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人生

Downsizing,缩身,缩水人间(港),谁缩小了我的老公(豆友译名)

主演:马特·达蒙,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周洪,克里斯汀·韦格,罗夫·拉斯加德,英洁德·埃格伯格,乌多·基尔,索伦·比尔马克,杰妮·霍蒂谢尔,杰森·苏戴奇斯,玛莉贝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缩小人生》剧照

缩小人生 剧照 NO.1缩小人生 剧照 NO.2缩小人生 剧照 NO.3缩小人生 剧照 NO.4缩小人生 剧照 NO.5缩小人生 剧照 NO.6缩小人生 剧照 NO.13缩小人生 剧照 NO.14缩小人生 剧照 NO.15缩小人生 剧照 NO.16缩小人生 剧照 NO.17缩小人生 剧照 NO.18缩小人生 剧照 NO.19缩小人生 剧照 NO.20

《缩小人生》剧情介绍

缩小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项伟大的新技术被科学家们发明了出来,通过这项技术,能够将人类缩小到仅5英尺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将因此消耗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保罗(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和奥黛丽(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 饰)是一对深陷贫困之中的夫妻,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决定去接受缩小实验。哪知道就在实验即将进行的前一秒,奥黛丽竟然反悔了,只有保罗一人缩身成功。 刚开始,对于变小的保罗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他住进了专门为缩小人所建立的社区之中,有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一显现,小人的社会和大人比起来,并没有好过到哪里去,更糟糕的是,保罗和妻子因为身形的巨大差异,感情出现了裂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幻象拳族另一个自己第二季奈德生命如此美好豹纹成吉思汗印度教父3猛虎嗅蔷薇之盗亦有道只为再次遇到你昨日青空这小子真帅我老婆未满十八岁港湾第四季1/89的凶手宠物情人史酷比:舞台风波迷失第四季DAYS戏剧训练营异形猎手回归光影颂明子的钢琴亲爱的,我要和别人结婚了热血神探一眉归来旗鼓相当新鲜人登陆日:猛犬连悄然走进你的世界

《缩小人生》长篇影评

 1 ) 让人迷惑的豆瓣评分,但别错过了

刚看到这个豆瓣评分5.4分的时候,还是有点犹豫的,但是马特达蒙作为主角,主观上还是略微提升了一下预期的评分。

下午标记完想看,晚上就能看了,这点很开心。

开始实验室(开头的配乐挺好听https://music.163.com/song?id=5114005&userid=98966791)的那个装置,我以为是个火化炉,结果是个“微波炉”(后面陈玉兰照顾的那个生病妇女的丈夫就是因为操作人员没取下金牙,头爆炸了,这特么不是微波炉是啥,好吧,这只是个吐槽点)。

总之,在药剂和“微波炉”的双重作用下,实验成功了,可以缩小动物了。

看到这里联想到刘慈欣短篇小说集《时间移民》里面的《微纪元》篇,把人类缩小,减少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保护地球,从科幻的角度来讲,是个大胆又棒的题材,我理解不了5.4分是怎么来的。

接下来是缩小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了,有一批人通过缩小技术去了隔离的“乐园”,男主保罗在“小朋友”的劝说及生活的压力下(换个大房子,不堪重负啊,贷款被拒了),参观了“乐园”,乐园仿佛是个天堂,人们可以过上奢侈的生活,而代价在正常社会几乎微不足道。

保罗夫妇动心了,变卖家产,准备缩小手术。

有一个场景很有意思,在酒吧举办离别酒会快结束的时候,有个陌生人来问保罗:你们缩小后还是正常人么?

还有普通的投票权么?

