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不知怎么了,越来越不把明星当盘菜,就连《寻找成龙》这么一部儿童片(青春片?
)都找来近30位知名演员来客串,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必要。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电影就和春节联欢晚会没什么区别了。
每个人露个脸就走,剧情不需要了,表演无所谓了,只要众人拾柴火焰高,本着“我参与、我奉献”的精神轻而易举就能把一部电影凑得热闹非凡。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类电影也许有它的市场,但绝对不是我喜欢的。
对这类电影的影迷们,我要提醒一句,三个月以后还有一部口味更重的,你们可以虚胃以待。
明星多未必是凑数,未必一定不会出“众星捧月”的效果,但前提是,“月亮”要够大够圆够亮,也就是说电影的主角一定要出色,压得住场,而《寻找成龙》最失败的,恰恰是张一山扮演的“张一山”。
情景剧《家有儿女》让张一山一举成名,他那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功不可没。
挤眉弄眼、动作夸张的表演,在情景剧相当舞台化的置景里,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有效地强化了戏剧性。
然而,当张一山带着原封不动的台词腔调和表演模式来到《寻找成龙》里时,导演不仅没有进行纠正和调整,反而任由甚至鼓励他表现得更夸张和做作,最终造成整部影片无可挽回的失败。
在众多资深演员的反衬下,张一山的表演可谓惨不忍睹。
编导在情节设计上的不周全,进一步放大了张一山的缺陷。
他们竟然让一口京片子的张一山去演一个土生土长的印尼华侨孩子,而他身边的同学,不论是长相还是说话,都比他更像当地人。
于是,张一山演得越使劲,他离角色就越远。
影片版本:pirate播放器:暴风影音播放手法:一路ctrl+右播放时间:约10分钟感想:浪费了约10分钟的时间演员评价:演员?
我只看到了一个又一个2B总体评价:信春哥,得永生,信广电,痛不欲生
开头就穿帮一句北京话 弄得我都无语了!
到晚上 张一山武打那雪化的真快!!
这就是一部儿童教育片 !!
宣传片!
看完本片就剩这么一句乐和了就一部很一般的片子,成龙,还是动作片经典,说台词演文戏总感觉不对劲的样子
搜狐娱乐讯 尽管前有《变形金刚2》,后有《哈里波特6》,左右还有一批进口大片,青春励志、功夫喜剧片《寻找成龙》还是在“围追堵截”中杀出血路,以三天过400万的惊人票房成绩刷新国内同类题材电影的票房纪录,显示出国产电影顽强的生命力。
据了解,6月24日上映的《变形金刚2》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其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变形金刚1》深入人心的影响力让其在票房上一时无敌。
而投资额尚不及其几百分之一的《寻找成龙》如何与之抗争,成为摆在制片方与发行方面前的一大难题。
与美国大片相比,风格清新自然,表现手法独特,拥有众多明星捧场《寻找成龙》并不缺少亮点,但要在此间上映多少有点“悲壮”,用江平导演的话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事实证明,中国电影市场需要不同类型的影片,只要影片足够货真价实,观众就肯掏钱买单。
从《寻找成龙》发行方得到最新的消息,三天以来,该片票房已经突破400万,如此成绩完全超出想象,用他们的话来说,“太令人欣喜了。
”这一成绩同时也刷新今年国产同类影片同期票房成绩。
据发行方一位负责人燕羽女士介绍,公司为《寻找成龙》投放了115个胶片拷贝,300多个数字拷贝,而这些拷贝是根据各地影院经理看完片子之后对该片需求来确定的。
每晚12点后,各地影院相关负责人就会陆续发来短信汇报放映情况。
一般而言,因为《变形金刚2》的广泛影响,狭路相逢的《寻找成龙》被影院大多安排到中小厅放映,银幕占有数是是其他影片总和的四分之一。
即使这样,该片上座率也在90%以上。
燕羽曾开玩笑地问影院有没有“强买强卖”,影院方都会肯定地说:“全部是观众自愿掏钱来看的。
”影片放映过程中,观众们不时被曲折的情节、幽默的台词逗得开心一笑的场面比比皆是,让影院经理也不得不感慨:这的确是一部七岁到七十岁的人都能看的电影。
在分析《寻找成龙》获得如此优秀票房成绩的原因时,燕羽表示,首先是制作方对该片的定位好,这是一部适合全家老少一起来观看的影片,事实上,影院里一家老少结伴前来观看的场面随处可见。
影片中各个年龄阶段的明星的号召力也是保证票房的重要因素。
第二,尽管该片看似一部普通青春励志片,但在宣传气势上完全不输给投资上亿的大片,首映礼上百位明星齐贺的场面堪称罕见,不仅将成为国产电影市场化推广的经典案例,也引发观众巨大的观影期待。
第三,口口相传。
据了解该片第二天上座率高于第一天,甚至后来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影院还没有出现包场等由单位、学校组织前来观看的情形,都是观众自发观影,并通过口碑相传,从而吸引更多家庭前来。
第四,夹缝中也要求生存。
尽管受到外国大片重重包围,但是制作发行方坚定认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观众一定会喜欢上这部清新独特的国产片《寻找成龙》,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多样化。
先转一段08年城市画报对新裤子乐队的访谈: ...... 城市画报:你说过《野人也有爱》区别于之前的两部电影,这部的关键词是"国产"和"老气". 彭磊:对.因为这个片子追求的还是那种国产电影的感觉,但拍完看了半天还是没有80年代的国产片带劲. 庞宽:我看过一个叫《女模特之死》的国产片,特别好. 彭:屁大点儿事都说得特别夸张.原来我还看过一个叫《第九号全案》的片,讲一帮倒彩电的倒爷,为了20台彩电死了十几个人,这个杀那个,那个杀这个. 庞:国产片的电影语言特别不一样. 彭:镜头很愣,很少移动镜头,基本就是推镜头然后看面部特写.处理人思想的时候都很过瘾,比如一个人焦虑的时候表情特夸张,再弄些打雷的效果,一做思想斗争的时候大海就开始起浪.不像现在的电影,现在的电影都追求真实. 庞:我们就想拍一个那种感觉的,但最后出来的效果还是差一点.主要是现在的人的精神状态也比较萎靡,不像原来那些人那么来劲. ....... 当20年后——或许祖国已经解放,我们再来看寻找成龙的时候,时间或许已经向它投去一层神秘的喜剧光辉. 而江平也可以羞涩地对孙子说:一不小心,爷爷我就拍出了寻找成龙......
