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0.5来形容一个人有点被迫社死。
松田龙平的表演演出了本色出演的感觉。
憨憨的特别像大豆田永久子的里前夫哥。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雅治本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因为上司的压力,自己的精益求精再加上霓虹的工作环境,把自己整自闭了,父母也是考虑搬到2.5居室能够让雅治未来不会孤独还能被照顾。
善解人意的妈妈大姐嫌弃,被侄女说“恶心”,雅治嘴上说要通过直播攒钱搬出去作为0.5の人的复仇,可是侄子的可爱活泼再加上母亲的助推,雅治终于被推出去接触社会了。
和上司和解
来回四小时的酒打翻 父子大笑
从一个宅男到会照顾家人的改造
终雅治想跟侄女改进关系请教老师,老师说首先不要擅自闯入,其次就是美食。
之前我以为精神疾病不好治,但咨询过后,精神分裂都是可以被医治的,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更不在话下。
环境改变,时间的作用,或者新的好的关系的建立,都可以让一个人立马变好。
不强迫别人,不提意见,发自内心的关爱,充分信任,慢慢会好起来的。
不愧是你 雅治😂
1.摄影棚我看第一集的时候,就一直觉得专门搭了摄影棚来拍,果然是!
一个是角度问题,真正的房子不好拍横截面的视角;二是搭摄影棚才好架机位,如果摄影师和机器都在狭窄的房间里,那么挤都挤不开。
2.唯一讨厌的角色这部剧什么都好,美中不足的就是妹妹的人设,简直双标到了极点。
一开始嫌弃入户门没有分开,还想赶哥哥出家门,话说凭什么,本来就是爸妈的房子。
房子修好之后,又嫌弃妈妈在玄关挂夏威夷风的装饰品,好像整个屋子都得听她的。
在她来之前,爸妈和雅治生活得好好的,她来之后,指挥这个,指挥那个,别人干的都不是正事,不想让爸爸去下围棋,嘴上说让妈妈不要伺候爸爸,自己指挥妈妈帮着带小孩倒是起劲。
哥哥也被说该帮着做家务,什么家务?
还不是帮她带孩子。
嘴上说妈妈腿都断了,老爸还坐着不搭把手等着老妈端饭(老爸肯定不对),但是妹妹完全双标啊,只是嘴上说说,结果自己还不是享受脚断的老妈帮着带娃端饭关键态度还奇差,本来雅治就是帮忙,问她自行车和接送孩子的问题还一脸不耐烦,还吼人,绝了!
就她自己的事叫事,别人的事都不重要,都必须理解她,一切为她服务给她让路。
你哥为啥骑自行车,帮你接娃啊!
自己为了工作不接手机,上次娃丢了老师都联系不上,还恶狠狠的态度。
还好后面几集妹妹的镜头少,不然真的烦死。
3.比《我的事说来话长》更戳我主要还是人设。
作为一个INFJ,雅治的社恐人设我更能get到,当然演员的颜值和演技也更能get到,简直浑然天成。
侄女的人设也很好(比《我的事说来话长》的侄女讨人喜欢),虽然很想融入新学校,但还是特别懂事,帮着接莲,细心发现舅舅的问题帮着解决。
只是嘴上爱说“恶心”不太礼貌,总体还是挺好一孩子。
侄儿一开始特别烦人,吵得我头疼,我本来就不是很喜欢小孩。
但是侄儿这种小太阳特别适合雅治,后来还是看到了天真可爱的一面。
4.男性在家庭中的缺失还是传统的女性在家操持家务的路子,妹妹的老公(至今不知道叫什么),除了帮着送送小孩,在家庭中简直是个透明人。
父亲一开始也只是晨跑+围棋的透明人,还好最后一集父亲戏份的加重弥补了这一点。
直接放当时最新鲜的感受截图最后,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是正如标题所说“与自己与生活和解”。
不只是主角在剧中在一步步改变,还有我这个观影者的态度一步步改变。
本来前两集注意点跑偏了觉得妹妹巨无敌讨厌,为什么把女性写成这样,结果看着看着我也跟自己和解了,去感受剧里温馨治愈的一面,看到后面好像每个人都还不错(所谓的大团圆结局?
