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电影里面,每个人都在选择都在舍弃。
有人选择了公道,舍弃荣誉甚至性命;有人选择复仇,舍弃权力和财富;有人选择了罪恶与权利,舍弃亲情;最后,选择公道的人,最终伸张正义;选择复仇的人,最终畅意恩仇;选择罪恶和权利的人,最终失去了一切。
这部电影让所有的选择和舍弃都得到了公理的审判,极大程度满足了观众的审判心理。
主角雷有辉经历了信仰的摧毁和重建之后,他再次坚定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但是十年前的成富商场天花倒塌败诉案件让他明白袖手旁观地站在鸡蛋旁边,高楼并不会自然坍塌。
因此,他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走进权力角斗场,利用富商郭世荣为女复仇的强烈心理,借力打力,让权贵曾志威接受法律的审判,洗清了穷人孩子李逸峰的罪名。
锄强扶弱,将罪恶关进监狱,让弱者昂首挺胸,没有比这更畅快淋漓。
然畅快过后,难免唏嘘。
如果没有雷有辉,李逸峰将会身陷囹圄,郭世荣会用尽一切手段让他生不如死,公道不会照拂他。
雷有辉钻了法律的空子而向法律讨来公道,同样,别有用心的人也可以钻法律的空子而在法律面前诋毁公道。
世上有多少雷有辉,世上就有多少别有用心的人,那么,像李逸峰这样的小人物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富商郭世荣在得知女儿死亡的真相后,不惜鱼死网破与曾国山撕破脸,赔上身家性命,也要为女儿讨回一个公道。
然郭世荣口中的公道和雷有辉的公道不是一回事。
他只是不顾一切地报复每一个伤害他女儿的人罢了。
如果不是因为曾志威害死了他的女儿,他依旧会与曾国山勾结在一起,在地产行业赚得盆满钵满,再利用这些钱为曾国山的权力服务。
这样的他何曾想过那些住不上房子的穷人们穷尽一生去攒首付的悲哀,这样的他哪里会顾及公道!
如果不是郭世荣晚年丧女事件的出现,世间又有谁会知晓这里面肮脏的交易,连法律都差点被蒙在鼓里。
爱民党领袖曾国山,带着为民服务的面具,干着知法犯法的勾当。
他的接班人曾志威因情杀人,勾结警司伤证人性命。
如果没有雷有辉,曾国山依然是为民服务的爱民党领袖,曾志威依然是呼声最高的爱民党候选人。
他们所犯下的罪恶就如同衣服上的折痕,轻轻一熨,便再无痕迹。
他们好像游离在法律之外,又好像凌驾在法律之上。
法律并不能审判他。
观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很感动很悲伤!
感动于那些游走尘世,见过风浪险恶的人们依旧坚持正义的信仰,愿意为了弱者放手一搏。
悲伤于世上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们千百年依旧可以横行于世。
若无雷有辉,谁会为李逸峰伸张正义?
若无郭世荣的爱女心切,雷有辉又如何能争取到有力证人!
若无曾国山为保权力而放弃儿子的抉择,曾志威又如何会出现在法庭上!
原来正义的审判,也要这般的跋山涉水,才能降临人间!
