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

银饰,Silver Ornaments

主演:严顺开,谷洋,孟瑶,王庆祥,王同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5

《银饰》剧照

《银饰》剧情介绍

银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民国年间。道景(王同辉 饰)是江阳县知事呂敬仁(王庆祥 饰)的公子,此公子有两大癖好,自幼对女人不感兴趣,单与貌美男子狎猊,并有收藏女性衣饰及精美银饰怪癖。其妻碧兰(孟尧 饰)婚后等于守活寡,她对丈夫的淫匿行为深恶痛绝,不甘白来人世一回的碧兰终于红杏出墙,与宣恒银饰银匠少恒(谷洋 饰)好上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此事被公爹吕敬仁察觉,他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想招。这天,他以明德府内女眷做银饰为名,让碧兰将少恒请入府内,密谋毒死少恒,然后嫁祸与其偷情的碧兰,再借老银匠(严顺开 饰)之手将碧兰除掉。一切如愿后,闻讯的道景赶回家中,他从行将自尽的老银匠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万念惧灰的道景身着银饰女装,走向了亡妻的坟头……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都叫我三妹第三只眼最后的舞女樱花大战OVA4崭新的巴黎太阳不落山冲出地球香水追债大乱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客兄弟冰岛是最棒的地方狮鹫诅咒游戏枪侠小白菜奇案喜欢,轻吻,快跑藏獒情未了我们这一天第五季火线救援第四季格莫拉第五季凌晨两点的灰姑娘萧墙暗斗第二季新白发魔女传惊天破我的朋友很少第二季嫌疑人之长夜将尽大山深处110草叶集生命花无所畏惧的女孩

《银饰》长篇影评

 1 ) 抽离禁锢的玩笑

《银饰》,被认为是二OO五年中国最具震撼力的悲情电影,黄健中继《大鸿米店》之后又一部情色力作。

可惜,在通过审查后,注定了它只是一场玩笑。

我没有看过原著小说,只是先看了短短的所谓影评。

最让我有兴趣去看也就是因为上面的话。

中国,到底能拍出怎样的情色电影来?

演员都不用说,因为他们先是外型就让我觉得身临其境。

男女主角的演技都还一般,情色电影嘛,当然是要看怎么样安排情色的部分。

故事是说丈夫有心理病,一直希望自己是个女儿身;妻子当然不能忍受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或者说婚姻。

(但当我写下“当然”的时候,我是不接受这个逻辑的。

)妻子遇到小银匠,和他有了私情;丈夫不过问、不关心,只是要银饰做为掩口费。

这样的关系一直维持到丈夫家里人瞧出端倪,请小银匠到家里打银饰,并趁机下毒害死他。

家庭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最后,小银匠死了,小银匠的父亲把妻子杀死了,丈夫因不满家人的行为自杀了……情色。

这部戏哪里需要情色?

正当导演想表现两个渴望爱与性的人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却全是那一片一片的梅花风景。

这就是最后通过了审查的片子,是靠牺牲影片的卖点(女主角全裸)和精神意志来完成的。

这真是可悲啊!