)。
内耗、外耗、躺平、内卷、佛系、废柴、摆烂……一起支撑这个饱受诟病的“造词时代”。
批评者众,他们说道理都是同一种,频频造词都是哗众取宠。
就像,剧里惊现0.5男人,一样是甲之惊喜,乙之惊吓。
在这不断翻新却内核守旧的造词浪潮之中,翻白的浪花里却自有一种做作的新鲜感,人工的、带有工业气味的,却仍然会让人感觉到被看见的安心。
即使是刺痛着的,是袒露式的,但一个丧词的流行总意指龟缩在同一个消极词语之下的不止于我——一份孤独的打破、一种处境的看见。
应该是在NHK的《72小时》里,某期的纪录片镜头对准了只在深夜出现在24小时便利店的东京隐形人口,往往大龄、单身、寄居于原生家庭,像某种畏光的虫类只在夜幕的遮掩之下出门觅食,通常是廉价的泡面、汽水和三角包饭,保障最低限度的生存需求。
一如雅治那个深夜街头腿脚无力的潦倒背影。
在唯一能有限“看见”他们的家人眼里,或许有父母的担忧之爱,有兄弟姐妹的不理解,还有未经世事的小辈的厌恶嫌弃——他们童稚的目光尚不晓人世艰难,原始的天真伴生莽撞的残忍。
但最难逃过的,未必不是日复一日的自我审判与自我放逐。
即便,眼前这个中年废柴男子,在孩子出世之初,也是意气风发的样子,小心而又掩饰不住喜悦地将她托举,就像曾经托举着充满希望的人生那样。
没能对家人说的那句话,在深夜的711里遇见了好意关心的店员,不过就是“谢谢你这么珍惜那个玩偶”。
那个玩偶是证据,是舍我而去的常规人生存在过的证明。
而现在,他蜗居在家里不见光的角落房间,避开一切有可能的接触,像不存在那样存在着。
他不在意房间拥挤,他不管吃完的食物包装满地,他忘记几天没换的居家套头衫已经穿到了星期几,他只顾戴上耳机与看不见的网友在线联机。
但他听得见家里的动静,他听见楼下中介称他0.5的男人——那个年轻人很像曾经的他自己。
让他郁愤得口嗨地说想死。
谁不曾年少轻狂怀理想,谁不会做梦仗剑走天涯,直到大厦倾塌。
一个人的经历故事,是一种处境的可能性,背后可能站着无数要多努力却够不到平庸的人生。
不过是非常俗气的失意人生,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一种很陈旧的社会驱逐现象,修饰着一圈翻新的贬义标签,他对社会而言是0.5的男人。
厄运找上后脚跟的时候,我们都尽力避免成为苦命人,但也不要在他人的伤痛之上过于大声嘲笑。
所以,我还是决定喜欢这个故事。
因为,看见是第一步。
这部剧里充斥着大量女性的困境,我一开始以为导演和编剧是故意为之进而讨论女性议题,到最后一集发现好像并不是,是我多虑了。
作为姥姥,摔断了腿也要服侍玩围棋的老公,做全家的饭,不断鼓励宅在家里的儿子,偶尔去接女儿的小孩。
作为女性,她在指责女儿选择事业的同时忽略了家人的关心,而不是去指责女婿。
作为妻子,每天早晨都在进行恶仗,她和她的老公明显无法平衡事业和家庭,无法解决大女儿的精神扶持,更没时间去接小儿子。
而在女儿融入不进班级从而逃学产生的家庭冲突里,道歉的却是妻子,丈夫在一旁说了一句——作为独生子我很希望大家其乐融融。
连回家带饭的事都是妻子在做,而丈夫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去接小儿子那一天,他也没有做到。
看到姥姥摔了腿也要做家务的时候,女主忍无可忍的提出质疑,反而被父亲爹味指责她无法搞好自己的事情,矛盾转移了,家务还是落在女人头上。
废柴男主找不到电瓶车的电池,竟然选择不断给姐姐公司打电话询问。
而在最后一幕,建房推销员进屋之后,还是姥姥在帮他拿衣服招呼他进屋吃饭喝茶,姥爷就跟大爷一样稳如泰山。
我怀疑日剧里的男性老人形象都加了个石头底盘,活儿不干,就爱抬眼说教。
日本的女人牛啊。
温柔的人总是对他人过于负责,却也总是对自我过度苛责。
你也许会在某个时刻发现,自己好像在一瞬间失去了全部能量,你会悲观把自己包裹,失落的与世界划清界线,也会对虚度光阴的自己心生厌弃。
没有人在意你一路走来脚下有多少荆棘,也没人知道你的世界曾有多少次黄沙漫天,你只会变成他人口中的异类,也会沦为大众认知里不合格对成年人。