部戏冲着班底去的,智叔曾江,方中信,谭耀文,鲍姐,睇睇下发觉漏洞太多,监控啊证据链啊都比较不堪细究,好在立意比较高,最后兜得翻,算合格啦。
站在鸡蛋旁边,一起望着高墙,是没有用的,因为呢句台词,我先继续睇落去。
配角演技唔错,被逼背锅果位dickson监狱果段,仲有孙仔见嫲嫲果段,好入戏,律所果个年轻律师反而唔出彩,人设后期有d削弱。
香港律政对决片。
一起谋杀案被人隐瞒了真相,想让人顶罪,热心律师抽丝剥茧,最后将真凶绳之于法的故事。
正义与权势的争斗,到底是维护法律的尊严,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还是利用规则,揪出真凶,还无辜者以公道,到底是讲求效果最佳放弃事实的真相,还是为了真想,据理力争,绝不妥协,故事的精彩应该是在这些方面展现。
一起命案,现场一名女子被钝器打裂头骨死去,她身旁是个满手是血的男子。
男子被警方拘捕,然后由检方提起公诉,告他杀人。
但是男子一直否认,说自己喝多了,隐约听到有争执声,还闻到一股很酸臭的味道。
为这名男子辩护的是一直愿意为当事人全情付出的年轻法官,方中信饰演的资深法官因为在十几年前,一场楼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与有钱有势人对抗,结果败诉,对他打击很大,他从以前的刚正不阿,开始圆滑地对待审判,效果很好,经常胜诉。
他因为十几年没有为大家获得赔偿,所有有点愧对乡亲。
所以决定为这个男子辩护,因为这名男子的奶奶就是当时的当事人之一。
他们先是发现了被杀女子的助手不见了,原来她出国了。
助手回来后就用证据照片胁迫正在参与竞选的一个候选人。
候选人的父亲派出打手,要收拾助手,助手被方中信他们救走。
他们通过助手了解到,案发当晚,候选人曾经去过女子出事的工作室。
这让案情明了了,候选人隐瞒自己去过被杀女子工作室,一定是有什么事,可能凶手就是候选人。
但是候选人的父亲是一个很有权势的人,打手众多,经常杀人恐吓,让案情有嫌疑,但是他们也无能为力。
只能将女助手当做控方证人加以保护。
但是在转移证人途中,证人跑了,一起的女律师遭到袭击昏迷。
原来转移的探长是个黑警,受候选人父亲指使与杀手合作袭击了转运证人的车辆。
于是在法庭上,风向一边倒,女助手改了口供,所有的证据都对现场男子不利。
在男子受审关押期间,又被人指使遭受迫害入院。
律师询问时,连现场男子自己都要退缩了。
这种情况让方中信彻底愤怒了,他准备用非常手段对付这个傲气的候选人。
他先假装前去找候选人理论,拿走了他喝过的杯子,然后将沾有候选人唾沫的杯子碎片放进案发现场吸尘器里,然后重新提取里面的物质前去检验,然后将有候选人DNA的检验报告交给被害女子的有钱父亲,还把那段候选人询问工作室密码的录音放给被害女子的父亲听。
这种合理怀疑,让被害女子的父亲受不了了。
他花钱买通了那个帮候选人父亲做事的黑警,让他指正候选人,最后候选人被抓了。
但是方中信也因为伪造文书被问询,最后伪证罪没有成行,但是被判三年内不能参与辩护工作。
但是他却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对正义的维护,让真凶得到惩戒。
如果被杀女子没有这么有钱的父亲,我想这个穷人家的小子就会因为自己不听家人劝说,放浪形骸付出代价,最多是个误杀,少坐几年牢。
可见法律还是存在很多地方可以被有钱有势的人操控利用的地方,在这个边缘点,如何利用在手的证据反败为胜,绝地逢生,可能只有通过非常规的办法,方中信的铤而走险是有有钱的被害者父亲作为最后的靠山,这一招出奇制胜,要想除恶就要比恶人还恶,这是港片一直的理念,但是在这部片子里还是给和谐了不少。
一众老戏骨的演出也为影片增色不少,曾江、廖叔的表演真是每个动作和眼神都有戏,特别是廖叔的狠劲,真是让人生寒,两个人在游艇上的针锋相对,精彩,有点当年《大时代》的感觉。
致敬廖叔。
还有影片揭秘太早,也让影片的悬念过早暴露,这让影片有点无趣。
渴望的法庭对决也没有看到,最后还是依靠一点资历、一点运气、一点经验,再加上很多的钱,才让真相显现,感觉差了一口气。
有龙标,那应该在影院上映过?
但是完全没印象,无所谓啦!