你们只是寄生在正常的社会上。

这个问题很犀利啊,微型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关系与冲突。

这算是一个亮点。

在保罗成功的不可逆的通过“微波炉”浓缩完身体后,他老婆退缩了。

普通人在面对微型化面前的心理冲突显得很真实。

在只有享乐和接线员无聊生活中,保罗迷失了,他不知道微型人活着的意义。

直到碰到了陈玉兰,通过陈玉兰,接触到了乐园的另一面,所谓的乐园里还有贫民窟,还有饥饿与严重病痛,恶劣的卫生医疗环境。

乐园只是另一个社会而已,依然有阶级与贫穷。

在自身艰难的情况下,陈玉兰依旧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

后面到了挪威的伊甸园(最初的微型人社区),伊甸园里人们在研究员的领导下(他已经变成伊甸园里的精神领袖了,这里面又涉及到社会学和宗教层面的问题)将进入地底生活,这又是一个很赞的设想,通过地下的诺亚方舟来对抗世界末日的大洪水。

关于情节的内容赘述完了,回顾一下整个电影:微型化设想,正常人与微型的冲突,微型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方向。

电影的科幻元素十足,带来大量关于社会与人类的思考,简直不能更赞了。

缩小人生 Downsizing 获奖情况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7)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亚历山大·佩恩第75届金球奖 (2018)电影类 最佳女配角(提名)周洪第24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2018)电影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周洪第22届美国艺术指导工会奖 (2018)电影奖 最佳当代电影艺术指导(提名)第16届美国视觉效果协会奖 (2018)最佳电影辅助视觉效果(提名)第89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2017)年度佳片第23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8)最佳女配角(提名)周洪第22届金卫星奖 (2018)电影部门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这样一部电影,居然只有5.4分,简直不可思议,以后对豆瓣的评分可以有选择性的参考。

 2 ) 《缩小人生》:一部被过度夸大的科幻幻想

《缩小人生》这部电影以一个独特的概念吸引观众:通过科技将人类缩小到迷你尺寸,以解决人口过剩和资源短缺的问题。

然而,这个有趣的前提并没有转化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反而沦为了一部充满逻辑漏洞和平庸剧情的电影。

1️⃣剧情分析电影的剧情发展缺乏深度和连贯性。

主角决定缩小的原因显得牵强,而他之后的经历也未能充分展开,导致观众难以产生共鸣。

电影试图探讨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和阶级差异,也因为缺乏深入的探讨而显得肤浅2️⃣角色评价角色的塑造同样令人失望。

主角的性格转变缺乏说服力,而配角则更像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的工具人。

缺乏深度的角色使得观众难以投入情感,进一步削弱了电影的吸引力。

3️⃣导演和演员表现导演在构建一个可信的迷你世界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视觉效果虽然华丽,却掩盖不了剧情的空洞。

演员的表现也未能挽救这部电影,即使是一些知名演员,也未能赋予角色应有的生命力。

4️⃣总体评价《缩小人生》拥有一个充满潜力的设定,但电影却未能充分利用这一点。

它试图触及一些重要的社会议题,但最终却沦为了一部充满陈词滥调和缺乏深度的科幻片。

对于期待一部深刻社会评论或引人入胜故事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失望。

 3 ) 贪多嚼不烂的典型例子

一星给演员/大佬们在线的演技,一星给剧本以及他本来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恕我真的不能给更多了。

前半段的设定不错,也埋了些(我以为的)伏笔,但从中段开始走向就变得很迷,如同脱缰野马一般,且居然还不是一路泥石流到底,中途偶有些瞬间让我觉得“啊 原来是想讲这个方向”,然后立刻急转直下,最后只剩下一脸懵逼。

老实说,这片子可能更适合拍电视剧,而不是电影,毕竟可以延伸开探讨的方向太多了。

阴谋类的,可以从那22万5千分之一的失败率上做文章;人文类的,可以从前妻阵前倒戈上着手;社科类的,或是探讨经济,或是政治,或是阶层,都是挺好的切入点;再或者,什么越南女的经历啊(想我刚看到她出场还天真地以为会有什么反转),邻居的生意啊,城外的贫民窟 啊,都可以挖掘嘛,只要讲的够深入。