那天还在和朋友讨论,情色和色情的不同。

情色,是艺术的需要,完美呈现艺术的视觉和内在的强烈情绪;色情,是低俗的满足视觉感受,是最无耻的意淫。

既然是拍出来给大家看的,情色电影就被肯定为是一种艺术。

以低俗的眼光去看它,就是观众本身的素质不够。

而没能通过审查,只能说明是那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太无聊了。

希望那些本来就思想复杂的人,不要把别人想得过于复杂。

电影,就只是电影而已。

 2 ) 小银匠

昨儿一口气看了仨片。

前两个都是声名在外的大片,虽不惊喜但还是名有所值的,甚至不由得为之泪飙,我的哭点向来比较低。

随之为缓解暂时性欧美大片审美疲劳,拉来这部小片调节一下。

下片子的时候是冲着“禁片”“欧版”的字眼去下的,开眼前还是有所期待的。

片子不是没有优点的,比如说可以不走脑子就能看懂。

因为对情节略有了解,所以对于大少爷的同人情节在画面上有较高的期待,毕竟想着被禁总的有点道理的嘛。

然偶扁担哥连摸一把的机会都没给吕大少爷留。

原谅我的腐,我承认了。

之所以鄙视它,主要是因为几个疑点没有表达清楚,而这种不清楚,很明显又非导演故意留下悬念以法人深思所致。

其一,碧蓝夫人砒霜下毒后,吕大少爷竟然半点言辞都没有。

至少也应因“重活”一次,俩人掏掏心窝子说说“我也不想活了”之类;其二,从其后情节上看,大少爷对于碧蓝还是有感情的,一种亏欠同情以及数年同睡一张床之日久生情混杂的情感,从碧蓝为他捂脚他眼角的泪滴以及碧蓝死后跑到其父面前质问甚至死在碧蓝坟前可见的。

而碧蓝开头所描述吕大少爷拿针刺那棍烧之形象大有不符,不知碧蓝所述是否属实。

其三,老银匠对与小银匠与碧蓝的关系过于放任似乎有些假。

其口口声声不准小银匠与碧蓝来往却没有付诸行动。

而结尾听到碧蓝说怀了小银匠的孩子,孩子他爷爷刚刚丧子,对于谋杀了唯一的儿子留下来的种未来孙孙的反应,也未免太不激烈了点,只大骂碧蓝借种了事。

PS:演员表演还算到位,至少碧蓝小银匠吕大少爷的形象和剧中角色较为贴切。

部分台词不够口语化,尤其是吕老爷说教儿子那番。

以上所述仅为个人所见,聊以消遣。

 3 ) 祛除"情爱"虚华锦缎,撞击你内心的只是那一声无望的悲鸣

片末,雪白花絮纷纷伴风扬起落坠,终归安然轻覆于坟头,大少爷亦终成他心内的自我,披戴上匿藏了半生的银饰,装扮上女子的妆容,身上附着着富态娇媚的女服,从未如此安然地躺在坟边依旧洋溢着落花残香的泥土上,面挂笑意,沉沉睡去...衣袖边的一页白纸上铭写着终归挣脱了封建宗礼铁枷的自由墨迹.虽然,一切或许太晚,太晚.然而,女人和男人也恒久地解脱了,自由了.永生了.这部影早已过了沸沸扬扬的时段,历经几多坎坷,仍旧被打入伦理道德的牢狱未得翻身.片外之物,我不愿过多涉及,就本影纯粹的主题,无名处揪揣人心的灰调情节,把我彻底带回了那个年代扭曲且极端黑暗的背景中,难以呼吸,更无法拯救即将溺死于散发浓浓恶臭的沆瀣沼泽中的内心.在封建道德吞噬血肉与精神的社会中,除了精神扭曲丑恶而穿戴富贵的行尸们,真善是禁止存活的.这看似衣食无忧半世不愁的娇美女子,顶着百姓们艳羡到望眼欲穿的知府大少奶奶的身份头衔,过着首饰绸缎伸手即来,锦衣玉食甚至贱若埃土的日子,似乎应该万分享受才得以匹配.可是,谁又能知,在封建官宦的权势下,她仅仅被当作一个旧社会的贫贱物什,嫁给了极端抗斥并憎恶男性身份的大少爷.为保全这官宦家族的显赫威名,便一并牺牲了两个不从命运差遣的灵魂.女子常往银饰铺订做首饰,为的是寻访到那个能真正拯救她肉身与精神的男子.大少爷偷拿银饰悉心珍藏,为的是装扮成内心蠢蠢欲动的另一个性别.为那颗上天赐予的啼笑皆非的女人心一副匹配的躯壳.她与他,仅仅皆因渴求一抹在残酷保守现实里无法抓住的渺然希冀而择从了赴汤蹈火的迷途.尽管,女人终是败给了命运之理.不过,好在压上了所谓浮华的声誉名望等沉重筹码后,她赢得了这场赌局.她与小银匠走了一段与幸福这个字眼挂钩的旅程.直到善良老实的小银匠生命戛然终止的最后一刻,她是陪在了身边的.然而,最恶毒奸诈的封建官宦却谋划了一出老谋深算一石二鸟的棋局.假借女人之手,永远除祛了让这个名存实亡的官僚家族蒙羞的小银匠.一根被砒霜浸泡过的人参活生生恶狠狠地毁掉了三条无辜可怜的生命,影片欲结终这一段,尤刺我心.当小银匠那苍老佝偻的父亲误以为是女人残忍杀害了儿子后,噙着生疼的恨,倾尽血泪,用满布老褶的双手打制了一幅复仇的银项圈.当被冤杀的女人瘫倒在地时,咬住牙关,尽力用指尖去碰触为小银匠做的刺绣时,口中只呢喃了断断续续的几个字,我怀了他的骨肉.然后,至死也再不明白.老银匠自以为为儿子复了丑,便服下最后一碗毒人参汤自尽.最终,不该存活在这个惨绝人寰并虚伪肮脏的封建旧社会的人们终于全都消弭了.留下来的是依旧显赫的官府大宅,以及安详得意,尊容威严的老爷,夫人.