酷给这部电影打的文案叫法律是信仰不是生意 emmmm 我觉得正好反过来,这片子大概可以叫做论社会主义法治优越性 剧情其实很简单,男A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昨天晚上419的姑娘死了,他坚持自己没杀人,但是并没有什么用,现场都是指向他的证据。
他的律师翻看资料之后眉头一皱发现事情不简单,一路追查,发现实际上杀人的是男B。
然而男B家里有权有势,从上到下全部搞定,从清理犯罪现场痕迹到谋杀恐吓证人一条龙 你们是不是觉得是律师抽丝剥茧和男B为首的坏人斗智斗勇?
NO NO NO 死者是城中富商的女儿,她和男B有婚外情,要求男B离婚男B不肯,然后杀人 律师将所有的事情告诉了死者的爸爸,城中富商,于是富商搞定了为男B清理现场的人,说服他出来做污点证人,用魔法打败魔法 这叫什么法律是信仰,这TMD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法律说到底是为有钱人服务的,只要有钱从上到下整个体系都是在围着有钱人转的 这片子是廖启智的遗作,中规中矩,演员全部演技在线,剧本也没有逻辑漏洞,但是仍然让我觉得很遗憾。
香港电影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了 倒退20年,如果遇到这样的案子,一定会有神勇警探联合ICAC挺身而出,也一定会有愿意坚持公理正义的普通人百般挣扎最后依然选择出面作证,而不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这部片子里警察帮忙清理犯罪现场,引导口供,证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好友死因有可疑却选择敲诈凶手而不是报警,在法庭上更是迫于压力去做伪证 如果死的不是有钱人家的女儿,那要怎么办呢?
男A的家属最后甚至都准备放弃,让男A认罪和律政司谈误杀了 通篇看完得到的结论是 HK的法律只保护有钱人,被少部分精英玩弄与鼓掌间 幸好我们没到这一步 又……这剧里最有深度又最浅显的对白大约是曾江对廖启智的 凭什么你们郭氏这么好运,投下来的地皮旁边就建地铁站?
你们一说推出新楼盘,政府就说推迟公屋计划?
还不是全因为我们?
又又……酷其实你考虑一下多投点前给TVB拍剧吧!
比你那些扑街综艺好很多诶
其实就是个程序正义跟结果正义的问题。
开始的时候,程序正义在钱权面前就是个玩笑,当然,跟这里警察的作用被无限弱化有关。
后面想通过结果正义来彰显正义,但其实结果正义有个大前提,你知道谁是正义的,但现实中呢,多少事件有了大反转?
其实不管是过程正义还是结果正义,都是公检法的工具,他们对规则最懂,权利也在他们手上,再配合钱的话,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法律跟正义啥的,都是他们手里的玩具。
这还是我认识的港片吗,剧情浅到爆,人物看上去就是在配合剧情控制表情,建议不要去看国语版,配音太💩了!
这还是我认识的港片吗,剧情浅到爆,人物看上去就是在配合剧情控制表情,建议不要去看国语版,配音太💩了!
这还是我认识的港片吗,剧情浅到爆,人物看上去就是在配合剧情控制表情,建议不要去看国语版,配音太💩了!
整部剧无聊透顶啊!
全篇无太大亮点,香港年轻一代演技堪忧,至少来说,影片要体现的内容反思,很符合当下的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大一统理念,律师,要的就是追求社会的公平的守护者这个信念,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 廖启智 的郭家,后面上演最后的疯狂报复,是真的疯为了复仇吗,可以说是,但是,一句台词,真正的画龙点睛,没有了女儿,有整个世界的财富又如何?
人,往往在物质横流的社会中沉迷后自我忘却,恰恰忽略了一点。
没有了人,再多的财富又如何?
