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讓我被胡歌徹底粉了。
這劇毋庸置疑是年度大戲,胡歌也把這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是劇本和胡歌同時造就了梅長蘇。
經歷傷痛,鳳凰涅槃的胡歌,能夠真真切切將自己融入梅長蘇,痛梅長蘇所痛,憂梅長蘇所憂。
胡歌與梅長蘇的靈魂碰撞中,悟出了更多活下來的意義。
而袁浩這個角色,完全就是一個被女性包圍,被動的一個男主,再加上婆婆媽媽,狗血般的劇情,與琅琊榜中梅長蘇成了鮮明對比。
也讓我們有一種宗主掉入婚姻裏智商堪憂無法直視的落差感。
但,我們必須要將梅長蘇和袁浩這兩個不同定位的角色分開。
從演員本身的角度,這兩個角色都給了胡歌啟示。
所以,不要說胡歌接戲不長眼,只顧人情不長眼。
袁浩,一個33歲的被催婚男,一定程度上跟胡歌是相像的,在生活中被催婚的孝順兒子胡歌,我相信他通過這個無奈的角色一定有所共鳴。
其實我自己看了王麗萍的這兩出《生活啟示錄》和《大好時光》也對其中的想帶出的主旨產生了共鳴。
孝敬而努力順從父母即使他們在催婚;普遍的有心機的女性心理;大齡剩女巴不得把所有準備好就差結婚的心態。
雖然有些劇情演技牽強,但一切都是在我們身邊發生的。
其實生活本來就如此狗血,電視劇只是把所有的狗血事情放在了一起並增加戲劇性。
我也看得出角色其實挺像胡歌本人(雖然我說了這句話也許被人噴)。
其實,聽了幾個胡歌的訪談,感覺胡歌很可能就是常年被劇本包圍,有時對自己生活感到無能為力,力不從心。
他說過:“我在劇中飾演的角色不是智商高就是知識淵博,但殺青後回到自己的住所,就像一個憋了的氣球,不知所從。
” 他很多好劇都是太脫俗了,而王丽萍老師這些婆婆媽媽的劇,也許能夠讓他從戲劇的層面了解狗血且俗的生活。
劇情本身不會太出彩。
一來王丽萍老師的劇就那麼個套路;二來很多新演員的拿捏不太好,所以給整部劇是劇減了不少分。
但胡歌可以通過這個角色成長,這是肯定的。
一個好演員,怎麼可能每一部作品都是很高分的呢?
沒有這些各式各樣的角色給演員的啟示,怎麼可能造就一個好演員?
最後的最後說一句,這劇 不是胡歌 我是絕對絕對不會看的,因為我本來說就很少看內地劇肥皂劇。
對了,我是腦殘粉。
:)
完全是奔着胡歌看的 琅琊榜刚追完觉得超级不过瘾!
然后听说他的这部剧就来看看……结果……我真是日了狗了……快进看了第一集直接把第二集缓存的删掉了 这剧 拜拜了您嘞 女主角和男猪脚在别车那段看的真是牙疼 身为女性看着女猪脚那掐着腰鼻孔朝天说什么你妈没教育你什么我今天心情不好你别惹我什么马路是你家的牛羊是你家的么我都想呼她好么 这种女人完全是泼妇潜质好么!
一想到接下来剧情是不打不相识我都牙疼的不行 就算最近电视剧不流行白莲花不流行傻白甜那也用不着弄个这种设定吧我以为接下来就正常一点了 没想到立马来了个十年之约……卧槽怎么哪都有十年之约?!
编剧求你能动动脑子换个梗么?!
我以为后面就会好多了 没想到我错了 后来看到女猪脚和女配角在衣服店争衣服那点 我一直想着看那女配角那么老估计是男猪脚的阿姨或者是青梅的妈 然后发现!!
那个脸很方长得老的像男主角的妈的人 就是男主角的青梅竹马!
十年之约的当事人!!