然而贪多嚼不烂,处处挖坑的结果就是哪个都没填上,这就很尴尬了。

 4 ) 缩小了人生,却缩不小人类之间的贫富差距

该片讲述了一对中年夫妻为了节省开支,他们自愿加入缩身计划中,把自己变小,结果只有丈夫变小了,妻子并没有,于是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随之出现的,是世界范围内的缩身社区。

在挪威,一家成立于75年前的研究所,为了应对世界人口逐渐过剩这个人类最大的长期威胁,缓解人口过剩导致的环境污染、极端天气气候。

成功研究出了一个既实际又人道,且具包容性的补救办法——通过技术将人类同比例缩小。

主人公保罗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男性,人到中年却刚还完学生贷款,存款很少。

不仅有年迈患病的母亲要照顾,还需要努力维持家庭收支平衡,生活拮据。

他和妻子奥德丽一直想要买房,但因为收入与负债比不合理,在银行的抵押贷款被拒。

无奈,两人只能蜗居在一个小房子里。

在得知一对朋友通过缩小技术,获得了更加悠闲、美好的生活后,保罗和奥德丽也产生了缩身的想法。

地产商表示,保罗和奥德丽目前共拥有十五万二千美金的资产,这些资产在缩身后,会在微型世界等价升值为一千两百五十万美金。

二人可以在“悠闲境”社区过上非常奢侈的生活。

虽然还是心存疑虑,但生活压力极大的保罗和奥德丽,最终决定变卖现有家产,去做缩身手术。

做缩身手术,需要剔除全身的毛发、拔掉牙齿,再通过技术进行缩小,过程并不复杂。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经过一系列程序成功缩小的保罗,在病床上悠悠转醒,却得知了妻子临阵脱逃的消息。

原本幻想着过上幸福新生活的保罗,此刻却内心苦闷。

只能一个人来到社区,住进了和妻子梦寐以求的豪华别墅。

过了不久,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的保罗和奥德丽选择了离婚。

离婚之后保罗没有那么多钱,只好换一个公寓住着,并且还找到一个话务员的工作.

他试图去找一个离异有孩子的妈妈以解决自己的孤独,却以失败告终。

保罗加入了有钱邻居杜桑在家中举办的狂欢聚会,体验了一次极度放纵。

杜桑也很喜欢这个傻傻的美国邻居,第二天醒来后和他聊了很多自己做小人生意的秘诀。

这时保罗看见了一个跛脚的亚洲女性,是负责打扫房间的清洁员。

在仔细看过她的脸后,保罗认出了这是曾经上过新闻的越南人道主义活动家陈玉兰。

越南女孩陈玉兰是缩小技术的牺牲品,代表的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

在一些国家,缩小术被用来排除异己。

陈玉兰因为抗议大坝修建摧毁家园,参与游行活动而被捕。

当局用缩小术把这些抗议者“邮递”到了美国。

因为暴力运输,其他人都惨死在邮递盒里,活了下来的陈玉兰却失去了一条腿。

保罗出于职业(他原来是个理疗师)惯性想要帮玉兰治疗受伤的腿,但她似乎并不是很在意自己的腿,只要这条腿暂时还能让她行走就不需要立刻治疗,眼下着急的是家里还有一个奄奄一息的人在等待着救助。

玉兰坚决要让保罗去自己的家中救人。

在缩小城市里,陈玉兰生活在微缩城市的边缘——穿过一条狭小黑暗的隧道,那里是和微缩乐园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天地。

