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这部连续剧是冲着导演去的,结果很是失望。
先说剧情,远离了观众的感情,贬低了观众的智慧;大妈大婶搞不懂什么东西要7个亿,我至今也没明白,有改革并购重组的知青戏,还有吹毛求疵尔虞我诈的职场戏,留给观众选择的空间很大,吊足了胃口,也倒了食欲。
女一号的感情戏,简直就在演独角戏,就是觉得什么事都有她,离了她电视剧没法拍了,导演让我彻底失望,估计他只是挂名吧。
再说演员:男一,选角色的失误,这种骑自行车的厂长已经在地球消失啦,不是说他演的不好(蜗居演的真实,赞),只能说他没演好。
女一,在一部男人戏中想要演好女主角,实属不易,没演好不怪她,但是我们错了,这部戏实实在在被女主角所把控,失去她男性世界将无法得到平衡;她的职场戏过浓,且幼稚,最后的销售总监,让我大笑不已,导演是想安慰观众吗?
她与陆帆、土井的档次实属很大,何以胜任,就凭一个7亿大单,熟不想想最终的签约是人的因素吗,是重组所需。
感情戏,凭借着回忆就有了爱情,那种霸王硬上弓式的感情戏,让人看得倒胃口,不能否认观众的俗求就想看这些,但是口味太重!
可以擦出火花,应该是惺惺相惜的那种,也是欲望冲动后的冷静,感觉这部戏就是在捧女主角,男二,演的不错,尤其是感情戏部分,没有真实的情感投入,很难打动人;商战部分略显浮夸,商业广告植入太多,男三,陆帆、土井演的很好,尤其是浩二,是很用心的在演,看后有点厌恶其演的角色,从侧面反映,演技不错。
其他角色都是一般,市场总监斯蒂夫就是个弱智,角色配型,演技水平,谋略手腕等等,简直就是蠢货,剧本不该弱化这些人的智力;女一的室友兼同事,我只能说她不适合演戏,太假,从任何方面看,剧本对她的设计有问题,演员更是问题大大的,不在此细说。
值得一提的是何乘风演的很睿智,他要在年轻10岁,演男一应该不错。
先说这些,
这部电视剧从在国内开始放映的时候开始看,到现在也有两个多月了终于把它看完了……虽然不是特别惊心动魄,但却也值得一看,至少不是那种纯粹的卿卿我我的青春偶像剧,中心思想比较现实主义,挺像我想象中的社会的。
女演员里白百何虽然算不上超级大美女,但笑起来很甜,很多人说她长得像王珞丹,我倒觉得她比王珞丹好看多了。
车雅尼的演员也很漂亮,Rebecca就演得有点假了……男演员里张嘉译总觉得魅力还欠缺一点……可能是演一个厂长的关系,倒还是王志飞更有魅力一点,毕竟片子里的角色也是更有人情味么。
土井,一个歪嘴斜眼的日本人,又睡了两名魔都的大好剩女,最后多行不义、自寻短见,真是大快人心。
“肮脏如你者,不配拥有任何美好的东西”,这是土井口中最为“美好的东西”陈染留给他的最终评价。
对于“肮脏”,土井倒也十分认同。
“肮脏”在哪里呢?
商战,当然。
不过美企赛思的高管毫不犹豫地选择贿赂于总的时候,看起来并不觉得“肮脏”,反而是理所当然。
这要在美帝,恐怕是要牢底坐穿的。
还有就是“爱情”:土井和下属剩女之间,一个只想找炮友,一个却要找老公,最后搞到忽悠土井败掉全部身家,出卖商业机密给对手,上演艳照门等狗血无比剧情。
自认肮脏无比的土井最后跳楼自绝于和谐社会了,于是世界变干净了,不是吗?
看了电视剧前三集,失望的感觉不能表述。
咋变成这样了呢?