我真是……日了狗了……而且明明长得又老又丑还说着你是看我穿衣服太好看所以嫉妒的台词真是反差不萌啊 你穿着真的还没那些淘宝爆款好看好么 谁给你的自信?!
编剧求你考虑一下观众的心情好么!
看了这一段之后我立马关了……虽然胡歌演技有个大提升 但是依旧无法挽回一部烂剧啊 胡歌下次挑剧本多用点心吧 这种剧你是怎么入眼的?
编剧的人设有点多,剧情略有一点拖沓,除了胡歌王晓晨对戏的部分以外(胡的爸爸和胡的弟弟的戏也不错),其他都有点让人想快进。
编剧主干线抓的还行,胡王对戏的台词写得还不错,两人演绎的更好。
不过如果换成其他演员,估计台词表现力不会达到这个程度。
总之,这部剧的人设给2星半,剧本可以给3星半,胡王台词给4星半,胡王表演给5星。
所谓金牌编剧这回真的要感谢胡歌王晓晨了,没有这俩人,估计评分要见底了。
给5星主要想鼓励王晓晨,从她国剧盛典上的获奖感言就能判断出这的确是一个特别好的演员,加油!
胡王在一起还是挺配的
首先来说一说,又一出闺密撕逼向的电视剧,让我不禁怀疑了人生。
怎么,编剧同志们,闺蜜不撕逼,不抢男友,不反向,分裂,你们就编不下去了是不。
真是吐的一口好狗血。
本来挺喜欢晓春这个人物,可惜编到后来,这个人设也崩了,有点装模作样的白连花样,实际上人也是确实是白莲花。
因为看了前几集,就想把剧追完,谁知道,谁到后来变成一种煎熬,有一种赶鸭子上架,必须得熬完而不是追完的感觉。
终于拖沓到苦尽甘来吧,还没甜蜜几分钟,居然又狗血的女主得病,这种高大上的剧情不是一向是泡菜国的专利么,啥时候我大天朝也来凑这份热闹?
无意间拨开电视发现了这部热播的剧,那一晚已经更新到了32集,因为在二台时代里第一次看到了王晓晨,觉得还是有点喜欢这种款,长相身材都佳,有时喜欢一个演员除了长相就是感觉,也说不上来。
前32集被一些原因各种跳过,这当然包括雪儿太丑,冰冰太贱,而且戏码还辣么老长,真不知道为什么主次这样不分明,非要搞那么多插曲,直到32集白马的戏码才应了我的心,也是广大观众的心,对前面的那些剧情和包括雪儿这位颜值严重扯了后腿的女演员的吐槽已经很多我也不做过多赘述,选几个点来说说感受。
首先是那个能让小春答应与袁浩谈一辈子的恋爱的承诺被袁浩霸气的实现。
骑着白马在跑步中小春的身旁若无其事的出现,优雅而帅气到爆,真的被这一刻惊呆惊艳惊讶了,这个桥段设计的真是美的意外的无以复加,白马王子的幻想就在此刻成真,小春再怎么也不会想到会真有这样一幕幻现在眼前,看到小春的那个无法言喻的表情,我真是醉了,胡哥此时也真是如王子般气度儒雅,气宇轩昂,清晨我上马,马上我成亲,类似于这样的调侃还有很多,爱一个人就是满足ta最期待的事情,哪怕是幻想,也会努力去做到。
小春的眼睛在领证当日的清晨突然失明,然后是因为这种变故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
“爱一个人是需要能力的”这也是对爱的一种负责人的态度,而不是因为有这样的变故要求对方照顾自己,甚至是一生,真正的爱就是希望两个人都变得更好,而不是因为自己影响了对方,这种爱太昂贵。
看到小春打开门伸手去摸已经没有袁浩在的空荡荡的走廊,真是心碎了,那种极致的难舍的心情也许只有本人才会刻骨的感受,在即将离开时那眼前忽然有了一点暗淡光亮的模糊的视野,在小春发现自己能够看到的一刻,她的表情让我重复看了好几遍,仿若静止的脸庞随着从静止而响起的背景音乐---一段简单舒缓的吉他琴弦声而出现了生机,紧闭的嘴角也有了缓缓的些微上扬的弧度,这是上天的安排,这考验,绝望,泪水和劫后余生的得救,就在此刻戏剧般的发生,试想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幕,小春会一个人孤独的过完后半生,在这个最美的年华里。