这真的只是一部儿童片,不过看到山哥错过成龙那一幕时,还是有点意思的。
冲着童年时山哥给予的快乐,这还是要支持山哥!
愿他能和杨紫有情人终成眷属,呵呵……
还记得冯小刚曾经说过,当年他的天下无贼送审的时候,广电部门的意见是整部片都没有体现出警察的形象,不够正面,而要求他修改。
于是冯小刚在片中加了一段警察抓贼的戏,我不知道大家看过之后是什么感觉,反正我觉得,那正是冯小刚对所谓的审批部门意见的一种讽刺和另类的反抗,而这一点,弱智的中国广电部门是看不出来的,或者还可能在因为自己的权利得到服从而沾沾自喜呢?
为什么说这个呢?
因为这部《寻找成龙》的导演正是前广电总局的副局长,因此,就算不用看也知道这是一部很正面,很和谐的“大片”,也正因如此,它也是垃圾中的垃圾。
我看了开头30分钟我就再也看不下去了这部电影再次体现国内幼稚的制作团队,一部类似学生作业的作品包含了国际巨星金鸡影后华表影帝,再加上一群资深老艺术家,张牙舞爪,哗众取宠的演完了整个闹剧。
从片头制作成员表就能看出这帮团队分工混杂,政治性质明显,并且,制作成员的英文翻译纯属瞎译,就更不要说电影语言,电影手法了,这部烂到已经失去艺术性的片子充分体现了国内电影制作团队竟然存在这样一群能力低下,水平差劲的班子。
后来看了另一评论发现原来是广电局退下的局长拍的片子,也就突然坦荡不少。
必然是拿钱太少,整个故事也毫无激情,导致团队凑活了事。
原来我国电影产业情况竟然如此可笑,也就再没什么可议论的了
广电总局拍这部烂片子什么意思。
给谁做广告呢?
看样子收了家谱网和旅游局不少钱吧。
成龙和张一山在这里真是自毁形象了。
下这个烂片子浪费我的流量可惜了。
还要被这么长的垃圾广告污染眼球,广电你赔我损失!!
建议大家不要围观这个电影啊。
真的很浪费时间。
消遣而已,没必要太较真了。里面的小道姑挺可爱的。p.s.潘粤明在哪儿?
怎么豆瓣分这么低?印象中没那么烂啊。就是讲一个小孩子为了追求心中的偶像,成龙踏上寻找成龙之路,后面遇到了成龙,成龙让他回去好好读书。正能量还是有的。
还可以
我....没话说了~~
咋评价都那么苛刻啊。。我觉得这里面几个美女演的还行啊。。
张一山主演,我一定要给5星,这是没话说的,但是,对于没有电影技巧的儿童电影,我苦笑不得,很想摘取几个,或许,导演是想,这是拍给小孩儿看的,所以。。。
真是囧片了。。。不过张一山还是挺讨人喜欢的
我脑残了 导演和成龙也都脑残了 当祖国的花朵都是脑残啊
给这么高的分 不是给剧情 是给张一山的演技 和故事的立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给孩子看的,有些教育意义,利用课上给学生放的
本来,想给2星,但此片太高调了,到处炒作,只给一星。
实在受不了了
就是故事比较单薄,还是比较有趣的
好吧,我比较没起子,被张一山见到成龙时感动到哭了。。。
怎么别人评的都那么差呢,我觉得还可以~
情节太散了,龙套大集合,鹦鹉和洪哥是不可忽视的亮点!
方老师你被陷害的真惨。。。我了解你的苦衷了。。。原来导演是。。。所以您不敢反抗啊。。。
CCTV6
太幼稚!
这都能叫电影?真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