这里聚集的是世界各国被强制缩小的人。

他们全都是遭到嫌弃,被政府强力清除的人口。

拥挤的楼道,低劣的设施,衰老的乞丐,等死的老妇,那里全是被抛弃之人,还有大批类似陈玉兰这样的底层人士。

他们白天到城市里给富人们打扫卫生,收集客人不要的食物,为了生存忙碌奔波,面对疾病也只会想方设法如何能体面地死去。

在保罗给玉兰修理假肢的时候,失手将假肢的脚弄坏了,从此保罗就只好给玉兰当“脚”用,每天背着她去雇主家,还得替她劳动。

邻居杜桑见状哭笑不得,决心要帮助他。

杜桑找的理由是去挪威做一笔机密的大生意,需要带上保罗。

不成想,玉兰也要去挪威见那个发明了缩小术的科学家,说自己受到过很多次邀请,只是一直没有时间去。

于是,原本一场帮助保罗脱离“苦海”的精心设计就变成了实现玉兰去见科学家的梦想之旅。

在船上,保罗因为玉兰特殊的经历和勇敢善良的内心动了情,和她发生了关系。

之后约根博士和妻子见到了玉兰和保罗,表达了歉意后,约根告诉了他们科学界一个令人震惊的大发现:地球即将迎来气候大变化,大型人类会因此而灭绝,但是小人或许可以逃过一劫。

到了起源部落,保罗无意间发现了社区一直秘密进行的避难准备活动。

他们凿通了一个长长的通道,在地下建造了一个避难区,准备了丰富的资源和人工光照,据计算起源部落的小人们可以在里面生活八千年。

看着在最后一个日落下狂欢的起源部落,保罗内心动摇了。

保罗似乎被科学家拯救全人类的宏伟蓝图打动,也想要加入其中,他认为这是他终于可以做一点什么正经事情的时刻。

当玉兰告诉他杜桑已经准备好回去的船票时,毫无牵挂的保罗想留下成为避难者的一员,也希望玉兰和他一起。

但是玉兰认为保罗在犯蠢拒绝留下,因为她觉得回去帮助那些社区里此刻真正困难的人们,才是自己的使命,而不是躲到地下几千年做一个传承者。

好友杜桑和船长也觉得起源部落这种做法不靠谱,就算真的躲避了气候灾难,在封闭的地下也仍然会因为人类的恶性心理而矛盾重重。

不过三人尊重保罗的决定,既然他决定留下,那么只能祝福他。

第二天,当保罗依依惜别朋友,跟着起源部落的人们进了长长的隧道。

可是保罗看着一望无际的上坡路,慢慢停下了脚步,随即立刻跑出了隧道,去拥抱守在门口的玉兰。

从此,他便和玉兰一起,在这个缩小的世界中,做着帮助别人的工作。

 5 ) 《科評電影》主理人白燁分析

從傳播角度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對於縮小技術會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給技術的革命帶來一個實驗性的思考。

從兩個維度來看:其中一個就是縮小技術真的出現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第二個是:“現代人類會不會是縮小後的結果呢”?

如果是的話,北歐神話裡的泰坦巨人和中國神話裡的“巫人”就可以作解釋了。

整個第四季都是人類的發展紀元,大概有3000萬年的歷史,這裡說的幾百萬年就是錯誤的。

會不會是女媧用了一個什麼樣現代人無法理解的科技來把“巫人”給縮小,成為現代的人類,這是有可能發生的。

這個片子唯一的問題就是:“技術不成熟”,放大縮小的理論是基於量子論,用量子論可以勉強解釋,沒有完全清晰的解釋方案。

也就是說,縮小的技術可能比穿越時空的技術維度更高,因為穿越時間使用相對論就可以完成一半。

那麼放大的理論會不會是比量子論更高一個級別的理論。

我們來看穿越時間:“想要到未來只需要達到光速,然後和要到未來的事物保持相對運動就可以啦。

想要回到過去,利用量子的幽靈效應,從量子維度去處理就可以完成”。

量子物理是相對論的下一個層級的技術。

放大縮小技術會不會跟相對論與量子物理的關係是一樣的。

那麼有理由相信: “放大技術是比縮小技術更高一個次元的”。

但是在現在科技的使用上它就是不完善的、是技術不成熟的,沒有辦法商用的。

所以這個片子唯一的錯誤就是把沒有辦法商用的,科技給放到了商業的用途裡。

 6 ) 无疾而终半途而废莫名其妙浅尝辄止

亚历山大·佩恩片中来自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中年白人男子又要中年危机了!