袁浩也会因为她的离开而遗憾终生,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结局和惋惜。
我的眼睛看不见了,可你就是照亮我世界的光芒。
我将小猫咪栓在你的手上,代表着你无时无刻都要陪伴在我的身边。
离开你是今生做的最痛的决定,可我们不能在一起,并不代表我不爱你。
正是因为爱,才要选择离开。
其实像小春这样的女孩,因为很要强,所以不像冰冰那样容易引起男人的保护欲,而正是如此,才会自己扛下更多的委屈和不快。
而最后剧情的设定,让袁浩成为一暖男般的对其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是最大程度地抵消了之前她所受的委屈和压力。
最后说明的是一点,值得爱的人才有权力和机会拥有至高的爱情,而那些动机不纯,不纯粹的感情总会在时间的发酵下原形毕露而终结。
袁浩的初恋是姗姗,这个女人不管还是气质都可能胜小春一筹。
袁浩最后与她说,十年了,我们把对对方的爱和期待都符号化了,其实是谈了一场幻想的恋爱。
两个人都以为是在为对方而努力,但是因为长久不在一起,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等等的不同会逐渐变大,放大,而最后变成了两条无法再相交的直线。
十年,人生会有几个十年,还是在最烂漫的年华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更难得是面对这种结局和遗憾而释然的心,真的太难做到了。
整部戏从草原开始,到草原暂时的结束,其实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还有几次摩天轮高空的惊险与表白,最后总结为一句:我愿意与你骑着白马仗剑走天眼。
这部剧,我觉得是看点与槽点齐飞。
槽点多,是比《生活启示录》多,比如一开始袁浩和茅小春那么多不打不相识的巧合,放在魔都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里实在过于奇妙过于接近幻想;比如那个编剧的女儿,颜值演技实在无法目睹,以致于每到她出场就不停快进,即便牺牲了我挺喜欢的无心也在所不惜;比如《生活启示录》的蓝馨,这里瘦成一根麻杆几乎就要认不出也没几个镜头的安总,性格真是莫名其妙,起的作用也是可有可无;再比如茅小春和袁浩苦尽甘来居然又堕马失明,实在太韩剧太狗血太煽情到难以容忍,其实大可以完全不要这部分,两人就顺顺当当结婚就好了,十分之完美,非要来这么个戏剧性过于强烈的转折点,反而适得其反。
不然我真可以给这部剧打4星的。
槽点多,但也还是不否认,看点还是有的。
看点一,夏冰冰。
这么一个外表单纯却又实打实的心机婊能弄到人神共愤让人天天掰着指头数她到底到多少集才能和袁浩彻底玩完的地步,也是靠唾沫积攒人气了。
据说有大堆人杀到周楚楚微博里骂她,客观来讲我觉得她作为演员有点可怜,但也从侧面证实了她对这个角色演绎的成功。
也不想深究她到底是不是本色出演,就夏冰冰这个角色来讲,确实是相当令人厌恶的。
袁浩和夏冰冰的这部分,我觉得最大的失败是篇幅过长,节奏没有控制好,占据了十几集的空间,只看见夏冰冰越来越歇斯底里,彻底磨灭观众对夏冰冰的忍耐力,到后面简直要急的跳脚,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全剧的评分。
看点二,胡歌。
强调一下,说的是胡歌,不是袁浩。
平心而论,虽说2015年胡歌的“霸屏三部曲”里这一部算是口碑最低的,但他的表演还是很有实力的。
袁浩这个角色完全不同于他在《生活启示录》里塑造的鲍家明,袁浩有才、有颜、专情、多金,近乎完美,就是对待感情问题磨磨唧唧,充分体现出“小男人”作风。