虽说小说改编有难度,但也不要这样吧,跟小说还有啥关系呢。
难道当下电视剧除了爷孙恋的噱头就没点啥了。
唉,难怪王贵林找了张嘉译来演,但电视剧的逻辑来讲,适合胖头鱼角色的大师,让白百合喜欢跟世界末日差不多。
只能安慰自己,看吧,看吧,此浮沉非彼浮沉。
电视剧没怎么看,但是《浮沉》小说确实看了很多遍,书本中,很被书中的人物感动,那时是我刚在上海的第一年,也在外企工作,所以对书中的人物角色以及环境非常的身有感触,可以说,这本书确实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是,电视剧的改编着实让人感觉到了差强人意,陆帆核乔莉的那种感情,各种人物的复杂心理,以及外企和国企文化的融入 以及双方的冲突,都能让人感觉到这本书的丰富性希望电视剧不要改变太多原著的含义,也期待着沉浮3的出炉
因为之前很喜欢《浮沉》这本小说,然后朋友也力荐我看这部电视剧,所以怀着很期待的心情欣赏完了这部剧,现在说说自己的感受小说是两年前看的,里面的内容记得也不是很全了,只知道当时是一口气看完的,有点痴迷的,觉得写得真好,让我看到了想象不到的职场生活的画面。
但现在已经把内容都快忘掉了,所以看电视剧时,也没有带着有色眼镜去找茬,而是以认真期待的心情来看剧情的,但看完后,有一点失望,觉得有点乱,漏洞太多了首先,乔莉这个角色,总让人觉得少了那么点气质,贫嘴倒是挺在行的,但不管从外貌还是内心戏上,总觉得这个人物没刻画成功,我只看到了她近乎带点傻的单纯,甚至连吃饭走路都带着傻劲,让我完全想不通她是怎么能来胜任晶通这个单子,虽然上级把这个单子让她来做多半是因为她听话好牵制,但她起码也得有点能力才行吧,转销售了连点过渡和铺垫都没有,直接就让她接晶通了,一个完全没有销售经验的人突然就去谈七亿的大单,这里有点太戏剧化了,而且在她和晶通接触努力推销时,也没表现出她有什么特别之处来打动人,耐心,技能一样都没有,只有一股傻乎乎的冲劲,让人看着都有点烦了。
后来对王贵林产生的感情也让人莫名其妙,怎么就相爱了呢,怎么就对对方的条件一点顾虑都没有了呢,把感情从年轻帅气的陆帆身上,一下子转移到王贵林身上,我当时那下还真没反应过来王贵林,我怎么看他都像在看宋思明,嘿其实我挺喜欢张嘉译的,但有一点我都觉得神奇,看了他的好几部作品,总感觉在看同一个人,总能找到一样的影子,他说话的气势,走路的样子,那摇头抖肩的样,每每看到,我就想笑“他的特色啊!
”,在这里,他身为一厂之长,胸怀大志,没有顾忌个人的小利益,心里想的全是厂子怎么盘活,工人有什么好出路,这让人很敬佩,不知现实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人,有点英雄的感觉,而且张演员每次都是跟小MM对戏,真的很有福哦陆帆,唉,这个人是最让我失望的了,我不是对演员有意见,而是编剧把这个角色毁了,一个年轻有为,才志,气质都满满的职场高富帅,怎么在个剧里就成了一个像打酱油的人了呢,每天做的事就是向何乘风报告一下事情进展,然后等待指示,然后再有点时间,就去跟乔莉纠葛一下,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就没有得到一点体现,他是有什么能力一下子坐到销售总监的位置,光看电视剧,真的很让人困惑!
这里表示很遗憾,在小说里,我是很喜欢这个人物的,他对乔莉的职场成长起了太大的作用,但电视剧里,我没看到琳达,我挺喜欢她的,她从不弄虚做假,都是直接的明争明抢,我很喜欢她这种个性,演员的表现也很棒,说话的语态和气势都出来了,但总感觉年纪太大了点,而且她作为职场女强人,黄金剩女,她在小说里的浪漫结尾怎么就不拍出来呢,我很想看到她变成温柔小女人的模样呢何乘风,没刺挑,挺帅气挺有气势的来说一下于志德和段芹吧,虽然于在这里有点反面人物的意思,但我没办法去讨厌他,王志飞的演技真心一级棒,在剧中,他的隐忍,他的算计,他的深情,处处深入人心。
但结尾怎么就那样了呢,他与段芹的爱情,那之前表现出来的海枯石烂惊天动地的爱情,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结尾就是于摘下了给段的戒指,让她要走可以,把爱留下,于是段就真的带着那315万不见了,而且于被关了三年,段也完全没有音讯,如果真的爱得那么伟大,这个时候为什么就散得这么彻底了呢,他已经离了婚,也为自己的疯狂行为会出了代价,心里终于也踏实了下来,可那一直给他做所有事动力的爱情,就这么没有了,这个结尾真让人心里不舒服了好半天,本来以为会是美好的感情,甚至都没有去责怪段芹这个小三,但却还是走不到最后,本人心中很是遗憾接着说吧,方卫军这个人,刻画得不错,演得也非常好,导致哪怕现在敲出这三个字,都觉得可恨,这个人物很圆满,我没找到漏洞,他的下场也很符合我心里恶有恶报的概念,不错其实,整部剧里,到现在让我回忆起来,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土井,我自己都有点惊讶的,因为看小说时,脑海里是完全没有对他留下印象的,现在都在想,小说里面有这个人物吗?