如果说,小成本的电影+港片的合成元素凑成一部电影,给4星,更多的,是给香港电影在资本当道之下的另外一种思想升华,钱,很重要,但是,对比起人,钱,没那么重要。
有时候,成熟的标志,是对生命的珍惜才显弥足珍贵。
可以说,一旦在精神理念上得以升华,不愁拍不出好片子。
另外一方面,可以看到香港电影在无间道后,精神层面上找到突破点,电影的喜怒哀乐,最终,拍出来是给人看的,不是给资本老爷玩金融游戏的。
其实还是拍得挺好看的,我能给3.5星,节奏适当,制作不错,演员方面方中信谭耀文鲍起静曾江廖启智都压得住场面,年轻一辈的张建声很出彩,陈家乐一般,配乐对情绪渲染得很厉害,几场抒情段落也不拉胯。
但本片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为一部港式主旋律的律政片,它宣扬的本应是是抗争官商勾结、争取真相与公义、用法律维护底层大众权益的价值观,片中主角方屡遭阻碍的压抑和结尾雷有辉的演讲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最后导致局势逆转的关键来自于相关利益方的内讧,如果不是死者父亲在发现真相后运用自己的势力告倒真凶(其中还要男主冒着犯法风险打擦边球),黑恶势力只怕是难以被撼动的。
如果这真不是导演拍主旋律不小心跑偏了的话,那就只能解释为导演在说反话。
但抛开上述这点来说,结尾雷有辉的那段话依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尽管我认为这个故事撑不起这段话,但无论是以前、现在,还是以后,鸡蛋和高墙的问题依旧会是社会上讨论不止的议题——“今时今日的安稳是我们上一代留给我们的成果,我们最基本是否也有责任为我们下一代维持一个不论贫富、不论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
”
在国产电影里,血腥、暴力、裸露等镜头一直都被定义为大尺度。
多年和谐之下,这些镜头基本已经看不到,即使从国外引入包含类似镜头的电影,也会经过“阉割”“删减”后才能上映。
但是随着市场发展,渐渐开始出现另外一种“大尺度”的影视剧。
这里的“大尺度”不再是某些画面上的不适,而是作为普罗大众的受害者,在故事中表现出的那种无力感。
前段时间大火的《扫黑风暴》,曾以真实故事改编、聚焦扫黑专项行动长久霸占热榜第一的位置。
剧中害人不浅的”美丽贷““套路贷”“菜霸”等案例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
与网上四处都是“老子天下第一”的键盘侠不同,现实中所有被欺负的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的状态。
即使曾有人反抗,也遭到了更为严厉的报复。
这是整部剧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面对黑恶势力,普通人能做的事情极少,基本只有默默忍受的份。
如果说黑恶势力蛮不讲理,仗势欺人,普通人独木难支情有可原,那么前几天上映的电影《一级指控》就撕开了现实中最残忍的一幕——在专业人士面前,普通人根本没有反击之力。
比如被奉为保护神的法律武器,在律师面前不过是一场文字游戏,普通人却连辩解的能力都没有。
这部电影上映7天仅收获了493万票房,但在内容质量上确实妥妥的院线级别。
律师雷有辉是法律界的“常胜将军”,可最近接到的一起案子却让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城中首富郭世荣的女儿郭嘉仪在工作室中离奇死亡,当时赤裸躺在现场的男子李逸峰被当做嫌疑人逮捕并被指控为一级谋杀罪。
雷有辉作为辩护律师,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发现案件另有隐情。
原来郭嘉仪的死跟前男友曾志威(爱民党主席曾国山的儿子)有关。
他在案发当日来到工作室却失手杀了郭嘉仪,然后嫁祸给了刚跟郭嘉仪激情完已经喝醉酒的李逸峰。
原本雷有辉手中有死者郭嘉仪的闺蜜cat提供的线索以及可以作为证据的电脑和手机。
可曾志威不但派人夺走了证物,还威胁cat,使其在法庭上反口。
如果在最后判决前,雷有辉不能找到新的证据,李逸峰大概率会被判为谋杀罪。
但接下来,就出现了全剧最大的反转,也是律师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
雷有辉找到控方律师陈康礼做了咨询。