但暂时抛下一切放空自己,并不是十恶不赦对罪过,名为人生的题目是一道多解题,它的答案到底如何全由你我自己书写。
这个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你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答案走下去就好。
倘若你觉得活着很艰难,那么暂时与这个世界脱轨其实并无过错,你可以沉浸在泥土里期盼着下一个春天,也可以蜗居在茧房里等待着合适的契机,那个契机被你找到的时刻,也许会早,也许会晚。
但他终归有一天会出现在你面前,而在你找到契机破茧而出之前,你只需要活着就已经足够了。
预告上映发布会上,松田龙平很客套、很平淡的表示:我早就想演这种废宅了,终于被老子等到了。
但给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并不觉得他是要挑战新角色,而是監督找我我就上。
第一集就有很变扭的地方:叛逆不爱搭理父母还能理解,哪有小姑娘敢当面说舅舅キモい的。
第二集客厅都摆了电竞椅,関家具这广告费没少花。
这钱投的也不知道亏不亏,代理店也不琢磨琢磨10点档和现在看日剧的受众是哪些人吗…不要说三世代了,现在你搞四世代温馨大团圆都打动不了观众了,特别日本愿意啃老、彻底躺平的,恨不得撕烂你的剧本杜绝倡导爱与和平。
一句话,有趣共情大家就不批评,但绝不接受感化。
不要搞温馨剧情了,让大岛里美来弄个小清新或纯爱番吧。
现在写本子的除了搞纯爱的没有一个能打的了。
非要搞这种老日式风格温馨剧就押坂本裕二上工,坂本叔圈人能力无敌,他能扛旗。
这一年年的,真的每季现在不是矮子里面挑高个了,是没死透的里面挑还能抢救的看一看。
再这样循环,大家就要被迫提前进入等晨间剧的老年生活了。
冲田表示暂拍五集,希望不要太虎头蛇尾吧。
如果你的生活也遇到过,如果你也想或者已经在躺平,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你,先问一下自己从小到大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小成功?
给你五分钟的时间想想。
男主躺平前是研发主力受到领导的重用,意味着他一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至少上过大学。
你呢?
在日本,研发人员的工资会很高。
你呢?
你最高的工资拿到多少?
超过保安了吗?
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玩游戏能成为大神,网络世界的偶像。
你呢?
王者什么级别?
男主自我封闭前一定是家人的骄傲,个子高,不胖,很聪明,收入也很高,值得救,值得被爱。
你呢?
如果不是心理产生的问题,他的人生应该是让人羡慕的人生。
你呢?
你精神不出问题的话,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谁会爱你?
对自己好点吧,因为没人会爱你。
(非专业剧评,第一次写影评。
仅仅想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可能涉及剧透)是我非常喜欢的类型!
首先是松田龙平的演技,松田龙平实在是太适合这种看着有点废柴但是其实非常温柔又特别认真的类型了!!!!
(之前还看过他的四重奏和大豆田的三名前夫,而0.5的这一部我感觉演的实在是太自然了…让人感觉他本人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人呢?
)讲的故事的一名在职场上(应该是)受到职权骚扰(其实剧里面对雅治为什么突然辞职说得不是特别清楚,也让这部剧少了那些沉重的部分,按照他的上司被起诉的原因就是职权骚扰)后突然辞职,成为家里蹲不愿意与外界交往的“0.5代”,在家人的陪伴与关爱下慢慢走出房间,开始重新工作、与世界产生联系的故事。
其实最开始看这部剧是有让我感到一点点不适和无聊的,家庭的争吵与不和让我觉得有点无聊。
不过还好继续看下去了!!!
