟的豆瓣高分棒子肥皂剧
韩国版性转女子监狱?融合韩式风格的、站在高起点的优秀男性群像剧,演员演技除了两位女性角色外全部在线。但是比请回答更加慢热,感动和幽默片段更加零碎,是容易让人弃剧的作品,到补完8集为止是仅靠郑敬淏坚持下来的。编剧导演一边过界卖腐,一边塞进大量bg线强调双男主性向,又当又立实在恶心。
小迷糊的反转,让人难以接受。
机智系列get不了一点
看的解说版
点开发现一集是一部电影的长度我就后悔了。看了一小时,到底要讲什么?弃。
监狱喜剧风…分是真的高…看了两三集…打低分不会被网暴吧。
申元浩导演情景剧方法论:设定一个相对封闭的小范围场景,要有多个封闭空间进行转场和舞台式的表演(双门洞,西部监狱),设定高度反差萌的群像角色,多线叙事,各种MV式闪回反转,五分钟一个小反转,一集一个大反转,搞笑音效与感人音乐来回穿插拿捏观众情绪,最后感觉像是看了一堆短视频和韩式催泪MV的混剪……逼逼赖赖这么多,身体很诚实,一看就放不下,忍不住连续几天刷完了
年度韩剧
其实,如果监狱生活填不满16集的话,没必要非要凑够16个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长度的。监狱生活这么好,司法正义如何伸张?男主演过《追逃兵》,这次演被冤。
半集弃,这也不好看啊,挺无聊的。
看了两集实在是不想看
这剧情好无聊啊
尬鸡汤,咯吱人的所谓幽默,老用那一套真笑不出来。男主金刚芭比玛丽苏,在监狱搞了三万多个特权,还弄出一副别人都欺负他的样子。
美好理想的生活放在监狱里,真的不是我的审美。郑少女是帅的!刘大尉小奶狗可爱!
虽然是监狱题材 但轻松搞笑 打发时间是还不错 可惜硬伤有点多 过多不必要的插叙和反转让观众失去新鲜感也让情节悬念大打折扣 每集90分钟的电视剧不比电影 重复性技巧反成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