不过与前作们不同的是,这次有两个更劲爆的大背景设定:人类由于人口过剩糟蹋地球已经快要灭亡了!

人类发明出了(不可逆的)缩小术可以让人进入物美价廉的小人国生活!

印象中这是佩恩第一次涉足科幻题材,有这么一个天才的想法着实是吊足我的胃口。

只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此片扎实的证明了佩恩的小文青和小温情还驾驭不了宏大的主题,各种无疾而终半途而废莫名其妙浅尝辄止。

其实两大设定的高潮——缩小手术和邪教狂欢——都很有创意,只是不成体统,不见方圆。

愧对呆萌和瓦叔的亮眼表现。

 7 ) Downsizing小事集(5件)

(以下可能含剧透)1. 导演+编剧Alexander Payne曾经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The Descendants(后裔,2011)和Sideways(杯酒人生,2004)。

另外还有四次提名,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

他之前的电影剧本以改编为主,但本片是他和奥斯卡老搭档编剧Jim Taylor原创的。

最初的点子来源于Jim Taylor和他兄弟经常讨论的一个人缩小后生活更美好的话题,后来他们把这个话题和解决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

导演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想通过本片表达的主题很多,不仅有环境问题,还有政治隐喻,还有一个男人找到迷失自我的成长故事。

确实主题很浩大,适合拍成迷你电视剧集,而且现在正是做电视剧的黄金时代,但他们还是坚持要拍成一部电影。

他更喜欢电影这种形式。

导演还提到这部电影有点像《黑镜》,通过一些比较诡异的科幻设定反映社会现实。

但他本身对科幻并没什么兴趣,更想做一部Hal Ashby或是Robert Altman的电影,在结构上多线叙事。

有评论认为,这个片主题不停的变,好像没有一个统一主题。

2. 预算本片早在2009年就已经构思上了,但导演先制作了其他项目,包括The Descendants和Nebraska(内布拉斯加,2013)。

因为本片一直筹不到资金。

导演说投资人觉得剧本“太智慧了”,投资风险大。

而且预算也很高,因为要做大量的视效。

这也是导演拍的第一部视效电影,也是拍过片里耗费最高的,大约花了6500万至9000万美元之间,比他前三部片加起来还要多。

但导演不愿意将就。

为了拍出心中的效果,坚持把预算定这么高。

最后派拉蒙的Brad Grey觉得虽然剧本感觉讲不太通,但还是可以拍的。

可惜他在影片完成前就去世了。

上映后票房比较惨,首周不到900万美元(在美国上映当天男主马特达蒙的父亲去世了……)。

最终全球票房约3800万美元。

3. 卡司豪华。

据说男主马达很快同意了接演本片。

他前妻的扮演者wiig姐曾和他一起出演The Martian(火星救援,2015)。

片中还有句他母亲的台词致敬了火星救援:“他们都能上火星了,却治不好我的纤维肌痛。

”片中除了主角,还有很多大牌演员客串。

其实之前连梅姨Meryl Streep、Reese Witherspoon都考虑过参演。

Reese Witherspoon本来要演男主前妻那个角色,但因为去了去年很火的美剧Big Little Lies(大小谎言,2017)剧组所以没有时间。

片中越南女扮演者Hong Chau也出演了《大小谎言》。

她在本片的表现获得了广泛赞誉,包括金球奖最佳女配提名。

她小时候的经历和本片中角色很像,本来是出生在泰国的越南难民,后来全家跑到美国。

她在美国长大,毕业于波士顿大学,一直从事表演行业。

但Hong Chau在影片中的形象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塑造得过于“刻板印象”了,言行引人发笑,本质上暗含种族歧视。

4. 拍摄地有加拿大:开头的会议是在多伦多的Aga Khan Museum阿迦汗博物馆拍摄;最后的小人村落是在安大略省的Kelso Quarry Park拍的。

还有挪威。

另外还有导演老家内布拉斯加州(也是TBBT的Penny的老家)。

其实他很多影片都在自己家乡拍的。

5. 科学原理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能量E等于质量m乘以光速C的平方。

所以如果要真的把一个人从正常大小缩小到iphone那么大,需要上百个千万吨级核弹爆炸产生的能量,更不要说电影里是批量压缩一群人,那需要的能量得多大!