“假设有一位朋友想跟另一个朋友开个玩笑,想把一些不属于他家的垃圾放到吸尘袋内”“那你记得告诉你朋友,要跟他说所有东西都不是百分百肯定是真的”
之后雷有辉把郭嘉仪工作室内的吸尘器检测报告交给了首富郭世荣,此时报告内就有了曾志威的DNA信息。
虽然雷有辉说这份匿名文件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爱女心切的郭世荣还是决定相信他。
在开庭之前,郭世荣找到曾国山以跟爱民党同归于尽相威胁,让曾国山放弃儿子。
然后收买了案发当日帮曾志威处理现场的重案组高级督察赵国辉,让其成为新的证人。
最终,在事实以及证据面前,曾志威伏法,李逸峰被无罪释放。
从最后的翻盘过程,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律师的恐怖之处。
雷有辉给郭世荣提供的吸尘器检测报告是翻盘的关键点,可这个重要物件却是伪造出来的。
为了甩锅,故意加上了“这份报告并不能百分百确认是真的”这句话。
如果单从流程来讲,确实把各种信息都告诉给了郭世荣,后面行为也是他自己做出的判断。
但是很显然雷有辉这是一个误导性的操作,最重要的“这份文件是他自己有意伪造的”这个事实并没告诉郭世荣。
但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如果郭世荣知道真相,大概率不会去帮雷有辉,那么官司输了,好人被冤入狱,犯人逍遥法外。
现在郭世荣不知道真相,最终坏人伏法,好人被救。
电影单是从结果上来看是好的,却好似暴露了一个更加危险的隐患。
假设曾志威是无辜的,那是不是也能用类似方法让其蒙冤入狱?
即使最后靠着家族势力查明真相,也必定会影响到他的选举。
如果是普通人呢?
除了有苦难言,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你看,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所有结果,居然依据的是律师个人的良心,而不是法律的完整条款。
因为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解读是律师的个人能力。
当然,上面只是把人的秉性往坏处想的举例,而这个社会的整体运转,依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善意。
就比如经常有饭店会曝出食材不新鲜、卫生不达标等情况,但这只是整个行业中的少部分。
电影最后雷有辉被吊销执照,控方律师陈康礼被律政司开除,也从侧面证明了律师的一些个人行为仍会受到相应的监督和管辖。
如果以小见大,反而体现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大环境的风气决定了大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
影视剧作为众人接收信息的一种载体,如果有太多大尺度因素,难免会带来一些不稳定的隐患。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无病无灾,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幸运的事。
点个“关注”,别逼我跪下来求你。
(¬_¬)
2021年香港电影损失比较严重,首先是在2月份吴孟达不幸病逝,进入3月份廖启智也不幸病逝。
两位资深的老戏骨都是香港电影界的中坚力量,也同样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香港电影。
当一部口碑爆棚的《怒火·重案》引发了无数影迷对陈木胜导演的追思之后,廖启智的遗作《一级指控》上映之后也同样引发了影迷对他的追思。
廖启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演艺圈,在超过40年的演艺生涯中,基本一直在绿叶队伍中深耕,更是曾两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影片《一级指控》属于是正宗港式悬疑犯罪片,导演黄国辉虽然大部分时间重心都在电视剧集领域,但他亦是从上世纪80年代就入行,也同样是见证了香港电影的辉煌。
影片汇集了香港影坛的6位老牌演员,包括方中信、谭耀文、鲍起静、廖启智、骆应钧,还有已经86岁高龄的曾江。
影片故事以富商郭世荣的女儿被害一事拉开了序幕,鲍起静饰演的朱妈的孙子成为第一嫌疑人,为了帮朱妈的孙子洗清嫌疑,方中信饰演的雷大律师更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平等,毅然投入到了案件诉讼中。