现在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是去评论他(都怪自己读得少,写得少,文笔太差),觉得他是个很让人心痛的角色,最后看到他落得人财两空,那种落寞,让人压抑,编剧怎么就要把一个人刻画到这么惨呢,没必要吧,每个人都有重新站起来的希望,他还年轻,竟然带着一身的才华就那样跳楼了,唉,性格虽然不好,但也有真情怀的一面,虽然像剧中说的,做任何事,对任何人都没有留有残心,但最终也醒悟了,也知道伤害了别人,也去向车雅尼道歉了。
看上去那么强大的一个人,崩溃起来就这么极端了。
而且,他对陈医生的感情,是真挚的吧,却也是这样伤人伤已的结尾,没有留下一点点的美好,我现在回想起,他在医院里,看着陈医生为小病人唱生日歌,看着她美好干净的笑脸时,那种如掘珍宝的讶异之情,那种突然间心里阴暗的角落像被照亮了一样的神情,回想起来,让人难受!
车雅尼很漂亮,剧中,就她给我的感觉最像一个大城市的外企白领,瑞贝卡就光会贫嘴,而且性格转变得也相当诡异,前两集还在那里找各种有钱人为她的奢侈品买单,搞得像个超级拜金女一样,突然间就变了一个人了,跟乔莉合租小公寓,像沙丁鱼一样挤公交,精打细算各种开销,还每天核对自己的开支,连七元钱对不上账也要重新算过,这也太诡异了点吧,是怎么样突然就完全改变生活态度了,一点交待都没有最后啰嗦哈,那个于志德跟他老婆在一起,太让人压抑了,官场夫妻就是这样的吗,如果现实生活中真有这样在一起生活的人,那也太痛苦了。
我相信有这样的人,貌合神离的,看着都好累。
说完了,也说累了,总之,这部剧给我感觉是有点乱的,结尾感觉也是草草就完事了,乔莉那个傻妞竟然三年后应当上销售总监了,不说天理,本人这里的理难容啊!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像陈川那样的真是无一是处,但是自己父母还看着各种好呢,陈川还觉得自己孝顺的多么伟大呢不是为了父母,每个女孩都有结婚的梦想,可这需要一个参照,我的参照是你们。
从你们身上,我看到的婚姻是给自己的坏脾气找一个不用到道歉的发泄对象我挺喜欢瑞贝卡的,看得透彻别人也是朝九晚五只想挣钱,你也是朝九晚五,可你想要的太多了实际上我觉得我更像乔莉也许也许所有的电视剧小说主人公都是那么的让人有代入感,只是不知道我们有没有那样的好运气我开始看小说了小说的确开题直入啊电视剧加了好多东西和男女感情。。。
做销售有这么恐怖么我去那个方什么玩意的太不是东西了还有车亚妮啊之类的一定要这样么求销售人员实证啊陆帆啊陆帆每次都是给乔莉希望然后又给她冷掉了就这样期望带来希望带来失望的恶心循环乔莉还能指望他么你说说所以女人既然如此容易感情用事和相信沉溺还是不要办公室恋情了以免丢了感情还耽误了前程不值当的于志德的确是什么都想要啊要悲剧市长说不求而得的,往往求而不得这话很有道理啊我还是挺喜欢市长的于志德是真爱段芹么还是利用呢我觉得于挺不靠谱的是一个内心文艺矫情却还是追逐名利的人拜金就拜金吧,追求名利神马的也没有错但是你利用了你媳妇的家庭背景和关系你凭啥不好好对待人家就算你心里想着别人你媳妇也不欠你啊你有本事别娶人家啊你为了她父亲的地位为了自己是仕途顺利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不管那女人爱不爱你对你好不好至少人家不欠你人总得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吧亲你还一边享受着物质名利一边又文艺矫情你对段芹是真爱的话就离婚嘛有没有那些东西都不重要但是他就是什么都要钱也要名利也要女人也要爱情也要尊严也要哪有那么好的事儿凭啥都归你身上啊既然要名利就别矫情了好像为了爱情好像别人都对不起他王志飞演的好一直演技都很好陆帆和乔莉就是不是一类人乔莉也是什么都要因为对陆帆的要求太多陆帆说的对,一个要从利益出发,一个还要道德价值出发是很累所以俩人就是越走越远彼此对彼此都失望陆帆凉透了乔莉的心乔莉也让陆帆无与伦比的失望陆帆还是喜欢乔莉的也知道俩人