 4 ) 当《银饰》变黑的时候

全面采用了数字拍摄设备的《银饰》,竟然像极了一部二流拍摄水准的电视剧。

手法的陈旧,表演风格的模式化,令人大跌眼镜。

如果说这是一部被雪藏十年以上的旧片,我看也是只能理解不能原谅的。

黄健中至少赢得了两项骂名:刻意制造情色画面做为抄作卖点以及暴殄天物般地使用高端电影拍摄技术。

一波又一波的恶评使我想起了小银匠的老父亲不慎将碧兰送给他的银两掉入参汤之中变为黑色的场景。

“啊,啊,有毒,参汤有毒!

我的儿子是被碧兰毒死的啊!

”老汉的肝肠寸断,如何能不让人为之揪心。

但这样的一个发现,难道又不是对电影本身的讽刺?

从影片的故事情节不难判断:《银饰》一定是一部优秀的小说,然而《银饰》却终于在光影世界中变成了黑色。

 5 ) 《银饰》:成人世界的粉饰太平

  江阳县里,人们过着平和安详的生活。

街头上,吆喝声此起彼伏,戏台下,围观人的叫好声一声高过一声。

  明德府,城中颇有重望的县太爷的府地,高悬的牌匾,墨色的门庭以及高大的石狮,无不昭示着它的鼎盛与繁华。

  就是这样一个名门望族里,发生了一件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

  县太爷的儿子,在其刚成人时,娶了一房漂亮的少奶奶,唤作碧兰。

可是自打成婚以来,两人并未亲近过,她空有碧兰夫人的名头。

其实这儿子,长着男人身,却生就女儿心,偏偏喜欢女人饰物,心里想着另外一个男人。

这婚姻如枷锁,绑着两个人,让他们相敬如宾却难以尝到平和快乐的夫妻生活。

这样一过许多年。

  县太爷治家严谨,门风森严,事事苛责,而这县太太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点火挑事样样行。

外人看到的人贵如梅,处处彰显大家风范。

出了门,也是一派富贵气,轿夫抬着轿子,丫环扔着铜钱,碧兰夫人穿着对襟锦缎小袄,颈边袖口镶着滚白边,毛茸茸的。

她在轿里正襟危坐,轿外一帮乞丐追着捡洒落一地的钱。

  碧兰夫人常去的是一家银饰店,那里小银匠眸里闪耀着纯真的光芒。

一来二去,小银匠便成了碧兰报复这个婚姻家庭的出口。

  这是部十足的伦理片,讲述的大约是民国时期的侯门大户家庭里发生的事件。

前面我铺垫了许多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有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日日鲜活,扭曲的人性在年久幽远的岁月里,苟延残喘。