仔细看来,袁浩对三段感情的态度和心理变化,在胡歌的演绎下是很到位的。
和姗姗,十年前的约定,其实十年后因为近乎于零的深度交流,基本已经没有了爱情。
他和姗姗的无疾而终很自然,他们的观点、立场、思想境界都完全迥异,他对姗姗一直保持着彬彬有礼的态度;和夏冰冰,那是袁浩经历了十年空窗期后突然而至的爱情,对他来说夏冰冰应该像是从天而降的礼物,漂亮单纯可爱(当然这是夏冰冰装出来的),他对夏冰冰几乎是激情四射,所以吻戏特多,也很深入……;和茅小春,这时的袁浩有点历经沧桑苦尽甘来的味道,经历的爱情的挫折后,才会渐渐明白想要的、真正爱的是谁,才会真正懂得珍惜,想要安定。
所以后期袁浩和茅小春的一段,恋爱期描述很少,因为他们的交往,大部分体现在之前的点点滴滴中,那他们的甜蜜,简直就是水到渠成又舒服又自然的了。
这时候的袁浩已然更加成熟、稳重,虽然小春失明那段我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但袁浩对此表现出的不离不弃,才是经过风浪后对爱真正的彻悟。
胡歌的表情、眼神、动作在对待三段感情时都有着细微的变化,我觉得他是演活了袁浩这个人物,虽然说袁浩这样的人我觉得还没鲍家明讨喜。
也许是因为不久前的梅长苏太深入人心,他一下子转成“小男人”袁浩,观众的心理落差有点大。
看点三,王晓晨。
真心说,一开始王晓晨的出场,真的和泼妇骂街没两样,给人印象极差,不过到后面我倒渐渐喜欢起来。
一方面因为夏冰冰实在太可恶,另一方面,不论身高还是颜值,和胡歌都还是很般配的。
而茅小春的率直,最初显得太泼太没教养,渐渐的开始适当收敛,在很多场合让人看着很过瘾,尤其是和教训夏冰冰那段,令人印象深刻。
看点四,袁浩的哥们。
朱涛,很有地域特色,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和老婆的分分合合也是够传奇;罗一洋,我很喜欢的无心法师啊,这里也是袁浩的阳光小弟。
他们作为袁浩的哥们,对袁浩感情的建议很多是很中肯的,三兄弟的感情表现我觉得特真实。
可惜了韩东君,和编剧的女儿对戏,真心看不下去啊,想当初《无心法师》的金晨可是不折不扣的美人儿,这个雪儿真是让人没法忍!
没办法,全部快进!
其他人物不多说了,很多是《生活启示录》里一起的,如袁浩老爸、姗姗老妈、安总、曾健等,熟悉的面孔,不同的表演,给人感觉最舒服的还是吕凉。
这部剧我一开始是怀着忐忑的心看的,因为评分不高。
看完了觉得还可以,整体算是流畅,从偶像剧角度来看算是能接受。
除却开头和结尾过分巧合过分韩剧化的戏码,还是表达出了点东西的,但说到感触,是没有《生活启示录》深的。
最近看胡歌入了迷,为了看他已经破了戒,连看两部国产生活剧,也看到了胡歌的转变,我还是挺欣赏的。
只是愿他以后挑剧本尽量挑点特色鲜明的,算了,我还是去重温《琅琊榜》罢。
因对《琅琊榜》的喜爱,迫不及待地等到了《大好时光》,当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我内心已经对这部剧不抱任何希望了,首先,为了制造欢喜冤家的气氛,居然在第一集把女主角变成了一个毫无教养的泼妇,在接下来的几件事中,女主角根本就是一个对人有偏见,心胸狭隘的泼妇,这和直爽的区别,也许,编剧自己都不知道。
其次,巧合事件太牵强。
这部剧从头到尾并没有什么逻辑性,所有故事的发生都是巧合,都是突然。
这给观众带来的不是惊喜——是惊吓。
前女友的归来,回美国,冰冰的出现,母亲的突然愿望强烈的相认,与小春的各种毫无征兆的偶遇,心情不好出来散个步都能在同一个地点遇到小春也在看海。
编剧不会认为大上海是个小花园吧?