没法继续一起工作,只会让俩人关系变得越来越差居然这样表白要她做女朋友了但是对乔莉来说还是惊喜么没有我们掷地有声乔莉就是会把工作和人生混为一谈陆帆肯定觉得是她不成熟但是俩人的想法明显不一样乔莉只会觉得受到了不尊重和侮辱但我也不觉得乔莉和王桂林合适何乘风还挺靠谱的还挺外企的编剧其实编的不太好这明明是职场剧的旗号却过多的跑到伦理和儿女情长中了于和段的那点事矫情死了还演的特长每次我都快进车亚妮怎么会对土井有那么浓厚的感情和挫败呢,明明也不该是真爱啊还有乔莉就一定得安排给个人么电视剧把陆帆找了个这样不够阳刚英俊的人来演连性格都塑造的不太好乔莉也过于不沾烟火气了吧这时候还这样理想主义拯救世人呢其实我很喜欢大丽花写的33天和游记指南但是我觉得这个浮沉好像还真是不太好我爱你三个字从你嘴里说出来是脏话车亚妮对土井说哈哈哈哈不过我也没觉得车亚妮多好啊当时土井还想把她推给于呢太不靠谱了社会有这么黑暗么女销售这么惨啊土井那点小心理素质是个销售场上锻炼多年出来的总监么不能瞎编啊车亚妮那么快就和陆帆在一块了。。。。。。。。。
无力吐槽了。。。。。。
收支不平衡,人生怎么能平衡呢瑞贝卡在电视剧里很有意思啊说的话好犀利呢书里一点也不讨喜啊
《浮沉》看完快半年了,当初吸引我目光的熟男魅力值爆表的大叔厂长、怀揣着希望独自在异乡打拼的女大学毕业生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两家竞争公司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我心中渐渐模糊得只剩下张嘉译和白百合这两个演员的名字,至于角色——唯独一个人的名字在我的心里越刻越深,他就是于志德。
“每一位学习经济学的同学,都要时刻把自己想象成西西弗斯,这位希腊故事当中的悲剧人物,他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一个工作,就是推石头上山。
推石头上山哪,谈何容易啊。
而且,每一次他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那块石头又会滚下山去。
故事当中的西西弗斯,他最大的梦想是把石头放到山顶,而你们要做的,你们要保证这块石头继续地滚动,不管它是从低处攀爬,还是从高处坠落,你们要确保它一直是运动着的。
这项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尘埃落定的那一天,但是在我眼里,这恰恰是经济学的魅力。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今后学会享受推石头上山的每一天。
”讲台上一位大学经济学老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微笑着倾吐了这番话——这就是于志德的出场。
大学老师于志德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市长女儿的丈夫、市长的女婿。
每当同学聚会的时候、每当市长和市长女儿需要他配合在公共场合露面的时候,旁人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多么标准的人生赢家啊。
没过多久,于志德凭借市长女婿的身份空降王贵林任厂长的晶通厂,手握7亿资金的使用权,负责国企改制的事情。
于是两家公司就此围绕争夺于志德的欢心展开了商战。
但是很快就能发现于志德的婚姻家庭生活并不幸福。
在外他是众人追逐的国企老总,在家里面对妻子和岳父却要低三下四、忍气吞声、惟命是从。
这是一个看上去豪华,却处处弥漫着阴霾的家。
“爱我爱我爱我吧,想你想你想你啊,傻傻的我等着啊……是你是你是你吗?
想我想我想我吧,蠢蠢地带我走吧……”温柔的音乐声响起,我看到于志德脸上挂着幸福温暖的微笑轻轻走进一间房——是谁?
让职场上面容冷毅似冰霜、家庭中始终扭曲着表情的于志德脸上写满幸福、轻松和疼爱?