  很意外的在PP里看到这部片子解禁,便寻来看,禁片缘由是它成人味太浓,有情欲戏的过份渲染。

在我看来,这是情之所致,是自然而然的产物,并不是爱情的延伸,或许它只是情欲的释放。

第一次,碧兰邀小银匠到腊梅园里偷情,是一种与世俗、与家庭、与她男人的对抗,结果是因性而爱,慢慢找到一种平衡,一种可以呼吸的畅快。

  当县太爷的儿子发现这档事,并没有意料中大怒,他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合现实的条件,就是让她供应他银饰,她不明就里,但依他。

后来,县太太也窥见,告与县太爷,得到的处理方法也极其特别。

面子重要到弃生命于不顾。

  于是,毒害小银匠,进而引发年迈的老银匠的报复,杀了碧兰,也杀了她腹里小银匠的孩子。

县太爷儿子发现真相,质问他爹,换来的却是关押,是缄默,一切粉饰过去,只说少奶奶小产引发死亡。

  县太爷的儿子,着女装,佩带着所有打造的银饰,殉于碧兰墓边,遗书齐整地摊在边上,上书着:今生不做明德府的人。

到此,一切终结。

  万物轮回,腊梅花一年又盛一年。

没有什么与当年不同。

  这就是成人世界里的粉饰太平。

2005年上映时,女主角孟尧曾因露乳而名声大作,进而惹来非议,此片也因暴露镜头过多而被禁。

实在有些可惜。

但如今解禁后,露点的镜头当然也被剪掉,不过是两人滚作一团在地,镜头却锁定月光下的腊梅枝头,一颤一颤,唯美有余。

  总得说来,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是部近来值得一看的片子。

 6 ) 庆幸“女性三部曲”的后两部没有拍出来(2005.09)

第一次看黄健中的电影。

据说,这部电影因为题材敏感、镜头暴露而不能进院线,只能通过DVD等方式发行。

我原以为,这部电影会有一些活色生香的镜头,到头来我才发现,这部电影的性爱镜头都极其含蓄,还没有“点到”就“即止”了。

所以,对该片的“情色”怀有幻想的同志不必去看这部电影了,只会让你猴急!

题材敏感似乎是事实。

但是,“敏感”二字对我并不起作用,因为我看过的涉及同性恋的电影中,这部是最没有力量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该片十分做作,完全是装腔作势的架势。

也就是说,黄健中的“敏感”太刻意,其表达也十分苍白!

我不得不说,该片的台词是我近来看过的电影中最烂的。

可以说,该片的台词的水平连《还珠格格》的水平都达不到!

演员念台词的时候,大抵只是按“抑扬顿挫”的规律发音,完全没有感情的——这也怪不得演员,因为台词就写成这鸟样!

据说,这是黄健中的“女性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余两部分别是张爱玲的《金锁记》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

如果还是按照这样的水准,我觉得黄健中完全不必再拍下去了,否则我们只会看一部恶心一部。

此外,张爱玲和柔石都是我喜欢的作家,我真怕他们的作品给糟蹋了。

 7 ) 人性中美好的全是片段, 当你已走过一段人生路, 请忽视那不堪的全程, 在印象中守住那美好的碎片罢! ——《银饰》观影随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本片的故事就围绕着“明德府”展开,时间节点在民国早期。

女主人公所做之事,单从人伦来说,放在今日也不能算有德,偏就是这一点,在诸多因素交相辉映之下,显得有一种病态的美。

这样的美,足以让我们拒斥用哪怕一丁点接近“贞洁”的标准来评价她。

富家大少爷,对作为女主人公的妻子,关爱严重缺失,然而他在真、善、美方面是无瑕的。

从生理心理来说,那只是他的本真,同性恋、恋物癖;从性格来说,他明知却纵容自己的妻子有不伦之事;但从人格来说,他像他的妻子一样拥有良心的美,尽管他们的人格在那样一种本性被高度压抑的家庭和社会中显得不够健康,不够健全,尽管这两个能够有相似的良心、相似的想把真性崭露的想法的两个人永远不可能相爱。

富家老爷,旧官宦的一家之主,严格、博学、周密,却是冷酷、无情、阴暗。

这是官僚阶层近乎完美集中的体现,家庭的和睦全在他的“看透不说透”、“关起门来打”、“背地里不留痕迹地害”这样一个阴阳互调、五行生克的对立中统一。

这确实是一个喜欢读《史记》、《资治通鉴》、《黄石公三略》、《六韬》的一个事业有成中年男性应有手笔!