再次,广告植入的时间长得和看广告一般。
一个唯品会不仅出现了五六次,居然直接教你如何操作唯品会了;光明牛奶,还有那个什么鲜牛奶,居然一次一次重复牛奶的种种好,你确定这不是一部推销产品短片?
最后,还想吐槽一下演员,我不知道雪儿为何会选择现在的扮演者,两大男神也拯救不了你的“美”了,这部剧,既不能靠剧情吸引观众,亦不能靠颜值吸引眼球,演技也并未达到一个高标准。
这注定将是一部回不了头的狗血剧
大好时光的编剧问题比较大。
女二女三女n都是坏人这种设定韩剧都早不屑用了,国产剧还在依靠此来制造矛盾。
中国的编剧就不研究下怎么讲故事能有足够的戏剧冲突又不过分狗血么?
女主第一集出场简直就是没有教养,令人生厌,五六集以后慢慢变好了,越来越可爱,越来越讲道理。
长得漂亮,身材也好,后面有编剧加成,应该会越来越好。
胡歌,这是连着看他的第三部戏,前两部大好不提。
由于题材限制,这一部给他的发挥空间不是那么大,但是仍然是比较流畅自然的。
我对上海男人没有丝毫恶感,他演出来的就是我理解的上海男人的样子,好脾气,体贴。
作为半个粉,光看他谈恋爱也可以妥妥地看个二十集。
然而,袁浩这个角色,让我想起一部美国电影Something borrowed的男主角。
这样的人,不是不好。
相反,他很好,但却不够勇敢,不敢承认爱已经不在了,拖来拖去伤害所有人。
袁浩,并不是恐婚,他恐惧的仅仅是和姗姗结婚,因为是不对的人,也许曾经对过,但现在不对了。
很可惜,时间浇灌出的并不总是婚姻,就像我有几个朋友都是将近十年的感情以分手告终,有的甚至是不甘心分手而结婚最终还是以离婚结束的。
袁浩不渣,他只是有很多人都会有的人性上的弱点。
姗姗也是委屈的,作为一个女孩子操持一切,主动求婚,还得不到回应,不被爱还得不到一个直接的答案,没有被好好的对待。
我理解的有些特别强势的女性,并非是主动选择了强势,而是觉得自己不强势就撑不起局势。
如今的女编剧,也不知道为什么跟女性那么大仇啊,女二是留美留得不通人情世故了,人话都不会说一句;女三干脆是个bitch。
最后果然是欢喜冤家的女主胜出。
胡歌,很神奇地,不管在哪个编剧手里,都是小公举呢。
听说他上学的时候就是一直被众人呵护着,现在如此,将来大概也会。
今天晚上就剧终了,白天上班赶上没事做,闲来无事说说这部剧。
首先说明本人是出生在85到90之间的人,也许观看角度和各位不同,只做讨论,不做争论。
本来我是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但随着下半年开始胡歌开启“屏霸模式”,家里的老人开始不停的让我在IPAD上下载胡歌的作品给他们打发时间。
从最早的《仙剑一》,到今年的《伪装者》《琅琊榜》,几乎一个不落。
下载的时候我也难免看一看,一看便有了兴趣,不得不说,《伪装者》和《琅琊榜》是这几年少有的良心佳作,豆瓣上9.3的打分足以证明,在此不做多余评论。
接下来说说近期火爆的《大好时光》,首先要说的是这部剧最近是相当火爆。
作为一个都市现代剧能占据收视率排行榜,单单凭借这一条,你可以说这部剧充满争议和槽点,但绝不能简单的说这是个烂剧。
我个人看来,这部剧的从故事结构到矛盾点的设置,都相当用心。
首先说一说主角戏份过少的问题,这也是被太多人吐槽的话题。
主角戏份过少也就是配角戏份太多,有人说“珊珊”和“冰冰”这两个角色杀青之前,茅小春看着像是配角。
我认为说这话的人基本都是“感情控”,看电视剧只看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