本来是出于“节能”的目的才要缩小人类的……而且,如果人变得像电影里那么小,声音应该是又小又尖细的,无法和普通人类正常对话。

更没有办法像男主一样接客服电话。

另外,这么小的人很容易被一阵风吹跑,也很容易被野生动物吃掉。

所以小人国的防护网得特别坚固才行。

片方也承认他们忽略了科学上的可行性。

压缩太多是不可能的,但降一点儿是可能的。

来自纽约大学的华裔生物伦理学家S Matthew Liao在2012年曾发表相关论文,提出人类可以平均降低15公分(也就是100年前的身高水平)的具体方法,包括着床前胚胎遗传学诊断,选择较小的胚胎进行生育,或是给人类注入过量的雌激素。

但这些行为同样有道德上的争议。

但确实能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而且利于未来的太空旅行。

Source:IMDB.comdeadline.comew.comundertheradarmag.combusinessinsider.com

 8 ) 浪费了好料的一碗清汤寡味的杂烩

缩小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主题。

尽管这个主题并不新颖,早有无数的作品使用或诠释过这个。

但这个电影把缩小用科幻包装了一下,再赋予环境保护的意义,这一点挺有新意,也挺让人期待的。

但观景下来却很让人失望。

电影想讲的东西似乎挺多,中年危机、反乌托邦、贫富差距、环境保护、生命意义,但都没有讲好。

可能就是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交织在一起反而都淡了,结果就是哪样都是浅尝辄止,清汤寡味。

前面的铺垫也挺长的,从博士的实验到演讲,再到男主看到报道,以及和病痛的母亲交谈。

这一段其实内容也挺充实的,特别是母亲抱怨科技如此进步却无法让她避免病痛也确实引人唏嘘。

然后后面一转场就是男主的柴米油盐了,这么回头看来前面的铺垫有点过长且没有必要了。

相对最完整的一条线应该是男主的中年危机或是房子危机了。

虽然有着一套房,我也不理解住在母亲遗留的房子里有什么问题,总之就是没钱换好房子,最后就兜兜转转去缩小了。

这里的设定挺有意思的,缩小之后由于资源消耗小,所以财产就相当于变多。

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只要缩小过去基本都是富翁。

这里其实可以展开的点很多。

老婆跑了之后就是颓废加放纵,不过也就放纵了一场派对,就遇到了越南女。

紧接着就是去挪威参观地下火种计划。

除了越南女的桥段有点轻松的笑点外,整个节奏其实又快又挺乱。

男主的选择也是莫名奇妙,想要去地下这个想法就很莫名奇妙,突然又不去了就更莫名奇妙了。

他和越南女的关系,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个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人生理想的人被一个高执行力的人推着走而已。

所以说从最后来看,某种角度上来说,男主还是得到了救赎。

至少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跟着女主的指挥走呗。

OK,中年危机这条线勉强算是通了。

那缩小的作用是什么呢?

整个后半段的剧情,从老婆跑了开始,就和缩小没有任何关系了。

颓废放纵遇到一个历经生死仍满怀希望热情的女子,想要拯救世界却发现拯救身边的点点滴滴也很有意义。

还算不错的主题,但是大家不是奔这个来的啊。

而且如果是这个主题,那前半段电影是干嘛的呢?