富家大少奶奶,女主人公,偷情,满足自己隐晦的肉体之欲,却没有不择手段,以欲望开始,以真情至终,被误解至死也不怨恨。

小银匠,男主人公,单纯、善良、忠贞,是几乎完美的写照,但如果他能够察觉明德府早已掌握他的不堪事,他是否还会表现的像反抗自己父亲那么勇敢?

是否还能坚守自己的爱情?

人性经不起考验,可惜的是,他没能等到考验,就被密不可查的阴谋害死。

老银匠,也就是小银匠的父亲,传统手艺人,生活阅历丰富,颇具江湖经验,比如,他很清楚,偷尝禁果之事,只有零次与无数次两种可能,他当然不相信儿子说的“下次不再有”。

但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普通市井,“给儿子说个媳妇”这件事却不可能像富家老爷那样执行有力,因此老银匠没有任何办法阻止小银匠与富家大少奶奶之间忠贞的爱情。

手艺人跟官僚士大夫的差距可不止这点啊!

自己的儿子死后,手艺人知道了儿子是被毒死的,他的分析也颇具市井意味:富家的夫妻多年无子嗣,大少奶奶是被有目的的放出来勾引自己儿子,借腹生子,事成之后,卸磨杀驴,是她,放毒害死自己儿子。

当他儿子死后,大少奶奶已怀身孕,单纯地想为银匠家留后,并决心一人照顾老银匠余生。

但换来的是被老银匠活活勒死。

相比于老银匠拙劣的分析逻辑,富家老爷的手段可谓看透了人性,利用了儿媳妇的善良、老银匠的江湖秉性、儿子的懦弱、小银匠的单纯,他本应该是凶手,但他不是,借刀杀人,一切做的天衣无缝。

他借由小产出血过多而亡,给自己儿媳妇办了隆重的葬礼,反正儿子也不想再娶,如此一来,忠贞之家风为县城百姓所称赞,“明德堂”的牌匾被再次镀上了新漆。

写到这里,或许有人会疑问,如上人物,为什么我留给富家大少奶奶的文墨如此之少?

我是否有重男轻女之嫌?

我这样回答,人与人之间,远不止贫富差距那么单一,但富家大少奶奶在这个影片中的表现,“情”、“欲”二字足矣概括全部。

原本隐晦不堪的“情”、“欲”在几个人物言行的对比下、在事件所处的历史大背景中显得格外真实、凄美!

最后,我们跳出“情”、“欲”,也不思辩封建与开放、落后与进步。

想想人生走这一遭,清楚明白如富家老爷那样,或许依旧是社会追求的主流,但市井家庭的本分是更多人的落脚点。

抛却片中的生死,人生可否不以结局为重,而着色印刻下曾经片段的美好?

 8 ) 啥也没看到

黄健中的电影《银饰》改编自周大新的同名小说,电影里出现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远去的年代,封建的县城,幽闭的大宅子和压抑的人性,这些都指向了一个隐秘的东方故事,而电影中不断出现的腊梅、银饰和戏曲等符号又将这个中国故事渲染得十分妖娆和吊诡。

在这个电影里,不仅仅是一种东方式的猎奇,更有对欲望的解读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反思。

欲望之源头——三个主人公 欲望是对能给以愉快或满足的事物或经验的有意识的愿望,每个人都有欲望,或者是落到实处的实物,或者是想要实现的想法。

对于一个基本的人来说,人本身就分为男人和女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性欲,两性对于性的渴望是一种本能,然而这种源于生理的本能在电影里却成为束缚主人公的原罪,甚至导向了人物的毁灭。