我在爱奇艺上快进的方式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从第十集到第二十六集茅小春的戏份,其实是相当多,但给别人感觉戏份少是因为这段时间“茅小春和袁浩之间的戏份少”,并不是“茅小春”的戏份少。
简单的说,这部剧是有两条线的,一个是袁浩和茅小春之间的感情,另一个是袁浩、茅小春和他们各自母亲的关系。
认为女主角戏份少的人基本都是不喜欢后一条故事线的人,可能觉得这种认亲的戏不如爱情来得轻松。
当然作为观看者可以不喜欢,但不应该因为这个就认为编剧水平不够。
任何一个好的作品都不会是单独的爱情故事,就算是琼瑶或席绢这样的言情大师,也绝不会用爱情单线的方式进行创作。
我看过《还珠格格》的原著,《还珠》最重要的主线是紫薇寻找父亲的经历和小燕子被误会成格格后如何脱身的线索,其余的爱情故事基本都是被这两条线带动的。
所以认为《大好时光》里女主角戏份少而指责编剧的人,实际是你的肤浅小看编剧了,因为编剧给主角设定了这么特殊的背景都被你忽略了。
如果认真体验一下茅小春作为一个孤儿的心境,不但不会觉得戏份少,反而会感觉这个角色是很丰满的。
然后再说一说另一个槽点:巧合。
这部剧的巧合确实太多了。
男女主角在草原相遇,两个人都是孤儿或半个孤儿。
女主角是男主角父亲的医生。
女主角前男友劈腿的对象是男主角老板的女儿。
男主角撞到的是女主角的闺蜜。
男主角和男二号同母异父。。。
以上都是比较重要的并且推动故事的巧合,其余小的巧合就不一一举例了。
有人觉得巧合太多会影响故事的合理性,我对此表示部分同意。
但我认为文学创作是一定会有巧合的,就算是《基督山伯爵》或《水浒传》这样的小说,如果你仔细看来,也会发现里面充满巧合,但并不影响它们成为伟大的作品。
《天龙八部》里段誉和他几个妹妹的关系,虚竹生父的秘密,乔峰的身世实际都充满巧合。
对于成熟的文字创作者难说,巧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应该怎样被利用,能不能让作品更加精彩。
《大好时光》毕竟只是戏剧创作,为了让故事更加精彩并突出矛盾,增加人为设置的焦点无可厚非,并且抛弃巧合本身,也并没给故事带来什么负面效果。
略显生硬确实不假,但无伤大雅。
第三说一说故事高潮的设置。
都市情感剧不像古装剧和刑侦局那样容易靠逻辑制造高潮,一般都是靠感情的起伏来突出重点。
注意这里是“起伏”,而不是感情状态一直在一个高位就会好看。
故事第一个高潮在感恩会上茅小春和曾建的分手,原因是男友的背叛,相信有类似经历的人会感觉到女主角这时是什么样的痛苦,尤其茅小春最后那一句“我们两清了”,把感情推到了第一个高点。
第二个高潮是袁浩和珊珊分手那场戏,这里说的是另一个爱情悲剧“异地恋”。
由于分开时间太久,观念发生的变化根本无法调和,并没有谁做错了,只是造化弄人。
最初为了个人的理想分开,但最后即使准备好了一切物质条件,两个人依然不能在一起,因为最初的基础没有了。
这十年感情也就必然以悲剧收场。
而最后摩托车那场戏,相信很多人看哭了。
第三个高潮在闺蜜大战,这里体现了茅小春这个人极其分明的性格和原则。
茅小春去婚纱店本来是去和冰冰冰释的,结果因为误穿婚纱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在原则被破坏之后,即使面对20年的好友,茅小春依然冷酷而决绝,就像当初对曾建一样。
茅小春对冰冰说出“滚”之后失落的表情,也展示这时候心里是怎么痛苦。
第四个高潮是茅小春和亲生母亲相认,一向坚强独立的茅医生这次需要袁浩陪着才有勇气看望重病的生母,并且无法控制的泪水。