后面真的太温柔了。
关于我对这部剧印象比较深刻的点:小孩姐惠麻酱:小孩姐不懂怎么安慰你,但是小孩姐祈祷你能早点好起来。
当时看到这一段真的落泪了。
觉得小孩非常单纯,也不会安慰人,但是我祈祷你能好起来。
对于初中生的小孩来说,他们自然不懂该怎么安慰低谷时期的中年舅舅,也给不了好的建议。
但是这样真挚的祈祷真的好真诚啊。
当时就觉得惠麻其实也是一个内心很温柔的人。
无敌吵的小孩莲:这小孩是真的很吵。
(可能我本来不喜欢小孩吧)但是最后一集,雅治做好了饼干给大家吃,他拦着雅治不让他走,但是在雅治给了他一块饼干之后,他不仅乖乖地让开了,还开心地说:我得到了宝物!
我就想:嘛…其实也挺可爱的啦。
(只是我不喜欢吵的小孩)雅治的妈妈:非常温柔的母亲形象。
在儿子不想出去的时候,不逼他,而是给他时间与关心,让他慢慢地走出来。
雅治的爸爸:贡献了全剧我哭的最惨的一个地方。
在雅治妈妈被邻居问到为什么要突然改造新家呢?
她回忆到“最开始是孩子他爸去晨跑的时候……”就切换到了雅治爸爸晨跑,碰到这部剧最开始的出现的卖房小哥,他在那一瞬间把小哥认成了自己的儿子,就像他儿子以前一样,认真又温柔。
当时就觉得好温暖啊。
本来以为会是因为想要享受前面那些人一样的2.5代人同堂的乐趣之类的。
其实不是的,是“人老了就开始总是想自己死后的事,我们不能丢下那孩子孤独一人啊”,即便是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温暖。
这部剧还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地方是雅治和幼儿园的瞳老师之间的交往!
这一段真的好可爱啊啊啊!
今年看过的最喜欢的纯爱片段了吧应该(平时不太看爱情片,叠甲,对我个人来说)
(ps瞳老师也是一个非常温柔但是有力量的女孩子!!!
)想表达的大概就是这样!
总之是非常温暖的一部剧!
主角雅治是一个废物死宅,不工作不做家务只会打游戏,放在当今社会下就是一个异端。
而这个废物给了自己最大的允许就是我可以做废物,我可以逃避。
我不知道首先是谁的允许,是母亲吗?
那种无条件的爱,是父亲吗?
刻意的保持距离,不去干涉。
还是自己,我允许这个社会的多样性。
最后0.5把开车来回四小时的酒打碎的时候,我的头脑中出现一种很糟糕的画面,父亲责备他,0.5低着头的画面;而实际是父亲笑出了声,0.5也笑出了声,原来失败是被允许的,失败是被很宽容的对待的,父亲的腰伤又是怎么回事,0.5:曾经我也很顽劣。
前后对比,我们一直在进步。
废物和老师在封印圈子里的对方真的太搞笑了,不工作的人不可以,我很喜欢你,所以从工作开始吧。
废物被惠麻识破,疯狂说差劲的时候是我疯狂大笑的时候。
我们的社会总是在害怕失败,每一个人都很紧张,我们的精神发条也很紧,导致失败的出现的时候,我们都无法面对,一瓶酒而已,多大点事,不就是一则笑料吗?