最直观的就是电影主角碧兰夫人这个来自女性对情爱的欲望,这位十六岁就嫁入官宦人家的体面人,却是内心苦闷不堪,因为丈夫的性别错乱,碧兰不能从丈夫那里得到该有的情爱,她控诉自己的丈夫“咒骂我,用烟头烫我,用簪子发卡刺我”,从刚开始碧兰的面无表情可以看出这个女人的生活,面无表情既是大户人家的高冷,更多的是被压抑的人性使然。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背后却暗涌不断,她暗中买砒霜来结束这样的生活。

寻死失败后遇到小银匠少恒才真正享受到鱼水之欢,两人做了一对露水夫妻。

对于电影中的丈夫吕道景来说,欲望不是性欲,他是一个人,他有希望被认同的欲望和想要被爱的欲望。

不管是来自妻子碧兰的指责“他不是个人,不是个男人”,还是来自父亲吕敬仁的咒骂“贱、贱种”,吕道景身上充满着不被认同的痛苦。

这些不认同者当然不会给予他应有的爱情和关爱,不仅如此,甚至对于心爱的男人铁头也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

来自家庭的疏离和社会的抛弃都构成了吕道景的生存图景,既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同,也得不到梦想的爱情,只能在戏剧里反串和半夜的易装才能得到所谓的“舒坦、安逸”。

电影中的另一个人物身上也隐藏着一种欲望,出场较少的吕敬仁作为封建社会的大家长和县城的大老爷,他既是父亲,也是权利的代表。

作为父亲,他不能接受性别错乱的儿子,不能接受红杏出墙的媳妇;作为父母官,他不能允许儿子乔扮女装,所以他才说“天呐,为什么让我生下你这个贱种”,作为县城权利的中心,他要维护自己的体面,所以他不允许儿子出走流浪,甚至教导自己的儿子,“人要学会抑制自己,世上每个活着的人都有不可告人的欲望,但每个活着的人都要学会抑制自己”。

他要维护家庭的体面,所以他不动声色地下药毒死小银匠,嫁祸给碧兰。

他要维护的是名声和面子,维护的是自己的欲望;他代表的明德府其实是封建的伦理道德,是悬挂在书房的“纲常、名教、道德、文章”。

所以他要求儿子“要学会掩饰,要学会背着人做事”,这关系到声誉、身份,他处心积虑地杀掉小银匠和碧兰也是维护声誉和身份。

欲望之意象——两个物象 电影是表现的艺术,通过镜头的调度运用、景别的选择、色彩的调试和音乐的搭配,来传达导演的意图。

整部电影最有象征意味的莫过于反复出现的腊梅和贯穿始终的银饰了。

电影第一个镜头就是一片腊梅林的近景,女主角碧兰夫人由远及近走入镜头,腊梅严冬独自盛开,本身就带有悖逆主流色彩的叛逆形象;“孤根独暖”的特点又点明了潜藏的生命的欲望和压抑的孤独;“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更像是对世俗和社会的控诉,徒有光鲜的外表和生活排场,让这个空有“好颜色”的女人更希望得到情欲的满足,更希望绽放生命的欲望。

腊梅香又直接关联着女人香,小银匠和碧兰在腊梅林里的几次交姌都是原始欲望的释放。

电影的始终贯穿着银饰这条线,银饰对于碧兰来说,是得不到丈夫情爱的压抑,是来自世俗的束缚,最终她突破了捆绑,她的首饰都摘下来送给了丈夫,在小银匠那里满足了欲望,得到了情爱。

银饰对于吕道景来说,代表女性的柔美品质和身份认同,也代表了来自人性的压抑和束缚,最终他不断得到银饰,却在这种束缚中窒息。

最后,传统诗意的腊梅和传统手艺银饰的制作还构成了整个电影的文化背景,那是一个过去的时代,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既给电影带来了传统的美感和诗意,又有来自传统的残忍覆灭,碧兰和小银匠在腊梅林经历了生命的绽放,也极速走向毁灭,碧兰在银饰项圈的套牢中死去,吕道景也在一片腊梅下的坟头戴满银饰死去。