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告诉你,有个病危的女人才是你的生母,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第五个就是袁浩的表白和求婚了,两个人暧昧了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事,其实各自心里的想法都心知肚明。
只要一个人有困难,另一个人立刻就出现。
男女之间没有纯粹的友谊,何况是“好哥们”。
总结一下,高潮部分并不都是爱情,也关乎亲情,友谊这些永恒的话题,所以我觉得纯粹的爱情控会觉得没用的情节太多,但我始终认为,既然追剧,至少要稍加思考,最好是身临其境,才能感受作品的魅力。
最后说一说茅小春这个角色。
其实整部戏最重要的角色是“茅医生”,并不是袁浩。
作者要传达的美好的东西也是从茅小春这个角色表达出来的。
首先这个人很真诚,很诚实,很坦率。
大多数时候她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不论喜怒哀乐,心机和阴谋一类的词和她不沾边。
如果她被迫要掩饰什么,一定是怕别人受到伤害。
而也是因为她的真实,让她有了两面性格。
她能因为一点无关紧要的事和袁浩大吵,而实际是信任袁浩,她知道袁浩懂她,可以放心发泄。
她也能突然间变的特别妩媚和温顺,像一个小姑娘一样撒娇,同样也是因为她信任袁浩,放心把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暴露出来。
她对于陷害过她的庞阿姨就没那么激烈,因为那对于她就是个无关紧要的人。
她并没有太多勉强,即使面对生母,也因为受过伤害毫不客气。
她绝对不打破原则,也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
曾建劈腿不论多伤心,果断分手。
当发现冰冰充满阴谋并且狭隘到令人发指,果然断交,毫不妥协。
此处注意一个细节,婚纱店之后在她家里和冰冰大吵那场戏,她从始至终没说自己不喜欢袁浩,只是说没做对不起冰冰的事。
她没有虚情假意的客套,而是对冰冰直言“你真的配不上袁浩”。
如此真实的表达,成就了她美丽的形象,我想这是这个角色成功之处。
你可以不喜欢她的形象,但就像她的一句话“我一直在等一个懂我爱我的人”,这个角色需要你懂,不是喜欢。
以上说了这么多,无意为谁洗白,只是有感而发。
既然有一部剧能吸引你,那就带着宽容的心去欣赏,设想你就是剧中的角色,不要把电视剧看成爱情故事,去发现更多爱情以外的东西,你也许会觉得有些东西和你想的并不一样。
今晚最后两集,最后的悬念应该就是茅小春的视力能不能恢复。
我认为最终恢复应该没有疑问,以茅小春的性格,眼睛看不见会把自己当成累赘,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大好时光,关键就是恢复的方式。
剧中说过是视神经管受伤,应该是头部问题,有人猜测是换了什么器官恢复的,我在此保留意见。
最终的结局就拭目以待吧。
茅小春定义她和袁浩的关系,是比蓝颜更胜一筹的“哥们儿”。
一个女的把自己定义成男人的哥们儿,就是说这个女人并不想被排斥在只属于男性的活动之外。
也就是说,那些男人们不想让女人掺和的社交场合,女哥们儿却要掺一脚。
并且女哥们并不是女汉子,虽然自称女哥们的人都会表现得很豪爽,打扮起来可决不随便——长得不入眼,谁要跟你当哥们儿。
女哥们儿们浓妆艳抹,耀眼地存在于你男人游离于你的“所谓私人空间”之中,奉承他,结识并讨好他所有的朋友,并且名正言顺地把你排除在外……并且不论你再抗议,你的男人也不会觉得这样有任何不妥!