我做不出神奇料理,我用曲奇收买了拦路勇士莲,我走上了曾经被封印的二楼,打开了惠麻的房间,和一堆不认识的小妹妹说话,本身就是一件很神奇的画面。
所以先允许自己做一个废物,你也可以慢慢活出精彩。
看0.5的男人之前我重温了一遍「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两部剧里都有松田龙平,不得不说好演员就是厉害啊,连胡子的形状都和角色稳稳贴合。
不知道是拥有独立会计事务所的男人比较厉害还是宅家玩网游偶尔接送小外甥上下幼儿园的温柔大叔更打动人,龙平饰演的角色总是有一种游离在成功规则之外的冷静气质,仿佛低温萃取的咖啡,拯救了好多原本已经荒废的咖啡豆。
野兽是部好剧只可惜它对女性角色不太友好所以只能止步于此。
0.5的男人更打动我的点是因为剧情的平淡和对感情牵绊更为含蓄的表达,它让我觉得包容是人与人情感里最有力量的部分,不打扰真的是一种温柔,某种程度上说2023年的日剧讲的还是1996年那个悠长假期的故事。
不想上班,不想睡觉,不想减肥,不想聚会,不想恋爱,不想开车,不想去市区,不想拔智齿,也不想去看樱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不想都变成了一件错事——周末要去各种市集打个卡,演唱会的门票要设闹铃才能抢到,露营装备过了一年就在车后备箱里吃灰,新开的咖啡馆里一定要有一款特调咖啡才够chill,手机里的微信推送越来越紧迫和夸大其词,我甚至被推送过一个“明天的气温适合什么穿搭”的公众号。
生活仿佛盖楼,每个人努力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1.0,2.0甚至大平层的户型,而蜷缩起来对身边漠不关心的人被压缩成了0.5的户型,他们对各种不感兴趣的人和事情说不要,但依然可以做梦,逛便利店,在游戏里认识新的人。
他们如果运气够好遇到像龙平在剧中的父母角色,就会听到类似“那孩子肯定是太温柔了”,“每个人都有一个人待着更容易的时候”这样的话;如果运气不够好就算开了咖啡馆也会被莫名其妙的客人问“你一个月有多少营业额”,“我看你这里客人也不是很多”这样的话。
如果运气再差一点,打开朋友圈会看到那种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标识自己跑了几万公里消耗了几亿卡路里的图片,实在是太吓人了。
我住的小区里种了很多树,到了春天它们兀自会变得很绿很绿,每到凌晨四点,小区有无数的鸟开始鸣叫,不管你明天要着急述职报告还是打算慢悠悠吃个早午饭,只要在阳台上一颗烟的时间,鸟鸣的清脆和婉转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0.5的男人我最喜欢的一幕是龙平和父亲开了四个小时的车买回的酒在下车的瞬间被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这对父子谁也没有责怪对方,反而对着一地的玻璃大笑了起来。
这样的开怀大笑过于清澈和温暖了,就像前几天看到班宇在微博上写的那句“春天与海缓缓落了下来”。
说实话如果龙平再摆烂一万集,我也愿意追看下去。
没有什么好着急的,白羊月马上要过去了,后面的十一个星座月都适合摆烂。
先生写过的所有散文里,我最喜欢的果然还是「明天不散步了」。
果然心态不稳的时候就该看日剧,怎么会又丧又治愈,温柔果然是全世界最好的解药
如果有兄弟姊妹,我也可以做0.5世代👍🏿
松田龙平这个人的演技已经如呼吸一般自然且顺理成章了,剧里这个家里蹲废物(x)就像他自己的居家真人秀一样贴他的脸,但他本人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如果你在岛国,就去fuji rock或者什么857,很大概率就能捉着活的。从御法度到0.5,他的演技炉火纯青,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不是松田龙平,是剧中人。但他又是松田龙平,让人觉得真实的他一定也是如此松弛自然的有着关乎生活的大智慧。啊,真是个好演员啊
同一个编剧的废柴系列看多了,就会感觉对这一题材免疫
很治愈,时不时地让人捧腹。但其实看到最后一集有一点点失望,0.5的人仍旧被视为不完整的人。这部剧提到过偶尔打不起精神是可以的,雅治看到侄子不去幼儿园和在墙上涂鸦从容地提到过人可以“多元”,生活可以“多元”,让我以为此剧对0.5的男人会有出乎意料的诠释。但它只是更多地展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想变好,你还是得“打起精神”。废柴的雅治没有被家人完全接纳,但幸运的他有父母包容他,便利店的小哥关注他,游戏里的成员认可他。但到最后一集展示的是从没精神到打起精神才是“正解”。雅治重新融入社会后,才迎来与家庭和社会的和解,才拥有爱情和未来的无限可能。那么是不是0.5的人依旧是不完整的人,我们依然要为接近“1”、成为“1”而无限努力?或许不需要成为“1”,只是不把自己藏起来,试一试晒晒太阳,不会融化。
非常一般,没有toma那部废材好看。
好大一只巨婴 世界对男温柔以待😂
我只能说生田斗真演的说来话长绝对是家里蹲题材剧的天花板,这部没有让人喜欢的角色~
温柔细腻的人也是敏感怯懦的人,在快节奏高压的社会大家都更在乎自己而去牺牲别人。我还是觉得他们没错,错的是世界。还是让世界充满爱吧==!