可以说腊梅和银饰将整部电影完整地串联,又内化为一种电影手段,为主题服务。

欲望之结局——走向毁灭 几个人的美好愿望,碧兰希望老爷不再做官,道景和她离婚,她和小银匠在一起;小银匠希望能带上碧兰跑,没有官府;吕道景希望能流浪出走或者出家,离开这个现实束缚的牢笼。

这些都不过是主人公一厢情愿的幻想,不可能实现的泡沫。

在传统世俗的眼中,性别错乱症、异装癖和婚外恋都是不被允许的,虽然最终被明德府的老爷悄悄处理,但这里可以看作是传统世俗和封建伦理对欲望的扼杀。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毁灭的导火索其实还是欲望,正是欲望促使吕道景要求碧兰定期提供银饰,也是欲望促使碧兰偷窃官银被发现,还是欲望使得吕敬仁痛下杀手。

缘起欲望,缘灭还是欲望,欲望带来的不仅是短暂的快乐,也是最终的毁灭,电影最后明德府依旧庄严肃穆,不得不说让人唏嘘不已。

电影讲述的悲情故事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第五代导演中,我们不难看到讲述两性、压抑和欲望主题的电影,包括《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炮打双灯》等等优秀的作品,第五代导演的相关主题电影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黄健中的这部《银饰》为什么不能得到同样的地位呢?

很大程度上,《银饰》还在用电影语言来讲述一个传统的、老旧的主题,虽然披着情色、悲情、同性的外衣,但是电影本身还没能将欲望的主题挖得更深入,对人物的把握也不够深刻,例如主角之一的吕道景的内心就表现得不够复杂,没有着重刻画。

没能从传统文化的反思角度走得更深,是这部电影的缺陷之一。

 9 ) 逻辑的错

发生在江阳县的这个故事,小媳妇和小银匠之间的孽缘,故事结束之前的所有情节,都是平铺直叙的平淡。

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啦,富裕人家的媳妇偷到了平民人家的公子;或者是富裕人家的少爷偷到了平民人家的闺女;在这个话题上面,“男权中心论者”和“女权主义者”都积累了蔚为丰富的资源。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银饰》的专利,在千百年前乃至当代社会,白领与蓝领之间的这种男女情事,说好听的叫做追求自由的爱情,说不好听的叫做啥,不说也罢,总之,作为客观存在于这个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类似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值得希奇的地方。

但是,《银饰》在结尾的地方,给人很大的震动。

特别是小媳妇的结局,实在出人料想。

关于小银匠的死,老银匠作过非常仔细的逻辑推理。

老银匠本来不喜欢小媳妇,后来由于小银匠的缘故,老银匠从爱屋及乌到真正接纳小媳妇,已经完成了思想和感情的转变。

但是最终导致老银匠杀死小媳妇的原因,却是一个我们常用的逻辑推理。

一般认为,犯罪具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犯罪动机,二是犯罪时间。

在老银匠眼中,小媳妇具备全部的犯罪条件。

首先是犯罪动机,在片子开头,小媳妇委托小银匠买砒霜,就暗示着某种犯罪动机,尽管“这动机”非“那动机”,毕竟也算是一种动机。

再就是犯罪时间,小银匠吃的那泡过砒霜的人参,是小媳妇亲自送来的。

这两个因素搅和在一起,任凭你是老银匠,也会坚定不移地相信,小媳妇就是杀害小银匠的真凶。

在警匪片中,或者在平时我们推断犯罪嫌疑人的时候,这种推理逻辑,始终被我们坚定地使用着。

但是,事实上这种逻辑可能有问题,至少在《银饰》中就出现了推论错误。

老银匠杀死小媳妇,在他的内心里,也许始终认为是为儿子报了仇。

特别是小媳妇死前说它怀了小银匠的孩子,这更加导致老银匠认为,小银匠的死,是小媳妇在借种生子之后的杀人灭口。

越是这样,越增加了《银饰》的悲剧色彩。

从普通人的逻辑推理习惯来说,老银匠的推理是没错的。

但是,老银匠的推理没错,那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呢?