其实缩小这个主题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电影里也或多或少地提到了。

比如正常人和缩小人之间是否是平等关系,比如缩小是不是真正能节省资源保护环境拯救人类,比如缩小是不是反而会形成新的剥削关系,比如这背后是不是其实有什么阴谋。

这些故事也许俗套,但都可以讲得很精彩。

但电影就是巧妙地把这些都绕开了,偏偏去讲中年危机。

关键是中年危机讲得也不好啊。

结论就是去当义工吗?

当义工当然是好事,但中年危机的我们至少知道当义工解决不了这个啊。

 9 ) 人云亦云

在他转头跑出地道时,我哈哈大笑他做任何事都没有成功过。

人云亦云,其他三个人看着门,他狼狈跑出来,说那是爱情炮,真的嘛,我觉得不是,只是骗自己找借口。

当世界告诉你,缩小化的好处不胜枚举,去缩小化,你见到名人生活不好,他是个伪善者,去帮助她去挪威,环境变化,长期洗脑,最后一天看见太阳,他转身进入了地下室,这里不得不提一句,那一团泥巴落下来,把我整笑了。

为什么她说她是个好人呢,她碰到的人都太自私,拿着过期临期的食物药品,反正要扔,不如给了人。

那么多人看见她,没有为她买假腿,他也没有。

杜桑找了个借口去挪威,他也厌倦了照顾她,她说了一句,没关系的,我付给她们高薪,走不会影响的。

船长,杜桑,陈玉兰都活在当下,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保罗与你我一样,只是个普通人,会被环境影响。

爱情炮,性炮,分手炮,复合炮,同情炮,友情炮,美国的八种炮法,我漏了两种。

明天一觉醒来,我大概只会记得有趣的八种炮法,有趣的题材电影,我会不会像写这段评论时候那样清醒认知到自己只是个人云亦云的普通人,去告诉自己特立独行,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我想不会,我依旧会睡到中午,过上日复一日的生活。

电影里导演想表达的太多,反而杂乱,缩小化是乌托邦,是平行时空,从现实的压力到婚姻的表现(妻子光头后悔。

离婚),从普通人向往名人的生活(合影,帮助她),从酒醉灯谜的派对到贫民区的格子楼,从波光淋漓的湖面到蚁穴,从高处看的云端到雨后狼藉的地面以及贫民。

当大巴开过好像城墙一样下面掏的耗子洞时,看到所谓的贫民区时,我感到感叹,又觉得理所当然,又觉得低落。

 10 ) 剧情很割裂,但是看完之后反而有所思考

开始看剧的时候,想了一下自己处于这个情景下会选择变小吗?

能享受好的生活,也许会考虑。

看完之后,突然意识到,当我考虑变小不变小的时候,已经证明自己是个穷人了。

再延伸一下,为了好的生活,可以把自己变小,那如果有某种移植技术,比如舍弃自己的一只手给富人,获得千万倍的报酬,选吗?

可惜电影太割裂了,开始看甚至以为是个喜剧片,后面的剧情走向实在是不明所以。

《缩小人生》短评

这简直就像是把题材不同又互不相干的五、六部电影依次塞进了同一个135分钟里面。知道的明白这是玩崩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故事接龙呢。就差把我看出精神分裂了……

4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较差

立意还行,直到主角变小之前的逻辑和剧情推进也算OK,但之后就全面崩坏。最后一个笑点是被缩小后躺在床上的裸体小人。知道导演想说缩小后依旧有贫富阶级等等各种问题,但执行成这样,人物行事逻辑都莫名其妙,只有Dusan先生脑子还算正常。

8分钟前
  • 肥嘟嘟左卫门
  • 较差

毕竟人生没办法轻轻松松就逆转,其实也不需要逆转。

11分钟前
  • 月是故乡明
  • 较差

男女主角都很莫名其妙,倒是一心只图享受的配角比较接地气,真的好浪费这个题材

13分钟前
  • 蓝抑郁剂Lily
  • 较差

前半段挺搞笑挺新奇的 后面越来越 “这他妈在讲啥”“这他妈又在讲啥” 尤其是感情线 嗯估计也可以作为笑点吧... 关于各国家的人的性格设定太太太cliche了...