他轻轻地吻了她的脸——不是他的妻子,是另一个女人。
没错,她是于志德的情人。
但她不是清纯的嫩模或者二十多岁的、男人为了满足欲望或虚荣而存在的小三,而是一个同样三四十岁的女人、于志德的初恋情人——段芹。
从这样温馨温柔的场景中,我们看不出一丝阴影,两个相爱的人,卸下防备彼此相对。
在这样的黑夜里,于志德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憩息的温柔乡。
但是幸福对他们而言,却是真正的遥不可及。
对于段芹,我第一次放下了对于一个二奶、小三应有的厌恶和仇恨。
她是于志德的大学同学、初恋情人。
她等着于志德毕业后就娶她为妻的承诺,没想到等来的是于志德抛弃了她去追求市长的女儿并成了别人的丈夫。
段芹的父母去世后,他们又走在了一起。
多年的等待换来的不是白色的婚纱,而是作为他的情人,偷偷摸摸、不能见光地生活着。
段芹所拥有的一切,她的房子,她的工作,她的一切,都因为他对于志德的坚守而在岁月的风干中变得易碎。
他们不能见光地生活在一起,在段芹的公寓里,在于志德微笑着打开收听的汽车广播里。
于志德给了段芹养尊处优的生活,和一份无法预期的等待。
于志德对段芹的选择,正是他对于人生的选择。
于志德放不下对名利的执着,所以面对婚姻,他选择了并不爱的市长女儿,放弃了自己深爱的初恋情人段芹。
虽然于志德在大学课堂上挥斥方遒地教育学生要享受每一天,而现实中的他,却在过着完全相反的生活——他忍耐着每一天的煎熬、忍耐着妻子的冷漠和岳父的强势,把自己期待的幸福推向遥不可及的远方。
于志德想象中的幸福,就是在赚够了钱之后,带着段芹移民国外,“去加拿大,在海边抱着你看夕阳”,这是于志德描绘给段芹看的幸福蓝图。
段芹是个很善良很傻的女人,她独自度过无数寂寥黑暗的时光,把一个女人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于志德。
但她也并非毫无防备。
安全感的缺乏使得她在和于志德相处的过程,随身携带一支录音笔,这也埋下了于志德和她之间信任危机的伏笔。
段芹想要的,无非是于志德能给她一个家,然后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但是于志德却放不下对名利的追逐。
记得有一幕,段芹和于志德一起翻看学生时代的照片,看到他们刚恋爱时请人拍摄的一张照片,段芹脸上回忆的甜美表情迅速转为无法言说的落寞和伤痕:“那时候我们说好第二年就去照一张……”于志德接过话说:“婚纱照。
”然后于志德又给了她一个看似近在咫尺其实远在天涯的承诺。
中年的于志德,衣冠楚楚,优雅不凡,他终于从一个晶通的小工人,成长为一位“成功人士”。
他的独特品味让想讨他欢心的公司捉摸不透,他用六位数的钻戒抚慰段芹一直被笼罩在阴影下的心灵。
他似乎拥有着世人羡慕的一切——名表、名酒、高职、高薪,还有光鲜亮丽的家庭。
但是段芹却哭着对他说:“……那时候的你,还没有为了当官去娶一个你不爱的女人,没有为了金钱放弃做人的底线,而现在我们穷得只能靠幻想来生活了”。
整个剧中,于志德一直在暗中安排移民。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整个事态往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着。
于志德越来越捉襟见肘,他开始准备贪污,并公然索贿,只为尽快完成他心里对于“移民去国外度过余生”的美好幻想。
毕竟,在段芹把青春奉献给等待的同时,他也把最宝贵的青春耗费在了对名利、地位、权力、金钱的追求上,所以即使在段芹要离开他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移民,因为他也输不起了。
第24集的开头,于志德去找一直以来帮他办理移民的小雷咨询,然而公司已经空荡荡得只剩下小雷一个人了。
小雷说,等过完年,准备把这个公司关了,干这一行,一颗心始终悬着放不下来,累了,不想这么过了,我想考个导游证,去带个旅行团什么的,钱虽然赚得不多,可日子总比现在过得踏实啊。
小雷甫说完,于志德就摘下手上的陀飞轮手表递给小雷:“这块表你留下吧。
这是我买的第一块陀飞轮手表,十年前买的了,有点旧,你别在意。
知道陀飞轮是什么意思吗?