想不出来,只能说,可能是“逻辑”出了错。

我们所习惯和认同的思维逻辑,所谓的“犯罪动机”加上“犯罪时间”的思维逻辑,肯定有问题。

《银饰》中揭示的这个话题,远远比警匪片所揭示的某种道理,更加深刻。

它至少说明,有时候,我们不能不反思一下,逻辑也有错。

正如在电子计算机时代,我们经常面临着“程序出错”这样的问题。

人是好人,如果说有错,那是逻辑的错。

 10 ) 一部很有意义的悲剧电影

这部电影我看过两遍,一部被封建束缚住人性自由的悲剧电影 ,看完后心里很沉重,我觉得女主没有错,一个活守寡的年轻女子,对于性的渴望本身就是没有错,起初的出轨行为或许是想刺激一下丈夫,让丈夫也能知道她的渴求,但是丈夫无法去满足,这个丈夫男儿身女儿心也是没有错的,人性为自己所求而活,可怜的是处的封建时代,现代社会这种人不少见,基因导致的,他丈夫是爱她的,只是怪自己的身体,他的身体被他的取向牢牢把控,无法挣脱,小银匠选择了去迎合女主,最终死于她的面前,小银匠的单纯和对世代思想的无知,以及理想的对于爱情自由的渴望害了他。

小银匠父亲的不及时制止也最终害了自己儿子,这部剧环环相扣,因果循环,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两个父亲害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人被封建社会的思想制度害死了,我最同情的是这个大少爷,他是一个善良的病人,只是这个病不被世人接受,他是善良的,爱他妻子的,也是勇敢的,最后在灵堂上他说是明德府害了她,他最终敢于同这种封建制度做斗争,最后睡死在妻子的坟前,身着异装,也是不惧世俗的羁绊,用于追寻人性的自由。

《银饰》短评

确实是电视剧手法拍电影,演的起码也认真,不过现在中国恐怕是再没这题材和态度了。

5分钟前
  • 我要炸学校
  • 推荐

小银匠死了。这黑暗的明德府。碧兰演的挺好的

6分钟前
  • 起舞
  • 力荐

就让你埋首烟波里/放出心中一切狂热/抱一身春雨绵绵

7分钟前
  • 未来不迎
  • 推荐

总感觉缺点什么。

10分钟前
  • 还行

还是没看出有多好来...唉~~我没水准了。

13分钟前
  • 素面加肉丝
  • 还行

哦,是部神奇的片子。

18分钟前
  • 哦哟哟
  • 还行

结局太惨,也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倒影。

19分钟前
  • 小魔魔一号
  • 推荐

一女的裹在大袍里在雪地上翻滚的画面。

24分钟前
  • prettycrab
  • 较差

拍得有点像电视剧,除了其中的肉欲戏。孟尧,现在把名改成了梦瑶,跑到香港在王晶手下拍戏,演一些性感的有的没的东西,没坚持做内地的文艺女,现在嫁人了。

26分钟前
  • 于影同行
  • 还行

女主角真得很不错!电影马马虎虎,题材并没有什么突破!

31分钟前
  • 春雨洗过太阳
  • 还行

电视电影既视感,十分粗制滥造。

34分钟前
  • 神枪沙子龙
  • 较差

@2008-02-05 06:24:24

38分钟前
  • The Woman
  • 较差

传统的透视,女人在悲剧生命中的无畏抗争

42分钟前
  • 杏仁
  • 推荐

这货不做明德府的人。

46分钟前
  • 化身为鲸
  • 较差

旧时婚姻感情的悲剧,阴差阳错。

47分钟前
  • 醚me
  • 推荐

2010.10.24

51分钟前
  • 木易雕
  • 还行

花了两块钱在一个昏暗的电影院里看的,文艺片的味道~~~

52分钟前
  • 白衣沽酒
  • 还行

一对诱人的奶子引发的悲剧。这是一首反封建的哀歌。

55分钟前
  • 面壁者
  • 推荐

到底露没露点?

57分钟前
  • Sucre☺
  • 还行

實在看不下去,5分鐘拖完。。。

60分钟前
  • 有理想嘅死鹹魚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