换句话说,女哥们儿们填补了旧社会交际花的空白。
就算冰冰能忍受袁浩有个女哥们,这个女哥们也不能是茅小春。
因为茅小春是冰冰的闺蜜——她知道了你所有的秘密,却什么都瞒着你——虽然出于袁浩女哥们的角色角度讲,茅小春这样做并没有错,但闺蜜的话理应帮冰冰欺瞒袁浩的嘛!
也就是说,茅小春的角色,从一开始定位就是矛盾的,当闺蜜和女哥们儿的立场相互碰撞时,她就应该做出一个选择。
而她却没有。
她立于不败之地,等着别人来选择她。
虽然她最终还是跟冰冰撕了,但角色效应已经发酵,并且持续发酵。
说冰冰管不住袁浩怪小春就不对了,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女人何苦难为女人】这种话,初听觉得很有道理,细想下来狗屁不通。
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只有立场不分是非,骨子里都是婊,区别只有绿茶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有些话只是用来装点脸面的,拿来骗骗男人就好,自己千万别当真。
大家喜欢上了同一个男人,那么狭路相逢勇者胜,不难为你难为谁?
所以如果只是恋爱中的单纯博弈,真的无伤大雅。
就怕那些嘴上说中立的种子选手,根本就不用跟你同台竞技。
如果有人以女哥们儿的名义接近你身边的男性,可以冷笑一声告诉他:当她是哥们儿,可以,剃个板寸我就认。
总制片人和编剧是两口子,里面还有一个角色演员是做群演都颜值不过关的俩人的女儿……瞧这一家子……要不是他们女儿实在是颜值为难,还不得当女一号直接跟胡歌谈恋爱去……
好闹腾。梅长苏历尽留洋作女、谋财渣女后好不容易看清身边的真爱,结果对方身为眼科医生竟然瞎了,瞎了……
还不错,有的地方还挺逗的,哈哈,可以一看,但是毕竟是看电视剧了,没那么新颖啦。
莫名其妙。
老剧,当年蛮喜欢的,轻松搞笑,偶尔会把老剧翻出来看看。
电视剧专业户评价,除了巧合多点,这三个女朋友代表三类人。 其实很有价值参考。情商低下的男同志建议观看
又长又臭我敢说。
这么看,伪装者有两星!
想当初 承包了我三个月的槽点
还行吧 生活不就是狗血嘛
对于王丽萍 还是多少有点感情 毕竟是童年回忆之一 家长里短的很温情
一般
还不错吧,没有普遍评的那么差,演员都挺好看的,画面拍的也不错,当然狗血的地方也不少,比如说,海龟怎么会是那个样子啊,不过整体感觉不错,肯定不能和琅琊榜比,但是能看进去的片子已经不多了
这部当年热播的烂剧我竟然没标记过!男女主都槽点太多了,接在琅琊榜和伪装者后面,让胡歌的口碑断崖式下滑。还有女主演被网友喷到要发🚽照片好像也是从这剧兴起的,以及韩东君跟带资进组的女配组CP,天啊,一部剧怎么能有如此多华点!
上海地方特色浓郁的青春片,完成度60%,吕梁王晓晨和胡歌都是好演员。
胡歌的演技真的没话说,他演的特别自然,女主特别可爱!可是这个剧的情节真的很狗血!
剧情什么的就不说了,总之,就是为了胡歌的服装搭配才进来看的。
其实算青春片里不错了的。至少男女主人公的性格都很突出,胡歌演得也不错。
其实挺狗血的,无奈演得好,弥补了很多。
珊珊回美国之前,十年收尾很好,酸而不痛。因为前后各一个女二,王晓晨夹中间,女主光芒越来越弱,直至最后就像一个田径赛跑的安慰奖,有些太晚了。最喜欢的是许亚军一对,简卉怀孕以后,两人的实在感飙升,好像... 所谓感情所谓认定,是得需要一些时间和经历堆积。绕路是应修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