手表陀飞轮的设计,就是为了克服地球吸引力对钟表精确程度的损失,简单地说,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消灭那零点零几秒的误差,所以市面上凡是陀飞轮的手表,卖得还都是挺贵的。
十年前我买它,我可是咬了牙了,那个价钱对我来讲也是天价。
十年后,我收的那些表,掏钱的时候倒是没有那么心疼了,那些表技术上也越来越先进,价钱也越来越贵,可就是……戴表的这只手越来越廉价了。
我经常看着这些表问自己,我每天做的这些事到底是为什么……你的选择没错,所以这块表你还是收下吧,不要用自己的时间去换这些东西,换那些不值得拥有的东西。
”背景音乐响起,渲染出悲凉荒芜的气氛,于志德走出移民咨询公司,他西装革履的身影倒映在光亮的地板上,显得尤为落寞。
他回首接受了小雷的一声“珍重”,然后缓缓走出了镜头——这是一个四十多岁“成功”男人无比凄凉的身影。
看完这一幕,突然想起那首《陀飞轮》。
以前看不懂它的歌词,现在我全明白了:“然后突然今秋/望望身边/应该有已尽有/我的美酒跑车相机金表也讲究/直到世间/个个也妒忌/仍不怎么富有/用我尚有/换我没有/其实已用尽所拥有曾付出/几多心跳/来换取一堆堆的发票/人值得命中减少几秒多买一只表/秒速捉得紧了/而皮肤竟偷偷松了/为何用到尽了/至知哪样重要劳力是无止境/活着多好不需要靠物证/也不以高薪高职高级品搏尊敬/就算搏到伯爵那地位和肖邦的隽永/卖了任性/日拼夜拼/忘掉了为什么高兴记住那关于光阴的教训/回头走天已暗/你献出了十寸时和分/可有换到十寸金/还剩低/几多心跳/人面跟水晶表面对照/连自己亦都分析不了得到多与少/也许真的疯了/那个倒影多么可笑/灵魂若变卖了/上链也没心跳/银或金都不紧要/谁造机芯一样了/计划了照做了得到了时间却太少/还剩低/几多心跳/还在数/赶不及了/昂贵是这刻/我觉悟了在时计里/看破一生渺渺……”于志德的前半生生动地演绎了黄伟文的这首《陀飞轮》。
离开加拿大移民咨询公司的暗夜里,于志德的倒影显得多么悲哀可笑——在卖了任性、用尽了所拥有的青春、时间,处心积虑、日拼夜拼地奋斗了大半辈子后,他得到了美酒跑车相机金表,得到了高薪高职高级品,得到了世间个个也妒忌的家庭背景,可他仍然不怎么富有——变卖了灵魂,忘掉了为什么高兴,他甚至想通过贪污巨款来购买一幢豪华别墅以容纳自己空乏的灵魂和一颗不再跳动的心……他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于志德最后还是失去了一切——妻子和岳父为求自保和他断绝了关系,段芹因为不想再过刀尖上的日子离开了他。
于志德进了监狱。
穿着蓝白条纹的狱服,他对前来看望他的王贵林说:“我以前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现在终于过上了人过的日子,我终于能睡上一个好觉了。
”于志德的这数十年,我理解为死亡——生中之死(death-in-life),因为他为了金钱地位这种只是为了支撑人类社会流转运行而存在的、本身并不能构成人生本质的东西耗费了时间牺牲了快乐。
尽管段芹背叛且出卖了他,他仍然视段芹为唯一的亲人并想办法寻找她。
也许段芹在他看来就是一颗琥珀,一颗保存了他在出卖自己的灵魂之前、扑通扑通强有力跳着的心脏的琥珀。
如果时光倒流,于志德会选择放弃对所谓志向(没有真正的心动和价值认同的东西,只不过是打着追求志向的幌子而进行的追名逐利)的追求吗?
会勇敢地携手他真正爱的女人度过这十数年吗?
那样选择的他,也许没有今天的地位,买不起名表、喝不起名酒,也无法送给段芹六位数的钻戒,可是他能快乐地笑、痛快地哭,能牵着爱人的手在阳光下散步——以心跳为引擎地活着,而不是以名利和幻想为虚幻的目标活着。
当初看到于志德落马时的快感已经全然无踪,因为这个男人正是现实生活中无数人的写照——甚至我自己,也是一个于志德。
以为贪污受贿蹲大狱的于志德离我们很遥远吗?