家里蹲已成日剧主流题材,有《我的事说来话长》珠玉在前,这部架构类似但质量差一大截。松田龙平很适合演这种低欲望社恐宅男角色,外甥女为什么一直说他恶心啊,他明明就是你怀里那个毛绒玩具的放大版吧,软软的,很适合抱抱,抱着他睡觉一定很舒服,就算硬不起来也无所谓。很喜欢这个家的布置陈设。
只有日剧才能把废柴解释的这么清新脱俗
真的仅仅只是平铺直述得描写了中年“NEET”的社会现象而已,还拉了个18年上市半年就凉了但在岛国比较有知名度的猪场手游的赞助…虽说松田隆平的呆若木鸡甚是不二人选,还能看下西野七濑的笑里藏刀,但这种在东亚圈日趋流行的现象,丝毫没有任何有深度的分析和解决,默默接受不会缓解任何现状。1.5倍速播放丝毫不会觉得字幕过快,且本剧的处理冲突方式很难不与催婚催育挂钩…因为单身住在父母家被定义为0.5户人,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想起小时候自己数就餐人数时,将两三岁的小孩定义为半个人,因为他们并不能独立吃饭。最后,这2023年上半年的日剧,净全是标题党,即使你不和我做,要不就继承牛郎店…
同样的题材,比起《我的事说来话长》差远了。抛开家人的温暖不说,如果像我们这样的“家里蹲”选手,都像0.5一样有待开始的恋爱和算得上有成就的兴趣爱好(能挣钱的那种)的话,那工作、活下去什么的不是轻而易举?我想编剧应该没有真正了解“家里蹲”的心路历程和痛苦吧。还有和侄女网聊那条线满怪的,因为这种感情很大概率会是爱情的感情。其他情节都挺老套的,除了妈妈的包容和鼓励击中内心,其他没有什么亮点,噱头挺大,质量挺差,废柴、双职工育儿、校园霸凌这些社会热点都要沾点,最后啥也没说。而《我的事》是值得反复看的,所以不要蹭了吧。而且,有个镜头是从下往上拍妹妹穿短裤的腿???几个意思呢?要拍废柴就好好拍怎么像普通人一样努力的躺着活下去不好吗
挺好看的,松田龙平很适合这个角色,但死宅重归社会真的有这么容易吗?反正我是只在罗森试用了两小时就落荒而逃的纯废物。另外,爸爸妈妈可真好,基本跟我爸妈不相上下。
一个御宅族走出了家门,还有更多在封闭自我,没有理解的家人和朋友。一直以为父母开明豁达,雅治这样生活,也算一种和谐。妈妈看到儿子坐在餐桌留下的眼泪,原来父母心里也是百感交集。是活力的莲和懂事的惠麻,拉出了这个废柴舅舅,走出泥潭。还有那个可爱的保育员小姐姐。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社会,家庭,个人如何应对呢?心里辅导?家庭关爱?个人性格历练?事情没有发生自己身上,说说可能很容易吧!?
全剧的松弛感让人很舒服。不过全员好人的氛围也让本剧停留于温情,没有能够探讨:好人们组成的社会,怎么就把男主逼成家里蹲了呢?
不愧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厌女大国。
我早该料到,不是每部男主是“宅家废柴”的日剧,都会像《我的事说来话长》那样合我胃口😇
为什么家里蹲的最终归宿都是找工作啊
『頑張って生きてんのよ』最佳台词,優しすぎる。但是比起我的事说来话长还是差远了,主要是妹妹一家太窒息了,二孩管不来就当甩手掌柜,吵得我脑壳嗡嗡的。