在整个案件中,主要涉及到以曾江饰演的权势官员方、以廖启智饰演的富有富豪方及鲍起静饰演的基层百姓方,这三方纠结到一起,很明显基层百姓方是弱势群体。
所以影片的重点就为了从维护法律公正平等的角度出发,让弱势群体也能够可以拥有自己的发言权,并且获得本就应该拥有的尊重和人格权。
当然这一桩案件牵扯到的事情很多,包括富商的经济利益,还有官员们的仕途,所以整个案件的诉讼过程也是受到多重阻力,最终影片故事还是遵循正义压倒邪恶的自然定律,将真正的罪犯伏法。
可能喜欢香港TVB剧集的朋友,会发现这部影片的布局很像是剧集,也很像是一部把剧集剪辑而成的电影,所以影片的破碎感非常的强烈,每位演员的表演剧集痕迹很重,最精彩的部分恐怕也就是曾江和廖启智之间的博弈了。
其实分析来看,片中案件中的三位当事人官员的儿子、富商的女儿和朱妈的孙子人设都是有问题的,首先官员的儿子高高在上,凶狠暴戾;其次富商的女儿深负父望,生活混乱;最后朱妈的孙子吊儿郎当,自作自受。
反而三个年轻人背后的家长倒成为了这起案件的最终受害者,由此也引发出了我们对于人性丑恶的深度思考。
《一级指控》率先以网大的形式在内地各大视频平台登陆,至今上映近半个月累计观影人次超过400万人,累计票房分账仅过600万,而综合来看影片的口碑非常一般。
曾经香港电影的辉煌依旧是在我们的脑海中闪烁,而眼下香港电影的没落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很遗憾的是,从目前的香港电影表现来看,想要复兴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END】
鲍起静真的是老戏骨。见孙子那段感动
監獄裡拿牙刷捅人那一段看著好揪心。。結局是好的。。現實中也會這樣嗎?
全程???我看了个啥???为啥所有坏人突然就自首了???结尾还要一番正能量输出……我的妈呀,仿佛看了个法制节目
好久没看港片了,粤语听着真舒服…但是这剧情对不起这名字,还以为是控方证人类型的
方中信谭耀文廖叔鲍姐曾江陈保元个个好戏 // “我地系辩护律师,唔系福尔摩斯”
廖叔遗作。
我知道这电影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但哪怕就为了最后可能很多人骂的信仰期望,也值得好评。
剧本方面还是太薄弱了,虽然说不上完全没有可看性,但架不住经不起推敲,法庭博弈和背地斗法戏份都太孱弱,没有高潮可言,而且我满脑子都在想,一个官二代和一个富二代的家族关系既然交互影响那么深,不在一起是担心选举?这个杀人理由真的有点牵强。给3星的理由完全是老戏骨撑着的,确实不上内地院线是个明智的选择。
底色够灰暗控诉够愤怒,老戏骨们的表演很精彩,但主线实在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陈家乐也是在警匪片犯罪片里被严重定型的演员之一啊
香港电影现在都这么敷衍么。。。剧情神跳跃。。
男二律师演的太水了吧,是带资进组吗?故事 演技 节奏不行,电影都不如电视剧,不如TVB 不如傲骨贤妻里的一集内容。
三星给阵容,多一星致敬廖叔❤
有种看港剧的感觉。
这部案件调查电影已经非常优秀,但破案的诡计设置还是显得如此取巧,简直如坐火箭一般直奔结局,让人觉得超不真实。可见诡计设置有多困难。
看见这部片子的时候 廖启智老师已经去世了 为了他 五星
大部分人的心处处游走。
这个杀人案其实很简单 放在TVB里也不过是个小故事 只需要看个十来分钟甚至看到张建声出场了大概都能猜到了 但是这电影讲究的是演技。鲍起静进病房看孙子的那一段 廖启智最后在游轮上和曾江那一段 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TVB演技的天花板。但是 法律并没有维护到被冤枉人的权益 如果这个女的老爸不是有钱的廖启智?方中信这个角色根本帮不了他 这是最大的败笔。还有陈家乐这个角色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这是什么老掉牙的东西啊
作为法证类作品,逻辑性有所不足,部分角色行为不合理,减弱了故事性,法庭及推理论证部分不足,更多的是理想化的台词和主题思想,比起巅峰时期的TVB电视剧系列都有所不足,不是港片粉丝不建议观看。
陈家乐还是回去唱歌吧plz plz plz,香港是真的没有人了,一群老戏骨都带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