不。
当我们为了好就业去学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的时候,当我们为了钱或者说安稳生活的保障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结婚的时候,当我们为了一个稳定体面外表光鲜的职业去从事无法给我们快乐和满足感的工作的时候,当我们忘了生活而只是生存的时候,每当我们遗漏了自己的心跳的时候……我们都是一个个于志德。
我们也许不会遭受牢狱之灾,但生命和时间的惩罚却始终伴随着我们。
我真心地祝福于志德余生能找到他生命中的陀飞轮手表,能找到段芹,和她成立一个普普通通但幸福温暖的家庭。
能重新拾回遗失在时光长河中无数怦然心动的瞬间,能找回自己的心跳和真正值得用时间和生命去换取的东西——真正重要的生命体验,不再把美好的期待推向遥不可及的远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现在就是永远,不要再迷茫、再徘徊、再停下来,不要让自己的心孤单受伤了,再没有痛没有苦难,狠狠去爱、去痛、去温暖自己的人生吧。
看了《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发誓以后王珞丹的片子绝对不看,因为以后一看见她就会想到贫的要死的钱小样。
看了《浮沉》之后,看来以后白百合也看不成了。
可能不怪她,怪编剧,电视的乔莉的性格怎么那么操蛋?!
说话怎么那么2B?
现实生活中怎么会有这样的Sales?
小说中那个真正坚强、努力、执着的乔莉在哪儿?
电视乔莉满世界自以为是,说不了两句转身就走,把客户和自己的老板直接晾在那儿。
你又不是一朋克!
整个乔莉压根儿变成了贫的一塌糊涂的钱小样!
还有她身边的那个瑞贝卡,也是一个样子,俩人一对话非要贫,不贫就不舒服。
最关键的是这俩人走路的样子,那俩腿之间的缝也忒大了吧,完全不能忽视,这样走起路来也太丑了别告诉我是因为这俩姐们儿太瘦了,我只能想到O型腿。
个人认为这部剧的亮点就是张嘉译和王志飞了,于志德说话的深度很有意思。
其他的就真的没什么了。
就像之前 奋斗 电影版一样,一群北方演员在上海拍戏。
不过这次把江苏的南通作为第二基地了。
先说说电视剧框架,整个是大部分北方人的角色,上海,南通的硬件。
如果硬要讲究的话。
更多的上海人,江浙演员的介入,才会把这个剧本演活。
不然就整个一个北方故事放在南方的场景,就像中国人在美国中国城里拍照说我到了美国。
接着看电视剧的基调和主题,主要还是以正面角色为主。
有可能是为了评审通过,没有像 蜗居 那样更加直接的鲜明的赤裸裸的把整个关系讲明。
从故事的线路上看还是拨乱反正。
应该是大团圆为结局,恶人恶报,善人善报。
当然这里善,个人认为是伪善。
接着谈主要演员,张嘉译也就是之前的宋思明,现在的王贵林,一如既往的胜任角色,不过这次改正派了。
演技还是不错的,入戏。
不过剧本上设计就不是那么理想了。
比如前后关系。
首先,这个社会现实是个小人得志的社会,像剧中王贵林那种平时就是和里面宣传科陈处一样的角色。
苦事,累事都是他们的。
为什么,混过机关的朋友就知道,自己的利益没和领导的利益帮在一块。
接着看白百合,人物设计还是比较混乱的,为了弘扬主旋律,把这个销售硬生生的变成个光明的正牌形象。
为了民生,为了大家,就像个救世主。
这其实是由违职场规律的。
想像一下,一个之前,有2-3年工作经验的前台和助理,又放在了上海这个城市,出门就是钞票,周围的一切都是金钱至上,被调到销售,会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
接着又正面的开始做销售,做好事。
这种情节只适合在美好的少女青春偶像剧中出现,如果做职场剧,还是更为直接劲爆赤裸裸点来的大快人心。
比如,方工吃饭那段,不过那段感觉也是被阉割的不行了,戏份不行,那才是真正销售中会碰到问题。
反观,开始一直以为的另外两位女销售倒没这个戏份。
接着后来又靠一单当上销售总监的狗血剧情。
放在靠业绩的外企,是绝对不合适的,LINDA那些哪个不比她强。
放在国企,业绩又算个P。
见过销售做几个亿多了去了,还不是最底层,只不过领导面前说话分量重。