15分钟前
  • 还行

前小半部分很有科幻色彩,后大半部分很有现实意义,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伦理剧,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说老实话,我一直期待特大暴雨摧毁小人国后的故事。尽管不太科学,还是可以一看吧,吐槽一下:剧情简介与真实剧情后半部分完全不同。客窜的明星有好几个。

19分钟前
  • 龙皇
  • 还行

真是浪费题材哇。

22分钟前
  • 口袋_肥力士
  • 还行

具思想实验性质,不是搞笑或猎奇的取向,美国人有八种炮啊,中规中矩还是可以的。

23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还行

缩小只是噱头,实则在讲呆萌的中年危机,不过太拖沓,走向也很迷,浪费了一个好题材,BGM不错。

24分钟前
  • 西决
  • 较差

我们最大的权利是缩小自己的身体,最多的财富是不值一钱的时间,最牢的牵绊是脆如薄纸的婚姻,最终的归宿是遁入无光的世界。勇敢的人可以识别勇敢,尽管你蛮不讲理不懂礼貌,我却不知不觉靠近;自由的舌头会亲吻自由,虽然有八种打炮的方式,我发誓那晚是由爱而生。不愿逃入地底,我还爱这夕阳和人间。

29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导演是多次提名奥斯卡的佩恩,主演有瓦尔茨这样的好演员,也有马特达蒙这种一线巨星,还有这么好的故事设定,结果电影就拍成这样?前半段还挺好看的,我以为要讲缩小后出现的问题,或者正常人类和缩小人类的矛盾,结果讲的这个故事和缩小人类有个屁点关系。太无聊了。就这还能入围金狮奖主竞赛单元?怕不是给导演面子吧。4分。

31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较差

多好的科幻脑洞啊……硬生生拍成了人生爱情故事,然后还是个渣片……虎头蛇尾都是客气的评论,应该说是扶不起的阿斗才对…编剧和导演接锅吧……可恶至极!

33分钟前
  • 徐徐连连发财
  • 较差

前40分钟跟后面将近100分钟完全是两部电影。主题急转直下,刻意的角色安排搭配走马观花的剧情造就了乏味无聊。强行搭了个不错的科幻概念却根本没有讲一个能与之匹配的故事。说教的行为多得让人厌恶。

38分钟前
  • 张小晗
  • 很差

前半段的奇幻喜剧风搭配后半段的现实影射。概念很好,但是剧本不够硬,电影技巧也不够高明。感觉有很多想讲的,但是缩身这个概念对于三观的撼动实在太过巨大了,最后只选择了一些小的切入点。而且讲得很浅,这个比较遗憾。给个6.5-7分是没问题的,现在这个分数低得太夸张了…4星奶一口。

41分钟前
  • 推荐

本来有一个很好的主题

44分钟前
  • 粵語殘片
  • 较差

对fuck的论述挺精辟的

45分钟前
  • 荒林
  • 较差

创意是好的,立意也是好的,就是故事没编好,电影也没拍好。

46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5) 在《不可思議的收縮人》和《蟻人》後再拍出新意,而且科幻獵奇過後是導演最手到拿來的人性風景:日子還是要過下去。一直聚焦小人物的他拍出真摯的小小人物。在大小、國土、階級、當下與未來之中作出抉擇。更新《維特魯威人》的外在標準。喜見導演的突破,但同時不失一己的關懷。

49分钟前
  • 何倩彤
  • 力荐

后半部浪费了前半部的好设定,过于政治正确又流于表面,当个喜剧看看吧

53分钟前
  • 破旧的时光机
  • 还行

当成普通科幻片来看的,没想到寓意这样深,思考也一步步进阶,从阶段1不甘心离婚到阶段2自私欲念满满到阶段3无私学会去爱到阶段4虚无主义再到阶段5活在当下。我觉得自己还在2、3阶段间徘徊

56分钟前
  • Pallas(小P)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