升职还是先排辈份吧。
除非靠男女不正当关系,这个剧中总是比较含糊。
接着说国企,外企,善恶观。
从软件销售峰会来看吧。
比如卖CAM和AAM。
其实良药苦口利于行,CAM才是企业壮大的法宝。
虽然AAM是为了解决民生。
可是多少观众经历了改制,经历了国企员工下岗。
个人走过一些改制国企,设备老化,员工老化,管理迂腐,财务上更是时常捉襟见肘。
有点能力的,就早就跳出去做了。
剩下的,不会撑太久的。
如果只是说为了,留住这些人,养起来的话,与其改制不如不改。
反正过不了多久就会回到老路子上,改制只不过让他们吃点设备先进的福利。
见过一家央企,也是几个亿的德国设备,过了几年由于产品成本问题,不准备用了,停产,出给下面民营企业。
个中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所以说,王桂林举报于江德是伪善,是为了夺权,他只能农民起义。
于江德算是讲义气的,见过很多国企董事长和二把手,二把手的日子那是一个惨字。
平时偶尔作下,跟女人一样。
接着说乔莉,作为销售就是为了赚钱吗。
而且从工作调动上来看,这是个很会利用自己女性资源的人,深夜和前老总会谈,尤其在以台湾人作为管理层的外企。
想像空间是有的,可是没给戏份。
接着靠和后来销售总监的暧昧关系,拿到大客户,接着一作再作,放在正常公司,要是没有销售业绩,直接扫地出门。
可见乔莉的一切都是伪善的。
靠着男女关系,一直平步上升。
有可能你会说,这也是销售的手段。
如果这样子的话,她应该把这个放在方总工上面。
所以说,她在正常公司里,只是一个靠着和老板暧昧关系,想升职又不想做事牺牲的伪淑女,连勤劳都不搭边。
最后聊聊销售,有可能青春偶像剧派的编剧会觉得给乔莉当销售总监挺好的。
其实现实中销售不是这样的,比如说,甲方乙方大家要找个共同的利益点出发,这上面,于江德的设计还是符合常理的。
但是王贵林和乔莉的设计明显就是捣乱的,给未成年小朋友看的。
以王贵林这种角色,目的,提升政绩升官,那就是百般压价降低成本,选择CAM开始裁员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从中压过于江德。
如果好财,那就是和于江德穿一条裤子,如果好色,直接学老方啊。
如果都不图,直接进精神病院算了,或者就像那个陈处,上街举举横幅,去局子里喝喝咖啡啊。
总结下,编剧如果自己能真正能够体验点销售的生活,和外企,国企实际环境。
或者有这些方面的朋友就好了。
不然这样的演员就像上好的食材,被你这个配料师傅,胡乱配下。
只好去卖个拍档价了。
稍微有点智商的剧在国内就会播不好
不错,会热播的。于志德这个人物有意思。
白百合似乎一直就是这个调调,有些情节脱离职场
你妹的植入广告真是疯狂,还有大老王还是和黄小仙在一起了
目前看来还行
有着小说的剧本想来也不差很多,但是还是没有那时看小说的精彩。可是在目前电视剧中是上乘之作。
这到底是职场片还是爱情片啊,第一集又是为什么存在啊,有什么关系吗?!
开始觉得不错。。但是后来一直没法看下去
本来可以打三星给王志飞,被白百合扮的傻女的低智商和低情商扣掉一星,整部剧只有于志德的故事和王志飞的演技可以一看。白百合的演技实在是令人发指,能不能别再瞪着无辜的小眼睛扮傻了,就这水平的姑娘能做到总监,这不是蒙骗广大大学生职场多好混。这剧真没什么好看的,不过第一集的大长脸有点像力宏
其实剧本改得不错的
為神馬叔覺得有些事情木有講清楚~
片子漏洞不少。情节有点不合逻辑。
抹黑上海麻煩下次別這麼低級
后面太扯了
剧情单薄了些。许久没看国产剧感觉离现实脱离了些~
挺好。
一直很欣赏白百合的演技
跟着@树树在路上 看了绝大部分,感觉滕华涛导演及主创还是挺注意细节的,穿帮比较少,而且专门设计的几个公司LOGO也感觉比较美观真实,甚至还制作了外企的内部邮件系统(起码是外观),近几年来一部难得用心创作的国产电视剧。
至此,它对于我至少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看得时候一直被教育白领有多苦..最后她怎么就跟了那大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